腰肌劳损,可以发生在整个腰段,下雨阴天、气温骤降会加重,多没有臀部和腿上疼痛,主要表现是腰部不能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过久,重症的患者会凌晨4~5点钟痛醒,起床活动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下腰部,咳嗽打喷嚏、大便时可能会加重,腰痛多伴有臀部和腿上疼痛,疼痛部位和被压迫神经的走向是一致的,腰椎生理曲度会发生变化,一般活动的时候会加重,休息的时候会减轻,除了急性期,有的人躺在床上可没有症状。
腰肌劳损,是腰部筋膜和肌肉的退变,主要问题出在这两方面,腰部多数会有压痛、痉挛、条索状粘连,处理方式要解除肌肉疼痛,恢复肌肉的弹性和功能,推拿、热敷效果较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压迫刺激硬膜囊或神经根导致的症状,属于椎间盘的一种退变,处理方式要改变突出髓核对于硬膜囊或神经根的压迫刺激,消除这种刺激征,症状才会随之稳定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怎么办?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都可以选择吃氨糖,它可以修复骨关节、缓解骨关节疾病、增加骨密度等……氨糖能够加快软骨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刺激软骨弹性组织的修复、再造。
适宜人群:
1、骨骼僵硬、运动量大、关节容易劳损的人群;
2、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坐骨神经痛、痛风、椎间盘突出的人群;
3、肩周炎、颈椎炎、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及各种关节疼痛肿胀的人群;
4、骨质退化的中老年人群;
5、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
6、长期伏案工作者
值得选择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剂;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售后有保障。
2、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感受过腰痛,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青壮年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上班一族,有腰疼的人不下少数。
在网络和媒体强大的宣传下,许多人一旦出现腰痛,立马就联想到腰椎间盘突出!甚至很多患者凭借着强大的百度、朋友圈甚至坊间传闻,就自己给自己进行了治疗。
事实上,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腰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两者之间该如何鉴别呢?腰肌劳损又称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髓骸向外澎岀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症状。
1、好发人群不同
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好发于在20~40岁之间,多见于男性,尤其是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此外,劳动强度较大,经常站立的人员较多见。
腰肌劳损:常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因腰部扭伤没有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而引发。此外,运动员或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的人群、电脑一族也容易出现腰肌劳损。
2、活动受限程度不同
腰肌劳损:患者腰部活动度一般不受影响,疼痛通常在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发生,活动后可明显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出现腰部疼痛的同时可能出现腰部向某个方向的活动受限。
3、疼痛表现不同
腰肌劳损:是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常为酸胀性疼痛,偶有剧烈性疼痛,疼痛的具体部位多无法准确描述,按压时也无明显压痛点,通常无放射性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自腰骶部起沿坐骨神经走形向下肢放射性疼痛,严重时还伴有肢体麻木感和间歇性跛行。压痛点常位于背部中间。通常为隐隐作痛。
4、影像学检查表现不同
腰肌劳损:影像学检查一般正常。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正侧位片往往可见腰椎侧弯,相应椎间隙变窄,两侧不等宽,骨赘形成等。CT和核磁可以准确的看到腰椎的退变程度,明确是否有腰椎间盘的突出。
5、治疗方式不同
腰肌劳损:通常采用保守治疗,而无需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初期,一般症状不明显时可采用保守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当症状比较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两者虽然存在多种不同,但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一方面,如果放任腰肌劳损发展而不采取任何措施,长此以往会降低肌肉和软组织对腰椎的保护作用,从而引发椎间盘的病变;另一方面,如果腰椎间盘突出了导致腰部姿势的改变,也会引起腰肌劳损。
3、腰肌劳损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吗?如果是,为什么?
腰肌劳损不能引起腰间盘突出,两者之间没有绝对关系,劳损对应的是肌肉组织,由于长时间劳作,产生的损伤,而突出是由于外力或长期姿势不良造成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损,以至间盘内髓核突出,压迫神经产生阳性反应。
4、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导致的腰部疼痛有什么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
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
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发病原因
●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 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 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 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症状描述
① 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② 下肢放射痛
虽
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
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
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
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③ 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诊断鉴别
√ 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 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 磁共振(MRI)检查
MRI
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
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
查。
√ 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易混淆病症及注意事项
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本病可与腰椎间盘突(脱)出症伴发(约占50%以上)。本病的基本症状虽与后者有相似之处,但其主要特点是三大临床症状:
● 间
歇性跛行:即由于步行引起椎管内相应椎节缺血性神经根炎,以致出现明显的下肢跛行、疼痛及麻木等症状,稍许蹲下休息即可重新再行走;之后再次发作,又需再
次休息方可继续行走。如此反复发作,并有间歇期,故称为“间歇性跛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本病时可同时发生。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虽有时也可出现相类似
现象,但其休息后仅稍许缓解,难以完全消失。
● 主客观矛盾:指此类患者主诉很多,而在体检时由于检前候诊时的休息而使神经根缺血性神经根炎症状消失,以致无阳性发现。此与腰椎间盘突出时出现的持续性根性症状及体征明显不同。
● 腰后伸受限,但可前屈:由于腰后伸时使腰椎椎管内有效间隙更加减小而使症状加重,并引起疼痛,因此,患者腰部后伸受限,并喜欢采取能使椎管内容积增大的前屈位。由于这一原因,患者可骑自行车,但难以步行。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者明显不同。
以上几点一般足以鉴别,对个别不典型或是伴发者,可采用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包括磁共振及CT检查等加以判定。
①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此为引起坐骨神经干性痛的常见病,且多见于因腰痛而行重手法推拿术后者,因此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需鉴别(但有时二者可伴存)。本病的主要特点是:
● 压痛点:位于坐骨神经自盆腔穿出的部位,即“环跳”穴,并沿坐骨神经向下放射达足底部。有时“腘点”与“腓点”亦伴有压痛。
● 下肢内旋试验:双下肢内旋时可使坐骨神经出口部肌群处于紧张状态,以致该出口处狭窄加剧而引起坐骨神经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则无此现象。
● 感觉障碍:本病时表现为范围较广的多根性感觉异常,并多累及足底出现麻木感等。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则以单根性感觉障碍为主。
● 其他:本病时屈颈试验阴性,腰部多无阳性体征。对个别鉴别困难者可行其他特殊检查。 因梨状肌本身病变所致的梨状肌症候群较少见,且症状与本病相似,不另述。
② 马尾部肿瘤
为临床上易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的疾患,且后果严重,应注意鉴别。二者共同的症状特点是:多根性或马尾神经损害,双下肢及膀胱、直肠症状,腰部剧痛及活动障碍等。但马尾部肿瘤时的以下特点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 腰痛:呈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甚至非用强镇痛药而不能使患者入眠;而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平卧休息后即腰痛缓解,且夜间多明显减轻。
● 病程:多呈进行性,虽经各种治疗仍无法缓解或停止进展。
● 腰椎穿刺:多显示蛛网膜下隙呈完全性阻塞,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以及潘氏试验阳性等。
● 其他:必要时可行磁共振或CTM等检查确诊及判定病变定位;对有手术指征者,可行椎管探查术。
③ 腰段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
由于腰椎穿刺、蛛网膜下隙阻滞及脊髓造影的广泛应用,本病近年来已非少见,且其病变差别较大,可引起各种症状而易与多种腰部疾患相混淆。如粘连位于脊神经根处,则可引起与椎间盘突出症完全相似的症状,在鉴别时应注意本病的以下特点:
● 病史:多有腰椎穿刺等病史。
● 疼痛:多呈持续性,且逐渐加剧。
● 体征:屈颈试验多为阴性,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但抬举受限范围小。
● X线平片:有碘油造影史者,可于X线平片上发现烛泪状阴影或囊性阴影。 本病可继发于椎间盘突出症后,尤其是病程长者,应注意。
④ 下腰椎不稳症
为老年者的多发病,尤以女性为多。本病特点如下:
● 根性症状:虽常伴有,但多属根性刺激症状。站立及步行时出现,平卧或休息后即缓解或消失,体检时多无阳性体征发现。
● 体型:以肥胖及瘦弱两类体型者多发。
● X线平片:动力性平片可显示椎节不稳及滑脱征(故本病又称为“假性脊柱滑脱”)。
● 其他:屈颈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等多属阴性。
⑤ 腰椎增生性(肥大性)脊椎炎
亦属需鉴别的常见病之一。本病特点为:
● 年龄:患者多系5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则以中青年患者多见。
● 腰痛:晨起时出现,活动后即消失或减轻,劳累后又复现。
● 腰部活动:呈僵硬状,但仍可任意活动,无剧痛。
● X线平片:显示典型退变性改变。本病不难鉴别,一般勿需特殊检查。
⑥ 一般性盆腔疾患
为中年以上妇女的常见病,包括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致使盆腔内压力增高,刺激或压迫盆腔内骶丛而出现多干性症状。其特点如下:
● 性别:90%以上病例见于中年以后女性。
● 症状:系多个神经干受累症状,其中尤以坐骨神经干、股神经干及股外侧皮神经干为多见,阴部内神经及闭孔神经亦可受累及。
● 盆腔检查:对女性患者应请妇产科进行内诊检查以确定有无妇产科疾患。
● X线平片:患者易伴发髂骨致密性骨炎等疾患,应注意观察。
⑦ 盆腔肿瘤
虽属于腹部外科疾患,但骨科亦常可遇到,尤其是压迫坐骨神经时易与本病混淆。其特点与前者相似。
● 症状:以多干性神经症状为主。
● 体征:于盆腔内(肛门指诊等)可触及肿块。
● 其他:清洁灌肠后拍片或做钡剂灌肠检查以确定肿块部位。必要时行B型超声、CT或MRI等检查。
症状危害症状
√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压迫脊神经和马尾神经,出现腰以下的疼痛,麻木,下肢酸软无力等症状,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
√ 严重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腰部侧弯,足下垂,肌肉萎缩,力量减弱,甚至会阴部麻木,剌痛,排便,排尿无力,性功能障碍等。
--------来自 自测用药
5、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突出有什么关系?
劳损应该是累到了,不能提重物,要休息,突出是需要治疗才能康复
6、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到底有什么区别?
你好,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和筋膜、韧带长时间的处于一种紧绷拉伸的状态,疲劳而至慢性损伤,常伴随疼痛,比如长期弯腰久坐、扭伤、风湿寒侵袭等都会引起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之间软组织盘往外突出了一点,压迫神经而导致有疼痛,严重者常伴随臀部、小腿等处有疼痛、嘛感。
两者的关系是,一个问题在腰部肌肉,一个问题在腰椎上,但是有直接关系,腰肌劳损导致肌肉对你腰椎的保护能力下降所以就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西医的名称,属于中医的腰疼范畴,西医对此并无特效的方法,而中医对此已经早有辩证,所以中医护理是不错的选择。膏药作为中医五大剂型之一,最为常见的外用护理方法,针对腰疼可以外敷祺安堂神农消痛贴,目前口碑最好的外用膏药之一。
日常方面:
1、最好睡硬板床,气温低的时候,注意腰部宜温暖。
2、适当做腰背肌肉锻炼,促进腰部血液循环。
3、不宜久坐和固定一个姿势工作,注意劳逸结合。
4、多休息,可以做下热敷,用毛巾。
7、腰肌劳损 为什么好会渐渐发展成 腰椎间盘突出 的原因所在?
你好,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没有直接关系,腰肌劳损导致腰部肌肉薄弱有关
8、同样都是腰疼,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有何区别?
腰部肌肉紧张在以下情况下很常见:中体力劳动者急性腰扭伤,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会引起腰肌劳损的发病。运动员或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的人在剧烈运动中会造成腰部肌肉的长时间损伤。长时间坐着学习或工作时,如果坐姿不好,还会形成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时腰痛是大部分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病率约为91%。表现出隐隐的疼痛。纤维环的外层和后纵韧带受骨髓核刺激,通过窦椎神经发生腰部感知痛,有时还会伴随臀部疼痛。
一般腰椎突之间无压痛,腰背肌局部有压痛,大部分在骶骨肌后、骶骨胡椒肌停止点或腰椎横突。离背部中线较远的腰部背部两侧的肌肉。如果对疼痛部位不知道确切位置,按下也没有明显的压痛点,则更有可能是腰椎椎间盘引起的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水、玻璃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的人会出现大小便失控、下肢不完全麻痹等症状,临床上很少。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均出现腰痛症状,一般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下肢麻木、疼痛、活动功能受到限制。腰肌损伤时出现的疼痛症状主要以局部肌肉痛、僵硬为主。根据病情可以进行物理疗法、中医疗法、康复运动治疗,平时不要弯腰。腰部肌肉紧张也被称为腰部等筋膜炎,主要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骨髓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的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发生在20~40岁之间,多见于男性,特别是肥胖或过于瘦的人。另外,劳动强度大,经常站着的人很多。常见于中体力劳动者,腰部扭伤是由于不能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而引起的。另外,运动员、长期剧烈运动的人、电脑族也容易出现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患者的腰部活动度一般不受影响,疼痛通常发生在早上起床或久坐起床时,活动后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疼痛的同时,腰部向特定方向运动的活动可能会受到限制。是腰部一侧或两侧的扩散性疼痛,通常有酸疼,偶尔有剧烈疼痛,疼痛的具体部位无法准确描述,按压时也没有明显的压痛点,通常没有放射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腰部开始沿着坐骨神经朝向下肢放射性疼痛,严重时伴有四肢麻木感和间歇性跛行。压痛点经常位于背部中间。通常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