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胸椎间盘突出【胸椎间盘突出】
你好;
腰突症治疗是;
1,临床症状。
2,相关体检。
3。才是参考影像学检查。
所以,影像学检查必须以临床症状为前提!
谢谢
童国海
(童国海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胸椎间盘突出治疗与保养
胸椎间盘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而且也没有专门去检查胸椎间盘的。
颈(腰)椎间盘突出是一个顽固的疾病,想要彻底根治是不可能的。即使是选择手术治疗也是不能彻底治愈的,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非保守治疗,目的都是为了减轻症状。
椎间盘突出不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引起,因此通过体育锻炼不能预防和治疗。相反,不当的运动会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多休息,合理进行运动锻炼,禁止剧烈运动。
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坐姿。一般采取自然端坐位,背部保持挺直,头部略微前倾。
2、避免颈腰部长期处于一种姿势。稍感疲劳时可离开座位行走,或每隔一个小时做些简单的伸展运动,1~2分钟即可。
3、调整合理的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枕头。
4、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避免超负荷搬运东西。
5、平时注意颈腰部保暖,避寒保暖,戒烟控酒。
6、可以适当补钙。
7、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3、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是什么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3.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二)体征
1.一般体征
(1)腰椎侧凸 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2)腰部活动受限 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3)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 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2.特殊体征
(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阳性病人中,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屈曲患侧踝关节,再次诱发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有时因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可牵拉硬脊膜诱发患侧坐骨神经产生放射痛。
(2)股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3.神经系统表现
(1)感觉障碍 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肌力下降 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反射改变 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检查
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诊断
对典型病例的诊断,结合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一般多无困难,尤其是在CT与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症状,不应诊断本病。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1)绝对卧床休息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 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 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支持治疗 可尝试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这些软骨保护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软骨分解作用。基础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并促进椎间盘软骨基质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临床研究发现,向椎间盘内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减轻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腰痛,同时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报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5)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6)髓核化学溶解法 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2.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
通过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进入椎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吸出或激光气化,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症状目的,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的病人,不适合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
3.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2)手术方法 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近年来,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使手术损伤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4、颈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临床表现?
根据颈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侧方突出型。由于颈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表现为单侧的根性症状。轻者出现颈脊神经支配区(即患侧上肢)的麻木感,重者可出现受累神经节段支配区的剧烈疼痛,如刀割样或烧灼样,同时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窜麻感,疼痛症状可因咳嗽而加重。此外,尚有痛性斜颈、肌肉痉挛及颈部活动受限等表现,尚可出现上肢发沉、无力、握力减退、持物坠落等现象。体格检查可发现被动活动颈部或从头部向下作纵轴方向加压时均可引起疼痛加重,受累神经节段有运动、感觉及反射的改变,神经支配区域相应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等表现。
(2)旁中央突出型。有单侧神经根及单侧脊髓受压的症状。除有侧方突出型的表现外,尚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侧脊髓受压的症状,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并出现病理反射,可出现触觉及深感觉障碍;对侧则以感觉障碍为主,即有温度觉及痛觉障碍,而感觉障碍的分布多与病变水平不相符合,病变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良好。
(3)中央突出型。此型无颈脊神经受累的症状,表现为双侧脊髓受压。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或以运动障碍为主,晚期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束损害的不全痉挛性瘫痪,如步态笨拙,活动不灵,走路不稳,常有胸、腰部束带感,重者可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检查可见四肢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退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髌阵挛及踝阵挛阳性。
X线检查可显示有颈脊椎侧弯畸形,生理曲度减少,颈椎发直或向前弯曲,部分患者可见病变椎间隙狭窄,病程较长者于椎体边缘有唇样增生现象;脊髓造影在突出的相应节段平面有充盈缺损、部分梗阻或完全梗阻表现;CT 或核磁共振检查可明确突出的节段、范围、大小及与神经脊髓的关系等。
5、胸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
( 1 )疼痛:是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根据突出的类型和节段,疼痛可为腰痛、胸壁痛或一侧、两侧下肢痛。咳嗽、打喷嚏或活动增加均可致使疼痛症状加重;休息后上述症状可减轻。也可发生不典型的根性放射性疼痛,如 T11 、 12 间盘突出可产生腹股沟及睾丸疼痛。 易与髋部及肾疾患相混淆。中胸段胸椎间盘突出症可表现为胸痛或腹痛。 T1 、 2 椎间盘突出 可引起颈痛、上肢痛及 Horner 综合症,也需与颈椎病相鉴别。
( 2 )感觉障碍:尤其是麻木,也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
( 3 )肌力减退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也时有发生。
据统计,患者就诊时 30% 患者主诉有排尿功能障碍(其中 18% 同时伴有二便功能障碍), 60% 的患者主诉有运动和感觉障碍。 尽管 X 线平片可显示椎间盘钙化,但对本病的诊断多无帮助。造影 CT ( CTM )可准确的显示脊髓压迫的情况,但缺点在于需要多节段地进行横断扫描且为有创性检 查。 MRI 检查的优势在于该检查本身无创,其矢状面和横断面图像可更加精确地进行定位和评估脊髓受压的程度;此外, MRI 检查还有助于发现多发的椎间盘突出而无需进行多节段横断扫描,且有助于与其他一些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
6、有没有胸椎间盘突出这种病?我的胸椎很疼,变天更疼
下面的资料我觉得详细易懂你看看吧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病名,准确的讲,应该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症”,中医学中属于腰痛范畴。
由于各种原因(如扭伤、劳损等)使腰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和扭转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造成髓核向后或后外侧脱出,产生腰腿痛等综合症候群,称之为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简称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症多发于中青年人,发病部位以腰4~5椎间盘多见,腰5胝1间盘次之,有时上下两个椎间盘同时发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外伤、慢性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等,使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出现腰背部广泛钝痛,活动后加重,腰部活动受限或障碍,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开始时腿部疼痛为钝痛、疼痛多向下肢放射,疼痛麻木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部放射。突出物压迫圆锥可出现马鞍区(会阴部)麻木,排尿、排便无力等。
医生检查时可见患者脊柱有程度不同的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活动受限或障碍,腰椎的棘突及椎旁有压痛及向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踇趾背伸无力,还有下肢皮肤的感觉异常,脊髓及神经根长期受压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等。
X线片检查,正位片可见腰椎有侧弯(凸)畸形,病变椎间隙较正常间隙变窄,侧位片见腰椎生理前凸减弱或消失,其病变椎间隙前窄后宽,椎体上下缘有骨质增生像。如果想进一步确诊椎间盘突出及脊髓、神经根受压迫情况,可采用目前较先进的检查诊断仪:CT及MRI成像、脊髓造影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1.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采用脊柱对抗牵引、推拿、按摩、针灸治疗,配合中西药物镇痛消炎、脱水治疗、理疗、药物透析治疗等多数患者可获得好转或痊愈。有些采用骶管封闭疗法或椎管内注药效果也不错,但是,一定要选择好适应证。
2.中药内服 腰腿痛口服液、六味地黄丸及其它一些经验方等。
3.手术疗法 对于经过正规保守治疗半年左右,久治不愈,症状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及生活者,神经压迫症状加重者,中央型巨大突出或椎间盘已破裂者,已并发神经根粘连者,均可采用手术切除突出物减压,松解扩大神经根管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如何治疗
1.卧硬板床休息,消炎镇痛、利水等中西药物应用,局部药物透析。
2.脊柱对抗牵引、按摩。可使椎间隙增大、关节突关节拉开,有利于髓核还纳,还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及神经根受压症状等。
3.对于肌紧张及压痛点明显者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及针灸治疗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要牵引治疗
腰椎牵引能使脊柱后关节嵌顿之滑膜得以复位,能使椎体间隙加大,通过椎间盘内的负压使髓核还纳,解除或减轻脱出的椎间盘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通过牵引能矫正已侧弯的腰椎。腰椎牵引还能使脊柱得以充分休息,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有利于椎管内的充血、水肿、粘连得到缓解。
哪些人不宜行腰椎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适应证的选择很重要,对有严重心、肺、肾功能疾病者及高血压症者不宜行牵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瘢痕粘连、感染及脊柱肿瘤患者不宜选择牵引治疗,尤其是大重量牵引。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者也应避免实施脊柱牵引治疗。
成角旋转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么回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通过应用不同方法对腰突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及对脊柱生物力学和腰突症发病机理的进一步探讨,发现腰突症患者往往有腰椎三维结构的改变,即病变椎体间存在间隙变窄、旋转、侧方倾斜、小关节紊乱等变化。因此,采用微机控制的多方位牵引床(DFQ—400型)治疗腰突症,效果理想。方法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发病部位,突出物形态及大小等,确定好牵引距离、倾角度数、旋转方向及旋转度数,将以上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令病人俯卧于牵引床上,躯干腋背部与骨盆分别固定于牵引床的胸腹板和臀腿板上,使病变椎间隙位于两板交界处,然后启动牵引床,使臀腿板根据治疗需要成一定倾角,然后使定距离瞬间大力牵引与旋转同步进行,每次牵引l~3秒,在牵引的同时医生辅以手法整复治疗。可减轻或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纠正椎间失衡,达到椎间载荷的相对平衡,使症状缓解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