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椎间盘 > 踢腿腰椎间盘突出

踢腿腰椎间盘突出

发布时间:2021-06-17 03:55:45

1、腰间盘突出做踢腿运动有好处吗

腰椎间盘的膨出是椎间盘突出所有类型当中最轻的一种,它是指椎间盘当中的髓核版组织权,有轻度的向后方的突起,但是后方的纤维环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损害,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积极的多睡硬板床,休息也不要推拿按摩。

2、后踢腿是不是可以治疗腰痛

后踢腿不能够治疗腰痛。

1、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约有数十种,比较常见的有腰部骨质增生、骨抄刺、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急慢性外袭伤或劳损、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在传统观念中,在一般检查排除疾病因素后的慢性腰痛常被当做“腰肌劳损”,其实,有 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百筋膜间隔综合征,但由于得不到对症治疗而长期受腰痛困扰。

2、如果是肌肉拉伤而言,短期三周内都需度要避免剧烈运动,一切诱发疼痛的动作,自己多按摩,热敷,外擦药酒,内服跌知打丸,而后期运动锻炼而言,循序渐进加大运动负荷,综合起来才能好转恢复。

3、以辅以中医的针灸、按摩手法宜轻柔,以揉法为主,严禁用力过大。受伤局部可适道当活动,但幅度不要太大。

3、后踢腿能治腰椎间盘突出吗?

腰间盘突出时要平躺在硬板床上休息,随着你无意之间的一个动作,突出会复位。后踢腿是平时的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预防腰间盘突出。

4、有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的人适合做哪些健身活动?

肩周炎的康复运动主要是通过肩膀和手臂的运动来实现,腰间盘突出的恢复运动则主要通过腰腹部的运动来实现。

一、适合肩周炎的运动

肩周炎主要是源于肩部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动作,导致肩部疲劳或受凉等引起。要治疗肩周炎,主要是对肩膀两侧肌肉进行锻炼和放松。

对肩周炎最有效的运动就是游泳,游泳的时候,双臂通过在空中划大圈的方式对肩周肌肉和骨骼起到运动的目的,同时可以让经常保持一个动作导致的肌肉紧绷得以放松。

其次就是举臂运动。可以双手分别用力捏住毛巾的两端,手臂和手肘放松,双手拉着毛巾从身前越过头顶往背后去,最好是到达臀部,达不到的可以暂时先到耳后,然后循序渐进,力求可以做到两只手臂可以在空中划大弧。在使劲的时候,注意是肩膀处尽量向外延伸,双手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根据运动进度来进行调整。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治疗肩周炎,对于颈椎病也有明显疗效。

二、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是久坐或者长期半蹲,导致腰腹长期受压变形,从而引起腰间盘突出。对于腰间盘突出,恢复运动要针对腰背的肌肉来进行。

一种方式是通过游泳,或者打羽毛球等运动来刺激身体的活性,让身体柔韧性更强,增加腰部肌肉的承受力。

另一种方式就是可以采取俯卧位,然后腰背肌用力,头部和腿部翘起,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腰部肌肉力量,还可以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成因进行反向调节。因为腰间盘突出通常是人体前倾后导致的骨骼移位或者变异,从而引起身体不适。通过背肌后弯的运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此外,臀桥,站立后弯等体式都对腰间盘突出可以起到明显放松和缓解效果。不过要注意,锻炼过程要缓慢,动作不要太剧烈,以身体舒适为宜。

这两种疾病基本上都是由于长时间处于同一动作导致,而且其中以久坐低头居多。所以除了以上的运动以外,建议有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经常起来走走,甩甩胳膊踢踢腿,避免久坐和长时间低头。

5、做什么运动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且要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少一些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时采取佩带宽腰带或腰围等保护措施。

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基本上已经解除了急性症状,生活可以自理,在没有腰部负重和用力及过度劳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是由于急性期长期卧床休息,对机体的气血循行有一定的影响,这时候我们建议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的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增加腰椎的灵活度,促进椎间盘的血液供应,为开始正常的生活做好适应性训练。这一时期的适合运动方式有:

(1)倒行也称为倒着走,就是连续向后退着走路。这种方法可以加强腰背肌群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及灵活性,矫正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在退着走时腰部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可使腰部血液循环得以较好的改善,有助于腰部组织新陈代谢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倒着走动作简单,容易掌握,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采用,运动量可根据各人的年龄和体质灵活掌握,一般每次运动后要休息一下。行走的同时可用双掌按摩腰眼处或摆动双臂。锻炼时应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挺直腰部并尽可能后抬大腿。

(2)船形运动早晨起床前或晚上睡觉前,俯卧在床上,两手交叉放在腰上,双下肢有节奏地用力向后抬起、放下,同时挺胸抬头,重复30~50次。可有效增加腰部伸肌群的肌力,加强对腰椎的保护。

(3)踢腿运动适合疾病初愈以及办公室工作或学生课间,双手叉腰或一手扶物,双下肢有节奏地交替尽力前踢后伸,连续做30~50次。

(4)散步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令人能饮食无百病。”这说明在很久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把散步作为一种健身的方法了。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虽有些夸大其词,但说明了散步对健康确实有很大的益处。散步具有简便、易行、有效的特点,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是一种再好不过的锻炼方法了。长期坚持轻快的有节律的散步,可使血液循环加强,血管的容量扩大。散步还可以锻炼腰臀部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强四肢与躯干运动的协调性,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散步方式最好呢?这也很有讲究。不同体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选择不同的散步方式,一般来说,腰椎间盘出症患者最好采用慢速(每分钟60~70步)或中速(每分钟80~90步)摆臂散步(即步行时两臂用力向前后摆动),每次30分钟到1小时。一般刚开始时可从500米、1000米、1500米的距离中任选一种,以自我感觉良好而定。散步最好选择在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在散步时,切忌匆忙,步履应该放轻松,从容和缓,状如闲庭信步,这样周身的气血才能调达平和、百脉才会通畅。此外,散步还须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做到形劳而不倦,否则过劳耗气伤形,也就达不到散步的目的了。

与踢腿腰椎间盘突出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