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胸椎小关节紊乱,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由于椎间盘及韧带的退行性改变,外伤,劳损等原因,导致单个或多个胸椎及相应小关节轻版度移位,如后关权节脱位等,使相应脊神和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器官产生功能失调,出现以疼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作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胸椎后关节为滑膜关节,由上下相邻关节突构成,周围有肋骨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三者统称为胸椎小关节.12对胸脊神经依次从同序椎间孔穿出,前支除第一胸神经参与臂丛组成外,余走行于肋沟内.即为肋问神经,后支进入背部,支配部分肌肉及颈背,腰,腹的部分皮肤.胸交感神经附着于肋骨小头附近,其纤维更换神经元后,各自支配心肌,心血管,胃肠道,盆腔脏器等部,因而在病损时产生一系列类似内脏病损症状.
2、腰间盘突出与椎间盘突出有什么不同
1、卧床休息:如果轻度腰间盘突出,那么只要好好的休息一阵,不从事重体力活不到一个月就能很好的恢复,这种情况比较难以坚持,但是如果坚持成功,它的复发率又是最低的,需在在床上待3周,3周之后佩戴腰围保护下床简单活动,坚持3个月就能达到效果。
2、腰椎.世医.贴、消炎止痛、止痛、活血化瘀,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某宝有。
3、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是腰间盘突出的另一方法,也叫盆骨牵引法,相当把颈椎暂时拉开,让“髓核”回缩复位,当然这个需要在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
4、推拿按摩:注意理疗推拿最好到医院理疗科进行,不专业的推拿是会导致全身瘫痪的,特别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更容易出问题。
5、髓核化学溶解法:髓核化学溶解法这个医学手段也是比较新的,注入药物,溶解部分突出的“髓核”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6、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气化术、髓核切吸术等手段,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削掉多余的“髓核”让髓核不突出顶到神经。
3、胸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
( 1 )疼痛:是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根据突出的类型和节段,疼痛可为腰痛、胸壁痛或一侧、两侧下肢痛。咳嗽、打喷嚏或活动增加均可致使疼痛症状加重;休息后上述症状可减轻。也可发生不典型的根性放射性疼痛,如 T11 、 12 间盘突出可产生腹股沟及睾丸疼痛。 易与髋部及肾疾患相混淆。中胸段胸椎间盘突出症可表现为胸痛或腹痛。 T1 、 2 椎间盘突出 可引起颈痛、上肢痛及 Horner 综合症,也需与颈椎病相鉴别。
( 2 )感觉障碍:尤其是麻木,也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
( 3 )肌力减退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也时有发生。
据统计,患者就诊时 30% 患者主诉有排尿功能障碍(其中 18% 同时伴有二便功能障碍), 60% 的患者主诉有运动和感觉障碍。 尽管 X 线平片可显示椎间盘钙化,但对本病的诊断多无帮助。造影 CT ( CTM )可准确的显示脊髓压迫的情况,但缺点在于需要多节段地进行横断扫描且为有创性检 查。 MRI 检查的优势在于该检查本身无创,其矢状面和横断面图像可更加精确地进行定位和评估脊髓受压的程度;此外, MRI 检查还有助于发现多发的椎间盘突出而无需进行多节段横断扫描,且有助于与其他一些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
4、有没有胸椎间盘突出这种病?我的胸椎很疼,变天更疼
下面的资料我觉得详细易懂你看看吧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病名,准确的讲,应该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症”,中医学中属于腰痛范畴。
由于各种原因(如扭伤、劳损等)使腰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和扭转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造成髓核向后或后外侧脱出,产生腰腿痛等综合症候群,称之为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简称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症多发于中青年人,发病部位以腰4~5椎间盘多见,腰5胝1间盘次之,有时上下两个椎间盘同时发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外伤、慢性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等,使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出现腰背部广泛钝痛,活动后加重,腰部活动受限或障碍,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开始时腿部疼痛为钝痛、疼痛多向下肢放射,疼痛麻木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部放射。突出物压迫圆锥可出现马鞍区(会阴部)麻木,排尿、排便无力等。
医生检查时可见患者脊柱有程度不同的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活动受限或障碍,腰椎的棘突及椎旁有压痛及向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踇趾背伸无力,还有下肢皮肤的感觉异常,脊髓及神经根长期受压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等。
X线片检查,正位片可见腰椎有侧弯(凸)畸形,病变椎间隙较正常间隙变窄,侧位片见腰椎生理前凸减弱或消失,其病变椎间隙前窄后宽,椎体上下缘有骨质增生像。如果想进一步确诊椎间盘突出及脊髓、神经根受压迫情况,可采用目前较先进的检查诊断仪:CT及MRI成像、脊髓造影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1.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采用脊柱对抗牵引、推拿、按摩、针灸治疗,配合中西药物镇痛消炎、脱水治疗、理疗、药物透析治疗等多数患者可获得好转或痊愈。有些采用骶管封闭疗法或椎管内注药效果也不错,但是,一定要选择好适应证。
2.中药内服 腰腿痛口服液、六味地黄丸及其它一些经验方等。
3.手术疗法 对于经过正规保守治疗半年左右,久治不愈,症状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及生活者,神经压迫症状加重者,中央型巨大突出或椎间盘已破裂者,已并发神经根粘连者,均可采用手术切除突出物减压,松解扩大神经根管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如何治疗
1.卧硬板床休息,消炎镇痛、利水等中西药物应用,局部药物透析。
2.脊柱对抗牵引、按摩。可使椎间隙增大、关节突关节拉开,有利于髓核还纳,还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及神经根受压症状等。
3.对于肌紧张及压痛点明显者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及针灸治疗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要牵引治疗
腰椎牵引能使脊柱后关节嵌顿之滑膜得以复位,能使椎体间隙加大,通过椎间盘内的负压使髓核还纳,解除或减轻脱出的椎间盘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通过牵引能矫正已侧弯的腰椎。腰椎牵引还能使脊柱得以充分休息,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有利于椎管内的充血、水肿、粘连得到缓解。
哪些人不宜行腰椎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适应证的选择很重要,对有严重心、肺、肾功能疾病者及高血压症者不宜行牵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瘢痕粘连、感染及脊柱肿瘤患者不宜选择牵引治疗,尤其是大重量牵引。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者也应避免实施脊柱牵引治疗。
成角旋转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么回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通过应用不同方法对腰突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及对脊柱生物力学和腰突症发病机理的进一步探讨,发现腰突症患者往往有腰椎三维结构的改变,即病变椎体间存在间隙变窄、旋转、侧方倾斜、小关节紊乱等变化。因此,采用微机控制的多方位牵引床(DFQ—400型)治疗腰突症,效果理想。方法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发病部位,突出物形态及大小等,确定好牵引距离、倾角度数、旋转方向及旋转度数,将以上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令病人俯卧于牵引床上,躯干腋背部与骨盆分别固定于牵引床的胸腹板和臀腿板上,使病变椎间隙位于两板交界处,然后启动牵引床,使臀腿板根据治疗需要成一定倾角,然后使定距离瞬间大力牵引与旋转同步进行,每次牵引l~3秒,在牵引的同时医生辅以手法整复治疗。可减轻或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纠正椎间失衡,达到椎间载荷的相对平衡,使症状缓解或消失。
5、背部肌肉僵硬 呼吸沉闷 呼吸不顺 是胸椎间盘突出还是错位还是小关节紊乱?
背部肌肉僵硬考虑可能是局部软组织劳损。可以配合理疗、按摩或者热敷来改善。严重的可以服用氯唑沙宗片缓解。必要时做相应部位的核磁或者CT的检查,排除有椎间盘突出或者关节错位。
6、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小关节紊乱/坐骨神经痛的鉴别
腰椎紊乱.没有及时有效扶正.时间长了发展成盘突.压迫神经循环不畅.引起骶髂关节紊乱压迫坐骨神经.放射麻.痛.至大腿.小腿.康复的关键是有效扶正紊乱部位.
7、背部肌肉僵硬 呼吸沉闷 呼吸不顺 伴随轻微疼痛 是胸椎间盘突出还是错位还是小关节紊乱
你好,呼吸困难要注意下哪里不舒服,哮喘过敏都可以引起的,多吃水果蔬菜,适当运动,心情要开阔。
建议结合当地临床医生和自身状态积极对症治疗,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
8、什么叫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后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后关节错缝,临床时有发生。胸椎后关节即关节突关节,由于胸椎后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冠状位,两侧有肋骨支撑,胸椎的稳定性相对于颈椎和腰椎为强,发生后关节错缝的机会相对于颈椎和腰椎为少。但是,当突然的外力牵拉、体位变换不当、扭转,使后关节不能承受所分担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时,则有可能引起胸椎后关节急性错缝病变。[临床症状] 胸椎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呼吸运动和中,后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小,但在挤压或用力不当的扭挫伤,甚至咳嗽、打喷嚏等也可引起关节错位。典型患者在发病时往往可闻及胸椎后关节在突然错位时的“咯嗤”声响,轻者发生关节劳损,表现错位节段局部明显疼痛和不适;重者可引起韧带撕裂、后关节错位,表现为“岔气”,牵掣颈肩背作痛,且感季肋部疼痛不适、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入夜翻身困难,以及相应脊神经支配区域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体征] 急性胸椎后关节紊乱患者呈痛苦面容,头颈仰俯、转侧困难,常保持固定体位(多见前倾位),不能随意转动;受损胸椎节段棘突有压痛、叩击痛和椎旁压痛,深吸气疼痛更甚,棘突偏离脊柱中轴线,后突隆起或凹陷等。受损节段椎旁软组织可见有触痛、触及痛性结节或条索状物。 [诊断] 1.有外伤史或长期不良姿式病史。 2.临床症状及体征:详见上述“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 3.触诊:错位节段胸椎棘突有明显压痛、叩击痛或偏歪。棘旁软组织可有不同范围和程度的紧张甚至痉挛,触之常可感觉有条索样物,压之疼痛。 4.X线平片:由于胸椎后关节错位乃解剖位置上的细微变化,故X线摄片常不易显示。但X线检查可除外胸椎结核、肿瘤、骨折、类风湿等疾病。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手法介绍本贴收到6朵鲜花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一种临床多发病。从生理上来看:12 块胸椎作为脊柱的一部分, 构成了人体力学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胸椎椎管内有脊髓经过, 并且有很多功能各异的神经从胸椎旁边经过。由于胸椎小关节数量多, 发生紊乱后所引起的症状、体征较为复杂, 具体表现与错位胸椎平面的高低、数量的多少、累及组织的不同、组织累及的程度不一以及病程长短等诸多因素有关, 因此, 有较大差异: 如肌肉劳损、肋间神经痛、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以及头颈部症状等。从形态结构上来看: 胸椎参与构成胸廓,凭借关节囊、周围韧带以及肌肉等软组织紧密结合与肋骨共同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不容易受损, 故而临床中胸椎小关节紊乱所致的疾病常常被误诊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 药物治疗收效甚微, 即使有效也往往停药即再次发作,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笔者经过几年的临床探索, 并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纠治有了点粗浅的认识, 并归纳出了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行之有效的十种手法, 现介绍如下。1 手法介绍111 冲压法 以第五胸椎向左、第六胸椎向右旋转移位为例。患者俯卧, 医生站于左侧, 以左手掌跟压在第五胸椎棘突右边, 右掌跟压在第六胸椎棘突左边, 然后嘱患者作一深呼吸, 待呼气将尽未尽时, 医生用双手同时施一寸劲冲压。此时, 往往可以听到清脆的关节弹响声, 提示关节复位。然后再检查相邻的上下关节, 若仍有错位则依法再施。此法可以作为纠正胸椎小关节紊乱的通用手法, 尤其适合于小关节紊乱并伴有胸椎轻微前后滑脱者。112 旋转冲压法 此方法为冲压法的衍生手法, 所不同之处在于冲压时双手作一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这样冲压力与旋转力所形成的合力对于单纯的胸椎旋转错位比冲压法更省力。113 单掌振法 此法机理与冲压法、旋转冲压法机理相同, 但施术时改双手为单手。以第五胸椎向左旋转移位为例。患者俯卧, 医生立于左侧, 右手掌抵住第五胸椎棘突,嘱患者作深呼吸, 待呼气将尽时, 右掌跟以寸劲向右冲压,听到关节弹响声则提示关节复位。单掌振法较为适合于上中段胸椎小关节紊乱。114 膝顶扩胸扳法 又称“胸椎对抗复位法”。具体操作时有三种方法: 患者面向靠背椅的靠背跨坐到椅子上, 双手向上交叉抱于脑后, 医生用膝盖顶住偏歪棘突。A 法:医生双手从患者腋下向前, 然后绕向后上方, 抓住患者前臂, 慢慢向后拉患者前臂, 同时膝盖稍微用力, 听到关节弹响声, 则提示关节复位。B 法: 医生双手托住患者肘尖向后慢慢扳动, 待活动到最大限度时轻微闪动一下, 听到关节弹响声则提示关节复位。C 法: 这一方法是我对前两种手法掌握不太熟练时, 发现用A 法, 稍胖一些的患者不能忍受, 而B 法有时操作不慎会使患者感到肩部疼痛, 于是我就变通一下。医生双手从患者腋下伸出, 然后两手向上勾住患者双肩, 缓慢向后拉, 同时膝关节轻微向前抵住偏歪棘突, 待活动到最大限度时, 稍一加力即可听到关节弹响声。这种方法较为适合于上中部胸椎小关节紊乱。115 扳肩法 以第三胸椎棘突左偏为例。患者俯卧, 医生立于患者头侧, 以左手小鱼际压住第三胸椎棘突右侧, 同时右手向左上方扳患者右肩, 听到弹响声则提示关节复位。此法较为适合于上中段胸椎小关节紊乱。116 指推法 以第十一胸椎棘突右偏为例。患者俯卧, 医生立于患者右侧, 双手拇指重叠抵住偏歪棘突, 逐渐加力向左推之, 听到关节弹响声则提示关节复位。指推法适合于颈胸椎交界、胸腰椎交界关节紊乱及身体较瘦弱、关节囊较为松弛的患者。117 捶击法 以第二胸椎棘突右移为例。患者俯卧, 医生立于右侧, 左手拇指挤压住偏外的棘突并用右拳击之, 听到关节弹响声则提示关节复位。操作时要注意不可骤用暴力, 对有骨质疏松或导致骨质疏松疾病的患者禁用。此法适用于上中段胸椎小关节紊乱。118 双手重叠按压法 患者俯卧, 医生立于左侧, 双手重叠于中段胸椎棘突之上, 嘱患者做深呼吸, 待呼气将尽时以寸劲按压, 听到关节弹响声则提示关节复位。此法适合于脊柱甩鞭伤的新伤, 复位成功时的关节弹响声有人称为“放鞭炮”。119 坐位旋转推法 以第十二胸椎棘突右移为例。患者坐位, 助手固定患者双腿, 医生坐在右侧以右手从患者右腋下穿过向上用手勾住患者颈部, 以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患者放松, 医生以右手带动患者上身由直立向右下方摆动, 待力传至第十二胸椎时以右手拇指推之, 即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此法较适合于下段胸椎的小关节紊乱。1110 拔伸牵引法 较之前九种手法, 此手法操作难度较大, 对医生要求较高。以第一胸椎束突偏歪为例。患者仰卧, 医生坐于床头, 右手托住患者颈部并用拇指食指放松患者颈部肌肉; 左手托住患者下颌缓慢牵引, 待传到第一胸椎时, 以寸劲作一牵引动作, 听到轻微的关节弹响声则提示复位。此法要求十分熟练方能操作成功。本法适合上段胸椎小关节紊乱。2 病案举例孙××, 女, 33 岁, 2003 年5 月来诊。自述背部疼痛1 周余, 加重3 天。经检查发现其胸椎小关节紊乱, 棘突向左偏歪, 其余无特殊症状。于是局部施以放松手法, 然后以冲压法进行复位, 听到四声清脆的关节弹响声, 患者告知“感觉轻松许多”, 考虑到是第1 次治疗, 不能过多使用整复手法, 遂嘱其回家热敷, 第2 天继续治疗。次日患者早早来到, 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说患此病已13 年了, 从未想到会有如此疗效。经仔细问病史, 患者告知13 年前从车上摔下, 经住院治疗, 出院时被告知脊柱形态无法矫正。后每隔1 月或每到天气突变时均会发作, 住院吃药均未能根除, 再检查脊柱时发现整个脊柱向一侧侧弯, 方明白是一侧甩鞭伤。于是仍用冲压法, 前后治疗1 周, 全部紊乱的小关节得以纠正。考虑到病史较长, 嘱其每天热敷半小时, 并隔3 日治疗一次, 以巩固疗效, 连续1 个月。3 讨论关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病因病机, 长期以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由于骨质的病变, 如骨质增生等导致周围肌肉、神经、血管的痉挛、水肿, 随之产生疼痛、小关节错位。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骨性学说”[ 1 ] ; 另一种则认为由于肌肉、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受到不良刺激产生痉挛、水肿导致胸椎受力结构破坏, 脊柱失衡, 从而产生小关节紊乱继发骨质增生。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肌性学说”[ 2 ] 。从临床观察并结合骨质增生产生的病因病机来看,本病多因长期坐姿不正, 或因受凉, 或过度疲劳、外力损伤等原因, 导致胸椎周围软组织痉挛, 挤压周围的神经血管, 使血液循环受阻, 从而产生弥漫性疼痛, 进而脊柱稳定性遭到破坏, 失去平衡, 从而出现脊柱侧弯, 进而发生小关节紊乱甚至胸椎滑脱, 这种小关节紊乱未得到有效的纠正, 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不能很好的消散、吸收, 时间过久就导致骨质增生, 紊乱的胸椎小关节突出部分和骨质增生所产生的骨赘刺激到周围软组织, 引起进一步的软组织痉挛、充血、水肿, 挤压周围的血管、神经, 从而产生更加剧烈的疼痛及其它症状,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实施手法复位时, 首先通过放松手法, 使毛细血管扩张, 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供氧量, 促进代谢废物如氮、二氧化碳等的排泄并升高患者血液中的类吗啡样物质以解除软组织痉挛, 减轻疼痛。这样从软组织方面来清除病因, 截断恶性循环的进一步发展; 然后, 通过整复手法来纠正小关节紊乱, 消除其对周围软组织的不良刺激,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随着错位小关节的纠正, 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迅速消除。这样从骨性结构上清除病因,截断恶性循环的发展。通过临床治疗观察, 我们有如下体会: (1) 各个手法在使用前都要对局部进行充分的放松, 这样不仅有利于手法的一次性成功, 而且还能尽最大限度避免患者受到无谓的损伤或者痛苦。(2) 做完整复手法后须用理筋手法, 使局部恢复解剖位置以便于气血的通畅, 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3) 文中多次提到的“寸劲”就是医生能够收发自如的一种爆发力, 因为其收发在一寸之间, 故而称为“寸劲”。(4) 介绍手法时, 对脊柱的分段只是以模糊的上、中、下段概括而不作精确的定位, 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个医生因为习惯的不同或者熟练程度的不同, 有些手法的操作差别仅仅在细微之间, 但矫正的胸椎则差别较大, 故而不作严格的定位。(5) 在文中笔者多次提到关节复位而没有说成功复位, 是因为由于医生把握的尺度不同,或者功力的深浅不同, 有时不能一次完全复位成功, 仍然会遗留一些轻微的错位, 则需要再次施术以正之, 故而仅仅说复位。(6) 对于胸椎小关节紊乱时间较长的患者, 则应多次复位方能成功, 不可强求一次完全复位, 以免造成新的损伤。(7) 对于体质较差、关节囊较为松弛或者病程日久的患者, 做完整复手法后可以适当的点、按足三里穴以加速康复并能巩固疗效。(8) 以上手法对于单纯的胸椎小关节紊乱及其并发症状有着良好的疗效。若用之得当,常可以使症状迅速解除。但临床中要仔细检查, 注意与其它疾病相鉴别, 尤其要注意对年高体弱、骨质疏松等患者要谨慎, 对肿瘤患者则应禁止手法治疗。(9) 对于小关节复位时的弹响声, 它可以作为关节复位的一项指征, 但不是唯一的指征, 故而不能强求, 更不能片面追求弹响声而用暴力, 以免造成新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