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间盘左右两边突出可以做椎间孔镜吗
你好,主要看你那一侧的症状,如果两边都有症状,可以考虑从正中入路。行腰椎盘突出髓核摘除。
2、我腰椎间盘突出做了孔镜术后应注意些什么?
术后可恢复日常活动,但需避免激烈活动。
不要站在容易跌倒的位置。
手提重物不可超过8磅(约7.3斤)。
不能推或拉重物。
上下楼梯时需扶着扶手,缓慢上下。
避免弯腰或旋转,如穿袜子时应屈膝蹲下。
坐着时,每隔45分钟~1小时,需起来走动或躺下休息10分钟。
术后2周内不能开车。
女性患者避免穿高跟鞋。
多吃水果和蔬菜预防术后便秘。
术后运动需要治疗师指导,先从步行做起;
每天下床步行,并逐渐增加步行距离达1.6千米。
天气晴朗时可外出散步。
3、腰椎间盘突出做了孔镜手术CT结果还是突出是怎么回事
具体的ct检查结果是什么呢!目前突出的话最主要还是看有没有压迫神经。如果没有压迫神经的话,一般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4、腰椎间孔镜和椎间盘镜以及开放手术相比有何区别?如何选择?
腰腿痛是中国常见多发病,很少有成年人没有受过腰痛的困扰,一部分人由于严重的腰痛或者伴随下肢放射痛来医院就诊,经一系列检查之后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一般情况下,开放手术是指在背部后方相应的手术部位切开3-5cm的皮肤切口,随即深入切开背部肌肉,显露出椎板,再用专门的器械将椎板咬一个小窗,显露出椎管与神经,随后进去把神经牵开,显露出下面的突出椎间盘,再将椎间盘切除,最后逐层缝合组织,结束手术。整个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椎间盘镜手术其实就是缩小版的开放手术。它只需要2cm的切口,然后将一个工作管道放置到椎板表面,随后的步骤与开放手术一样:椎板开窗——牵开神经——切除椎间盘——缝合组织——结束手术。整个手术同样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椎间孔镜手术有两种入路,一种是从背部侧方,一种和椎间盘镜手术一样,从背部后方。无论那种方式,都是以穿刺的方式直接进入椎间盘突出部位,逐步建立工作管道,通过这个直径约为0.6cm的工作管道,放入同轴内窥镜,在内镜直视下观察椎管内情况,取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由于工作管道仅0.6cm直径,所以手术切口也仅需要约0.6cm,基本保护了所有椎间盘外的组织,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身体额外损伤。整个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即可。对于以上三种手术方式,可以简单归纳如下(当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1.开放手术基本可以被椎间盘镜手术取代。因为两者原理一样,而后者创伤更小。2.如果可以选择椎间孔镜手术,就不选择椎间盘镜手术。因为椎间孔镜手术的损伤还要远小于椎间盘镜手术,很多病人术后疼痛立刻消失并立即可以下地行走,椎间盘镜手术后很少能达到这样的条件。3.不是每一个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都可以做椎间孔镜手术,有些突出伴钙化,或者腰椎管严重狭窄的病人就不合适。具体情况需要医生进行判断。4.开放手术和椎间盘镜手术可以将还没有突出的椎间盘也切除一部分,这样减少了椎间盘再突出发生的概率。椎间孔镜手术由于管道细小,很难做到既切除突出椎间盘,又将未突出的椎间盘切除,所以突出复发率应该会略高于开放手术和椎间盘镜手术。话说回来,椎间盘具备了重要生理功能,切除多了将导致椎间隙加速狭窄,腰椎老化提前出现,这是很多老年性腰痛的根源。所以到底切不切未突出的椎间盘,切多少,医学界还没有定论。我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将突出压迫神经的椎间盘切掉,不压迫神经的椎间盘则保留(哪怕在形态上,它也可能表现为轻微突出)。但这仅仅是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总结一下前面的内容后,我个人的观点是:尽量采用最小创伤的方法解决问题。能椎间孔镜不椎间盘镜,能椎间盘镜不开放手术。只切引发症状的突出椎间盘,如果从此痊愈,那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复发,则再次选择最小创伤的方法进行手术(越微创的手术,重复实施对人体的影响越小),痊愈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如果无效,则升级为创伤较大的手术,直至取得相应的好的疗效。
5、射频消融术与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何不同?哪个效果好?哪个对创伤小?
都属于微创手术,创伤都很小的,只是器械不同,目的相同的!!!
6、椎间孔镜和椎板间镜的比较谁更好
首先这个提问是不科学的。因为作为一种技术,在脊柱微创这个领域还没有最先进这种说法。比较而言,脊柱微创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发展较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后诞生了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侧路椎间盘镜、椎间孔镜(PELD)、后路椎间盘镜(MED)、激光(PLDD)、针镜及后来的椎板间镜、二代椎间孔镜、射频纤维针镜、纤维椎间孔镜等。2010年颈椎间盘镜也问世了,虽然时间有先后,这不能说明什么技术是先进的、什么技术不先进这个问题,只是人们在实际中对技术的理解和总结不同而已。总不能说颈椎间盘镜就是最先进的技术吧。PLD技术是盲切(和内窥镜影像相当而言),不能针对突出物实行摘除,只能经盘内进行所谓减压。即使如此,其疗效还是不错的,目前使用这种技术的还大有人在。特别是在颈椎间盘镜没有问世的时候,PLD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唯一微创治疗技术。德国胡兰德在杨氏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大了手术器械通道,操作上采用椎间孔入路的方式,这就是后来的椎间孔镜。以提斯技术为代表的椎间孔镜能够摘除突出的髓核,应该说在杨氏镜技术的基础上的一大进步。但过于粗大的内窥镜直径限制了其技术的发展,进入椎间孔必须先进行椎间关节的打磨,多数人认为这是危险和不必的。其处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黄韧带肥厚的能力也较弱,鲜见成功的报导。MED即后路椎间盘镜克服了椎间孔镜的弱点,从椎板间入路进行操作能成功的处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黄韧带肥厚等,处理脱垂游离的髓核也较为简单。由于其较大的手术切口(大约20mm)和术中出血难以有效解决等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MED伤害较大的特点不为非专业的脊柱科医生喜爱,专业的脊柱科大夫更钟爱可以灵活掌握的传统小切口技术。这些技术特点启发了开发人员,新型椎板间镜应运而生就不足为奇了。灵活的椎板间镜在手术切口上可以运用自如。改进后的后路技术即椎板间镜技术既可以采用经皮穿刺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小切口并支持脊柱其他微创技术和镜下内固定等,操作简单安全。这种灵活的技术应该是目前脊柱微创发展的方向,即所谓最先进的技术吧。值得一替的是,针镜技术目前发展迅速。这种模块化设计的产品使用方便灵活,具有上述技术的所有有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中国特色的技术必将大放异彩。至于射频、激光、臭氧、溶盘等,前文有所提及,这些技术还算不得真正的微创技术。其不能准确针对病灶治疗或者不能成功处理病灶的特点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溶盘甚至是一种即将淘汰的技术。但这项技术操作简单、损伤较小,易掌握,在非专业的脊柱医生和基层医生中仍然享有市场。但过份商业化的神化这些技术是有害无益的。
7、腰椎间盘孔镜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和怎样锻炼
你好,以下是关于术后的康复规范以及锻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术后用药:术后需要继续使用3-5天的抗生素。住院的患者,使用静脉的方法,一般我们会辅助一些神经营养药物以及适当的消炎(不是抗菌素)脱肿的药物。回家的患者使用口服的方法。由于是预防性用药,对用药的品种没有特殊要求,是抗生素即可。一般认为头孢类、青霉素类为好,过敏的患者使用其他类也可以。
2 一般术后10天拆线:最多仅有一针缝合。有的患者可不缝合,即不用拆线。
3术后的康复过程因人而异。椎间盘手术后,一般建议卧床4-6周的康复过程,有的患者2周即可以胜任上班、游泳等生活和工作动作。有的患者3个月才可能完成上述动作。因此椎间盘的症状因人而异,康复过程也是因人而异。
4 术后康复锻炼
术后第二。三天开始做仰卧位的直腿抬高锻炼,主要目的是腰椎休息状态下通过伸直腿脚抬高而牵拉坐骨神经,避免术后神经粘连。
一周后腰部无明显疼痛后开始腰背肌的各种锻炼。
具体的锻炼方法很多,应遵循循序渐进以及安全和自我能力结合的原则。
康复锻炼开始的时间因人而异。各人试试,如果锻炼后不疼痛,即可从第二天开始锻炼。否则锻炼开始的时间向后顺延
仰卧体位的锻炼方法。康复的锻炼有仰卧开始,可以从增加四肢静力张力。具体方法就是,不做动作,而肌肉在收缩中。每次坚持1分钟,每天做200次。这个动作对大手术的患者特别有用,对于微创的患者,下面的动作更常用。就是5点式锻炼方法,以头、两肘、两个脚着床,臀部离开床的锻炼方法。开始时,膝关节可以屈曲,锻炼的数量比较少、臀部抬高以离开床即可。注意:要坚持1分钟。每天3组,每组20次为宜。锻炼中、锻炼后疼痛不增加的患者,逐渐增加强度。否则取消,或者不增加。增加的方法为逐渐伸直膝关节,抬高臀部,或者改为3点式。3点式的方法是以头和两脚着床。仰卧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就是空蹬自行车的方法,以不痛为限。每天3-200次。
俯卧的锻炼方法。下一步是俯卧的方法,也是最多见的“小燕飞”锻炼方法。开始时是胸部或者下肢离开床即可,不要像图示一样,成为一个弯曲的弓。那是杂技演员的动作,健康人一般也无法完成。每天3组,每组20次。增加强度的方法是:提高胸部或者下肢离开床铺的高度,或者胸和下肢同时离开床铺。
下一步就是下地锻炼的方法。可以慢走、快走、慢跑等等,都以不痛为限。
5 衣食住行性。穿衣以舒适为度。饮食上注意:加强营养,以不增加体重为限。许多患友在养病的过程中,获得了增加体重的结果,这是要不得的。过度肥胖是不健康的,尤其是体重过重会增加腰部的临床症状。床铺以硬板床为好,弹簧床,柔软的席梦思都不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选择。各种锻炼的方法如前所述。不宜坐小板凳、不宜强力弯腰,比如久蹲的动作。使用坐式便器,不使用蹲式便器。佩戴长后托的围腰,时间以3月为宜。
腰椎间盘疾病以康复为重,依赖一次微创手术达到永久的治愈和不复发,可遇不可求。腰椎间盘疾病的自我保养和康复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性生活:不产生和增加临床症状为限。
6 术后随访: 术后一般3月来门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