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椎间盘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发布时间:2020-03-08 20:23:23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2.下肢放射痛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3.马尾神经症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你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表现为腰痛,反复发作,常伴有臀部疼痛。单侧坐骨神经痛:病人常在一次弯腰动作中如刷牙或从地上拾东西时,突发剧烈腰痛,不能挺腰和活动,并伴有坐骨神经痛。疼痛沿臀部、大腿和小腿后侧向下至足部放射。在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疼痛加重。多次发作后,少数病人可有两侧坐骨神经痛,并可伴有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等。
慢性和复发性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是本病的特点之一。病人腰部板硬,肌紧张,可向左或右凸。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即抬腿至20度—40度时,腿的麻痛感即加重。使用中医验方-腰椎*骨方世*贴-贴于腰椎间盘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腰椎间盘突出有非常独到的治疗作用。。
感觉、运动和腱反射改变:早期为痛觉过敏,稍后为减退。腰,神经根受累时,小腿前外侧感觉过敏或迟钝;骶,神经根受累时,小腿后侧及足外侧感觉过敏或迟钝。前者伴有趾的背伸乏力或不能,后者伴有趾的跖 屈乏力或不能。祝您健康。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特殊检查方法有:
(1)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具体作法如下:患者双下肢伸直仰卧,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并徐徐将之抬高,直至患者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记录下此时下肢与床面的角度,即为直腿抬高角度。正常人一般可达80度左右,且无放射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即检查者将患者下肢抬高到最大限度后,放下约10度左右,在患者不注意时,突然将足背屈,若能引起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
本试验的原理是:当下肢抬高时,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加重了突出的腰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
在直腿抬高试验中,下肢抬高在0~20度时,并不引起神经根在椎管内的移动,因此在此范围内的受限,多为腘绳肌痉挛所致。在下肢抬高超过30度以后,即可引起神经根的牵拉或向下移动,其中受牵拉最大的是腰5神经根,其次是腰4神经根。当抬高角度超过60度时,腰5神经根所受拉力达到最大程度,并足以使之在椎管内向下移动。由于腰5、腰4神经根受到的牵拉力较大,故腰5~骶1、腰4~5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
在较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不仅患侧的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连健侧的直腿抬高试验也可以为阳性,这是由于健侧下肢抬高时可使神经根牵动硬膜囊,从而相应改变了对侧神经根与突出物的相对位置,而诱发了疼痛。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可以用来区别神经根性或是肌肉因素所引起的直腿抬高受限。一般由于髂胫束、腘绳肌或膝关节后侧关节囊紧张所造成的直腿抬高试验受限,在作加强试验时可呈阴性。
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中央型突出的可能性;多数患者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应先检查健侧,并以健侧为标准进行比较,低于健侧的抬高角度出现疼痛才是阳性。正常人下肢抬高范围是60~120度,一些运动员、女性即使有腰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也可以大于90度,这些人应以疼痛是否存在为标准。②腰骶部病变及骶髂关节病变,本试验也可以阳性。
(2)仰卧挺腹试验阳性(又称挺腹、憋气试验)。可让患者处于仰卧位,两手置于体侧,以枕部及两足跟为着力点,将腹部向上抬起,如可感到腰痛及患侧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如不能引出疼痛,可在保持上述体位的同时,深吸气并保持30秒,至面色潮红,患肢放射痛即为阳性;或在挺腹时用力咳嗽,出现患肢放射疼痛者也为阳性。如上述方法均不能引发患肢疼痛,还可以在患者挺腹时,以双手压迫其颈静脉,此时若出现患肢疼痛,仍是阳性体征。此试验原理是通过增加腹内压力而增加椎管内压力,以刺激有病变的神经根,引发腰痛及患侧下肢疼痛。
(3)屈颈试验(Linder征)。让患者平卧,四肢自然放平,检查者一手托于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于患者胸前。徐徐将患者颈部屈曲,若能够引发患者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
此试验原理是:屈颈使枕部离开床面,可令脊髓上升2cm左右,并使硬膜及神经根受到牵拉,加重了已经发生病变的神经根的紧张程度。
(4)弓弦试验可阳性,患者仰卧位,将其患侧髋关节及膝关节均屈曲到90度,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直到出现坐骨神经痛为止。此时将膝关节稍屈曲,坐骨神经痛则明显减轻或是消失。检查者以手指压迫股二头肌腱内侧的胫神经,若可以诱发疼痛则为阳性,此试验可以用来鉴别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腰腿痛和因肌肉因素而引起的腰腿痛。又被称为卧位弓弦试验。
(5)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当健肢被动直腿抬高时,患肢坐骨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为阳性。可能为中央型突出或突出椎间盘在神经根的腋部时。
(6)股神经牵拉试验(Ely)试验阳性,多见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时。腰大肌、骶髂关节、腰椎有病变时,亦可呈阳性。其操作方法是: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按压骨盆,另一手将一侧下肢抬起,使膝关节屈曲,髋关节过伸,若腹股沟或大腿前方和小腿前内方放射痛,为阳性。
(7)纳夫齐格尔氏征又称为颈静脉压迫试验。其操作方法是: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用手压迫患者两侧颈静脉,或用血压计橡皮囊缠绕颈部,加压至5.3~8.0Pa(40~60mmHg),使其颅内压升高,进一步引起脑脊液压力增高,硬膜囊扩张,从而将神经根推向外侧,使其受压加重,出现患肢疼痛、麻木等症状,这种症状可以自上而下发展,也可以自下而上发展。其中以站立位时,检查出的阳性率最高,且尤适于检查腰4~腰5椎间盘突出者。

4、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初期中期后期都啥反应?

腰椎间盘突出长期从事坐位工作的人,容易引起腰部疲劳。故久坐久站后要注意活动腰部,工作间操、课间操就是很好的预防方法。提前两天打他们电话呀!铃二久吧吧六灵武贰铃二。

5、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种:
1、腰部疼痛: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几乎每个患者都会出现了数周或数月的腰痛,或有反复腰痛发作,是常见的症状。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的患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不良症状表现有所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2、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患者的腰部出现活动障碍:在运动时患者的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的典型症状。
3、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腿痛重于腰背痛是腰椎间盘突出对病人的害处之一。

6、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出现哪些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35~50岁的中年人,男性较多。往往有急性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的经历,有的起病突然,有的缓慢。

通常表现为单侧腰腿疼痛,从一侧下腰部经臀部向下肢后方放射,直至踝关节、足背或足底。并有同侧小腿及足部的皮肤感觉减退,感到麻木。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排便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后症状可减轻,行走、站立时加重。病情较轻者,仍能从事中等程度的体力劳动;病情较重者,连轻工作也不能坚持,甚至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许多人症状常有变化,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

症状重的病人,因为疼痛,自然而然要采取一种保护性姿势,样子很特别:一侧肩部耸起,臀部上撅,患侧下肢跛行。脱去衣服,观察病人的背腰部,可见正中的脊柱沟不像正常呈一条直线,而是带有弯曲。病人向前,向两侧弯腰的活动幅度变小,或几乎不能做这些活动,活动即会引起症状加重。疼痛一侧的腰部常有明显的压痛点,最常见的位置在相当于大肠俞和关元俞的穴位。根据突出的部位不同而局限于其中一点或两点。用拇指按压这个点,可引起下肢的疼痛和麻木。

病程长者,可见疼痛一侧的小腿肌肉萎缩,周径变细。如果仔细检查,用大头针尖轻刺或用棉签轻触患侧小腿及足部的皮肤,并与对侧相对照,可以发现痛觉或触觉减退。

另外一个简单常用又颇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叫直腿抬高试验。病人平卧在床上,膝关节保持伸直位慢慢抬高,一般人能抬高到与床面成80°~90°的角度,如抬高不到这个角度而发生坐骨神经痛,就是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根部。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原因如病人年龄较大、关节活动度减少,直腿抬高就不一定能达到80°~90°。所以要与对侧相对照。

以上介绍的是比较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早期,一般仅有腰痛,无腿痛的症状。也有少数病人,发病突然,表现为大小便困难和双足麻痹、瘫痪,需要立即手术。

7、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8、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有哪些?

本病患者感腰腿痛,疼痛可随步行、弯腰、伸腰、坐起及咳嗽、喷嚏等动作加剧。严重者,影响坐卧翻身、站立,甚则出现步态跛行。疼痛可以呈持续状,也可以呈间歇状。腰腿痛多呈单侧状(侧偏型),也可呈双侧或马鞍区(中央型),或是两侧交替发作。但腿痛呈逐渐向下行放射状。一般先由臀部开始,再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足踝、足外侧至小趾、足背及拇趾等)。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麻痛。久病则可出现放射疼痛区域的感觉麻木,如小腿外侧、足背小趾、足掌、大趾等。

本病急性期疼痛剧烈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不可坐起或下地站立,进餐、排便均应取卧姿,以减少脊柱垂直压力。

9、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1.间歇性跛行:表现为下肢疼痛、沉重随行走距离增长而加重,下蹲、脊柱前屈休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
2、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临床上表现下肢坐骨神经走行、支配区域疼痛。
3、麻木:腰突症患者除有坐骨神经痛支配区域疼痛以外,还常表现下肢麻木。引起下肢麻木的主要原因是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出现肌痉挛或肌紧张,刺激神经根或神经干所致。
4、腰骶疼痛:腰突症患者,绝大部分有腰骶疼痛,腰骶疼痛一般出现在腿痛之前,临床上常表现"先腰痛、后腿痛",虽然腰突症主要以下肢痛为主。

10、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有以下一些症状:
(1)腰痛。(2)下肢放射痛。(3)下肢麻木、冷感及间歇性跛行。(4)马尾神经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