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椎间盘 > 椎间盘滑轮

椎间盘滑轮

发布时间:2020-03-26 15:52:37

1、颈椎病到什么程度需要牵引??

颈椎牵引是在国内外广泛流行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传统方法,对某些病例,如果运用得当,可获得一定的疗效。颈椎牵引通过牵引力与反牵引力(即病人自身的重力)的相互作用,可逐渐缓解痉挛的颈部肌肉,减轻疼痛。
颈椎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致使椎间隙狭窄以及椎间孔变小。通过适当的牵引力,可使患部椎间隙被逐渐牵开。这样就降低了椎间盘内压,甚或使之形成负压,既可回复向周围膨胀的纤维环,又可吸纳微小突出的椎间盘。对于早期颈椎病出现的颈椎生理曲线变直,颈椎列线不正等情况,通过牵引可逐渐加以矫正。
在狭窄的椎间隙被牵开的同时,两侧狭窄的椎间孔和小关节间隙亦被牵开,减轻或解除了神经根等组织的压迫或刺激。并可有效地制动,减少因颈椎异常活动所造成的摩擦或刺激,便于肌肉、滑膜、神经根、脊髓等组织炎性水肿的消退与吸收。
随着颈椎椎管纵径的拉长,椎动脉痉挛、曲折的现象可逐渐改善;脑脊液和脊髓的血液循环亦会变得通畅。这样,大脑与脊髓的缺血、缺氧现象就会得到纠正。
颈椎牵引方法一般分为两种,即坐位牵引和卧位牵引。通过枕颌布吊带套在病人的枕部和下颌部进行牵引。重量从4kg开始,随疗程逐渐加至10kg。牵引时间为每日20~40分钟,10次为一疗程。根据情况可治疗1~3个疗程。
坐位牵引时,患者坐于牵引架下椅子上,套上枕颌布吊带,牵引绳通过两个滑轮后,尾端接上牵引重量。
卧位牵引时,患者仰卧于床上,抬高床头20cm,患者头下置一薄枕,套上枕颌布吊带,牵引绳通过床头牵引架上的滑轮,尾端接上牵引重量。因摩擦力缘故,卧位牵引重量需略大于坐位牵引时的重量。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学知识广泛普及的今天,经医生指导,在家庭进行颈椎牵引是安全可靠、简单易行的。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进行颈椎牵引往往需要连续的2~3周时间,不能间断。医院的牵引设备有限,病人又相对较多,经常要排队等侯,若无其他特殊治疗,势必会影响工作,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适合于家庭使用的牵引装置并不复杂,可自制,亦可在医疗器械商店买到。现介绍两种方法:
(1)将固定装置及滑轮固定于门框横楣等物体上。
(2)将牵引绳穿过滑轮,一端连接牵引弓及牵引吊带,另一端连接牵引重物。
(3)可随意选用沙袋、砖块、铁块等易得物品作为牵引重物,放置一口袋内悬吊即可。
另一方法系用病人自身体重进行牵引,是传统方法的改进型,为市售成套产品。将牵引装置挂住,病人坐好后,将枕颌吊带套住头部,用手拉动牵引杆之绳索,齿轮即定向运动,且能自锁。即可在齿轮和头部之间的牵引绳上产生向上的牵引力,利用向上的拉力和病人自身的重力相对抗来达到颈椎牵引的目的。
当采用齿轮自锁式牵引器进行牵引时,牵引力可随时调整,以颈部无疼痛不适,颌面、耳、颞部无明显压迫感为宜。牵引结束时,如牵拉复位杆之绳索,齿轮自锁即瞬时失效,牵引力忽然消失,会出现颈部不适感。比较舒适的方法是病人扶住坐椅站起,令牵引力逐渐减弱。
枕颌吊带应柔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当采用传统装置牵引时,牵引架的固定要可靠,牵引绳要结实耐磨。牵引重物距地面30cm左右,病人站立时重物可落在地上。 牵引重量从4kg开始,逐渐加大至10kg左右。每日牵引时间为20~40分钟,10次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牵引至2~3个疗程。症状随治疗缓解时,即说明牵引已见效。当症状基本消失时,要再坚持牵引一段时间,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复发。

2、老爸得了腰椎间盘推出,现在每天疼的走不了路,只能靠吃止疼片来维持,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好的药活着办法

腰椎间盘突岀最好的办法是牵引,按床尾的尺寸自己制作一付牵引架子,用扁铁做好后,到二手市场买二只小滑轮,再买些棉纱绳,就可以了,我也有腰椎病,痛的时候牵儿天,平时有空牵牵,很管用的,我现在不痛了,有空就牵,到医院去牵引麻烦又要花钱,如自己会做钱都不要花就能搞定,多吃止痛片对人体不好,

3、骨盆持续牵引法怎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盆持续牵引法是脊柱牵引中比较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患者卧硬板床,用骨盆牵引带绕腰部固定,带的左右两侧各连接一根牵引绳至床的足端,或用双下肢皮牵引引出牵引绳,牵引绳通过滑轮后每侧悬挂5 ~ 10kg 重物,床脚抬高10 ~ 15cm 以产生反牵引力。

牵引可24 小时不间断,牵引重量可逐渐增加。一般卧床3 ~ 4 周,随症状好转可允许每天少量起床活动,慢慢增加活动量,再巩固疗效2 ~ 3 个月。若不抬高床脚,则须固定上身,以对抗下肢的牵引力。

4、腰椎间盘突出养的好得多长时间才能全愈

牵引方法 一般选用骨盆牵引法较简单安全,
住院治疗或家庭治疗都可以。患者卧硬板床, 用骨盆牵引带饶腰部固定, 带的左右两侧各连接一根牵引绳至床足端, 牵引绳通过滑轮后每侧悬挂重物按病人体重的20 % ,床脚抬高10~15 cm以产生反牵引力(保持45 °角度为宜) 。每天牵引时间以病人的承受能力逐渐延长可24 h 间断。
腰部处理 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给予腰部垫一薄垫(最好用米装成3~5 cm厚较适宜) , 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 保持病人有舒适感为好。同时结合温热疗法, 给病人每天早晚牵引治疗后红外线频谱照腰部,距离适当,温度适宜,时间30 min~1 h 为宜,可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增加腰部血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恢复期在接受正规治疗后的1 年内做好腰部护理, 是保证日后不反复发作的重要基础。我们采取最简便的方法是: 冬季卧床睡眠时利用自身穿的薄型毛衣围在腰部。夏天睡凉席或空调房时可用毛巾被的角垫于腰部, 膝、腰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既能保持腰部生理曲线, 同时又能达到保暖, 使肌肉充分放松以利疾病彻底复。作业及行走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站立时腰背部要直立, 保持腰椎曲线平坦; 行走时身体重心的移动要保持平衡; 桌上作业时躯干的前屈不靠脊柱而靠髋关节, 保持脊柱的伸展位; 低位置作业时, 一侧脚向后腿, 用两脚保持身体的平衡举重物时把重物拿至身体重心线的附近, 用下肢伸展之力拿起; 搬运重物时, 将重物和上体的负荷落到两脚间, 保持脊柱伸直,使之达到身体平衡。腰肌功能训练待患者急性期治疗后即可开始腰背肌锻炼, 患者仰卧时利用头枕部和两足跟落地抬高脚部三点式训练(此法一般适合男性) 。

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合物理康复治疗(包括牵引、电疗、磁疗、红外线中药外敷等治疗方法。), 且效果好。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常识:(你的情况是弹力型)

腰椎间盘突出综合分型
弹力型:青壮年多见。常伴有跌、扑、闪、扭、等损伤史。发病急,腰痛明显,持续,根性症状明显。从病理上来说,该型的椎间盘组织弹性较好,外层纤维环完整,突出物光滑。X线片示椎体间隙高度正常,CT显示呈半球状边缘整齐的突出块影,关节突关节、黄韧带无异常改变。
退变失稳型:中年多见。病情特点:在慢性腰痛的基础上突然出现下肢放射痛。轻微的腰部闪、扭动作却可成为诱因。常在椎间盘已有明显退变和小关节失稳的情况下发生,随姿势变更或卧床休息,临床症状可减轻,也可出现双下肢交替串痛。X线征示患部椎间隙变窄,椎间软骨板边缘出现硬化,椎体前后缘移位等征象。CT示椎间盘组织密度增高,向后突出,或呈不规则突出块影,黄韧带肥厚,小关节突增生。

增生狭窄型:中老年多见,是上述两型的不良转归,或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晚期产生的椎管狭窄所致。临床特点是既往有过载或慢性劳损史,腰腿痛持久,间歇性跛行,腰椎生理曲度改变较固定,此型以椎间盘局限性突出、钙化等为病理特征。X线平片、CT有典型的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征象。
弹力型非手术治疗效果好,特别是牵引治疗,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加,髓核内压降低,加之后纵韧带的压应力,促使髓核还纳,有助于纤维环的修复,改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缓解或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退变失稳型牵引和扳旋可纠正失稳的椎体,纠正小差了的半脱位。增生狭窄型牵引和扳旋有松解粘连、活动关节和伸展肌肉的作用,但疗效不满意,此型多为年长或病程较长者,牵引和旋扳应注意不要用力过度,以免发生意外损伤。
近年来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体育锻炼的减少,一部分青壮年人常常感到腰痛、下肢痛。我们往往会想到这些人得了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就是两个椎骨之间的那部分结构,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老化,在反复弯腰或长期坐位工作中,容易产生腰椎间盘突出,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大小便失禁、截瘫,对生活、工作和劳动造成很大影响。
预防保健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注意姿势,避免长期连续驾驶和坐位,经常变换姿势。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加强腰背肌的锻炼。使用腰围,增加内在稳定性。总之减少积累损伤,有助于减少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有些年轻的,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持续牵引、理疗、推拿、按摩,硬膜外封闭,髓核化学溶解法。
对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马尾神经受压者,可考虑开窗髓核摘除术,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椎间盘置换术。

5、上班族怎么预防腰间盘突出

1、正确用腰。在搬、抬重物时,要做好准备姿势,避免力量在腰部集中。
2、避免长时间弯腰工作。长时间弯腰可致腰肌劳损,继而发展为脊柱的劳损蜕变。
3、腰扭伤、劳损患者要早期正规治疗,防止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
4、避免睡太软或太硬的床。床太软太硬都不能使腰肌充分放松,久之易出现腰肌劳损。避免久坐和久站,久坐、久站后要注意活动腰部,进行工间操、课间操是很好的方法。
5、坚持体育锻炼,应注意腰肌和腹肌的力量练习,腰、腹肌力量强则腰椎的稳定性就好,能起到保护腰椎的作用,减缓脊柱蜕变的进程。
6、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
7、一旦出现腰腿不适,早期检查、早期发现,可使用腰椎骨fang世医贴。

6、腰椎牵引可以治疗腰椎突出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比较常见疾病,如果是轻度的突出问题不大,轻度的腰椎间盘退出引起的症状也不会太严重,不会影响生活,严重的就会导致腰直不起来,使不上劲。

7、腰间盘突出

人们每天都处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干着过多的劳动体力活,或者整天坐于办公室里,就很有可能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现在很多的人都把腰椎间盘突出作为是一种职业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腰腿疼痛,人们千万不要忽视或轻视腰腿痛等症状。尤其是那些腰椎间盘突出高发的群体一定要做好预防。 在办公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桌椅,要适合自己的身体和工作习惯,椅子相对要低一点,桌子高一点,椅子避免用有滑轮的转椅,因为坐在转椅上伏案工作,腰部要付出一定的力量来维持椅子的稳定,更易引起疲劳。最好选择带靠背且靠背下面有突起的座椅,使腰椎保持前屈体位。椅子离桌子 距离要近,脚下可以放张垫脚的矮凳,这样能缓解久坐的疲劳。正确的坐姿应该是直腰含胸,避免躬腰伏在桌子上。 现在工作的压力确实是很大,使得很多的上班族废寝忘食的工作,从而忽视锻炼和自己的健康。为了更好的预防腰间盘突出症,大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坐着时间久了就要起来活动活动,注意保护自己的腰椎。很多办公室都有空调,空调可使工作环境凉爽 ,也可以使腰部受凉,尤其是有慢性腰痛或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更应该注意。最容易受凉的时候 是开着空调睡觉,第二天起床后腰痛就会加重。另外,应避免睡很软的床垫,睡硬板床最好。推荐阅读:哪些疾病会引起腰疼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症状表现?如何诊断与治疗? 长春骨伤医院特开设专家在线咨询服务,由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您的病情轻重给出更专业的就医指导和治疗方案,节省您不必要的费用,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以免病情加重,引发不良后果。
请采纳。

8、洛阳市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得邱氏悬壶坐诊的地方怎么走?

如果您到他那看腰椎间盘突出,我建议
开车去,是让朋友开车带着你去,或者坐硬卧。

9、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 能否用手敲打患处

调节枕头的高度,便可使长期困扰你的肩酸之苦消失无踪
我们的背骨由颈椎、胸椎、腰椎构成,但这些骨头并不是像棍子一样直线连接起来的。颈椎前弯(向前方凸起),胸椎后弯(向后方凸起),腰椎朝向旁。所以从侧面看,整个身体呈舒缓的S状曲线。这种自然的弯曲被称作生理弯曲,生理弯曲的大小因人而异。
圆背(我们平时说的水蛇腰)的人,胸椎后弯曲度大,整个背骨呈C字状。圆背的人肩膀总是很僵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姿势本身给肩部肌肉带来不自然的紧张,而另一个原因可以说是晚上睡觉时的枕头高度不够,从而助长了肩膀的酸痛感。
背骨弯曲度符合正常生理弯曲的人,睡眠时为保持这一弯曲,应将枕头的高度放在8~10厘米左右,正好能埋住头部。但是,圆背的人因其胸椎的后弯使颈椎的前弯加强,睡觉时若用这种高度的枕头会使颚部上抬,很难受。因此很多驼背的人,都习惯在晚上睡觉时,把手放在后脑勺上枕着手睡。
每天晚上都持续手放在后脑勺上枕着这一姿势,会给颈部周围的肌肉造成巨大负担,其结果反而会加强因圆背本身而引起的肩膀酸痛。若能将枕头稍稍调高,放在10~12厘米,那么肩部的酸痛感就会减轻许多。
老年人因生理弯曲逐渐消失,所以多呈现平背。平背的人反而应该用比8厘米再稍低一些的枕头,这样会睡得很舒服,对消除肩部酸痛自然也有帮助。
此外,喜欢侧着睡觉的人,应选择比圆背的人更高一些的枕头。因为侧卧时,头部为自然地压住颈椎,需要比肩幅(从后脖颈到肩头的宽度)稍高一些的高度。
除枕头的高度之外,注意枕头的硬度对防止肩膀酸痛也很有效。
虽然鸭绒或海绵的枕心枕起来会很舒服,但实际上,由于头部在枕头上无法固定,总是活动,反而会给颈部造成负担,使颈部肌肉在睡眠期间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这不仅不能通过睡眠来消除肩酸、疲劳,反而还会使其恶化。
肩膀容易酸痛的人,应选择有一定硬度并能固定头部的荞麦皮枕心。枕稍有硬度的枕头,不仅能缓解颈部肌肉的疲劳,同时对位于颈部的穴位也起到了按压的作用。
请重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使用舒适的枕头吧。
一天"打坐"20分钟,可有效治疗因运动不足所引起的肩膀酸痛
人到一定年龄后,保持身体正确姿势的肌肉开始衰竭,身体容易变形。但最近有些年轻人,也因为运动不足,站着和坐着时,姿势歪歪斜斜。这种歪斜的姿势,看起来整个身体显得很轻松,实际上后背、肩膀、脖颈的肌肉发生偏斜,处于不自然的紧张状态。这种习惯会导致慢性肩酸、腰痛,像小老头儿一样的年轻人也会越来越多。
保持正确姿势最重要的肌肉在腰背部和腹部。人的脊椎,最自然的姿势就是由骨盆向上呈舒缓的S状。而这些肌肉有承受重力、保持S状弯曲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作"抗重力肌"。运动不足,肌肉得不到使用,肌肉便会逐渐衰竭,变弱变瘦。因而,锻炼对矫正歪斜姿势的抗重力肌肉、防止其衰老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将介绍几种方法,当然,并没有必要做太激烈的活动。另外,有许多中老年人为防止运动不足,天天参加长距离或其他体育活动,反而弄得腰酸背痛,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不希望大家做太过激烈的运动。其实平时在家就可进行抗重力肌的训练,只要每天晚上睡觉前,"打坐"20分钟就可以了。
打坐时,脊椎能够得到伸展,保持最自然的状态。上下伸腰伸背,会使脊椎骨上的脊柱起立肌、扩背肌和腹肌等抗重力肌处于均衡的紧张状态。所以,打坐这种静止运动对训练抗重力肌,使肌肉保持持续紧张状态,是非常有效果的。
也许有些平时不爱运动、膝关节僵硬的人,一听到打坐两个字就发怵。打坐的方法,基本上是将两条腿相互交叠在一起的"全盘腿法",但是膝盖硬的人,完全可以采取"半盘腿法"姿势,即将一只脚搭在另一侧的大腿上。对于训练抗重力肌,这种半跏趺坐姿势就已经十分的效果了。打坐时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是呼吸。打坐时的呼吸法是腹式呼吸--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3倍。1、2吸气,3、4、5、6、7、8将气息含于丹田,再缓缓呼出。
这种腹式呼吸,能让大胸肌、肋骨拳肌、腹肌、横隔膜等被称为呼吸肌的肌肉群得到充分的伸展,并有调整自律神经的作用。
精神抑郁及激素分泌失调等是由自律神经紊乱所引起的,而"打坐"对这种因自律神经紊乱所引起的肩膀酸痛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全盘腿法
右脚搭于左腿,左脚搭于右腿之上,后背挺直,肩部放松。右手放于左手下,手指交叠。两大拇指放一二条水平线上。1、2时吸气,3、4、5、6、7、8时缓缓舒气
·半盘腿法
姿势、呼吸法与"全盘腿法时相同,但两腿并不交叉,一只脚搭在另一侧大腿上即可。如照片所示,当右脚搭在左脚上时,左腿脚掌心应贴于右腿里侧,并努力不使右膝盖翘起
养成自己动手拿"高处"东西的习惯,可预防老年肩痛症
患有老年肩痛症的人的肩膀,有时候会像闪了腰一样,因日常的一些小动作而引发严重的不适。最典型的就是,有时想要拿书架或柜子上的东西时,一伸手,肩膀就会像触电一样突然剧痛无比,而且一连好几天,胳膊都抬不起来。
一旦患上老年肩痛症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而且就算治好了,也很容易留下后遗症,所以预防就显得相当重要。但是,不能因为这种症状经常在伸胳膊时发作,就百般小心,完全不做类似的动作了。相反地,正是因为胳膊的肌肉经常得不到锻炼,已经失去了灵活性,所以偶尔活动一下,就会给肩关节造成很大的负担,导致肩部酸痛。因此,如能平时养成自己拿放在高处东西的习惯,就会起到防治肩膀酸痛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介绍几种几高处伸展手臂的动作。
面壁而立,胳膊伸高,手掌心贴在墙上,上体轻轻向后曲,使体重落在手掌上。然后将另一手轻轻握拳,并用拳心一侧的拳头沿上胸部至腋下,有节奏地轻柔敲打10至20下。
左右手交换,并以同样要领敲打另一侧肌肉。敲打时关键是轻柔并保证次数,给予适度的刺激即可。这种刺激方法可放松肩关节四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所以若能每日坚持,不但可预防老年肩痛症,对治疗慢性肩膀酸痛也非常有效。(胳膊抬高,手掌心贴在墙上,上体轻轻向后曲,使体重落在手掌上。另一手轻轻握拳,并用掌心一侧的拳头沿上胸部至腋下,有节奏地轻柔敲打10~20下,不但可预防老年肩痛症,对治疗慢性肩膀酸疼也非常有效)
到中年,容易得“五十肩”。意思明显,就是接近50岁的人,肩膀开始“生锈”,毛病接踵而来。“五十肩”也叫“冰冻肩”或“冷凝肩”,医学名称是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慢性炎症反应。多为单侧发病。五十肩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其自然病程1~2年,有时减轻之后又加重,然后再减轻。
五十肩起病缓慢,病程冗长,初起时为轻度肩痛,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患肩怕压而取特定卧位,翻身困难,影响入睡。后逐渐加重,肩部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制,肩关节僵硬、稍一活动即引起剧烈疼痛。疼痛可以向颈、耳、上臂、前臂和手部放散。日常生活中如梳头、洗脸、端碗用筷以及穿衣提裤等动作均受影响,病重时生活不能自理。日久者可见患肢肌肉萎缩,患肩比健肩略高耸、短窄,肩周有压痛点。局部肌肉粗钝变硬,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甚至不能活动。
治疗五十肩,可用理疗、针灸、推拿按摩、服用镇痛消炎类药物。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功能锻炼,疼痛会逐渐减轻而活动逐渐增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1)摇膀子锻炼法:健手撑腰,患侧手、腕、肘关节伸直,呈车轮状摇膀数10次,每日2次。(2)绳索过滑车锻炼法:在天花板或房檐下装一滑轮,用一根绳索穿过滑轮,两手分别握住绳子的两端,作上下牵拉运动20~30次,每日2次.(3)手指爬墙锻炼法: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壁徐徐上爬至最大限度,在墙上做一标记,重复锻炼时力争超过这一标记。反复锻炼,逐步增加高度,使患肩活动度加大,恢复功能。(4)上举屈肘锻炼法:患者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一木棍上举,以健肢带动患肢,然后屈肘、上举,再屈肘、再上举。反复进行数十次,每日锻炼两遍。(5)健手牵拉患臂锻炼法:患者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后背相握,用力将患臂向健侧、向上牵拉,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十次。每日锻炼两遍。
注意事项:(1)如果病人无明显原因感到肩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确诊,以便排除其它疾病。(2)按摩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贵在坚持,动作由轻到重,不能急于求成,急性期需待症状缓解后再施以手法。(3)康复措施中几项锻炼方法,不要求一次完成,可交替进行。每个动作都要认真去做,每次感到肩部发热、疼痛,但可忍受为宜。(4)动作活动范围以健侧为标准,逐渐增大,最后达到与健侧活动范围相同的程度。(5)可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锻炼,以不劳累为度,以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为限。(6)治疗期间肩部注意保温,避免负重。
中药及偏方
(1)取:透骨草25克,川乌、草乌、红花、防风、土虫、地龙、川芎各15克,蜂房2个。放半脸盆(铝锅)水,加一付药煮开后,即可以气熏患处。边加热边熏十分钟,撤火降温后,用毛巾或白布洗敷患部20分钟。洗敷时切忌在伤处用力移动,以免擦伤皮肤,洗敷后,慎避风寒。如果气熏不方便,可单用洗敷。每日熏洗l~2次,一付药可连用5天。
(2)取:白芍、陈皮各15克,柴胡、当归、清半夏、羌活、桂枝、白芥子、附片、秦艽、云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以白酒作引,于早晚饭后分两次服。

10、我是腰椎间盘突出并部分髓核脱出压迫神经,走路疼痛困难,原做个腰椎间盘突出手术。

如果时间很久不见好转只能手术的 否则时间久了会引起神经的损伤

与椎间盘滑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