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椎间盘 > 椎间盘介入术

椎间盘介入术

发布时间:2020-03-25 12:09:49

1、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手术后何时可以运动

手术以后2-3个月左右,可以恢复坐办公室等非体力劳动。术后3-4个月左右,可以酌情恢复部 体力劳动,但始终要避免弯腰搬运重物,肩挑手提重物等活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弯腰弓背等不良姿势,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

2、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做了介入手术已经一个月了,还是酸、疼痛胀

一个月都还没有消失症状的话应该比较麻烦,手术成功的话会慢慢消失的。

3、椎间盘介入是怎么回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发病原因主要在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外伤和劳损等,致使作为椎间盘主要支架的胶原纤维变得薄弱、甚至破裂,导致髓核向后方的椎管内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
目前其治疗可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介入疗法属于非手术疗法,包括胶原酶溶解术、激光气化术、臭氧治疗等。其中胶原酶溶解术是最常用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免除手术的有效根治疗法,具有安全系数高、微创、治疗风险小、无痛苦、治疗周期短、总费用低、疗效高等优点(一般住院3至5天,总花费为手术的30%左右),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目前开展胶原酶溶解介入技术的医疗机构众多,水平也参差不齐,常引起一些纠纷,从我中心专家参与的一些医疗事故鉴定来分析。主要原因是一些医疗机构的一些医生无资格认证,对适应症把握不严加上技术水平有限,有的甚至没有开展该技术所需的硬件设备而盲目开展所致。根据我科近年开展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我们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胶原酶溶解术适应症的选择和其重要性,以引起广大患者的重视。
不同的患者病程不同、突出部位不同、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首先要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避免因其它疾患误进行介入治疗,因此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介入治疗的基础。其次,体检时患者要有明确的阳性体征。对于新发突出病例,一般先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平板床、牵引、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再考虑介入治疗。另外,胶原酶溶解术还有一些禁忌症,如有过敏史者、马尾综合征、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物钙化、孕妇和14岁以下儿童等。医生应在诊断时及时排除,选择其它疗法,以免发生问题。
当然,介入疗法属于一种有创疗法,而任何有创治疗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即便是它属于副作用和并发症较少的微创疗法。但只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加上有技术水平高的医师进行检查、诊断、操作和术后治疗,介入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会很少的。而对于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不要盲目地进行介入治疗是减少该技术引起医疗纠纷的关键。

4、腰椎间盘突出的介入治疗

听说搞个单杠,每天拉拉运动,效果不错,从原理上来看,这应该很有效果,比网上的什么治疗方法来的安全保险,不会有副作用。手术治疗后的复发是必然的

5、腰椎间盘突出 急急!急!!是介入治疗还是动手术好?..

学习倒着走 穿好负跟鞋

2011年05月25日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卢素仙

■ 倒走是慢性、姿势性腰痛和椎间盘突出的常规康复锻炼方法,因效果良好简便易行而备受推崇,但对于倒走的科学原理,人们的了解并不太多。

与其它运动相比,倒走的本质特征,是人体重心向后移动,而重心是人体姿势的决定性因素。脊柱在人体的后背侧,只有重心也在后侧,脊柱才会挺拔。大家可自我体验,让脊柱保持最挺拔的姿势,重心一定是在脚跟的。倒走时重心向脚跟移动,脊柱趋于挺拔,身体前倾和腰椎曲度减小,既矫正了姿势,又是巩固性的康复锻炼,而且是直接针对姿势性腰痛的病因。

站立的时候也一样,双脚前脚掌踩一本厚书,只要让脚跟低于脚掌,重心后移,就可以矫正姿势。只是运用了外部的强制性力量,该方法在舞蹈形体训练教学中,针对初学者较为常用。

这也给康复医学带来了启示,鞋也具有地基功能,于是负跟矫形鞋便应运而生,简称“负跟鞋”,特点是鞋底前高后低。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矫正姿势,这又与倒走锻炼的原理完全相同,只是更安全,更容易坚持,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就可以起到替代倒走的作用,最初使用的几天,脚跟会有轻微的压痛感,说明是重心明显后移了,这是倒走不容易达到的效果。负跟鞋最初的研究,也正是替代倒走锻炼。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负跟鞋品种逐渐增多。也出现了一些颇为牵强的产品,比如负跟拖鞋,虽然也是前高后低,但由于不利于行走且脚跟易滑动,容易导致前足和全身的紧张,不可能具有矫正姿势的作用。专业的矫形鞋均不考虑拖鞋的形式,作为矫正人体重心位置、替代倒走的负跟鞋,要求更高。鉴别的方法也简单,试验一下该产品是否能够轻松倒走,不利于倒走的,自然也就不具有替代倒走的作用。

负跟鞋的鞋底还需要有自外向内的保护性倾斜,避免踝关节损伤(崴脚)。正常人脚的压力都偏向外侧,所以鞋底外侧磨损总比内侧严重。负跟鞋强制重心后移至脚跟,会加剧这种压力的外偏现象,而脚跟的跟骨又是圆形的,稳定性差,就很容易崴脚,所以鞋底外侧必须适度加高,以减轻足底外侧压力,增强稳定性,避免损伤。这个安全性措施,也有利于双腿内收,保持好的姿势。

使用负跟鞋日常站立行走,足以替代倒走。它排除了倒走的安全性问题,也容易坚持,但容易运动过量,所以要特别控制行走速度,须缓步行走。在腰痛症状不明显的巩固期,康复感觉可能也不明显,会误以为没起作用,其实巩固期的自我感觉都是这样,不必大幅增加运动强度,矫正姿势需要保持温和锻炼,能感到足跟轻微压痛即可。巩固期是必须的,尤其是对于椎间盘突出患者,要尽可能避免复发。这些原则与倒走锻炼完全相同。

6、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与微创介入治疗哪个效果好

你好,腰椎间盘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不太佳,容易复发,我建议保守治疗,吃药,做复位,按摩,或针灸都可以的,平时睡硬板床,忌久坐久蹲久立,勿负重远行就好了

7、腰间盘介入疗法的利弊

我给讲讲腰间盘症状吧 依.腰部酸痛局部胀痛部刺痛或灼痛 贰.工作压力或者劳累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减轻;适经变换体位减轻度加重 三.久弯腰工作进行坚持需要伸伸懒腰或用拳击腰部缓解疼痛 四.腰部压痛点骶棘肌处髂骨脊部、骶骨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5.腰部外形及异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受限制 看看若两三肯定定要注意保养改掉习惯《热巴膏》具抑制并消除炎症发展功能能阻止疾寎发展、缓解疼痛所腰间盘突症辽

8、腰椎手术

0.3 应该还算好的 有些突出的要严重的多 基本上还是开放式手术 微创的前提是膨出纤维环未破裂的情况下效果最佳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中,包括治疗性药物和缓解症状类药物。由于腰椎间盘的特殊结构决定很多一般药物难有治疗作用,因此一般西药只有止痛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为主,口服大部分药物还是达不到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外用的中药贴剂,效果会更好,从外皮渗透,药物渗入骨质,也没有副作用,德国研制的瑞克透骨贴在德国上市两年,已全面取代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可以彻底治愈,并且不易复发,基本上没有副作用。
(二)牵引治疗
我们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突出物的大小分为膨出、突出和脱出三种类型。以临床症状的轻重分急性期和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一般的医院均建议病人首先使用牵引治疗,牵引主要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从理论来讲是比较正确的,但临床的治疗效果的确不太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牵引的力度因人而异,难以撑握;另一个是适应症的选择难以准确区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问题。牵引只适合于单纯的腰椎间盘膨出患者,而且必须在症状不重时采用,以缓解临床症状为目的,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伴随椎管狭窄的病人,和腰突症急性期的病人。
(三)物理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
所以做过理疗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疗时会舒服一点,不做后又会和从前一样。所以说,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只用于腰突症的配合治疗。
(四)封闭疗法
封闭治疗分两种应用方法,一种为椎管内封闭,一种为神经根封闭。顾名思义,椎管内封闭是直接用药物注射到椎管内,神经根封闭是把药物注射在神经根周围。注射的药物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局部麻醉为主。麻醉药物则为止痛,麻醉神经使其敏感性降低。所以封闭的效果就是止痛,突出物压迫无法解决,当封闭药效过后腰腿痛症状马上又恢复。
(五)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分为水针刀和小针刀。
小针刀疗法是在针灸和封闭疗法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年逐步“神化”了它治疗效果。小针刀治疗其实就是一种封闭疗法的改良,其治疗效果等同封闭。由于在治疗过程中运用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的副作用会引起如骨质疏松、胃肠反应、痤疮多毛,向心性肥胖等,而且同时伴随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禁用。
(六)手术治疗
1、常规开放手术:
常规开放手术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椎体融合术等。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腰椎的特殊生理位置的限制,因此手术破坏了正常的腰椎骨生理结构,造成手术损伤大,易造成腰椎术后失稳,术后瘢痕组织粘连,术中误伤神经根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2、椎间盘镜微创手术
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对正常骨关节的破坏,但微创手术一样是手术,也有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另一个最主要问题在于手术视野变小之后,难以干净彻底摘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增高了手术不成功的风险。
3、经皮穿刺的切吸术:
损伤较小,但缺点是该手术以减压为主,对于椎间盘膨出有效,禁用于腰突症脱出、游离、合并钙化等类型,这样造成手术面太窄。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总结:
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尽量选择非损伤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有损伤的微创介入等均排在保守治疗方法之后,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其他治疗。
单纯的椎间盘膨出可以考虑介入治疗,不要考虑微创或者常规手术;
单纯性突出可以考虑微创治疗,不要考虑介入治疗或者常规手术;
复杂性突出(多地方突出)应该考虑常规手术治疗,不要考虑微创和介入;
伴随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的情况,应该选择常规手术;
椎间盘突出有钙化者应该选择常规手术;
年老体弱者尽量不要考虑有损伤的治疗,包括手术、微创、介入等都不适合,应该进行保守治疗;
膨出和轻度突出的一般采用保守治疗或者介入治疗;严重突出和脱出的都应该选择微创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9、椎间盘膨出介入治疗是什么意思

椎间盘的介入就是一种微创手术,多数是注射酶溶解突出的髓核,或者是用射频消融突出的髓核,比现在的微创损伤更小,但是效果因人而异。

与椎间盘介入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