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腰45突出在华西做了经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后症状加重,现在50天左脚足指母翘起无力,右腰胀痛
最好结合你的情况咨询一下你的主治医师,最好做好腰椎影像检查,明确一下术后恢复情况,并根据检查I结果对症治疗。
2、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术后感觉
傻瓜才会接受这种拙劣的手术,后患无穷。
3、第四、五节腰椎盘完全切除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史常为反复发作的下腰痛和臀部疼痛,短期休息后缓解。疼痛可由于弯腰而突然加重,表现为突然的比腰痛更剧烈的腿痛。与腰痛的疼痛程度相当或比腰痛更严重(可见于许多病例)的腿痛是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而引起放射性疼痛如腿疼很轻而腰痛很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应极为慎重。由于椎间盘突出而产生的疼痛通常是间歇性的,活动时特别是坐位时加重,休息后缓解,而劳累、打喷嚏、咳嗽时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两大类,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保守治疗:
腰腿痛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五花八门.从简便的卧床休息到使用价格昂贵的牵引设备,所有这些治疗都报告了令人兴奋的治愈率,遗憾的是其结果大多未经科学论证。
保守治疗的适应征:
(1)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
(2)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
(3)X线检查无椎管狭窄者。
保守治疗包括以下:
1 . 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腰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绝对卧床休息,绝对一词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月内不作弯腰持物动作。也有国外学者研究证明,绝对卧床2天比长期卧床能获得更好的效果。生物力学研究证明,半Fowler卧位,或侧卧位屈膝屈髋并将一枕头垫于两腿之间,能明显解除椎间盘和神经根压力。
2 . 持续牵引:采用骨盆牵引可使椎间隙略增宽,减少椎间盘内压,扩大椎管容量,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孕妇、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禁用。
3 . 理疗、推拿及按摩:可使痉挛的肌肉松弛,进一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但应禁止暴力推拿、按摩。
4 . 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局部水肿,从而减轻对神经根、脊髓的压迫。
5 . 硬膜外激素治疗:长效激素结合麻醉剂的硬膜外注射,是椎间盘源性和其他性质的腰腿痛对症治疗的好方法 我们建议此操作应在有复苏及监护设备的房间完成,由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操作。本法可用于门诊病人,但病人必须准备几个小时的恢复时间。
6 . 髓核化学溶解疗法: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入椎间隙,溶解变性的椎间盘髓核,可使有手术指征病人中的3/4,免于手术而获得治愈。但有严格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执行。
(二)手术治疗:
1 . 后路椎间盘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以后路为常用方法。有全推扳切除、半推板切除和部分椎板切除(即开窗)等方法。由于前二种对腰椎稳定结构切除较多,仅在少数情况下采用,通常以椎板开窗方法就能达到治疗目的。后路法具有直接摘除推向盘突出物和处理其他并存的神经根致压物等优点.并可在手术中能直接观察和研究病变特点及其与神经根的关系。对并有腰椎退行性变、腰椎不稳的病人需要同时做内固定,行椎间融合术。
2 . 前路腹膜外椎间盘摘除术: 前路经腹膜外椎间盘摘除术.椎间盘前部和侧方显露较清楚,可同时摘除相邻二椎间盘,并有利于合并下腰不稳者施行前路植骨融合术。
3 . 经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可应用小切口经椎间盘镜行椎间盘摘除,优点为:损伤小,恢复快;轻柔的操作硬膜囊和神经根;更好的区分解剖结构,减少操作损伤。
4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系近年临床上开展的新技术。其最大优点在于经皮穿刺,将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创伤甚小,技术较熟练者.操作速度较快。但需一定的设备,在技术上要求较高。国外报告的手术成功率在70%一90%之间,有的作者报告,不少病例术后仍有下腰痛症状,因而在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4、椎间盘突出可不可治,有什么方法
椎间盘突出是可以治愈的 一种叫**转安霉的药物 两瓶即可 一瓶一针 一针六百人民币, 三级甲等医院或三级以上就有 必须请专业麻醉师方可施实手术!! 腰部长骨刺 突出 可用. 颈椎间部位离小脑太近不能做此手术!!
5、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20天后下地走路要不要人撑着
单纯腰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后,一般第二天就可以佩戴腰围适量自主活动。
6、哪些患者不适合做经皮髓核摘除?
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不适合经皮髓核摘除术。
神经根有紧密粘连者。比如反复发作病史较长者,或化学溶核疗法失败者,或长期多次重手法推拿按摩者,或长期大重量间墙断牵引者,或传统手术后无效者。
具有大块纤维环、软骨板脱落的游离脱出型,或者脱落的组织块嵌顿或愈着的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具有向后延伸进人椎管的较长骨刺或突出物钙化、骨化者。X线照片或CT扫描发现椎间盘上、下相邻椎体侧后方有骨刺形成者,或椎间隙过小,穿刺难于成功者。
兼有混合型腰椎骶化的腰5—骶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者。
具有明显马尾神经综合征需行椎板减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者。精神异常及高度敏感的神经质患者或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医生认为不适宜的其他情况。
7、髓核摘除手术后有不复发的吗?
这个得看每个人程度,不一样的
8、经皮激光腰椎间盘摘除术和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PLDD)有什么不同?
不是一种手术.效果也不一样
从两都的名字就可以分析:经皮激光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把腰椎间盘部分摘除.腰椎间盘失去了一部分,影响了脊椎的稳定.
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PLDD)是汽化椎间盘里面的部分髓核.保留椎间盘的完整性,不影响脊椎的稳定性
如果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膨出我建议采用PLDD手术
9、经皮内窥镜髓核摘除术;可以用于颈椎吗
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常见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麓山(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用冰盐水冲洗有助于止血及防止神经再灌注损伤,术后及时使用激素和脱水药物亦有助于减轻再灌注损伤程度。
术后出现神经根性损伤的症状处理起来十分棘手,脱水及大量的激素冲击治疗是常规方法,后期切开松解神经外膜的方法疗效目前不十分肯定,理疗及神经营养药物可以对神经功能恢复有所帮助。
1 5 脑脊液漏
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本组出现了4例,占15 4%。尤其在之前的治疗过程中作过胶原酶注射的病例,更易发生,应该注意如下几点:开窗进入时第1点靠近中线,这里有无效腔,特别在L3、4、L4、5,可避免撕破硬膜;第1点进入后可做黄韧带与硬膜潜行分离,松解和去除粘连带;牵拉神经根时应注意根袖与周围的粘连,应该仔细分离。如术中发现硬脊膜已破,可用明胶海绵压迫,关闭伤口应更紧密,拔除引流管也应缝合,术后应俯卧,头低足高位。如仍出现脑脊液漏,可置管引流〔3〕,同时加强抗生素应用防止感染。
1 6 椎间隙感染
较开放手术虽发生率更低,但一旦出现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本组发生1例。对椎间隙感染的原因还有争议〔4〕。预防应注意无菌操作、止血、冲洗椎间隙、术后引流及抗生素的预防使用。处理上早发现十分重要,患者疼痛缓解后加重、拒动,可无发热,患者抬臀试验、振床试验阳性,一般血沉升高,应马上使用大量抗生素、制动、轴线翻身,第2 d加用地塞米松,但不能长时间应用。对于经上述治疗无效、反复者,考虑经皮穿刺椎间隙冲洗〔5〕,只有极少的需病灶清除,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要长,一般在4~6周以上。
2 远期并发症
2 1 术后症状复发
这是MED术最常见并发症,本组出现8例,占所有并发症的30 7%,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从3个方面考虑。
2 1 1 手术中变性髓核取出量不够与后纵韧带下残留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张朝跃〔6〕认为年轻人因活动量大,残余的髓核再突出的可能性大,应该尽量多取。而年龄大的患者活动量小,可少取。作者认为髓核的性状和变性程度是决定髓核取出量的依据〔7〕,对于术前MRI显示髓核脱水、变性不严重,仅有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者,一般是病程短、起病急或年轻有腰部扭伤史的患者,术中将突出直接压迫物取出,神经根松弛即可;但对于MRI显示髓核变性严重、碎裂,合并后纵韧带钙化,CT片上见纤维环破口大、基底较宽者,一般是病程长、反复,治疗过程复杂的患者,术中需进入椎间隙掏取,应尽量摘除干净。在一些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的病例,变性髓核可向一侧脱出,也可以是脱出并附着于后纵韧带下并与之紧密粘连,没有完全取出,这样术后再次突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熟练的“神经根下技术”和“后纵韧带下技术”可有效地达到彻底减压目的。
2 1 2 术后的康复及下床的时间
目前认为MED对腰椎结构破坏少,可早期下床,有的人认为第2 d可以下床,但作者认为在这个方面应适当保守些,因为纤维环的牢固再封闭需要2~3周,作者主张根据术中的情况不同指导病人在床上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相对卧床时间长些,同时避免过早扭曲弯屈及负重等动作有助于防止复发。
对于术后症状已缓解,有诱因或没有诱因再次出现了根性症状的患者,应行MRI或CT检查,一旦确认为再突出后,应果断再次手术,最好选择开放手术,本组8例复发病例经再次手术后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2 2 术后腰椎失稳症
较之开放手术,MED对腰椎骨性结构破坏少,从而对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亦相对较小。对于腰痛大于腿痛的患者,术前腰椎动力位片检查可以排除下腰椎失稳、机械性腰痛的存在,从而帮助确定手术适应证。最新开展的椎间盘镜下Cage置入术,既可去除变性、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又可解决腰椎失稳的问题,有望扩大MED术式的适应范围。
MED术者术前严格培训〔6〕、手术正规带教是避免手术失败的重要经验。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前50例出错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技术成熟后出错的可能性〔9〕。因此,了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助于初学者少走弯路尽快成熟,同时,正确、及时地处理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医生技术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开林.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9):879 881.
〔2〕刘成,卡索,陈德玉,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J].颈腰痛杂志,2003,24(1):33 34.
〔3〕张海兵,王文军,易红卫.持续腰穿引流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11):656 657.
〔4〕宋超敏,赵吕国,蔚凡.腰椎间盘炎的预防及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23):1592 1593.
〔5〕刘雷,张聪,衡代忠.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后椎间隙感染[J].临床骨科杂志,2001,4(2):106 107.
〔6〕张朝跃,詹瑞森,彭耀庆.显微内窥镜椎间盘突出症镜下手术标准的探讨[J].中国内窥镜杂志,2001,7(6):23 24.
〔7〕王文军,周江南,余建民.经皮穿刺间盘镜下髓核分级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26(4).
10、髓核摘除手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以下简称PLD)是一项放射线介入微创手术。该手术以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为特点。我院自1992年12月~2003年3月行PLD1500例,对其中满3个月以上的1000例患者进行随访,优良率为85.6%。经过10年的临床实践及观察研究,我们体会到做好PLD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PLD的优良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Macanab四级评定标准。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良:偶有疼痛,能从事较轻的工作和活动;可:疼痛有些减轻,不能正常工作及活动;差:仍有术前同样表现,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
1.2 病例资料 本组1000例患者,男663例,女337例,年龄18~75岁。对手术后满3个月的1000例病人随访,平均15.5个月(3~28个月)。
1.3 随访疗效结果 疗效:优级450级,良级406例,可96例,差48例,优良率85.6%。
2 护理
2.1 做好针对性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1〕 、多发病,痛苦大,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这类病人多存有恐惧焦虑的心理,怕复发、怕瘫痪、怕家庭事业受影响等,心理负担很重。传统的手术方法由于风险较大,患者不易接受。当听说PLD是一种既痛苦小,又疗效高的先进治疗方法时,对手术疗效的期望往往过高,这种心理若不能正确引导,有时可转变为不利于PLD术后恢复的消极心态。因此,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健康宣教非常重要,可利用图片、模型等方式,详细客观地介绍PLD的原理、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等,使患者能正确认识PLD,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做好手术后护理 手术后要求患者平卧4h,以避免术后早期内出血形成血肿。嘱咐患者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可致腹压突然增加的动作。术后3d可下床活动,强调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
2.3 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腰部情况,如突然出现无诱因的腰部痉挛性疼痛,伴有低热及血沉增快,血常规大致正常,可考虑有感染。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卧硬板床、减少腰部活动,本组病例3例感染,经10余天的上述处理痊愈出院。半年后随访,术后效果为良级。如术后短时间出现手术局部肿胀、压痛、无发热,血像正常,应考虑有血管损伤,应确保引流管通畅,如交感神经反应,表现为尿潴留,这与手术刺激交感神经反应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术后要注意观察病人24h内的排尿情况,如发生尿潴留,应视病情给予注射新斯的明或导尿等处理。
3 出院指导
PLD术后1周可出院,但由于椎间盘突出症状复发率为60%~85% 〔2〕 ,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对即将出院的病人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教会患者掌握自我保护腰椎功能和锻炼方法,有助于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3.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除非躺下,无论是站或坐,都不要使腰椎保持一个姿势过久,要做一下向前挺腰的动作,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弯腰过久,及搬抬重物,从地下拣东西时要先弯曲膝关节,再弯腰;如果发生了较剧烈的腰腿痛,若平卧在硬床上,可以在腰部垫一个小枕头,避免腰部悬空。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可以用在局部用冰袋或热水袋(塑料或橡胶袋里放冰块或热水)敷。也可以用热疗器(如周林频谱仪或红外线灯等)做局部热疗,可以减轻和缓解症状。
3.2 腰椎功能的自我锻炼 锻炼腰背肌和腹肌,使之强壮,可以减轻由于腰椎退变而导致的节段性不稳,从而减轻症状。腰背肌锻炼的方法有两种。(1)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cm,这时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s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2)俯卧在床上,双上肢伸直放在身体两侧,上身用力抬起约10cm,同样坚持3~5s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腹肌的锻炼就是做仰卧起坐,每次做10次,每天3次。通过上述的锻炼方法,患者可以得到强壮的肌肉来支撑保护腰椎,从而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