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椎间盘 > 椎间盘突出知乎

椎间盘突出知乎

发布时间:2020-03-20 09:40:34

1、为什么有时候腿会无缘无故的疼痛?

腰腿疼痛
是一种一般不构成生命危险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令人烦恼的疾病

出现腿痛
一般考虑脊源性 肌源性 血栓性 神经性 骨病性等

下面简单谈谈它们各自特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谈谈血栓性
包括动脉和静脉血栓
动脉栓塞往往发生相当突然
闭塞动脉所供血区域疼痛明显并且向肢体远端放射
患肢皮肤温度会降低(很简单的道理 因为动脉不流动了 温度不能传导)皮肤还会出现苍白甚至青紫 栓塞平面以下动脉搏动消失
晚期就更麻烦些
可能出现坏疽等
而且 这种疼痛不会随睡觉 休息而缓解
因为栓塞始终存在嘛 呵呵
所以你应该不是这个可能
而静脉栓塞呢
多发生在小腿静脉和腘静脉内
一旦栓塞
疼痛当然会有的 在行走的时候更甚
更重要的是
会出现患肢的肿胀 也就是水肿
还有发绀
若是浅表静脉栓塞
还可以在病变部位摸到呈“条索状”的静脉
以上症状你有么?
若没有
血管栓塞所致腿痛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了

而脊源性呢(尤其是常听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病年龄比你现在要稍微大一些
这种疾病除了会腰痛以外
腿痛的特点是沿坐骨神经走行放射性疼痛:
从大腿后面到腘窝 小腿外侧 足部
而且
很多这种病的患者腰部活动受限 比如弯腰相当痛苦
所以
个人以为
这种疾病可能似乎也不大

神经源性呢
多半考虑坐骨神经痛(特点同脊源性 而且 多半也是由于脊源性所致)
这里要提一个不怎么长常见的疾病
就是多神经炎
这种疾病多见于青年
以四肢远端麻木 疼痛(多为刺痛和烧灼痛) 触电感 感觉减退等等症状
表现为无力(你叙述里面有这一点) 不灵活 肌力减退等等
但 和你休息后缓解不符合
所以
这个方面似乎还是可能性不大

最后
结合你病史不长
且有长时间站立 休息后缓解等特点
应高度怀疑肌肉痛性痉挛

这种疼痛以小腿腓肠肌痉挛 疼痛为症状
发作时疼痛明显 休息后可以缓解
夜间也有可能发生

同时
骨源性疾病无法排除

综上
建议

去医院做一个腿部X线检查
排除骨病可能
然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减少站立时间
同时多活动揉捏下肢
疼痛厉害时可以口服点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路林) 一次一片 一日一次

如愿意
可以行中医按摩 推拿等方法有利于缓解

就这样吧
早日康复!

2、为什么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腰脱三者不同,区别在哪?谢谢

其实差不多

3、dds生物电理疗骗局

楼上的回答简直就是放屁,DDS根本就是一个传销组织,拿着化妆品的许可证在卖医疗器械,很多认证根本就是无中生有,所谓的电疗法就是用电流刺激身体里的细胞,短时间或许有用,但你一旦停止,过度刺激细胞的代价就会显现出来,人体加速老化。还有酸碱平,人体的酸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平衡,如果真的达到了,那人体就不会有任何疾病,全世界那么多专家研究不出来,这个传销公司就研究出来了?
大家可以自己搜一搜知乎的帖子,有很多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们DDS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希望大家能够擦亮眼睛,不要被传销所迷惑

4、在新西兰当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作者:Road2NZ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1681654/answer/572357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好巧,我昨天刚写了篇“在新西兰上班”:
-----------------------

昨天正式入职3月整,总的说来,在这家公司蛮开心,如果英语熟练起来后会更开心。

来新西兰入职前,大概有一年多时间没好好写代码,虽然现在代码量也不大,但至少又有点感觉了。想起刚毕业时觉得戴着耳机,写写代码,那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国内有种风气,如果你年纪到30岁以上,还在写代码的话,基本就没什么大出息了。我以前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看法,但在去年不写代码的那一年内,诚惶诚恐,总觉得会被替代。而现在心安多了,一方面觉得我在学东西,另一方面看到公司还有戴着老花镜的老同事在写代码。See,年纪大也不用太担心没人要。

洋人公司,咖啡机是必备的,但是喝的人却不多,他们更喜欢到楼下咖啡店去买。我却已经很满足了,拿铁,卡布奇诺,黑咖啡,一键搞定!厨房里还有烤面包,煎牛排的电器,我没用过。对我而言,最实用的是那一冰柜的牛奶,全脂,脱脂的,早上洋人把牛奶泡麦片当早餐,我现在也学会了这样的营养早餐。除了吃,还有玩的,有台球桌,乒乓球桌和国际象棋。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任何时间段,你总能看到有同事在(bu)放(gong)松(zuo)。以前在MOTO时候上班,也只有中午才会打乒乓球,现在随时可以打,不用担心考评因此变差。

这样的条件我已经很满意了,但是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公司配备升降桌。这可是作为码农的我,梦寐以求好多年了。IT这行长期坐着,对腰椎极其不好,我居然在毕业后没多久就椎间盘突出,只能怪自己当年太拼了!哈哈。有了升降桌,坐着累了可以站着办公,减少对腰椎损伤。从来没想过有公司会花钱为员工买这样的桌子,我怎能不感动呢!

在这边,工作压力其实真不大。刚入职那会给自己压力太大,经常在公司待到老晚。结果发现基本就我一人,没有人加班!过阵子后,如果太晚下班我都觉得自己太另类,如坐针毡,赶紧下班走人。我在这边算是真正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到了周五,基本就工作半天,下午没人在干活了,4点以后公司提供各类薯片,饮料,啤酒和红酒,大家就开始喝酒聊天,一些同事索性提了一箱酒去会议室侃大山去了…这能想象是在公司吗?

想工作生活两平衡,来新西兰吧

5、为什么说乳胶床垫特别好

优点:

柔软且弹性好,不易变形,有减震性能,不易产生睡眠疲劳

七区塌陷有控,托起腰臀部分,保护人的脊椎,让脊椎不变形

人的脊椎是一个反“S”的形状,如果床垫不贴身,就会让身体的某些部位悬空承压,易导致脊椎变形,严重者就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腰椎疾病

乳胶床垫顺应人体的曲线完全贴合你的身体,硬而不僵,软而不塌,呵护每一块骨骼

6、腰椎间盘突出不疼的原理 知乎答案

一点都不痛吗

7、腰椎间盘做平板支撑吗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稳定后,一般建议要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复发及恶化,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稳定,改善腰曲,减轻关节压力,平板支撑对于这类情况有不错的效果,特别是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不太适合练习飞燕 拱桥这类锻炼,练习平板支撑比较安全。
——知乎 钟文”
前提是你的动作是标准的,脊柱要保证中正位,得有人在旁边看着,以免你自己脊柱歪了都不清楚。

8、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遭雷劈的事件

义和团,抗日神剧。。。。。。太多了
文 / Kaiser

初冬,
微风,
酉时三刻,
二路汽车,
开往青龙山方向。

"Bus is coming." 一位黑衣老者说道,粗砺的嗓音带着呵气,泛白,转捩。
"You know nothing." 接茬的乃是个赤衣少年,浑似观音座下善财童子。
“放肆!老夫在此等公交的时候,赫鲁晓夫还是苏联盟主,就是你父母见了我也要礼让三分。”老者闻言大恚,瞠目手舞。
“岂有此理!倚老卖老,算什么英雄好汉?先把你那军大衣洗洗吧,都黑了。”红衣男孩也跟着来劲。
话不投机,当时就战在一处。

却看那老者,脚尖作划圈点水模样,跟着身形飘忽,说话间便向少年贴将过来,作势就往地上躺。
少年也半点不含糊,舌尖一顶上牙膛,左脚一踩右脚背,右脚再踩左脚背,使出一招反·动量守恒,登时凌空飞五米,是跳出圈外。
真是个,尊长者见多识广怒碰瓷,年轻人跑得贼快巧甩锅。

“你们想干什么?不能打架,不能打架。” 循人声看去,竟是一位半老妇人,五尺体长,一米肩宽,眉眼中英豪气袭人,腰腹里椎间盘突出。
当是时,军大衣老者将倒未倒,赤红裳少年似落非落,这一嗓子下来,二人俱是脚步失据,章法散乱,拍在地上硬直了。
说时迟那时快,以上言语动作不过倏忽毫秒之间。闻着响动人群即时聚拢,依武侯八卦列阵,里圈持手机摄像,外围发微博直播,好不热闹。

正僵持,二路车到,停靠在马路边,空气一时困窘。
好大妈,身影一纵,闪至来车门前,人群分列井然。

“来来来有序乘车,文明出行,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了啊!”一声如黄钟,两声比大吕,三声四声直震得地上两人心惊胆寒,软组织挫伤。
原来大妈不是旁人,乃是组织上派来的钦差天使,不信你看那左臂有一绛红袖箍,上书烫金仿宋大字:“协管”。

那老者和少年相扶着蹒跚起身,整理呼吸,调节吐纳。
“帝颛顼有曳影之剑,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你可曾听过?”老者早已收敛了怒容,正色向那少年唠叨。
“小可知晓,方才几声厉斥,竟有游龙腾蛟之势。想那喉头响动者,绝不是一般的小舌头。”少年也正襟挺腰,不复早先轻浮。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老婆儿当是早年广场上的舞魂,居委会的龙王!”,少年闻言霎时结舌,不能自理。

“上不上车?再不上走了啊!”

两人急忙追赶上,打卡,掏钱,礼让,入座不提。
老司机扶扶墨镜,离合,挂档,油门,绝尘而去。

他们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

老头道:当日华山论剑。先是他运起黯然销魂掌,破了我的七十二路空明拳;然后我改打降龙十八掌,却不防他伸开右手食指中指,竟是六脉神剑商阳剑和中冲剑并用,又胜我一筹。可见天下武功彼此克制,武学之道,玄之又玄!
少年听得心驰目眩,正要再问,老太太骂道:MLGB,玩个石头剪刀布还说的这么玄乎。

还有那些整日网上高叫“大决战开始了,比附件之流不投降就让他灭亡”之类的粪青,都是妄想症状要挨雷劈的架势

9、为什么上班没什么事,座电脑前面一天却很累

为什么上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坐着,但是感觉疲惫不堪?
下班了吗?很累吧。你有没想过,为什么上班时一天到晚都是在电脑前坐着,等下班了却也会感到疲惫不堪、浑身不适?这周知乎上关于这个问题有很深入的讨论,这里撷取其中的精华回答送给你,愿它能纾缓你的疲惫。
1知友肥肥猫:
不要继续骗你自己了。
你觉得上班疲惫不堪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根本原因在于:你其实心里很清楚你每天做的事情毫无意义。
其他回答里面那些七七八八的理由,什么坐姿啊乳酸啊颈椎啊血液循环啊统统只是表象,也许有点关系,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更像是逆向合理化的借口。
以前魔兽世界流行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很多那种网吧男孩,他们可以啃白面包,喝矿泉水,窝在毫无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破椅子上熬上几个星期,每天超过 15 个小时下副本,只是为了一把橙色武器。他们一样也是「在电脑前一坐不动好久」,还时有听说连续几十个小时后晕倒的。但我从没见他们喊累,他们只是会周期性的觉得「饿」,「尿急」,「困」 而已。
我们的大脑是个很狡猾的东西,它会在时间流逝的主观感觉上欺骗我们。有时候刷刷知乎,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嗖的就没了,但是让你在跑步机上试试?天,一个小时是有多漫长!
人本能排斥像跑步机这种机械性重复的活动。对于工作,也是一样。可叹现代分工体系让每个人都只能做一个零件,越大的公司就只能做越小的事情。工序越分越细,流水线流到你面前,只要你机械重复就好。这个过程是如此的没有存在感又不需要动脑,以至于有时你甚至不理解他们干嘛要在面试你时问那么一大堆问题。
也许你的名片亮出去就让人闪星星眼,出入顶级写字楼,有恒温空调,漂亮前台和各种饮料随便拿的 pantry 来暗示你很重要,甚至骗过了你的亲人爱人,让她们以为你在从事着什么伟大的事业。但你依然骗不了你自己,你心底知道自己今天又在无聊的数字、排格式、删除行、添加列、贴发票、查百度、写没人看的报告和回复无穷无尽又无用的 email 里虚度了又一天。
从早上浑浑噩噩踏进电梯到晚上稀里糊涂走出大楼,你一点儿也没有进步,更妄谈成长。你的大脑更是聪明地发现了其实你在整个体系中根本无足轻重。
也许你还隐约意识到了,你在做着一份前途渺茫的工作,你这个职位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承揽一些其他人懒得做或者不想干的活。你今天又在这里浪费了一天珍贵的年华,而且这是你最好的年龄里的一天。更为沮丧的是,尽管你完全意识到了这些,明天和明天的明天你依然还会坐在这里。
你觉得累是因为你不开心,不开心是因为你骗不了你自己的心。2知友李松蔚:
用脑也是一种劳动,也消耗能量。
确然如此,人脑消耗的能量非常惊人。但是就我的经验来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我在办公室坐一天,和我在咨询室坐一天,包括我讲课时站一天,同样用脑,疲倦程度是极其不同的。
我在办公室坐着的时候,大部分工作也是 paper work,并不怎么费脑,然而累得像狗,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有时带本书,心想「坐地铁的时候看吧」,实际是一页也看不进去。做咨询和讲课时用脑的强度明显更大,但我体验到的经验是,咨询结束或讲完课很精神。——最多是站得久了导致肌肉酸痛,或是说话太多嗓子疼。但心情是轻快的,晚上回家还能写点东西,毫不以之为苦。
让我最难以忍受的,倒是看起来最轻松的办公室工作。
原因很简单:对我来说,办公室工作很难让我感受到意义。
何为意义?动机在杭州老师在「如何解决空虚感?」 这道问题的回答中,给了很好的描述:
「我相信,意义感的本质是,我们能感觉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世界有联系。我们能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
农民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最朴实最根本的联系;手工艺者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他能看见自己的工作成果,并且知道这样的工作可以为一些人提供便利,或是审美的愉悦(假设他的工作暂时还不能被机器完全替代的话);医生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他能看见自己的工作如何帮人缓解病痛和不安;老师也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当他意识到教育可以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何等重要的改变;还有很多很多……大部分都是传统职业,具有不言自明的秩序感和对他人的重要性。
在绝大多数时候,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无须怀疑劳动的意义何在。在他们不怀疑的时候,他们坦然轻松。工作就只是工作,不必再分心去想:「我到底在搞什么?」在搞什么就是在搞什么,很单纯的事。投入精力,投入时间,投入热情,把事情做好。不需要考虑意义,意义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于那里。至于说工作累吗?累,但只是单纯的累,累的同时不必再费心去承担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道题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坐在钢筋水泥的办公室里,终日和文件、盖章、领导打交道的办公室职员,需要耗费额外的心力,来不断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价值。
除了薪酬(通常还是不太令人满意的),我们很难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不知道有谁在意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时候,在内心深处,我们甚至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沮丧和心虚。这种隐秘的挫败感,会让我和世界之间特别筑起一道屏障。我们怀疑自己是多余的、不配存在的,但我们又必须掩饰这些疑问。我们很难为自己的生命画出一幅确定的,有意义的地图。我们意识上知道此刻就在这里,但意识深处又不断思索:究竟在何处?将来往哪里去?谁在乎?有何意义?——我们只是庞大世界里的一颗小螺丝钉,但我们看不到这颗螺丝钉究竟是如何成为这个世界运转的一部分的。
当下这个时代,框架被打破,意义被消解,人与人的联系越发松散,「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莫衷一是……所以这种困扰已经不是一两个人的困惑,「无法踏踏实实地,笃定地工作」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我在《时代病的白描》中提到过这种状态,一经转载,得到了很多认同。这个时代有太多人难以确认生命的价值,就只好把「成功」一类的概念模模糊糊地,作为救赎的出口。仿佛工作中不干出点什么来,就不配理直气壮地活下去。但其实归根到底,价值还是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
卡巴金老师在《正念》中写道:「当梭罗写着:『刚刚是早晨,可是你瞧,现在已是晚上了,我没完成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但谁敢说梭罗在家门口坐一早上的领会没有价值?」
「这个见地让我们想起老禅师说的:呵呵,老僧河畔贩水四十载,无何功德。」
——我相信梭罗和禅师并未感到疲倦。我相信他们的领会是我自救的方向。3知友动机在杭州:
这个问题引来这么多关注,实在是因为很多坐办公室的人,经常觉得一天什么事也没做,却非常疲惫,这并不是矫情而非常普遍。如果你还以劳动强度来界定一个工作的, 并觉得只有搬砖和进行高强度的思考,才容易感到疲惫,那你就错了。其实琐碎的办公室工作最容易让人疲惫。
疲惫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宏观点的原因,是关于工作的意义感。正如松蔚老师所说,在琐碎的工作中,人感觉不到自己和工作、和他人的联接,因此会怀疑工作的意义。现代社会分工操蛋的地方在于,这种分工完全是按照工作的需要而不是人的需要来设计的。大部分人很难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而且,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是带着感情的,而工作中的联结,是类似于机械似的协作关系。再说,有些人明明适合当厨师、修车师傅、动物饲养员,但一来社会不需要这么多人干那些事,二来干那些事的,工资都不高,找不到男女朋友啥的。酷、有趣又有不错收入的工作严重缺乏(总觉得以后会好些),所以大家只好都往办公室赶了。
微观点的原因,是办公室的工作并不符合大脑的认知加工特性。最主要的问题,在办公室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没法专注,经常被打扰,没法做更深的信息加工。
这里又要说到米哈里. 希斯赞特米哈伊的福流(flow)理论了。
米哈里用物理中的「熵」来形容人在心理上的无序状态。当我们没有办法专注地做事时,我们的思想会回归到一种无规则或混乱的状态,既「熵」的状态。一旦陷入了混乱的状态,我们的自主性、效率和创造性都会降低。我们会怀疑自己的价值,会变得沮丧而焦虑。于是我们不得不百无聊赖地打开网页,或者查看手机上的 QQ 或者微信,被动地躲到娱乐的避风港。当然,我们也会努力把自己从「熵」的混乱状态拯救出来。我们要不停地把注意力从重新电话、同事、新任务,各种分心和打扰中拯救回来,让注意力重新变得集中,让思维重新变得有序。
这得多消耗能量啊。这种能量消耗,远远比有序的创造性工作为甚。所以米哈里才会把福流当作人类的最优体验。
这里赞叹下人类的进化机制。为了开疆拓土,发现和创造新的东西,原来进化就需要我们专注、成长和创造。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会让我们产生虚度光阴的空虚感。
我们总会设计出更符合人性、符合心理加工过程的工作形式,那时候,后人看待我们的办公室工作,大概就像我们看待工业革命初期的产业工人一样,带着怜悯和同情。4知友钟文:
长期伏案工作,特别是很多办公室都用那种过软的座椅,使脊柱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引起脊旁软组织过于紧张,脊椎关节压力增大,影响血液循环,使肌肉里的乳酸积聚,因此才会有没有体力劳动也感觉疲惫的情况,长此以往,还会诱发脊柱生理曲度变形,脊椎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等等脊柱疾病。
这时换个硬点有靠背的椅子比较好,不过要在腰部放个抱枕,以保持腰曲,而且椅子高度应该是坐着时可以平视电脑,以免造成颈椎关节压力增大。其实最重要还是养成锻炼的习惯。

与椎间盘突出知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