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椎间盘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椎间盘由内部的髓核和外部的纤维环组成。生理作用就是减震和利于腰椎全方位活动。
满意请采纳。
2、腰间盘在哪个位置图片
腰间盘(腰椎间盘)指的是两个腰椎之间的盘状物,位置是在两个腰椎之间,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缓冲压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个腰椎,即L1、L2、L3、L4、L5。
腰椎间盘位于两个腰椎体之间,第一腰椎与第二腰之间的椎间盘称为腰1、2椎间盘,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之间的称腰2、3椎间盘,以此类推,一般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腰3、4与腰4、5椎间盘。
但腰痛并不一定都是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如运动过度后的腰肌劳损、肾虚等也可引起腰痛。
(2)椎间盘由那俩组成扩展资料:
腰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
腰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突出症。
锻炼方法
1、腹肌锻炼。
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个,每天三次。(可根据患者的体质来定,不可逞强)。
2、交叉扭腰。
两脚分开与肩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顶。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侧后方摆。左侧相反。于此同时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触胸。
处于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可持续30个。
4、腰背肌锻炼。
处于平卧,双膝弯曲放在床上,然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10厘米。这时您会感觉到腰背部在用力,坚持5秒钟,反复10下。
3、椎间盘由什么构成????????????????
椎间盘又称椎间纤维软骨盘,是由纤维软骨组成,并连接于上下两个椎体之间。其结构成分为两部分:
(1)纤维环:为椎间盘周边部的纤维软骨组织,质地坚硬而富有弹性。纤维环前方较厚,因此髓核偏后,故多见其向后方突出或脱出。
(2)髓核:为一种白色的类似粘蛋白物,内含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含有很多水分,借以调节椎间盘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大,含水量减少。如幼年时含水量占80%以上,老年时则可低于70%。髓核处于纤维环的包围中,犹如一个滚珠,椎体在其上方滚动,即能将所受压力传递至纤维环,因此椎间盘起着弹性垫的作用,可以缓冲外力。
(3)软骨板:为透明软骨,形成椎间盘的上、下壁,与椎体的松质骨相接,并与纤维环融合,将髓核密封其中,因此,当软骨板完整时,髓核既不易突入上下椎体的松质骨内,也不易向后方突出。
颈椎间盘在颈椎总长度中占20%~40%,它是椎体间的主要连接结构,而且极富有弹性,故能使其下位椎体所承受的压力均等,起到缓冲外力的作用,并减缓由足部传来的外力,使头部免受震荡。颈椎间盘还参与颈椎活动并可增大运动幅度,其前高后低的结构,使颈椎具有向前凸出的生理弯曲。
4、椎间盘由哪三部分构成?
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及纤维软骨组成,围绕上下透明软骨板周围较坚强的纤维组织。纤维环是椎间盘的最重要的维持负重组织,与上下软骨板及前、后纵韧带相连紧密。纤维环由外层、中层和内层纤维组成。各层之间由黏合样物质使彼此之间牢固的结合在一起。纤维环前部和两侧部分最厚,椎间盘后部的纤维环最薄。
5、椎体间的连结结构有哪些
椎体之间的连接由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构成。
前纵韧带位于椎体的前面,上起枕骨的咽结节和寰椎前结节,下至S1~2,在其行程中借纤维束紧密附着于各椎体边缘,但与椎体连接疏松。
后纵韧带比较薄弱,位于椎体的后部,上起枢椎,下达骶骨,最上部延展为覆膜。
间盘即椎间纤维软骨,除C1~2之间外,其他椎体之间包括L5与S1之间均有这种结构,因此成人的椎间盘总数为23个。
(5)椎间盘由那俩组成扩展资料:
椎间盘的功能:
1.椎间盘不但是椎体间主要的坚强连系与支持结构,同时也是脊柱运动和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
2.能承受身体的重力,将施加于脊柱的力吸收并重新分布。椎间盘能保护和控制脊柱各种活动,有平衡缓冲外力的作用。
3.椎间盘受到压缩或牵引后,能很快恢复原来形状。
4.正常椎间盘髓核各方面的压力均相等,中心重力可使椎间盘向各方向膨出。
参考资料:
椎体连接-网络
6、腰椎间盘的形态构造怎样?
腰椎间盘由透明软骨(也叫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构成,纤维环由坚硬的密胶质纤维形成,围以髓核。
透明软骨板即椎体的上、下软骨面,在解剖上属于椎体各部分,但临床上与椎间盘病变密切,可视为椎间盘的一部分。透明软骨板作为髓核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在椎骨发生过程中,椎体的上、下面各有一次级骨化中心,其周围虽然成骨,形成骺环,但其中心仍一直保留为软骨,5 岁以前椎体上下的骨骺和骨体相融合,软骨板的大小和形状与上下相连的椎体相当,椎体上下无血管的软骨板如同膝髋关节的关节软骨,可以承受压力保护椎体,防止椎骨遭受压力,只要软骨板保持完整,椎体就不会因压力而发生吸收现象,软骨板还可视作半渗透膜,在渗透压下,水分可以扩散至无血液的椎间盘。
纤维环在上下透明软骨板的周围有一圈坚强的纤维组织,由胶原纤维及纤维软骨组成,成为纤维环,是椎间盘的最主要维持负重的组织,与上下软骨板和脊柱前、后纵韧带紧密相连,纤维环作同心层排列,各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犹如肋间内外肌排列一样。相邻两层之间借黏合剂样物质相连,纤维环的前部及外侧部较后部约宽一倍,后部各层较窄,层次少,相邻层的纤维接近平行,连接的物质较少,最内层的纤维与髓核的细胞间基质相融合,无明显界限,成人纤维环由一系列板层构成,形成不完全的环,每个板层的纤维在两个椎体间斜行,并以一定角度(30 ~ 60 度),越过邻近板层的纤维,有的甚至垂直。纤维环相邻纤维层的交叉排列,可能与髓核对其所施内部压力有关,短纤维较长纤维更易遭受巨大的压力,不利于两椎骨间的运动,可引起放射状撕裂,纤维环连接相邻两椎体,使脊柱在运动时作为一个整体,纤维环甚为坚固,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脊柱外伤时,必须有巨大力量,使纤维环广泛撕裂,才能引起椎体间脱位,纤维环的特殊排列方向,使相邻椎体可以有轻度活动,但运动到一定限度时,纤维环紧张,又起节制的作用,限制旋转运动。
髓核在出生时比较大而软,位于椎间盘的中央不接触椎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髓核位置有变化,椎体后面的发育较前面为快,因此至成年时髓核位于椎间盘偏后,髓核是一种富有弹韧性半液体的胶状物质,约占椎间盘切面的50% ~ 60%,髓核由软骨样细胞组成,分散于细胞间基质,其中有分化较差,不太致密的胶原纤维网覆以多糖蛋白质复合物,这个多糖,硫酸软骨素由于其羟基能使髓核与水分结合,细胞间基质形成三维乳胶体系统。髓核含有85%的水分及退化的脊索残余,髓核一般位于纤维环的中部,较偏后,并不绝对中心。髓核随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其位置及形状,其位置在不同椎有所不同,如在颈椎即靠前。髓核的形成由周围的纤维环及上下软骨板所固定,它为同质的基质,原纤维结构无一定排列。
7、腰椎间盘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腰椎间盘与颈段、胸段椎间盘的功能基本相似,在介入脊柱承受躯干重量,联系肢体,保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进行躯干的各种运动时,腰椎间盘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具体的功能如下:
8、椎间盘组成部分有哪些?
脊椎两个椎体间的物质即是椎间盘。椎间盘由椎体软骨板、髓核及纤维环三部分组成。髓核是一个半流体状物质,被纤维环在四周包围,上方下方均为软骨板,髓核被紧紧包围在其中,没有上下活动的余地,只有前后的移动。由于腰椎椎体是前低后高,髓核位置就略偏于后方。整个腰椎间盘的厚度为8-10毫米。
9、椎间盘组成部分有哪些
椎间盘实际上是一个密封的容器,上下有软骨板,它是透明软骨覆盖于椎体上、下面能环中间的骨面。上下的软骨板与纤维环一起将髓核密封起来。纤维环由胶原纤维束的纤维软骨构成,位于髓核的四周。纤维用的纤维束相互斜行交叉重叠,使纤维环成为坚实的组织,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负荷。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髓核是一种弹性胶状物质,为纤维环和软骨板所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