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动的孩子要怎么教育?
一、共情:一刻也坐不住,安静不下来,这样您感觉到很烦心。
二、具体化:您回说孩子多动,他具体是怎么表答现的?
三、探究问题成因,并具体分析:
a 专注力不足
解决:平常做一些专注力游戏,如舒尔特表、复述听到的数字串等,逐步提高专注力。
b精力体力过于旺盛。
解决:多进行体育运动,释放体内的能量。
c对要做的事情(作业)没有兴趣。
解决:通过及时的帮助支持,建立孩子在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逐步建立学习兴趣。
d习惯性拖延
解决:运用番茄工作法,20分钟内高效完成一个小任务。然后休息5分钟,在进行一个20分钟任务。一次类推,逐步养成高紧张度完成任务的习惯。总之,提供必要学习的支持和鼓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孩子话多好动怎么改善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而且也是孩子一生中最最重要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要记住: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甚至哪怕是只是说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是一个表情,都要想到孩子就在我们身边,孩子的眼睛时刻在看着我们。
2。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3。 尽量不要打骂孩子,尤其是孩子大了以后,要以理教人,和孩子平等交流。
4。要学会欣赏孩子,多鼓励孩子,把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放大,要知道孩子不会背着责备的包袱向前走,孩子是乘着鼓励的翅膀向前飞的。
5。孩子做错了事或是干了坏事就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当然这个代价不一定就是打骂,道个歉、承认个错误、写个检查或者受一下批评甚至当面说明一下及其他形式的“惩罚”等等都是“代价”),但要注意不能有一次例外。
6。一定要教育孩子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在这一点上家长自己的示范作用更重要),这是保证他长大了还会尊敬孝敬父母以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周围他人和谐相处融入社会的必须。
7。无论家庭经济条件有多么好,都要对孩子的零花钱加以控制,要教会他怎样计划用钱和节约用钱。
8。发现孩子的缺点一定不能放过,有一点儿就要叫他改一点儿,绝不能姑息或是以孩子还小为由听之任之(但有时不能太急,可先冷处理,稍微放一放过后再说,但一定要处理,绝对不能不了了之,要知道孩子的坏习惯就是在一次次的不了了之之中逐渐养成的)。
9。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绝对不能答应,无论孩子怎样软磨硬缠都不能答应。但要讲清不能答应的道理,而且讲的方法要策略一些并且要比较适合孩子的口味以及要选择好孩子能接受的讲道理方式。
10。对孩子的问题,最好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之中的方法进行。通过旁敲侧击,潜移默化对孩子施加影响的方式最好,因为这样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远比正式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11。要从孩子的实际能力、智力出发,不可超越他的智力水平强输硬灌,提出一些孩子即使通过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成绩方面。
12。不要怕做家务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一定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家务能极大地增强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更自觉的听家长的话。
13。在平时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不要用孩子考了好成绩就奖励孩子多少钱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学习,这样会造成孩子形成“学习是为父母而不是为自己学的”被动学习的错误概念,反而会破坏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不要剥夺孩子玩儿的权利,只要不是严重的以做坏事为目的的玩儿,就放心的让孩子去玩儿。其实在玩儿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学到很多他在其他地方甚至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会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将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15。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一致,而且一定要高度的一致,绝不能一个管孩子,而另一个惯(宠)孩子,在有老人同住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能让孩子觉得有保护伞而有恃无恐。
以上这些都是很普通和很简单的事情,是我们日常每天都会遇到的,其实都不难做到,而只要真正做到了这15点,你一定能教育出来一个有个性、有能力、有责任心、有公德和对社会有用的好孩子。
3、孩子多动怎么办
你好,“多动症”全称“注意力缺陷障碍”,简称ADHD。通常在6岁前起病,我国发病率约为6.8%,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
跟早产、遗传、环境因素、家庭教育、铅超标、神经生化因素都有关系。
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为三大核心症状。儿童就医一般是老师反馈,家长带孩子前来就医。
一般6岁前的儿童,一般不采用药物治疗,主要以行为矫正为主。
6岁后的儿童,一般进行综合治疗,药物治疗为主,行为矫正,物理治疗,配合家长课堂。
整体来说,多动症虽然治疗周期比较长,但是一种治疗预期比较好的疾病。
多动症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一般持续一年以上的多动症50%都会产生如抽动症、学习障碍、品行障碍、抑郁障碍等共患病。因错过治疗最佳时间,而带来的来自学业上、心理上、身体上的损伤是得不偿失的。
而多动症的康复目标是:改善症状,减少共患病,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全面恢复的治疗目标,包括改善人际关系、减少破坏行为、提高学习成绩或工作成绩,增加自我照顾、家庭作业或独立性,改善自尊,提高生活安全性等。
4、孩子多动是怎么回事?
1、让“爱动”的孩子多运动,释放精力。既然孩子喜欢动,那就从“动”开始。好动的孩子相对其他孩子往往更加精力旺盛,爸爸妈妈不妨多给孩子一些运动的机会。比如,低龄孩子开始对各种球类表现出明显的热情,爸爸妈妈不妨多陪孩子玩玩球,可多去室外踢球,也可在家里拿孩子的洗澡盆当“篮筐”,教孩子将球投到“篮筐”里。而大龄孩子就可以进行如平衡木、蹦床、打网球等,让其释放精力和能量,同时发挥其精力充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难度,让他适应规则、条件。
2、了解“爱动”孩子背后的原因,多陪伴。孩子行为背后永远会跟着认知、情绪等原因,当我们发现孩子一刻不得闲时,不妨多观察一下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吸引我们注意,或是哪里不舒服,需要表达什么。比如,我们正在看杂志、手机,孩子在玩积木,可玩了一会,他就会爬到高处。可如果我们陪他一起玩积木,他一定不会爬到高处。这就是在提醒我们,我们需要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孩子休息时再做,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我们要陪伴他,一起改变,而不是监督或督促。
3、引导“爱动”孩子多做喜欢的事,“少动”。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有助他们安静下来,平日里爸爸妈妈可多陪孩子做些他喜欢的事。通过其他的方式,让他们“少动”。例如,孩子喜欢“手工”,就可以在“板凳”中创造:坐下来做。如折纸,或者游戏,从这里开始,运动。主要是让他动手,而不是动屁股和腿脚。
4、帮“爱动”的孩子走进集体,认识规则。一般情况下,“爱动”的孩子,思维都很活跃,智商都很高。所以家长对他们,一定要有耐心,用激励、诱导、信任和理解,来慢慢影响他、训练他、培养他,改变他的认知,帮他认识规则,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并注意场合,学会约束自己。可以将孩子融入集体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在集体中,他会感受到更多的尊严和敬重。
5、给“爱动”孩子更多的爱,重视他
爸爸妈妈如果发现孩子只在家里活泼好动,在其它场合中没有出现这样的行为,就不用担心宝宝患有“多动症”,这样的孩子只是天性活泼而已。事实上,许多被认为患有“多动症”的宝宝,真正确诊的少之又少。对于“爱动”孩子,切不可轻易给他们戴“多动症”的帽子,而要给予更多关注,要接纳孩子的特性,学会肯定孩子。让他明白,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是很重要的,父母是非常重视他、给予他重大期望的。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他们的注意力,慢慢教会他们释放和控制自己,让他去完成任务和承担责任,给予表扬。
5、孩子多动症怎么判断?
很多家长把正常孩子的好动误认为是多动症。把孩子好动视为不老实、调皮、不遵守纪律,对好动的孩子加以种种限制。这种做法是违背儿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动,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只有患有营养不良、重症贫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动。多动症儿童从活动量上较正常儿童显著增加,多动表现唐突、不分场合,且行为常伴有冲动性和破坏性,令人讨厌。因而家长要正确分辨正常儿童和多动症儿童,有疑似症状应找专业儿童保健医生就诊。
五大特征警惕儿童多动症
1.注意障碍:患儿主动注意保持时间达不到该年龄和智商的相应水平,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听不全,以至于做作业经常出现遗漏、倒置或错误。对家长吩咐的事也常丢三落四,不能按要求去完成,或半途而废。轻度注意障碍时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集中注意力,如看电视、玩电游等,严重注意障碍时对任何活动都不能集中注意力。
2.活动过多:患儿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比预期的明显增加,在需要自我约束的场合显得尤为突出,表现为过分的不安宁和小动作多,如来回奔跑;在教室内不能静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左顾右盼,招惹别人;多嘴多舌,过度喧闹;喜欢玩危险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等。
3.冲动性:患儿情绪不稳定而波动大,易激惹冲动,易过度兴奋,易受外界影响,且易受挫折。每当玩得高兴时,大喊大叫、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而当遇到不开心的事,就易激怒好发脾气。故此类患儿在与小朋友玩耍时,开始表现高兴、欢快,稍不如意,则马上翻脸。行为唐突、冒失,不计后果,经常出现危险举动或破坏行为,事后也不会吸取教训。
4.学习困难:多动症患儿常学习成绩低下,与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贪玩有关,因而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一知半解,学习起来十分费力。也有部分是因为智力偏低,理解力和领悟力下降,言语文字表达能力下降,认知功能缺陷等原因造成。
5.精神发育障碍或延迟症状:半数多动症患儿可出现精细协调动作笨拙,如翻手、对指运动不灵,系鞋带、扣纽扣不灵便等,也可伴有视—运动障碍、空间位置感觉障碍、左右分辨不能、视—听转换困难等。
多动症可采用行为和认知治疗
对儿童多动症,多采用行为和认知治疗。医生会针对患儿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多动、易激惹、自尊心不足等特点制定治疗计划。从简单、容易开始,一步步慢慢进行,发现优点及时加以表扬,逐渐提高自信心。对于打架、伤人等攻击行为,以及毁物等破坏行为应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严厉制止,不可袒护。
目前对学龄前患儿不主张使用药物治疗,仅在患儿有严重多动症状时,才给予药物治疗。但考虑到要帮助患儿集中注意力学习,临床上也常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匹莫林和咖啡因等,需要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应用,同时要注意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