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肛瘘是什么概念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其主要症状是从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疮口反复地淋漓不断地向外流脓或脓血,甚至流出粪便,因而把此称作漏。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人和男性婴儿。 按肛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将肛瘘分为4类: 1.括约肌间肛瘘 多为低位肛瘘,最常见,约占70%,为肛周脓肿的后果。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约3~5cm。少数瘘管向上,在直肠环肌和纵肌之间形成盲端或穿入直肠形成高位括约肌肛瘘。 2.经括约肌肛瘘 可以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约占25%,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数个,并有支管互相沟通。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左右,少数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到直肠旁结缔组织内,形成骨盆直肠瘘。 3.括约肌上肛瘘 为高位肛瘘,少见,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故治疗较困难,常需分期手术。 4.括约肌外肛瘘 最少见,占1%,为骨盆直肠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这种肛瘘常由于克隆病、肠癌或外伤所致,治疗要注意其原发病灶。以上分类在高低位方面较细致,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
满意请采纳
2、什么是肛瘘
肛瘘是肛门部的抄一种感染性疾病,就像肛周脓肿、肛窦炎、肛周炎,最后走向了肛瘘。就肛瘘而言,就是在肛门部形成一个病理性的窦道,起因是肛管齿状线的内口肛窦的位置上感染而导致细菌进入肛窦,肛窦出现化脓性炎症,破裂以后,脓液到了组织间隙里面,最后破溃到皮下,形成一个瘘道,把它称为肛瘘。它是一种不正常的窦道。
3、什么是肛瘘?
肛门瘘管 肛门瘘管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内口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长年不愈。 一、病因与分类 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疤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行走在内外括约肌附近,外口皮肤生长较快,常有假性愈性,引起反复发作。管道的感染多数为脓性感染,少数为结核性。 根据瘘口和瘘道的位置、深浅、高低以及数目,其分类有: (一)外瘘和内瘘 外瘘至少有内外二个瘘口,一个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多数距肛门2~3厘米,称为外口,另一个在肠腔内,多数在齿线处肛窦内,称为内口,少数内口在中齿线上方,直肠壁上。内瘘的内口与外瘘相同,并无伤口,临床所见90%为外瘘。 (二)低位瘘和高位瘘 瘘道位于肛管直肠环平面以下者为低位瘘,在此平面以上为高位瘘。后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 各种类型的肛瘘 (三)单纯性肛瘘和复杂性肛瘘 前者只有一个瘘管,后者可有多个瘘口和瘘管。 从临床治疗角度以肛瘘和括约肌的关系较重要,可分为:①括约肌间型——最常见一种,内口位于齿线,瘘管在内外括约肌间行走,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②经括约肌型——瘘管经外括约肌及坐骨肛管间隙而在肛周围皮肤上穿出;③括约肌上型——不常见。瘘管同上穿破肛提肌而在肛门周围远处皮肤上穿出;④括约肌外型——少见,内口在齿线上直肠壁,外口在肛周远处皮肤上,瘘管在内外括约肌外,经肛提肌而下(图2-105)。 肛瘘的四种解剖类型 二、临床表现 流脓是主要症状,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多少有关,新生瘘管流脓较多,分泌物刺激皮肤而瘙痒不适,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液积存,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热,以后封闭的瘘口破溃,症状方始消失。由于引流不畅,脓肿反复发作,也可溃破出现多个外口。较大较高位的肛瘘,常有粪便或气体从外口排出。检查时外口常为一乳头状突起或是肉芽组织的隆起,挤压有少量脓液排出,多为单一外口,在肛门附近。也有多个外口,外口之间皮下瘘管相通,皮肤发硬并萎缩。也有多个外口位于两侧,瘘管成“马蹄形”,直肠指诊在病变区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有触痛,随索状物向上探索,有时可扪及内口。若外口不整齐,不隆起,有潜行边缘,肉芽灰白色或有干酪样稀薄分泌物,应怀疑为结核性肛瘘。 肛瘘内口是原发病灶部位,定位不清必然造成治疗上失败,因为切除或切开内口是治愈肛瘘的关键。寻找和确定的肛瘘内口的方法有: (一)肛镜检查 直视下看到齿线全部,内口常在红肿发炎的肛瘘,有分泌物,对可疑的肛隐窝可用银质园头探针探入。 (二)探针检查 先于肛门内插入手指,用银质园头探针,由外口沿管道向肠腔方向轻轻探入,完全性肛瘘,肠腔内手指在齿线附近可摸到探针确定内口,探时切忌盲目用力,免成假道,使感染扩散。 (三)染色检查 将干纱布放入直肠内,将美兰1~2ml由外口徐徐注入,然后拉出纱布,如有染色,即证明有内口存在。 (四)手术检查 切开瘘道,沿瘘道寻找内口,一般容易找到。 三、治疗 (一)急性感染发作期,应用抗菌药物,局部理疗,热水坐浴,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 (二)瘘管切开术 适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外括约肌之间的外瘘。切开瘘管仅损伤部分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部及浅部,不会引起术后肛门失禁。一般在鞍麻下,用探针由外口插入,通透瘘管的内口穿出,沿探针方向切开瘘管,将腐烂肉芽组织搔爬干净,为保证瘘管从底部向外生长,可将切口两侧皮肤剪去少许,呈底小口大的“V”形伤口,同时注意有无分支管道,也应一一切开。 (三)挂线疗法 适用高位单纯性肛瘘,即内口在肛管直肠环平面上方,手术切断可引起肛门失禁。采用瘘管挂线,使要扎断的括约肌与四周组织先产生粘连,因结扎后局部缺血、坏死,经10~14天后自行断裂,此时不发生收缩失禁,瘘管敝开成创面,达到逐渐愈合。方法:将探针从外口经瘘管在内口穿出,探针引导一无菌粗丝线或橡皮筋,将此线从内口经瘘管而在外口引出(图2-106),然后扎紧丝线。挂线时须注意:①找到内口的确切位置,不可造成假道,免手术失败;②收紧丝线或橡皮筋前,要切开皮肤及括约肌皮下部,以减轻术后疼痛,缩短脱线日期;③结扎要适当收紧,过松不易勒断瘘管。术后热水坐浴,经3~5天再拉紧一次,一般在2周可完全断裂。 (四)肛瘘切除术 适用低位单纯性肛瘘,与切开不同之处在于将瘘管及周围组织分开并切除,直至显露健康组织创面内小外大,一般不缝合,术后坐浴、换药、直至愈合。高位或复杂性肛瘘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肛管直肠环,免术后大便失禁。
4、肛瘘的症状是什么呢?
衡阳远大肛肠医院提醒您:
肛瘘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症状一:疼痛
肛瘘突然疼痛,多为感染发炎,或脓液引流不畅通,但也预示病势扩散、或有新的病灶发生。疼痛的程度与病势成正比,疼痛越剧烈,病势越严重。
症状二:肿块
炎症急性发作时外口封闭,引流不畅时肿块增大。
症状三:流脓
脓液多少与瘘管大小、长短、数目有关。新形成或炎症急性发作期的瘘管脓多、味臭、色黄而浓厚。
症状四:肛门瘙痒:
肛瘘感染发炎,脓水淋漓不断,往往肛门周围潮湿发痒,甚至由于分泌物长期刺激,发生肛门周围湿疹,有湿疹合并感染,使病情加重,十分痛苦。
症状五:流粪
肛瘘严重时,有的病人从肛瘘内排出气体或流出粪便。
对于肛瘘的初期症状我们不能忽视,因为,一旦肛瘘形成,自愈的机会极少,瘘管复杂化后,常会带来许多麻烦与一定的危害性。首先是脓水污染内裤,剧烈活动后可促使脓汁外溢,局部经常受到刺激,皮肤摩擦、痛痒,非常痛苦,影响工作和学习。其次久而久之可以使身体虚弱消瘦、精神不振、抗病能力下降,出现贫血,发作亦越加频繁,形成互为因果。再次由于多次反复发作,脓液可穿破管壁顺括肌间隙蔓延而形成多发性、复杂性肛瘘,不但给治疗带来了困难,而且也影响到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最后,肛瘘可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和直肠膀胱瘘,然及周围脏器,最重要的是,肛瘘还有恶定倾向。因此,对于肛瘘初期症状我们不能忽视,应该及早治疗。
5、什么是肛痿
你好,肛瘘是发生于肛门部的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有内口和外口的,表现为,肛周的,破溃口并有脓液流出,一般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6、肛瘘是什么病?
肛瘘是发生于肛门附近及直肠下部的瘘管。肛瘘一般由内口、外口和瘘管三部分组成。内口多数在肛管齿线附近的肛窦内;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有时不止一个;瘘管壁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肛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40岁的人发病率较高。病程自数月于数十年不等。肛瘘的主要症状是局部流脓,湿痒及疼痛。初期流脓较多,色黄而稠,粪臭味重。久之,脓液逐渐减少,时有时无,稀淡如水,如果过于疲劳,则脓液增多,可有粪便流出。有时瘘管外口可暂时封闭,但不久病人又会出现发烧、局部肿痛,封闭的外口可再度穿破,待脓液流出后症状才逐渐消失。肛瘘畅通时一般无疼痛感,仅有局部坠胀感,但也有因内口较大,粪便流入管道而引起疼痛,尤其是排便或有炎症时疼痛加剧。因脓液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肛周瘙痒症,也可伴发肛周湿疹。急性炎症期或慢性复杂性肛瘘,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消瘦和食欲不振等。肛痪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肛漏”、“漏疮”等范畴。其病多由于湿热下注,肛周气血运行不畅,湿热与气血相互搏结,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疮口不收,或暂时愈合,日久又化脓破溃,反复发作,遂成肛瘘。也有因虚劳内伤引起的,这种肛瘘多脓液清稀,久不愈合。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①实证:局部可们及硬索状物,外口呈凸形,脓水较稠厚,或伴口干,发热,便秘,小便赤,苔黄,脉弦数。
②虚证:局部无硬索状物,外口凹陷,呈潜行性,脓水稀薄,伴有虚热,盗汗,舌淡红,脉细数。
一、可选用的西药
如果肛瘘外口有炎症,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晚和便后各1次,等炎症消失后手术治疗。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实证:
(1)连翘败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二妙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活血消炎丸:每次3g,一日2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4)珠黄八宝散:外用,视患处大小取本品适量薄薄撒于疮面上,然后盖以油纱条,每。日换药1次。
2.虚证:
(1)八珍丸(补汁、冲剂):大密丸每次1丸,或水密丸每次6g,一日2次;或浓缩丸每次8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煎青剂每次口服15—20g,一日2次。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2)知柏地黄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为一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3)搜风顺气丸:每次1丸,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7、什么是肛瘘病
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瘢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中医称本病为“悬痈”、“坐马痈”、“脏毒”等,多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裂,经久不愈而形成的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多发于20~40岁男性。肛瘘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臂和继发性外口组成。内口大多位于齿线附近,多为一个,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疾病。肛管直肠瘘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也称之为“肛漏”。是与会阴区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发病率仅次于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可能与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
8、肛瘘是什么
肛瘘是指肛抄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袭,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肛门解剖示意图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与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
流脓是主要症状,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多少有关,新生瘘管流脓较多,分泌物刺激皮肤而瘙痒不适,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液积存,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热,以后封闭的瘘口破溃,症状方始消失.由于引流不畅,脓肿反复发作,也可溃破出现多个外口.较大较高位的肛瘘,常有粪便或气体从外口排出.
肛瘘不能自愈.不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因此必须手术治疗.
建议:到医院确诊,胃肠外科
预防保健:1,注意饮食,少食辛热煎炸等刺激性食品及过量饮酒.一旦发生肛周脓肿,一定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2,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防止大便干结,损伤肛管皮肤,造成感染;
3,保持肛门清洁,便后清洗肛门,保持局部卫生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