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怎样预防禽流感

怎样预防禽流感

发布时间:2021-03-01 22:33:25

1、怎样预防禽流感?

结合禽流感病毒的特点和现有研究发现,目前认为,携带病毒的禽类是人感染禽版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权减少和控制禽类,尤其是家禽间的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急需加快推动传统家禽养殖和流通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从散养方式向集中规模化养殖、宰杀处理和科学运输的转变,提高家禽和家畜的养殖、流通生物安全水平,从而减少人群的活禽或病死禽暴露机会。同时,要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和培养个人呼吸道卫生和预防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合理加工烹饪食物等。需特别加强人感染禽流感高危人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卫生防护。
同时,要做好动物和人的流感的监测。及时发现动物感染或发病疫情,以及环境中病毒循环的状态,尽早的采取动物免疫、扑杀、休市等消灭传染源、阻断病毒禽间传播的措施。早发现、早诊断禽流感病人,及时、有效、合理地实施病例隔离和诊治。做好疾病的流行病调查和病毒学监测,不断增进对禽流感的科学认识,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病毒变异,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应对措施。
在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还要认真开展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准备。

2、怎样防治禽流感?

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鸡群突然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消失,羽毛松乱,成年母鸡停止产蛋,并发现呼吸道、肠道和神经系统的病状,皮肤水肿呈青紫色,死亡率高,对鸡群危害严重。

(1)流行特点

本病对许多家禽、野禽、哺乳动物及人类均能感染,在禽类中鸡与火鸡有高度的易感性,其次是珍珠鸡、野鸡和孔雀,鸽较少见,其他禽类亦可感染。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禽和病尸,病毒存在于尸体血液、内脏组织、分泌物与排泄物中。被污染的禽舍、场地、用具、饲料、饮水等均可成为传染源。病鸡蛋内可带毒,当孵化出壳后即死亡。病鸡在潜伏期内即可排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也可从呼吸道或皮肤损伤和黏膜感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本病毒。由于感染的毒株不同,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一般毒株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2)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3~5天。急性病例病程极短,常突然死亡,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一般病程1~2天,可见病鸡精神萎靡,体温升高(43.3~44.4℃),不食,衰弱,羽毛松乱,不爱走动,头及翼下垂,闭目呆立,产蛋停止。冠髯和眼周围呈黑红色,头部、颈部及声门出现水肿(图12-1)。结膜发炎、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鼻腔有灰色或红色渗出物,口腔黏膜有出血点,脚鳞出现紫色出血斑。有时见有腹泻,粪便呈灰、绿或红色。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头、腿麻痹,抽搐,甚至出现眼盲,最后极度衰竭,呈昏迷状态而死亡。

图12-1 禽流感

1.健康鸡 2.病鸡头、颈水肿 3.病鸡喉部水肿

(3)病理变化

病鸡头部呈青紫色,眼结膜肿胀并有出血点。口腔及鼻腔积存黏液,并常混有血液。头部、眼周围、耳和髯有水肿,皮下可见黄色胶样液体。颈部、胸部皮下均有水肿,血管充血。胸部肌肉、脂肪及胸骨内面有小出血点。口腔及腺胃黏膜、肌胃和肌质膜下层、十二指肠出血,并伴有轻度炎症。腺胃与肌胃衔接处呈带状或球状出血,腺胃乳头肿胀。鼻腔、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肺脏可见出血。腹膜、肋膜、心包膜、心外膜、气囊及卵黄囊均见有出血充血。卵巢萎缩,输卵管出血。肝脏肿大、淤血,有的甚至破裂。

(4)鉴别诊断

①禽流感与鸡新城疫的鉴别:二者有许多相似症状和病变。如体温高(43.3~44.4℃),精神萎靡,不食,羽毛松乱,头翅下垂,冠髯暗红,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发出“咯咯”声,腹泻,后期出现腿脚麻痹等症状,并均有腺胃、肌胃角膜下出血,卵巢充血,脑充血,心冠脂肪有出血点等剖检病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新城疫病原为新城疫病毒,倒提病鸡时口中流出大量酸臭黏液,头部水肿少见,而禽流感病鸡头部常出现水肿,眼睑、肉髯极度肿胀;新城疫病鸡剖检后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外,肝脏、肺、腹膜等也呈现严重出血。②禽流感与禽霍乱的鉴别:二者均有体温高(43~44℃),闭目,垂翅,冠髯紫红,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并均有全身黏膜、浆膜出血等剖检病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禽霍乱一般只流行于个别鸡群或小范围地区,禽流感则波及全村或更大范围。鸭、鹅对禽流感易感性低,而对禽霍乱则极易感染。在病状上,禽流感可见到神经症状,禽霍乱则无此症状,只偶见有关节炎表现。在剖检时禽流感可见腺胃乳头出血,并在与肌胃交界处形成出血环或出血带,禽霍乱则无此病变。③禽流感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鉴别:二者均有精神不振,头翅下垂,腹泻等临床症状;并均有腺胃黏膜、肌胃角质膜下层出血等剖检病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病鸡体温升高不明显(仅升高1~1.5℃,10日后下降1~2℃),自啄肛门,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白色黏稠样,微震颤,弓腰蹲伏,眼窝凹陷。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出血。琼脂扩散试验呈阳性反应。④禽流感与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鉴别:二者均有打喷嚏,咳嗽,呼吸有啰音,流鼻液,结膜炎,流泪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病原为鸡毒支原体,病鸡一侧或两侧眶下窦发炎。有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剖检可见鼻孔、鼻窦、气管、肺浆性黏性分泌物增多,气囊混浊、有干酪样分泌物,关节液黏稠如豆油,平板凝集试验呈阳性。

(5)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生素仅可以控制并发或继发的细菌感染。所以入境检疫十分重要,应对进口的各种家禽、鸟类施行严格的隔离检疫,然后才能转至内地的隔离场饲养,再纳入健康鸡场饲养。

在本病流行地区,按禽流感免疫程序接种疫苗。蛋鸡、肉用种鸡,于2周龄首次免疫,接种剂量0.3毫升,5周龄时加强免疫,120日龄左右再次加强免疫,以后间隔5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接种剂量0.5毫升。8周龄出栏肉用仔鸡10日龄免疫,接种剂量0.5毫升。

鸡场一旦发生本病,应严格封锁,对周围3千米以内饲养的鸡只全部扑杀,对8千米以内饲养的鸡只进行紧急免疫注射。对场地、鸡舍、设备、衣物等严格消毒。消毒药物可选用0.5%过氧乙酸、2%次氯酸钠,以至甲醛及火焰消毒。经彻底消毒两个月后,可引进血清学阴性的鸡饲养,如其血清学反应持续为阴性时,方可解除封锁。

3、如何防止禽流感?

(1)免疫接种。严格认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别是在禽流感的高发季节专每隔3~4个月要进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属疫,这两种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间隔10天进行。

(2)切实搞好饲养管理。采取封闭式饲养,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定期对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加强带鸡消毒,定期消灭养禽场内的有害昆虫及鼠类;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

作好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节的变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还可定期在鸡舍使用中药苍术、丁香酚、艾叶、茵陈、青蒿、红花等,熏蒸鸡舍,减少不良气体的刺激,从而达到减少呼吸道病和肠道病的发病率。

(3)对于出现死亡和产蛋率下降的鸡群可及时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配合敏感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

与怎样预防禽流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