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瘰疬是什么病?
您好:瘰疬来指发生于颈部自、腋下等处淋巴结之慢性感染疾患者。亦名鼠瘘、鼠疮、老鼠疮、九子疮、鼠疬、走鼠疮、蝼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疮等。《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项者。”该病多因肺肾阴虚,肝气久郁,虚火内灼,炼液为痰,或受风火邪毒侵扰,痰火结于颈
、项、腋、胯之间而成。古人认为小者为瘰,大者为疬。症见初起肿块如豆,数目不等,皮色不变,推之能动,不热不痛。继则融合成块,推之不移。后期可自溃,溃后脓汁稀薄,其中或夹有豆渣样物质,此愈彼起,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漏管。相当于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等病。治法:初期宜疏肝解郁,软坚化痰,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或服消瘰丸。后期以滋补肝肾为主,用六味地黄丸加沙参、麦冬等。如属风热结毒,应以祛风清热为主,佐以软坚散结。服防风消毒饮。未溃者外用阳和解凝膏。已溃者可外用丹药或生肌散。如有空腔或窦道者,可用千金散药线以祛腐生肌,亦可手术将坏死部位切除。
2、‘疖痈瘰疬 ’ 这四个字怎么读?它是一种什么病?
疖(jiē)痈(yōng)瘰(luǒ)疬(lì)
一、疖
疖子,皮肤或皮下组织局部性的化脓性炎症。易发生于头面部、颈和背部。
二、痈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病原体是葡萄球菌,多发生在背部或项部,症状是局部红肿,形成硬块,表面有许多脓疱,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非常疼痛,常引起发热、寒战等,严重时并发败血症。
三、瘰
〔瘰疬〕俗称鼠疮。中医病证名。指颈淋巴结结核。由结核杆菌侵入颈淋巴结而引起。一般在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出现单个或成串肿大,严重时化脓向外穿破,形成瘘管。
四、疬
1、见〔瘰疬〕俗称鼠疮。中医病证名。指颈淋巴结结核。由结核杆菌侵入颈淋巴结而引起。一般在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出现单个或成串肿大,严重时化脓向外穿破,形成瘘管。
2、古又同“癞(lài)”。
(2)瘰疬是什么病扩展资料
一、疖组词:疖子、刺唬疖、疔毒疮疖
例:刺唬疖 [ cì hǔ jiē ]
一种毒疮。
二、痈组词:痈疽、悬痈、痈气、痈病、喉痈、养痈、热痈、鹚痈、徙痈、外痈、肠痈、痈疮、溃痈、吮痈
例:养痈[yǎng yōng]
养护毒痈。比喻姑息宽容坏人坏事。
三、瘰组词:瘰疬、瘯瘰、瘰串、瘰癧、恫瘰、红瘰疣螈
例:瘰串 [ luǒ chuàn ]
即瘰疬。
四、疬组词:瘰疬、石疬、鬎疬、鬣疬、疬疡、疬疡风、提疬丹、瘰疬敷药
例:石疬 [ shí lì ]
颈项部淋巴结肿大之坚硬如石者。
3、瘰疠是什么病
颈项或腋窝的淋巴结结核,患处发生硬块,溃烂后流脓,不易愈合.
中医指结核菌侵入淋巴结,发生核块的病,多在颈部。俗称“疬子颈”,有些地区称“老鼠疮”。
4、瘰疬是什么病
瘰疬,是一种慢性感染病,发病大多数为儿童和青年人。往往由于病人身体虚弱,结核杆菌乘虚从口腔、鼻咽部侵入所致。
中医学认为感受风温痰毒而发。慢性因气郁虚芳所致。俗称“疡串”、“鼠疮”。
本病由于悲怒忧思,情志不遂,致肝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互结,或因肝肾阴精亏损,虚火内动,灼津为痰,痰火结聚于筋脉而不去,致使筋脉拘急而发。
本病分为急、慢二类。本病起病缓慢,初期多无明显全身症状
,体温也不高。至引起病人注意时,已于颈部一侧或两侧出现肿大的淋巴结,多发生在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和颌下部。最初,淋巴结如豆大或小指头大不等,互相分离,按之坚实、推之可动,不觉疼痛,皮色不变,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中期淋巴结逐渐增大,淋巴结周围发生慢性炎症,使淋巴结互相之间与周围组织及皮肤发生粘连,这时推之不动,呈串珠状,疼痛加重。病情继续发展,淋巴结发生干酪性坏死变性、液化,成为寒性脓肿
,局部有波动感。皮色渐转暗红,可发生破溃而不易愈合的溃疡或瘘管,流出稀薄米汤样或夹有豆腐渣样的脓液
。常有潮热、消瘦、咳嗽、盗汗、头昏、失眠、厌食等症状。取发病部位循经取穴,用泻法。
颈部瘰疬穴位:臂臑 肩井 百劳
项部瘰疬穴位:翳风 支沟 足临泣
腋部瘰疬穴位:天井 少海 阳辅
5、瘿瘤、瘰疬是什么病
瘿瘤gall,cecidium 瘿(瘤) gall,cecidium 指由于其他生物的寄生,极少是由于共生所引起的植物体异常发育或异常生长的部分。主要由于寄生生物的代谢物质引起寄主细胞的异常生长(分裂、肥大、分化),有时也由于局部组织的崩溃而形成。过去,仅仅注意到瘿瘤是由昆虫所造成的(虫瘿)。但Thomas(1873)把它的定义扩大了。瘿有时与焦油等致瘤物质造成的植物肿瘤(plant tumor)或细菌寄生所引起的炎症不易区分,但一般地说瘿瘤组织生存期比较长,与其原组织的寿命几乎无大差异,所以是可以区别开来的。根据寄主种类可分为动物瘿(Zoocecidium;德Zoocecidie)与植物瘿(phy-tocecidium;德Phytocecidie)二种,前者除线虫、蜱螨类外,昆虫占多数,后者除细菌外其他菌类也不少。与根瘤菌的共生而形成的豆科植物的根瘤也属于此类。 1.中医病名。生在皮肤﹑肌肉﹑筋骨等处的肿块。瘿多生于颈部﹐皮宽不急﹐按之较软﹐始终不溃;瘤遍体可生﹐肿块界限分明﹐按之较硬﹐可能溃破。因发病情况不同﹐而有五瘿(筋瘿﹑血瘿﹑肉瘿﹑气瘿﹑石瘿)﹑六瘤(筋瘤﹑血瘤﹑肉瘤﹑气瘤﹑骨瘤﹑脂瘤)之称。亦专指瘿。 2.指虫瘿。 词语分开解释: -------------------------------------------------------------------------------- 瘿: 瘿(癭) yǐng 中医指多因郁怒忧思过度,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或生活在山区与水中缺碘有关的病。 详细>> 瘤: 瘤 liú 身体组织增殖生成的赘生物,多由刺激或微生物寄生而起:瘤子。肉瘤。肿瘤。根瘤。瘤胃
6、什么叫瘰疬?谢谢
瘰疬又称老鼠疮复,生于颈部的制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多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严重时可溃破流脓。该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
(6)瘰疬是什么病扩展资料:
病因病机
瘰疬发病情况多由三焦、肝、胆等经风热气毒蕴结而成,肝肾两经气血亏损,虚火内动所致,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多因外感风热、内蕴痰毒而发;慢性多因气郁、虚伤而发。该病常愤怒忿郁,谋虑不遂,精神颓靡。
结核杆菌可通过淋巴或血行途径感染颈部淋巴结,鼻咽部、口腔、喉部结核多通过黏膜下淋巴回流感染到淋巴结,肺部结核则可通过血行或淋巴途径感染淋巴结。而民间医者常说此病发病原因:病人由于常和家人或邻里之生气过多,脾气暴躁引起。
7、瘿瘤与瘰疬有什么区别
1、症状不同
瘿瘤: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常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压迫症状。甲状腺恶性肿瘤可侵犯周围组织引起声嘶、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症状,还可导致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瘰疬: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
2、病因不同
瘿瘤:常因碘缺乏、对甲状腺素需求量增高、甲状腺合成和分泌障碍;性别,遗传因素,射线照射,促甲状腺激素过度刺激等引起的疾病。
瘰疬:多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
(7)瘰疬是什么病扩展资料:
瘰疬的临床表现
1、初期
颈部核块如黄豆大小,一个或数个,可同时出现或相继发生,皮色不变,质稍硬,表面光滑,不热不痛,推之能活动。
2、中期
核块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有时数个核块互相融合成大的肿块,推之不能活动,疼痛。当进一步化脓时,则表面皮肤转成暗红色,微热,按之有轻微波动感。
3、后期
已化脓的肿块经切开或自行破溃后,流出清稀脓水,夹有败絮状物质,疮口呈潜行性管腔(表面皮肤较薄,皮下有向周围延伸的空腔),疮口肉色灰白,四周皮肤紫黯,并可以形成窦道。如果脓水转稠,肉芽变成鲜红色,表示即将愈合。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瘿瘤
网络-瘰疬
8、瘰疬的症状是什么?
瘰疬(淋巴结核)抄以颈部为最常见,颈部淋巴结核还可合并纵隔肺门部、腋窝部、腹股沟部淋巴结核。因此,这里以颈部淋巴结核为例叙述淋巴结核临床表现。
一般生于颈部一侧或双侧,轻者推之可动,肿块形态各异,小如花生米,大如拳头[肿块生于颈耳下血脉处并不可动摇者,多属危症也],更有甚者颈部成串而生,结核累累。多数患者经长时间治疗,但肿块始终无法消散。瘰疬多发生于少阳和阳明两大经脉,全身其它地方亦可发生,但症状不如颈上的来势凶猛。若因陈失治,久则破溃肉腐,脓血淋漓。
传统黑膏药消疬贴由鳖甲、黄芪、当归、五味子、乳香、没药等多味中药材精细配伍,其效专力宏,渗透腠理,直达病灶,对难缠的瘰疬症状有奇效。
此方采用纯天然中药熬制而成,药物的有效成分相对集中,并迅速作用于肌表,进而直达病灶,其药性温和,无副作用,能有效针对瘰疬病症。
9、疠症在古代是什么病
一、疠(lì),是一个汉字,基本意思是:
⑴即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
⑵指某些烈性传染病。
⑶专指麻风病。与癞同。
二、疠
⑴即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
⑵指某些烈性传染病。
⑶专指麻风病。与癞同。《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王冰注:“然此则癞也。”
又,通癞,音赖 lai,亦称疠风、大风、恶疾,指麻风病。
①《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疠,音赖。《长刺节论篇》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发眉生而止针。’此与此节相同,故录之。”
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滑云:‘……胕、腐同。此段当为: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疠者,有荣卫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简按:此未知果是否,录以存一说。《长刺节论》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发眉生而止针。’又《四时气》篇云:‘疠气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并与此节相同。曰大风,曰疠气,即疠之谓耳。”
10、瘰疬是什么病
瘰疬又来称老鼠疮,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源染性外科疾病。
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多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严重时可溃破流脓。该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
http://ke.baidu.com/view/163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