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脾湿怎么调理

脾湿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21-01-30 00:08:29

1、脾湿怎么办

脾湿的原因

脾湿生痰型哮证(脾虚)[病因>由于脾失健运,饮食不化,水湿郁内,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成哮喘.

脾湿症状

饮食减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证.
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痰多质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象细软.

可分为寒湿和湿热.其中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而湿热蕴脾是指湿热内蕴,脾湿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脾湿的 调养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在足三里(膝关节髌骨下,髌骨韧带外侧凹陷中,即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天枢(肚脐左右两侧各向两旁大约2寸处),神阙(肚脐部位),气海(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下大约1.5寸处),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中脘(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等穴位用艾条熏灸直至皮肤发红且微微发烫为止,此法最具成效,已有多人验证,每日需时不长,最多30分钟,不过一般人难以持之以恒,因为至少要三个月才小有成效。吃药可吃参苓白术散(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炒扁豆12克、山药12克、薏苡仁12克、莲肉9克、陈皮6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枣5枚),此方专治脾胃虚弱之证,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后温服,每月七副。另外饮食上多吃些温性食物,少吃寒凉之品,每天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一年之后可彻底根除脾虚胃寒的毛病。

饮食

饮食:
竹笋西瓜皮鲤鱼汤
竹笋西瓜皮鲤鱼汤鲜甜可口,具健脾利水、祛湿降浊的功效,同时能适应于湿脚气,症见足胫浮肿麻木,沉重无力,身重困倦,小便短少,大便不畅.亦可用于多发性神经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慢性肾炎、高血压、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等属于湿浊内盛有上症者.
〔材料〕鲤鱼一条、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苡仁10克、红枣3个、生姜3片.
此汤治症乃因湿浊蕴聚脾胃所致,治宜化脾之湿为主.汤中鲜竹笋性凉,味甘、微苦,其补益力虽逊,但清爽味美,更主要的是具有开膈消痰、通利2便之效,使痰湿秽浊之物从大、小2便排出,尤适于大便干硬量少者;西瓜皮性微寒,味甘、淡,功能利水轻身,配5竹笋既可增强其利水之力,又可保留其味道之甘美;生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功能清利湿热、健脾利水;眉豆、鲤鱼所含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1等均甚丰富,既能健脾利水,又可使汤品清香可口;生姜性温味辛,既能辛散水气,又可使竹笋之通利而不伤脾阳.
〔烹制〕竹笋削去硬壳和老皮后,切成片状,用清水浸泡1日;眉豆、生苡仁及去核的红枣水洗后,稍浸片刻;鲤鱼宰后去鳃、内脏,不用去鳞,洗净;西瓜皮切片状后全部材料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亳升(约8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捞起鲤鱼、眉豆、生苡仁拌入酱油亦可佐餐用,此汤品可供2-3人用

2、脾湿怎么办?

首先,夏季多湿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界阴阳转化的一种正常偏性。“春温夏热秋清凉,冬气冷冽令指长”。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已经适应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所以在暑湿季节,只要规律生活,湿邪不会给人造成多大的问题,随着季节的变化,湿邪自然就会消退。

其次,部分人需要通过食疗来去除体内的湿邪。对于湿热邪气如舌红苔黄腻,头脑不清醒,口粘、口苦,口渴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等症状可以喝生薏米和绿豆粥,或吃西瓜;湿气重的人则需要注意不要简单祛湿,还有注意同时调理肠胃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对于湿邪严重的如舌淡苔白腻,头蒙如裹,口不渴、脘痞、腹胀、四肢困倦重浊、大便溏泄等症状可以用葛奕汤,不但能去除湿热和湿邪而且对健脾胃都有不错的效果。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的湿邪通过食疗不能缓解的话,需要到医院就诊。尤其是有消化道慢性疾病的人,夏季的湿邪阻遏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后,如果诱发原有疾病加重更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2)脾湿怎么调理扩展资料

脾湿病因:由于脾失健运,饮食不化,水湿郁内,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成哮喘。

症状:饮食减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证。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痰多质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象细软。

应适当多吃些薏米(可熬粥)、冬瓜、苦瓜、红小豆类食物,以祛痰湿。每天用艾条熏足三里、天枢和神阙(肚脐部位)、中脘等穴位,直至皮肤发红且微微发烫为止,每日半小时左右。此方法若持之以恒,效果将十分显著。

3、脾湿怎么调理呢?

脾湿会影响消化功能,容易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四肢冰凉的情形,甚至会造成水分滞留,形成水肿。事实上,现代人脾虚的很多,到了湿热季节更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要去湿热、消水肿、减肥,可以多吃冬瓜、丝瓜、苦瓜、莲子、红豆、薏仁、山药等去湿利尿的食物。尤其薏仁、红豆则是清除体内湿气的好帮手。薏仁可以去湿气、消水肿,健脾益胃。红豆也有利水消肿、健脾胃的效果。煮的时候多加点水,可把汤汁当水喝,薏仁红豆粒则当饭吃,不仅健脾、祛湿,还可以养血(注意,煮水时红豆别煮破)。而且又湿又热的天气最容易中暑了,要把体内的湿热之气排出, 一定要多喝好水,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赶走湿气的3种途径。第一,补脾,脾胃好了运化水湿得利,湿气自然代谢掉;第二,利水。通过作用于小肠经,利尿,把湿气排走;三、打开汗腺,身体水湿也可以通过汗液排出(运动或者喝姜枣膏散寒除湿)。 

脾湿,湿气重,宜吃烙饼,烙饼烤焦,水份蒸发了,云湿气,或者馒头片烤焦黄。脾受伤,内湿,宜吃馒头干,硬但好消化。不吃不代表健康,要吃对,小米粥,暖胃。锻炼是为了身心放松,剧烈运动时一般肌肉会紧张,心情随之紧张,锻炼不会有效果。汗是津液,是营养,血气不足加上运动挥汗如雨,只会更伤人。身体湿气重,血液不够,肺怕凉,所以影响肺,所以气不够用,所以会想要深呼吸或叹气。胃凉就会胀气,应该多晒太阳,推拿肚子和背,吃地里长的食物,土豆,红薯,小米粥等。治疗方法:艾灸,拔罐,推拿。中脘穴:轻轻点,一点点渗透,会有点点疼。效果:修复血液
水分穴:推拿,养脾。

4、脾虚脾湿怎么调理?

调理脾虚要劳逸结合
中医认为“脾在志为思”,有“思虑伤脾”之说,思虑过多,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状。大家想必都曾有过思虑多了、食欲减退的现象。
脾的保养保健重点在于避免思虑过多,要劳逸结合。工作时就认真工作,工作之外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要顺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强求。
调理脾虚要顺应时节
中医认为“脾与长夏相应”,长夏就是农历六月,雨水较多,湿气重。而脾的特性是喜燥而恶湿,所以长夏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湿邪侵害人体。这个时间不要淋雨涉水,更不要吃较油腻的食物。但是也需要长期调节,德辅的常菋保茶温脾散寒,和中缓急止。
穴位按摩赶走脾虚
①揉三阴交穴: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
②按揉天枢穴:两手放于腹部两侧,中指按压天枢穴(脐旁开2寸处),按揉30次。
③揉隐白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隐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内侧),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隐白穴。
④揉明陵泉穴:双手扶于双膝,用拇指按压阴陵泉穴(胫骨内铡下缘)旋转揉20次。
⑤揉足三里穴: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左右旋转按压30次。
⑥揉公孙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的公孙穴(足内侧,第一跟骨下缘),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公孙穴。

5、脾湿怎么治疗

治疗脾湿症状的最好方法,其实就是用艾灸的方法,用艾灸天枢穴,就是在专肚脐左右两侧各向两旁大属约两厘米处,神阙穴,气海穴,这些穴位,都是在肚脐的周围,只要找到正确穴位,艾灸肚脐对于治疗脾湿症状是有一定效果的,我也是脾虚脾湿寒体质,最近就是在用长生鹤艾条进行这些穴位的艾熏,卓有成效,有条件可以试试!

6、肝火旺,脾湿怎么调理

保持规律作息,切不可长时间熬夜通宵,减少久坐的时间,多运动来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控制生活的次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7、怎样治疗脾湿?

你好,脾湿的症状是饮食减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证专。神倦乏属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痰多质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象细软。治疗当健脾胃化湿热,所以这病症主要症状就是这样的,应该服用中药汤药治疗。常用化湿药主要有苍术、藿香、厚朴、白豆蔻等,代表方剂有平胃散、藿香正气散。望采纳谢谢

与脾湿怎么调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