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是什么疾病呢?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长期精神刺激,长期暴饮暴食,长期的缺乏运动)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2、糖尿病并发症是什么?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栓、白内障等。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代谢性疾病。目前只有通过各种医学手段才能完全控制血糖,才能完全治愈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很可能会引起糖尿病并发症,那么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这些都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1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引起这种并发症的原因很多,如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甚至疾病感染。它是一种导致糖尿病足或下肢病变的疾病。在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轻则截肢,重则危及生命。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常见的症状是尿白蛋白含量较高。一旦出现这种现象,说明肾小球功能已不可逆转地下降。因此,有必要控制是否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三。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一般有冠心病的人群。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异常的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蛋白质和脂肪代谢而导致体内环境失衡,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在导致体内环境紊乱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冠心病。
4脑血栓形成
糖尿病人群发生脑血栓的概率非常高,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2倍。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分含量较高,血液会变得越来越粘稠,血小板聚集会越来越严重,自然血流速度也会变慢,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脑血栓。
白内障
资料显示,在白内障患者中,三成人属于糖尿病,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明显较高,而在眼内房水葡萄糖代谢会转化为山梨糖醇,物质在晶状体中积累,然后会出现晶体纤维肿胀,严重者可能也会出现骨折和崩解,长时间会出现浑浊影响患者的视力,长期下去也可能导致失明。
感染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继续存在高糖现象,而这种环境非常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高血糖还会抑制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这两方面都会降低抗感染的能力,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糖尿病并发症有多种,如不及时控制,轻度失明,降低抵抗力,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方法,但是有相关的控制血糖的方法,严重的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有些症状可以通过调节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来实现。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要太灰心,积极控制血糖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消渴症在古代是否能被治愈?中医似乎你得什么病,都能给你开出药吃。
消渴不就是肾阴虚。休息好。不思虑过多
。不操心多。一切都会好的。多吃有水分的食物。汤
粥。不要熬夜。一切都可以补回来的。
如果你这个阴虚。
用这个
人参
麦冬
玉竹
天冬
五味子
熬成汤剂
当然熬成熬
最好。
以润为主。
4、中医认为什么是糖尿病?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一书就有论述,并认为糖尿病与生活富裕、饮食丰美密切相关。后世又不断补充和发展,如隋唐时期的中医书籍就指出糖尿病应重视饮食疗法和体育锻炼。中国医生最早指出糖尿病病人尿甜并用于该病的诊断。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症状及其并发症等均有详细的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注:中医指口特别干燥,一般称为口干舌燥,喝水喝得特别多,小便也特别多的病,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病的范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
糖尿病早期病理变化以阴虚燥热为主,如果病变早期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阴损及气(注:根据中医阴阳互为根本的原理,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同样,阴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虚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是阴阳的对立处在低于正常水平的平衡状态,是病理状态而不是生理状态。),燥热伤阴耗气,同时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痰浊瘀血,从而使气血运行受阻,因此糖尿病中期病理变化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注:痰湿和瘀血阻滞了经络。)。如病程迁延日久,阴损及阳,以致形成糖尿病后期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5、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因肺、胃、肾等脏腑燥热阴虚,水谷输布(注:是运输、布散的意思,主要是指脾的功能。脾主运化,能将消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运输于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运达全身,除脾的运化输布作用外,还依赖于肺、膀胱、三焦等脏腑的作用方能完成,由于脾能“为胃行其津液”,且脾所散的精微需上归于肺,方能达于全身,所以常说脾有“输布”和“转输”的、作用。)失常所致的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或尿浊而有甜、形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与人体的先天禀赋、后天饮食、情志、劳欲、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
先天禀赋(注: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不足,五脏虚弱;后天饮食不节、积热伤津(伤津即伤阴);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脾胃虚弱、气虚下陷;瘀血内阻,瘀久化热;痰湿互结,化燥伤阴;外感六淫(注: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的六气不易于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发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化热伤阴;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等等,这些因素可单一存在,又可同时致病。
6、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
糖尿病的原因都有
1、遗传因素
平时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是由于遗传的专因素而引起的,尤其是有糖尿病属家族史的病人更显突出。如果夫妻两人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他们所生下来的孩子有一半机会是会患上糖尿病的。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有糖尿病,虽然小孩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是会成为糖尿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他所生孩子的患病率也会相对较大的。
2、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
除了遗传因素外,糖尿病发病原因就是来自于病人平时的不良习惯和一些其他的生活因素。比如年轻时的操劳过度,导致机能受损,或是先天的不足后天又失去平衡,或者未老先衰,以及肥胖的人等,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干扰到了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血管障碍等。这些因素致使胰腺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这种现象都会产生糖尿病的得病机会。
7、有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是因肺、胃、肾等脏腑燥热阴虚,水谷输布失常所致的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或尿浊而有甜、形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与人体的先天禀赋、后天饮食、情志、劳欲、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后天饮食不节、积热伤津(伤津即伤阴);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脾胃虚弱、气虚下陷;瘀血内阻,瘀久化热;痰湿互结,化燥伤阴;外感六淫,化热伤阴;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等等,这些因素可单一存在,又可同时致病。
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古今医学家特别强调肾脾两脏亏虚在消渴病发病中的重要性。肾与脾又由于医学家的见解而成为两种病因说。肾虚说:以肾虚为最,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精藏于肾又赖肾精以濡养,肾精亏少,阴液不足则发为消渴,治疗上重在补肾。近年国内对糖尿病患者补肾治疗观察表明,采用补肾益气调补阴阳的中药治疗后,肾虚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明显降低。脾虚说:脾虚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脾胃升降失调是消渴病的病机,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中脾脏的生理功能,基本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胰腺的生理功能,中医学所认识的与消渴病发病密切相关的脾虚病理,实质上包括了胰腺的病理改变。
饮食不调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燥刺激食物,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或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损耗阴津,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发为消渴。
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造成精神紧张、烦郁。怒而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火旺盛,耗伤肾阴,阴津亏乏,化生不足,不能上输肺,致肺之敷布无源,通调水道无力,三多之症随之而起,引发消渴。忧思过度,思则气结,脾胃因此失其健运,五脏失去水谷精微之濡养,久之亦可形成阴虚燥热之消渴。
情志因素不仅可诱发糖尿病,还可使症状加重,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的症状,发病后心理负担加重,精神抑郁紧张或情绪不稳定,造成病情加重。
劳欲过度
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为后天之本,主水谷之运化,脾气虚损,则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利用,肌肉失其濡养,则日久必见消瘦;五脏六腑失其濡养,则气血津液虚损,燥热内生而成消渴。
安逸过度,则气血不畅,气虚体胖,气滞不畅,脾胃运化变缓,气血津液化生自然不足,加之气滞日久,多成郁化热,耗伤津血而成消渴之证。
房事不节,劳逸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脾胃虚弱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赖之以生存。若脾之气阴不足,则脾气不升反降,气虚下陷,运化失权,水谷精微无以化生,则上不能奉心肺则燥热,下不能滋肝肾则阴虚。阴虚燥热又可伤及脾阴而不能化生津液,成为消渴。
瘀血内阻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疏泄不利,造成气滞,气滞则血因之阻塞,血瘀则气亦不得通,影响水液敷布;瘀血内阻,瘀久化热,燥热伤阴,不能化生津液,则发为消渴。
现代研究表明,瘀血在糖尿病的发病中,既是发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痰湿互结
中医认为,形体丰满肥胖,过食肥美之品,可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生,积聚成痰。痰湿互结,日久化热,湿热熏蒸于三焦,或雍阻于肺,或留滞于胃,或停留于肝胆,阻遏气机的运行,进而阻碍津液的敷布,出现消渴的症状。
外感六淫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皮毛者,肺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肺气虚不能卫外,则六淫之邪犯肺,化热生燥。肺燥伤阴,肺阴不足,阴津不能敷布,则引发肺燥、胃热、肾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发为消渴。
过服温燥药物
长期服用温燥壮阳之剂,或快然纵欲,或意欲长寿,或久病误服温燥之品,致使燥热内生,阴津亏损,发为消渴。
纵观中医所述糖尿病之致病因素,多因伤阴所致,津、精、血统为中医阴之范畴,而热、郁、劳欲过度、瘀、痰湿、外感六淫皆可化热、化火、化燥而伤阴。
8、什么是糖尿病?
从医学定义上来说,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病原因专是由胰岛功能受属损或者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血糖不能很好的代谢,而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它的发现是从尿中有糖而开始的,我们国家以前是通过尿糖试纸来进行测定,看有没有糖尿病。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通过查末梢血糖和静脉血糖有没有超过正常范围,有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来评价是不是糖尿病。有些朋友是在自己比如手术、外伤、感染发烧的时候,查了次血糖是8mmol/L、9mmol/L,觉得血糖高了,怀疑自己是不是糖尿病。实际上糖尿病,我们应该排除一下应激性血糖偏高的情况,这种应激血糖偏高是机体在有应激因素,所谓应激因素就是有手术、外伤这些情况下,机体出现血糖偏高。它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时候我们不能盲目的说自己有糖尿病了,一定要这些应激因素都缓解了之后,比如不发烧好几天后,再去复查一下血糖,如果这时候血糖正常了,就没有糖尿病。如果这时候血糖还是偏高的,要进一步去内分泌科做糖尿病的检查,明确有没有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