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蛋白尿是什么

蛋白尿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1-26 08:38:23

1、尿蛋白1+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1+提示有肾脏的损害。比较常见的疾病有慢性肾炎、早期的糖尿病肾专病和高血压属肾病,还有IgA肾病等引起,建议用户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进行诊治。

尿蛋白1+是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是0.2-1.0g。超过150mg,为轻度的尿蛋白,生理性可自行恢复,病理性尿蛋白1+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如运动、发热等情况也会引起尿蛋白1+,不需要任何诊治,若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就要进一步检查。

(1)蛋白尿是什么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需要控制盐的摄入量,肾炎用户大多合并水肿、高血压,盐摄入过多会加重水肿,加重高血压,增加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肾脏的恢复。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小于3g,包括食盐,也包括调味品中盐的含量。

2、对于肾炎用户,如果水肿比较明显,需要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包括喝的水、稀饭、饮料,也包括食物中的水分,比如蔬菜、馒头、水果。建议肾炎患者低优质蛋白饮食,因为机体并不需要摄入过多蛋白,反而会增加代谢废物。

3、优质蛋白主要是动物蛋白,包括肉、蛋、奶,动物蛋白一般占一天总摄入蛋白的一半左右,因为过多摄入植物蛋白不仅不能维持机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反而会增加尿素氮等代谢废物。

2、尿检尿蛋白+/-是什么意思

一般如果患者的尿常规提示尿蛋白加减号,一般患者的病情是不严重的。需要区分患者是否为回功能性答蛋白尿,例如如果患者处于长时间精神紧张或者严重受寒、高热、重体力劳动、充血性心衰或者进食一些高蛋白饮食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尿蛋白加减号。一般去除病因后尿蛋白会迅速消失;有可能见于一些胡桃夹现象引起的体位性蛋白尿,是由于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挤压左肾静脉所引起的。
另外要尿蛋白加减号还有可能是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者是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词,需要去正规综合性医院肾内科就诊,需要完善相关化验检查评估病情,从而能够得到更针对性的治疗;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避免感冒等。

3、什么是蛋白尿?

正常人每日滤过的原尿达180
升之多,但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分泌,最后浓缩排出的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约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测不出来的。
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蛋白尿在诱因解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
尿中有无蛋白,含有蛋白量的多少,有一个简便粗略的检验方法:将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现白色混浊,加5%醋酸5~10滴再煮沸,如混浊消失,说明尿中无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如混浊不消失反而增加,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常见于三种情况:
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后,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导致蛋白尿。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陷时,对蛋白重吸收减少或分泌蛋白增加,导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的肾毒表现等。
溢出性蛋白尿(也称凝溶蛋白尿)患者尿液加热到40℃时混浊,60℃时凝固,达100
℃时溶解。见于多发生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巨球蛋白血症等。

4、蛋白尿是什么意思啊?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蛋白尿?

请对照以下解决。
正常人每日滤过的原尿达180升之多,但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分泌,最后浓缩排出的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约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测不出来的。
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蛋白尿在诱因解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
尿中有无蛋白,含有蛋白量的多少,有一个简便粗略的检验方法:将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现白色混浊,加5%醋酸5~10滴再煮沸,如混浊消失,说明尿中无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如混浊不消失反而增加,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常见于三种情况:
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后,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导致蛋白尿。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陷时,对蛋白重吸收减少或分泌蛋白增加,导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的肾毒表现等。
溢出性蛋白尿(也称凝溶蛋白尿)患者尿液加热到40℃时混浊,60℃时凝固,达100℃时溶解。见于多发生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巨球蛋白血症等。

5、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什么呢

蛋白尿见于很多肾脏疾病,是肾功能出现损害的一种主要表现,但病种不同,产生蛋白尿的原因也就有所区分,因此,我们要想更好的根治肾病,因病对症治疗是关键,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引发蛋白尿的原因有哪些?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临床最多见的类型。见于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损伤破坏了滤过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减弱而致。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在正常情况下经肾小球滤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质,几乎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当肾小管疾病时,蛋白质重吸收受障碍,小分子蛋白质就会从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由于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质浓度很低,故此类病人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有时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3.溢出性蛋白尿

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浓度增加,如本周氏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若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吸收阈限,就可以排出,见于骨髓瘤、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4.组织性蛋白尿

组织遭受破坏后可以释放胞质中各种酶及蛋白质,若分子量小,肾小球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小管吸收阈限,就则可自尿中排出。该项蛋白液可以直接从肾小管排出,如癌胚抗原——aFP、溶菌酶、肾小管基膜抗原等。

6、什么是蛋白尿?

蛋白尿是由于人体血液中的蛋白流失到尿液中,蛋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患者版多因为排泄或吸收出现权问题导致蛋白尿的出现。蛋白尿常见于肾炎患者和肿瘤患者。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6)蛋白尿是什么扩展资料

如果是以下项中其中的某一项导致出现蛋白尿,建议去做深入的检查。

假性蛋白尿常见于以下情况:

1丶尿中混入血液、脓液、炎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规蛋白尿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这种尿的沉渣中可见到多量红细胞、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而无管型,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

2丶尿液长时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混浊,易误认为蛋白尿,但加温或加少许醋酸后能使混浊尿转清,以助区别;

3丶尿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此情况,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尿沉渣可找到精子、较多扁平上皮细胞等,可作区别;

4丶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

5丶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应阴性。

参考资料

网络—蛋白尿

7、尿蛋白是什么

当肾小来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源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与蛋白尿是什么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