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肌炎严重吗???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休息,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
【临床表现】
1、 症状: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 体征: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扩大,杂音改变,心律失常。
【用药】
1、 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每天200mg;玛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 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3、 促进心肌代谢
(1) 维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2) 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3) 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 环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 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岛素8u,15%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
(6) 免疫抑制剂:用于慢性、迁延型病例。糖皮质激素:一般发病10~14天内不主张应用,但如有高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强地松40~60mg,每日顿服,或氢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月26周后停药。
【预防】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春天要防心肌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逐渐减少,风湿性心肌炎发病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却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基病毒B最常见,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心脏发生心肌炎。可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青少年多见。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病初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可能发现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作血沉、心肌酶测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萨基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可为阳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变者可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营养不良也是诱因。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
心肌炎及心肌病的治疗:目前西医学对心肌炎及心肌病的治疗效果还不理想.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来说,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对慢性心肌炎患者的心律失常疗效欠佳.心肌病的病因至今未明,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心肌炎和心肌病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且不易治疗的疾病.从这些年来中医治疗这类心肌疾病的疗效来看,形势是喜人的.我们中医中药治疗这类疾病可以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优势.
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辅助治疗:增健口服液+海豹油胶囊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作为患儿的家长,应积极配合大夫的治疗,并注意生活上的护理。
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感冒、肠道病毒性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在感冒发生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防止各种病毒感染。一旦发现病毒感染后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心肌炎是指毒素或毒物所致的心肌炎症,除白喉、伤寒、菌痢等感染性疾病外毒素、内毒素对心肌损害外,某些生物毒素如蛇毒、毒蕈、河豚、乌头等,以及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奎尼丁、奎宁、依米丁、锑剂、有机磷、有机汞、砷、一氧化碳、铅、阿酶素等,均可引起心肌损害产生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往往是全身中毒的一部分重要表现,病情危重或并发严重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者死亡率高,及时、有效地抢救往往能够挽救病人生命。
一、症状体症
1 .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悸、气短、体和肺循环瘀血征象;
2. 心律失常的表现。
二、诊断依据
1. 毒素或毒物经皮肤粘膜、胃肠道或呼吸道等进入体内证据;
2. 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三、治疗原则
1. 立即终止毒物或毒素继续进入体内,并促进其排泄;
2. 使用解毒剂或对抗剂;
3. 改善心肌代谢和营养;
4. 防治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5. 对症治疗。
四、专家提示:该病主要是由于毒素或毒物经皮肤粘膜、胃肠道、呼吸道等进入体内,引起了心肌损害。除白喉、伤寒、菌痢等传染病的内外毒素对心肌损害外,蛇毒、毒蕈、有机磷等中毒常见于农村;锑、汞、砷、铅剂等中毒易发生于工业污染区;河豚、一氧化碳等中毒在城镇时有发生;还有某些药物如奎宁、依米丁、阿酶素等引起的心肌损害。因此提高公众对毒物的认识和防止毒物进入体内甚为重要。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终止毒物或毒素继续进入体内,脱离接触毒物或毒素,采用清洗皮肤和粘膜、催吐、导泻等办法促进其排泄,迅速送往医院抢救,及时有效的救治往往能够挽救病人生命,否则后果严重。对于中毒性心肌炎,改善心肌代谢和营养,防治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是治疗的主要内容
2、心肌炎的病理是什么?
按组织病理学,心肌炎可分以心肌变性为主的实质性心肌炎和以间质损内害占优势的间质性容心肌炎。根据病变范围的大小,又可将心肌炎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按病情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大体标本检查,心肌炎病变比较广泛者,心肌非常松弛,呈灰色或黄色,心腔扩张。如合并心包炎或心内膜炎同时尚可见到心包肿胀,并有心包渗液、心内膜、心瓣膜赘生物形成或溃疡性变化,或有附壁血栓形成。心肌炎病变比较局限者在大体标本上不易发现,仅在显微镜下能发现局灶性变化。因此,心肌炎的病理学检查必须在心脏各个部位的心肌进行多处切片,以免遗漏。
镜检见心肌纤维之间与血管四周的结缔组织中可有组织细胞、淋巴、嗜酸性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间质水肿,心肌纤维可有脂性、颗粒性或玻璃样变性,也可有心肌溶解或坏死。心肌炎的病变也可累及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如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束支和浦肯野纤维,成为临床上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
3、心肌炎是很严重的心脏病吗????
一,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二
【病因】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
【临床表现】
1、
症状: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
体征: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扩大,杂音改变,心律失常。
【用药】
1、
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每天200mg;玛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
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3、
促进心肌代谢
(1)
维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2)
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3)
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
环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
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岛素8u,15%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
(6)
免疫抑制剂:用于慢性、迁延型病例。糖皮质激素:一般发病10~14天内不主张应用,但如有高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强地松40~60mg,每日顿服,或氢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月26周后停药。
三,心肌炎病人七忌一忌急剧减肥。闪电式的饥饿减肥法,会使体重过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质消耗与肌肉组织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退。
二忌饱食。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使性的心肌梗塞。
三忌频繁起夜。心肌炎病人半夜起夜有危险。
四忌拒绝脂肪。如果心肌炎病人每周食用两次鱼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纤维素较高食物的病人还低30%。故心脏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适当安排鱼、禽食品,有助于心脏康复。
五忌菜籽油。菜籽油中含有40%的芥酸、心肌炎病人食后会使血管壁增厚,心脏脂肪堆积,加重病情。
六忌晨跑。日本运动医学专家发现,清晨慢跑对心脏可造成不适当压力,故应采取散步、练气等方式。
七忌饮酒。包括含有酒精的饮料,有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
4、请问心肌炎是什么病?
心肌抄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的疾病袭,这种疾病可以累及整个心脏,从而引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的障碍等。引发心肌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少见的感染源,比如螺旋体、立克次体、蠕虫等。另外,引发心肌炎的原因还包括药物性、毒物、放射性和结缔组织疾病引发。血管炎、结节病、巨细胞疾病也可以引发心肌炎。所以一旦临床上表现出心脏的炎症,要积极寻找发生心脏炎症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心肌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以自限,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或者适当休息,就能够很快恢复。少数病人有临床爆发性的急性期表现,表现为恶性的心律失常,甚至是猝死。严重的心力衰竭,甚至导致心源性休克。有的病人经过短暂的治疗度过了急性期,但是后续发展到扩张性心肌病的慢性病程阶段,最后发展到慢性的心力衰竭阶段。因此心肌炎的病情因人而异,临床一旦发生心肌炎,要积极的进行临床治疗,争取得到非常好的临床转归。
5、心肌炎这个病严不严重,会不会导致什么后果 !
心肌炎
概述
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在心肌上的炎症性表现,由于心肌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程度的不同,轻者可无临床症状,严重可致猝死,诊断及时并经适当治疗者,可完全治愈,迁延不愈者,可形成慢性心肌炎或导致心肌病。
病因
细菌性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他如真菌,原虫等均可致心肌炎。但目前以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
致病条件因素①过度运动、运动可致病毒在心肌内繁殖复制加剧,加重心肌炎症和坏死。②细菌感染,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时,可能起协同致病作用。③妊娠: 妊娠可以增强病毒在心肌内的繁殖,所谓围产期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④其他: 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等,均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症状
青壮年发病较多,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由于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无力。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胸闷、胸痛、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严重者心功能不全。常见体征,窦性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平行。也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界扩大者占1/3-1/2,见于重症心肌炎,因心脏扩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杂音。心肌损害严重或心力衰竭者,可闻舒张期奔马律,第一心音减弱,合并心包炎者可闻心包摩擦音。
轻者可完全无症状,重者心力衰竭或猝死。表现悬殊。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六个类型:①无症状型:感染后1-4周心电图出现S-T改变,无症状。②心律失常型:表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③心力衰竭型: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④心肌坏死型:临床表现类似心肌梗塞。⑤心脏增大型:心脏扩大,二尖瓣及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⑥猝死型:无先兆,突然死亡。
检查
一、心电图: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高,且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起病后心电图由正常可突然变为异常,随感染的消退而消失。主要表现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二、X线检查:由于病变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不同,放射线检查亦有较大差别,大约1/3-1/2心脏扩大,多为轻中度扩大,明显扩大者多伴有心包积液,心影呈球形或烧瓶状,心搏动减弱,局限性心肌炎或病变较轻者,心界可完全正常。
三、血液检查:白血球计数在病毒性心肌炎可正常,偏高或降低,血沉大多正常,亦可稍增快,C反应蛋白大多正常,GOT、GPT、LDH、CPK正常或升高,慢性心肌炎多在正常范围。
四、有条件者可做病毒分离或抗体测定。
治疗
应卧床休息,以减轻组织损伤,病变加速恢复。伴有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2-4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严重心肌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应休息6个月至一年,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论,但重症心肌炎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心原性休克心功能不全者均可应用激素。
常用强的松,40-60mg/日,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6周一个疗程。必要时亦可用氢化考地松或地塞松,静脉给药。心力衰竭者可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心律失常者同一般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法]:补血益气,祛瘀化痰
太子参12 黄芪15 麦冬8 五味子6 丹参9 川芎8 柴胡6 延胡索6 葛根12 桂枝6 石菖蒲6 牡蛎20
[加减]:
(1)心血不足引至头晕乏力者,加酸枣仁6 龙眼肉10 远志4
(2)心气不足者,改太子参为人参10 加熟附子6
(3)痰多者,加浙贝10 全瓜萎15
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虽然某些心肌炎由于在终期可过渡为充血性或限制性心肌病,而被某些学者视为继发性心肌病,但在发病学上心肌炎毕竟是可区分的疾病类型。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炎。心肌炎的分类颇不一致,兹根据病因将其常见类型分述如下:
一、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颇为常见,是由亲心肌病毒引起的原发性心肌炎症,常累及心包,引起心包心肌炎。事实上,所谓特发性心肌炎极可能是因病毒感染引起。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种类颇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Coxsackie)病毒、ECHO病毒(即人肠孤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由于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感染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时可引起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因此,这两种病毒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心肌炎以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最为常见。一般而言,亲心肌病毒可直接破坏心肌细胞,但也可通过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间接地破坏心肌细胞。由于此类病毒衣壳的糖蛋白分子结构与心肌细胞膜的糖蛋白相似,故在感染后,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激活补体的抗体及中和病毒的抗体)既针对病毒,亦针对心肌细胞。因此,当细胞毒性T细胞被致敏后,即可破坏被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
病变
本病病变依患者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妊娠最初3个月的胎儿感染风疹病毒时,可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的无反应性心肌细胞坏死。在妊娠后期,胎儿感染柯萨奇病毒时则可引起全心炎,大多伴有心骨膜纤维弹性组织增生。初生儿的病毒性心肌炎可见到心肌细胞坏死及粒细胞浸润。其后,代之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肉芽组织形成。在成人,多累及心房后壁、室间隔及心尖区,有时可累及传导系统。镜下,主要病变为坏死性心肌炎。晚期,可见到明显的心肌间质纤维化,伴有代偿性心肌肥大及心腔扩张(充血性心肌病)。
二、细菌性心肌炎
细菌性心肌炎(bacterial myocarditis)可由细菌直接感染,或细菌产生的毒素对心肌的作用,或细菌产物所致的变态反应而引起。
1.心肌脓肿 常由化脓菌引起,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化脓菌来源于脓毒败血症时的转移性细菌菌落,或来自细菌性心内膜炎时的化脓性血栓栓子。肉眼观,心脏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性黄色小脓肿,周围有充血带。镜下,脓肿内心肌细胞坏死液化,脓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细菌集落。脓肿周围心肌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间质内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2.白喉性心肌炎 白喉杆菌可产生外毒素,一方面可阻断心肌细胞核蛋白体的蛋白质合成,另一方面可阻断肉碱介导的长链脂肪酸运入线粒体,导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镜下,可见灶状心肌变性坏死,心肌细胞出现嗜酸性变、肌浆凝聚、脂肪变性及肌浆溶解。病灶内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灶多见于右心室壁,愈复后形成细网状小瘢痕。有的病例出现弥漫性心肌坏死,可导致心性猝死。
3.非特异性心肌炎 在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急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及猩红热时,可并发急性非风湿性心肌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是由链球菌毒素引起。病变是间质性心肌炎。镜下,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内及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有程度不等的变性、坏死。
三、寄生虫性心肌炎
寄生虫性心肌炎(parasitic myocarditis)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1.弓形虫性心肌炎 此型心肌炎由鼠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而引起。人类主要因食入含有包囊的未煮熟肉类而感染。弓形虫进入人体后,经血流到达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各种组织,并在细胞内繁殖。弓形虫侵入心肌细胞后很快繁殖,形成集合体,亦称假包囊。心肌细胞很快破裂,病原体进入周围组织。被破坏的心肌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愈复后有瘢痕形成。约半数患者因心力衰竭致死。
2.Chagas心肌炎 此种心肌炎由原虫枯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感染引起,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可引起灶状或弥散性心肌坏死,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心腔扩张,心室壁(主要在心尖区)变薄,常形成室壁瘤,伴有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
四、免疫反应性心肌炎
此类心肌炎见于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其中以风湿性心肌炎最为常见,在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内可见到典型的风湿性肉芽肿(详见本章第六节)。
此外,某些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磺胺、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金霉素等)、消炎药(保泰松、消炎痛)、抗抑郁药(阿密曲替林)、以及抗癫痫药(苯妥因)等。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室间隔。镜检下,常表现为间质性心肌炎。可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溶解及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引人注目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五、孤立性心肌炎
孤立性心肌炎(isolated myocarditis)亦称特发性心肌炎(idiopathic myocarditis),至今原因不明。因其首先由Fiedler(1899)所描述,又称Fiedler心肌炎。多见于20~50岁的青、中年人。急性型常导致心脏扩张,可突然发生心力衰竭致死。
病变
依组织学变化分为两型:
1.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diffuse interstitial myocarditis) 镜下,心肌间质和小血管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有时也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心肌细胞较少发生变性、坏死。
2.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idiopathic giant cell myocarditis) 病变特点是心肌内有局灶性坏死及肉芽肿形成(图8-43)。病灶中心部可见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物,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混有许多多核巨细胞。巨细胞的形态、大小各异,可为异物型或Langhans型多核巨细胞(图8-44)。
图8-43 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
图示左心室心肌的炎症及坏死灶(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区域),男性,37岁
图8-44 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
心肌层内可见多数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200
心肌炎是指心肌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以病毒性心肌炎为多见。一般在病毒感染时,常可因营养不良、疲劳、高热、寒冷、饮酒等致病条件作用下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其临床表现大多可在1至2周内有发热、咽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后出现胸闷、心悸、疲乏、心前区隐痛、气促等症,严重时可并发心力衰竭。但也有一开始发现即为心肌炎后遗症者。
养生指南:
一.预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对易感冒者平时应注意营养,避免过劳,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须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卫生。感冒流行期间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劳逸结合:应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三.适当休息:急性发作期,一般应卧床休息2至4周,急性期后仍应休息2至3个月。严重心肌炎伴心界扩大者,应休息6至12个月,直到症状消失,心界恢复正常。心肌炎后遗症者,可尽量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长时间看书、工作甚至熬夜。
四.饮食调摄: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影响心肌供血,饮酒会造成血管功能失调,故应戒烟忌酒。食疗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参粥等,可按医嘱服用生晒参、西洋参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五.体育锻炼:在恢复期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参加适当的锻炼,如散步、保健操、气功等,可早日康复及避免后遗症。心肌炎后遗症只要没有严重心律失常,可参加一般性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跳舞、鹤翔庄气功、太极拳等,持之以恒,对疾病的康复肯定是有利的。
心肌炎为什么会出现心律失常?
6、心肌炎是什么病?严重吗?怎么引起的?能治好吗?
这个太多了 不好回答 建议去看百科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
【临床表现】
1、 症状: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 体征: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扩大,杂音改变,心律失常。
【用药】
1、 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每天200mg;玛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 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3、 促进心肌代谢
(1) 维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2) 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3) 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 环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 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岛素8u,15%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
(6) 免疫抑制剂:用于慢性、迁延型病例。糖皮质激素:一般发病10~14天内不主张应用,但如有高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强地松40~60mg,每日顿服,或氢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月26周后停药。
【预防】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春天要防心肌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逐渐减少,风湿性心肌炎发病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却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基病毒B最常见,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心脏发生心肌炎。可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青少年多见。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病初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可能发现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作血沉、心肌酶测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萨基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可为阳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变者可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营养不良也是诱因。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
心肌炎及心肌病的治疗:目前西医学对心肌炎及心肌病的治疗效果还不理想.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来说,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对慢性心肌炎患者的心律失常疗效欠佳.心肌病的病因至今未明,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心肌炎和心肌病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且不易治疗的疾病.从这些年来中医治疗这类心肌疾病的疗效来看,形势是喜人的.我们中医中药治疗这类疾病可以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优势.
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辅助治疗:增健口服液+海豹油胶囊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作为患儿的家长,应积极配合大夫的治疗,并注意生活上的护理。
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感冒、肠道病毒性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在感冒发生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防止各种病毒感染。一旦发现病毒感染后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心肌炎是指毒素或毒物所致的心肌炎症,除白喉、伤寒、菌痢等感染性疾病外毒素、内毒素对心肌损害外,某些生物毒素如蛇毒、毒蕈、河豚、乌头等,以及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奎尼丁、奎宁、依米丁、锑剂、有机磷、有机汞、砷、一氧化碳、铅、阿酶素等,均可引起心肌损害产生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往往是全身中毒的一部分重要表现,病情危重或并发严重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者死亡率高,及时、有效地抢救往往能够挽救病人生命。
一、症状体症
1 .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悸、气短、体和肺循环瘀血征象;
2. 心律失常的表现。
二、诊断依据
1. 毒素或毒物经皮肤粘膜、胃肠道或呼吸道等进入体内证据;
2. 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三、治疗原则
1. 立即终止毒物或毒素继续进入体内,并促进其排泄;
2. 使用解毒剂或对抗剂;
3. 改善心肌代谢和营养;
4. 防治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5. 对症治疗。
四、专家提示:该病主要是由于毒素或毒物经皮肤粘膜、胃肠道、呼吸道等进入体内,引起了心肌损害。除白喉、伤寒、菌痢等传染病的内外毒素对心肌损害外,蛇毒、毒蕈、有机磷等中毒常见于农村;锑、汞、砷、铅剂等中毒易发生于工业污染区;河豚、一氧化碳等中毒在城镇时有发生;还有某些药物如奎宁、依米丁、阿酶素等引起的心肌损害。因此提高公众对毒物的认识和防止毒物进入体内甚为重要。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终止毒物或毒素继续进入体内,脱离接触毒物或毒素,采用清洗皮肤和粘膜、催吐、导泻等办法促进其排泄,迅速送往医院抢救,及时有效的救治往往能够挽救病人生命,否则后果严重。对于中毒性心肌炎,改善心肌代谢和营养,防治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是治疗的主要内容
7、心肌炎严重吗?
心肌炎的具体危害
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不遗留任何症状或体征。
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率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部分患者经过数周或数月后病情趋地稳定,但有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动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此种情况历久不变,大致为急性期后心肌疤痕形成成为后遗症。
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急性期后炎症持续,转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过数年或一、二十年后死于上述各并发症。各阶段的时间划分比较难定一般可以6个月以内为急性期,6月至1年为恢复期,1年以上为慢性期急性期不明确的慢性患者与心肌病难区分,据当前认识与已有证据,有一部分心肌病是由心肌炎演变而来。
并发症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对于这些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如出现心力衰竭时可给以强心利尿剂;有心律失常时应针对具体情况加以治疗,出现室性早搏者可给以慢心律,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者可给以异丙肾上腺素等;心肌炎患者一旦有休克发生说明病情十分危急,必须抓紧时机抢救,给以扩充血容量,升压药物等措施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心肌炎患者的预后怎样
心肌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其所患心肌炎的类型和心肌损害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原来的心脏机能状态、有无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良好,多在数周至数月内完全恢复,可治愈,仅有极少数患者遗留所谓的“后遗症”,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其中大部分为早搏,个别患者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甚至导致猝死。风湿性心肌炎患者较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急性肺水肿。特发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较差,可于数周内死于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肌受损部位局限;范围小、程度轻的患者预后好,反之则差。另外,是否及时休息治疗对于心肌炎患者的预后也
有较大影响,若患者未得到及早的休息及治疗,一方面可使心肌炎病情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使得以后的治疗产生困难,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8、心肌炎是什么病,应该如何治疗?
周一协助主任出门诊,临近下班点突然听到楼道里大吵大闹的声音,随后诊室的门被粗暴的踹开了,一位25岁左右的男性大声的吼道:“你们这些庸医,都是坐在这骗老百姓的钱,我就是一个感冒嗓子疼、咳嗽了几周,居然给我说我是心肌炎,让我来看心脏科,你说,是不是你们联合起来在坑人?”检查过后诊断依旧是心肌炎!很多人不把小病放在心上,其实很多“小病”只是“大病”的一个幌子。
那么,这个案例中所说心肌炎到底是什么病呢?
别急!本文给你答案。
什么是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急性心肌炎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心肌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心肌炎;②过敏或变态反应所致的心肌炎;③化学、物理、药物毒性等造成的心肌损害。其中以心肌受到病毒感染而诱发者为最多,较明显的诱因如流感病毒、肠道病毒感染。当病毒感染心肌后,病毒既可以对心肌产生直接损伤,也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细胞损伤。
心肌炎可以有哪些症状?
心肌炎的症状可以因人而异,取决于心肌炎的类型、病因和其他因素。症状可包括:
●心力衰竭——在这种情况下,心脏不能很好地泵血。这会导致:
•疲劳
•活动能力下降
•脚和腿肿胀
•呼吸困难——可持续存在、仅在活动时、或只是在躺下的时候。
●胸痛
●心跳变化,如心跳加快或心跳“漏拍”。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后累及心脏发生的心肌炎症,此类情况以青少年多见。该病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所以应该高度警惕!
很多得了心肌炎的病人都格外的紧张,不知所措。不知道生活中该注意什么?如何才能康复。
其实生活该注意这些方面:
1、要康复,增强免疫力
心肌炎的发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病毒的感染所导致的,所以最关键的就是要防止病毒的侵入,特别是注意呼吸道和肠道的感染,对于易感冒的患者朋友应在空气较寒冷时减少外出次数,同时要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这样才能达到最直接的康复效果。
方法1:注意休息
如果是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2-4周,急性期后仍应休息2至3个月。严重心肌炎伴心界扩大,就需要休息6-12个月,直到症状消失,心界恢复正常。而心肌炎后遗症者,可尽量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长时间看书、工作、熬夜,预防心肌炎。
方法2:合理运动
在恢复期过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这也是心肌炎康复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需要有一张运动处方!
大象心健康平台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开具适合个人的运动处方,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靶心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使得心肌炎患者得到良好康复效果。
方法3、饮食调理
心肌炎患者的饮食要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水果和蔬菜,要保证蛋白质的充分吸收,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心肌修复,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另外,烟酒中的成分也会直接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要拒绝烟酒的侵害。
2、要康复,“别累心”
很多得了心肌炎的人都处于紧张、抑郁、焦虑的情绪当中,也因此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其实不好的情绪使人总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体内应激激素水平长期居高不下,造成内环境紊乱,增加心脏的负荷,刺激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若不及时干预,就会造成“因病致郁、因郁致病”,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3、要康复,别少药
服药是所有疾病康复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手段,而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药物处方科学的服药,不可盲目滥用药物、漏服药物或者叠加服药。
4、防复发,要复诊
心肌炎的患者要定期会医院复查,以便于对病情发展的掌握,方便以后治疗。
心肌炎能否治愈,会遗传吗?
心肌炎不会遗传,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转归很好。经过休息、治疗和医生的定期随访,是可以痊愈的。仅有极少数的患者会发展成为慢性心肌炎或扩张型心肌病。
小贴士:
食疗方面可服用菊花粥、人参粥等。可按医嘱服用生晒参、西洋参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大象心健康,打造心脏健康领域服务平台,提供心脏康复前沿资讯传播,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心脏康复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欢迎大家关注!转载请说明出入!
9、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严重吗?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版症。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权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可完全恢复正常,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心肌病。部分患者在心肌疤痕明显形成后,留有后遗症表现: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持续异常。
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不遗留任何症状或体征。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部分患者经过数周或数月后病情趋地稳定,但有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动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此种情况历久不变,大致为急性期后心肌疤痕形成,成为后遗症。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急性期后炎症持续,转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过数年或一、二十年后死于上述各并发症。各阶段的时间划分比较难定,一般可以6个月以内为急性期,6月至1年为恢复期,1年以上为慢性期。急性期不明确的慢性患者与心肌病难区分,据当前认识与已有证据,有一部分心肌病是由心肌炎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