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人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7度左右呢?
我们知道,人体的正常温度在37℃左右。但这并不是说在衣服内或房屋内保持37℃的温度,人就最舒适。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必须以一定的速度向外发散。若环境温度过高,这些热量不能发散,聚积在体内,人会感到非常难受。这时,人体就要排出大量汗液,借蒸发作用发散热量,以降低体温。只有当气温较体温低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才得以畅快地散发。然而当气温过低时,热量发散太快,超过了人体正常散热的速度,人体又会感到寒冷,这时就要穿上适量保暖的衣服,阻止人体热量向外发散。 舒适温度的上下限 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 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感觉温度还与风速和湿度有关 以上只是从温度的高低谈论冷、热,这还不全面。其实,所谓冷、热,是人们的一种感觉,它与实际气温不完全是一回事。感觉温度除与气温有关外,还与风速和湿度等有关。例如冬季南方的阴雨天,人们感到透心的冷;而在北方刮大风时,就感到刺骨的寒。在夏季台风或暴雨到来之前,由于气温高于体温,气温对人体起加热的作用,人只能靠出汗耗热来维持体温平衡,如果这时空气湿度大,汗又不易挥发,人体就会感到闷热异常。如果这时清风徐来,加快了人体热量的散发,人体马上就感到凉快。这都说明谈论冷、热时不能忽略风和湿度的作用。 风和湿度在感觉温度中起作用 风和湿度究意在感觉温度中起很大作用?一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可加快空气蒸发,从而也影响着排汗的散热效率。这两者的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或低于皮肤温度而有所不同。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流换热而加热于人体,另一方面却增强了蒸发,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如夏季当有热风吹来时,由于汗水蒸发快,入体虽感到干热但并不闷热。反之,在冬季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对流换热快,散热效率也高,所以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有风时人体会感到更冷。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它决定着排汗的散热效率。在舒适温度的范围内,湿度的影响还不太明显,但在高温时,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高则愈加明显。这是因为湿度大时,皮肤完全是潮湿的,此时,蒸发率及由之而产生的散热量仅取决于空气的蒸发能力。
2、身体一直37度往上。。。有问题么。。
每个人身体都不一样,有轻微的体温差异是正常的,且你的体温完全正常。
人的正常版体温是36.5~37.5摄氏度之间,权在这个范围之间是正常的。且不同年龄段的人也是不同的,小孩的正常体温略高;一天之中正常体温也有差别,通常晚上的体温晚上的体温略高;还有女性的体温比男性的体温略高;女性排卵期体温略高……不知你是在那个阶段测出的上述体温?
3、体温一直在37度左右不降怎么办??
这是低烧。
年龄?性别?
职业?
做过什么检查?
除此,
其它的症状?
4、我的体温一直是37度左右怎么办
正常人的口腔温度为36.7~37.7℃(平均为37.2℃),腋窝温度为36.0~37.4℃(平均为36.8℃),直肠温度为36.9~37.9℃(平均为37.5℃)。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但测量不方便,因此大多采用腋下和口腔测量。
正常情况下,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稍高于成年人;成年人的体温稍高于老年人;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同一个人的体温,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
口苦的话引起口苦的原因很多,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均可出现口苦;口腔本身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人也可出现口苦;其他如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酗酒等同样会引起口苦;至于患有某些肿瘤的病人,那口苦就更多见了。一般性的口苦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严重的口苦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而且还会使患者味觉减退而影响食欲。
有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药物——维生素C片,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维生素的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一般说来,轻度的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即使是重的口苦症,连续服药3~4天也能解决问题。服用维生素C无副作用。当然,使用维生素C片治疗口苦症只是救急之法,治标不治本,而口苦仅仅是多种疾病或不良生活因素所致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因此为预防和根治口苦症,最好的办法是医治原发疾病,戒除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还要注意口腔卫生等。
5、体温一直快到37度了是怎么回事
没到37度才有问题好吧
6、为什么体温总是保持在37℃左右?
每个人的体温有所不同,但大致都在37℃左右。人类依靠先进的体温调节系统‘以不变应万变’,在自然界的选择中存活下来。
身体、皮肤、内脏各有温度
正常人的体温在一天24小时内会略有波动,不同时间体温可相差0.6度。早晨6时,是体温最低的时候,下午4时则最高。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另外,肌肉活动可以产生热量,导致体温上升。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也能让体温升高。人在紧张的时候,体温最多会升高2℃左右。
就连人的内脏也各有温度:肝脏温度最高可达38℃;脑产热量较多,温度也接近38℃;肾脏、胰腺及十二指肠的温度则略低。
生活中的最佳温度
最佳饮水温度
这一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对于热饮来说,冲蜂蜜水的最佳温度为50℃;热牛奶、热汤等在60℃时味道最好。无论如何,饮水和进食食物的温度,都绝对不要超过60℃。对于冷饮来说,汽水在5℃时最可口。
洗澡水最佳温度
洗澡的水温应该在35—40℃之间,略高于体温的39℃最适合。过高的水温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层,使皮肤丧失对污染及细菌的抵抗能力。建议洗时先用手试试,如果手觉得烫,那么对于身体其他部位来说也烫。
泡脚的最佳温度
脚部温度是人体中最低的,因此泡脚水可以稍热一点,能促使足部和下肢血管扩张,使大脑得以休息,有助睡眠。最好用深木桶泡脚,并在木桶上盖一块塑料布,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即便是怕冷的人,也不要一味用特别热的水“烫脚”。在泡脚水中加入生姜、肉桂等药材,促进血液循环,才能真正做到为身体保温。
洗脸的最佳温度
洗脸水的温度应比体温低一些,32-35度之间。这个温度,南方某些地区自来水就能够达到,但北方则需要加热自来水才可以。
注意,洗脸最好使用流水。如果自家没条件令自来水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也可以采用水盆,但一定要换新水多冲洗几次,否则对肌肤健康不利。
化妆品的最佳保存温度
温度过高的地方不宜存放化妆品,因高温不仅容易使化妆品中的水分挥发,化妆膏体变干,而且容易使膏霜中的油和水分离而发生变质的现象。
因此,炎热的夏季不要在手袋中装过多的化妆品,以短时间内能使用完好。最适宜的存放温度应在30℃以下。
让人精神焕发的最佳工作温度
科学研究表明在22摄氏度下,工作效率会降低,但高于25摄氏度又会犯困。所以要适当调节办公室的空调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人体舒适的睡眠温度
在夏天不要将空调调制过冷,冬天同样不能调制过高。冬日睡眠前最好用热水泡脚,以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增高体温、以利入眠。
但同时又要保持睡眠环境的通风,不要穿过多衣物睡觉,睡前将被子抖一下都是好办法。
饮食中的最佳温度
牛奶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加热的情况下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60℃—62℃时,呈胶体状态的蛋白质微粒出现脱水,由溶液变为凝胶状,随之会出现沉淀;当温度升高到100℃时,牛奶中的乳糖开始焦化,使牛奶呈现褐色,并逐渐分解形成乳酸,产生少量中酸,使其带有酸味,营养价值下降。
所以,牛奶不宜高温久煮,一般在60℃—70℃时,既可达到杀菌消毒之目的,且味道鲜美。
用这个温度的水泡茶泡出的绿茶水色香味俱佳,且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咖啡碱、鞣酸等不遭破坏。50℃—60℃冲蜂蜜水。
过热的开水不仅改变了蜂蜜的甜美味道,使之变酸,而且可使蜂蜜中的酶类物质变性,产生过量羟基甲糖醛,使营养成分被破坏。
7、我连续几天体温一直是37度正常吗?
你的体温是正常的。正常体温
口测法:测五分钟,正常值为三十六点二至三十七点二度。
肛测法:测五分钟,正常值为三十六点五至三十七点七度。
腋测法:测十分钟,正常值为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不必再加零点五度)。
以下是以腋温标准做判断标准:
三十七至三十八度为低度热(不含三十八度)。
三十八至三十九度为中度热(不含三十九度)。
三十九至四十度为高度热(不含四十度)。
四十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十五度以下为体温不升。
因为冬天时人的保暖措施做得较好,身体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这时测体温就要注意是否存在着误差了。在临床中观察到,发热的孩子在被窝里测体温时,往往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的要高出零点五度左右。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体是怎样维持体温稳定的?
位于人体下丘脑中的体温中枢担负着调节人体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保持平衡的任务。当热平衡时,人体体温保持稳定。若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若散热超过产热,则体温降低。产热过程包括: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加;当环境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时,肌肉收缩发抖,产热增加;肝脏等内脏器官代谢加强时,产热亦增加。散热过程包括:对流、传导、辐射和蒸发四种方式。因皮肤表面面积大,故主要通过皮肤散热。
常人的体温是多少?
人和高等动物都有一定的体温。体温的产生是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同时,体温又是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随着动物的进化,体温调节功能越来越完善。低等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保持其体温的相对恒定,因此称为变温动物。人和高等动物能够在环境温度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对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来保持体内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并提高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称为恒温动物。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3℃),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一、现在知道,我们的体温不会随着地域改变。然而在一天当中,体温还是会稍有变化的,下午的时候会缓慢上升到最高点,一般会比在夜间最低的温度高出将近1度,所以37℃仅是人体全天体温的平均值。
二、人正常体温是比较衡定的,但因种种因素它会有变化,但变化有一定规律。
(一)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二)体温的异常
1.体温升高:37.4~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体温升高多见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支气管肺炎、脑炎、疟疾、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暑、流感以及外伤感染等。
2.体温低于正常:见于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甲状腺机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
三、长期低热有三类原因
很多白领在工作中总觉得自己好像发了低烧,解放军302医院周志平医师提醒这类人,长期低热有三类常见原因,应当及时治疗。
周志平说,长期低热往往预示着身体可能发生了某种问题。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为腋温36.6℃-37.4℃,如果有人每日腋温在37.4℃-38.3℃波动,且持续3周以上不退,就属“长期低热”。
■长期低热的主要原因:
1. 感染性低热。约占长期低热的40%左右,肾盂肾炎、尿路感染、中耳炎、鼻窦炎等慢性病也会引起长期低热;
2. 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血液病、肿瘤等;
3. 功能性发热。多见于女青年和3岁以下幼儿。
■长期低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休息。患者不适宜从事服务、教育等与他人接触的工作,直到低热治愈。
2.补充营养。发热是机体产热过剩的表现,而产热的过程需要消耗身体更多的能量,所以患者需要及时补充肉类、鱼类、牛奶、鸡蛋、绿色蔬菜等。
3.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过程。同时记下出汗、头晕、腹痛、腹泻和消瘦等表现。
4.了解周围人是否有相似情况。
5.在长期低热的原因尚未明确之前,患者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参加集体活动。
8、人的体温总是37度正常吗
正常体温对于复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制无二的,从34.7℃—38℃不等,取决于温度的测量部位.
以下是世界卫生组织(WTO)提供的人体正常体温的参考数值:
耳朵:35.8℃—38℃
腋窝:34.7℃—37.3℃
口腔:35.5℃—37.5℃
直肠:36.6℃—38℃
这个正常范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体力劳动,而且还随昼夜变化,正常体温的变化幅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确定您和家人的正常体温,这一点至关重要,您可以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在一天内多次测量体温来获得这一数据
如果口腔里测35度的体温是有问题的,属于体温过低,会导致非常多的问题.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