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体虚多汗怎么调理

体虚多汗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21-01-06 07:09:10

1、体虚多汗怎么办?

体虚多汗如果不是久病的话,有可能是肾虚所致,也有可能是湿热造成的。
如果你是版一个比较胖的人权体虚多汗多半都是湿热的原因,平时用荷叶、山楂、陈皮泡水喝能改善此病。
如果是肾虚多汗可去药店买点补肾的药吃一下就可以了。
最后平时一日三餐多吃点营养的东西,慢慢调养可改善体虚多汗的毛病。

2、体虚多汗怎么调理

中医治疗多汗是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证应及时处治,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糯稻根须等。

可止汗的食品有五味子、乌梅、黑豆、桃干等。常用的食疗、验方有:

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频频下咽,用于气虚多汗。

五味子10克,大枣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盗汗。

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2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有一定疗效。

人参、党参、沙参、黄芪等任选一种炖腔骨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

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乌梅、桃干适量,用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

出汗过后特别是大汗淋漓之后易感外邪,发生感冒,应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被,避免受风着凉。血液中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偏低会出现多汗,故多汗者,饮食不能太淡,输液中也不能盐分太少,并且饮食中应及时摄入蛋白,补充肉、蛋、奶。调料中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姜等辛温之物多能发汗,不宜多用。

常用药膳:

1、补脾枣苡粥:薏苡仁50g,怀山药粉40g,红枣50g,糯米250g,白糖适量,蜜桂花25g,适于病后体虚,食欲不振、贫血、营养不良者。

2、百合杞苓粥:百合60g,枸杞40g,茯苓粉15g,莲子肉20g,糯米250g,白糖适量,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泄泻,头晕目眩症。

3、归参炖母鸡:当归30
g,太子参15g,丹参30g,益母草15g,调料适量。宰鸡去毛,去内脏洗净,将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腹,置于砂锅中,加入调料及适量清水,置灶上先武火煮沸,再改文火慢炖,直至鸡肉烂熟即成,具有补气益血、治疗贫血、乏力等症。

4、鲤鱼赤小豆茅根汤:鲤鱼1条,赤小豆50g,鲜白茅根50g,将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后切段,赤小豆和新鲜白茅根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煎至赤小豆烂熟,去茅根渣,入鲤鱼煮熟后加调料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利尿消肿的作用。对于全身水肿或有胸、腹水病人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体虚多汗怎么调理?

1.早上起来喝一大杯清水(大概200ml)清肠胃,排毒
2.鱼,肉,豆,蛋,奶中有丰富的蛋白回质,各种水答果蔬菜换着吃,不挑食~
3.一星期运动两次(打球,跑步,踢球...多运动的人是不容易生病)
4.远离垃圾食品!煎炸食品,碳酸饮料,腌制食品,变质食品(臭豆腐,腐乳之类的),太过精制的食品现在也被人评为垃圾食品,因为没营养可言。
5.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熬夜.
6.自我平衡~压力,疲劳,情绪低落是可以自我调理的,放轻松才可以迎接下一个挑战。

4、老人体虚多汗怎么办,吃什么调理好得快呢?

老人体质比较弱,吸收营养的能力降低,红色盒子的初元里面富含可以直接被小肠吸收的肽,能促进肌体活性,增强老人免疫力,我们逢年过节都会送这个给长辈。

5、体虚多汗是怎么回事,怎么调理

体虚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出汗
正常的出汗一般是在剧烈运动,或是天气炎热的时候自然身体反应。但是体虚患者却会在进行轻度运动,或是不自主的大量流汗,甚至吃顿饭都会汗流浃背的。这种情况就要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了。

分清楚体虚的类型,针对调理
体虚一般要先区分出“疾病型体虚”,这个是因为患者自身有一些重大疾病,导致了身体比较虚弱有多汗的症状,这样的情况需要经自身的疾病先治疗好,在进一步调理回复,体质就会变强了。

气虚、血虚,进补为主
气血虚是最常见的身体疾病了,中医认为气虚血虚难固津液,不仅仅会易出汗,男性还会经常会出现梦遗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靠食疗进补,可以多食用补气的山药,补血的大枣等食物。早睡早起,戒除不良性活动,进行少量低强度的运动。

阴虚症状,“热”汗多,先祛火
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中医不理解不信任,认为阴虚就是身体“阴”,要补“阳”多吃热性燥的食物或药物就可以了。其实不然,阴虚的症状是内火旺盛,常盗汗。日常可以选择饮用百合银耳羹来自行调理,少吃燥的食物,特别不要去吃羊肉串之类的哦。

阳虚症状,“冷”汗多,先稳固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小伙伴经常说自己怕冷,风一吹就特别难受,还经常冒冷汗。这些都是阳虚的症状之一。一些女孩子手脚冰凉,特别容易感冒,这些也是阳虚的原因。阳虚患者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简单说就捡好的吃,温阳固本。

6
加强锻炼,注意作息规律是必不可少的
体虚患者的调理不能仅仅局限在食物上,在日常的运动上也要注意多进行锻炼。有些患者一开始锻炼就大汗淋漓的,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进行低强度的运动锻炼,如瑜伽、太极拳等。作息上注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体虚多汗的症状消除的很快。

6、体虚多汗怎么调理?

体虚多汗在临床上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是因为精神紧张、焦虑以及压力过大专,在遇到不能解决的属问题时,会紧张到出汗,这种出汗也是属于体虚的一个范畴,应该通过心理调节,才能够缓解这种症状。另外,这种汗出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联系。
第二,是因为体质虚弱而导致的另外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自汗,第二种情况是盗汗。
自汗主要是由于气虚或者是气血亏虚而导致的,往往在治疗上以益气、固表、止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玉屏风散或者是牡蛎散来进行治疗。
自汗往往是因为阴虚而导致的,所谓阴虚火旺而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的情况,临床上会选择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或者是当归六黄汤来进行治疗。有助于滋阴清热止汗的效果非常明显,所以在临床上对于身体虚弱容易多汗,这样的调理是非常必要的。

7、体虚多汗如何解决

体虚多汗有多种情况,看你属于那种吧!
1 气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
1.1 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1.2补气虚药膳食疗方举例:
玉珍鸡:母鸡一只洗净,鸡肚内放人桂圆、荔枝干、黑枣、莲子、枸杞各30g,加调味蒸食,可补气养精。
黄芪蒸鹌鹑:黄芪6~9g,鹌鹑2只共蒸食,可补气虚。
2血虚: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
2.1补血虚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可经常交替选用。
2.2补血虚药膳食疗方举例:
当归乌骨鸡:当归、黄芪各15g放入纱布袋中与乌骨鸡一只共蒸煮,吃鸡肉喝汤,可补血虚。
阿胶糯米粥:阿胶9g(打碎)与黑糯米 60g共煮粥服食,可补血虚。
3 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
3.1 补阴虚食品: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3.2补阴虚药膳食疗方举例:
银耳红枣羹(或百合莲子羹):银耳、红枣(或百合、莲子)适量共煮羹当点心服食,可补阴虚。
甲鱼二子汤:甲鱼1只与女贞子、枸杞子各20g同煮汤,加调味,食甲鱼饮汤,连食数剂,可补阴虚和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痛,遗精、头晕、目花等症。
石斛河鱼;石斛6g,河鱼1条共蒸食,可滋阴。
虫草老雄鸭:虫草9g与三年老雄鸭1只共煮,吃鸭肉喝汤,可补阴虚。
4 阳虚:又称阳虚火衰,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阳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除有气虚的表现外,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体温常偏低,腰酸腿软,阳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舌质淡溥,苔白,脉沉细等。进补宜补阳、益阳、温阳:补阳虚的药物可选用红参、鹿茸、杜仲、虫草、肉桂、海马等。
4.1 补阳虚食品:黄牛肉、狗肉、羊肉、牛鞭、海参、淡菜、胡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菜、桂皮、茴香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4.2补阳虚药膳食疗方举例:
海马童子鸡:海马9g,童子鸡1只,共蒸食,可补阳虚。
韭菜白米虾:韭菜200g,白米虾(或虾仁)100g,共炒,加调味,常服食,可补阳虚。
5 两虚:体虚者亦常出现两虚之体,两虚之体有以下几种:
气阴两虚:既有气虚又有阴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但没有慢性疾病,这种体质称气阴两虚体质,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
阴阳两虚: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对两虚之体的食补可分别选用上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食品及药膳进行辨证辨体施补,更应根据虚弱的轻重交替选服,通过进补待虚弱的表现消失,恢复健康后应停服进补食品及进补药膳,到服食正常的平衡膳食即可,真正做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无虚不须补,避免不虚而补,补之过度或进补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反而对健康不利。
多汗药膳
(1)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2) 生地黄鸡
[功效] 滋阴止盗汗。
[材料]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与体虚多汗怎么调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