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心率低怎么调养

心率低怎么调养

发布时间:2021-01-06 05:18:35

1、心率低怎么调养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需要进一步做个心电图检查看看,考虑和心肌缺血有关系,注意,口服消心疼和复方丹参治疗比较好 , 另外如果有高血压需要积极控制血压

2、心率过缓怎么调理好?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是人的生命体征之一,心率在正常范回围可以保证身体各脏器答的充足供血。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是疾病的反应,也可能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
成人心率的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钟,超过100次/分钟叫做心率过速,生理性原因有情绪激动、吸烟、饮酒、喝茶、喝咖啡等;病理性原因有细菌感染、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等。心率小于60次/分钟叫做心率过缓,生理性的心率过缓一般在50~60次/分钟之间,常见于睡眠中的正常人、从事体力劳动的健康人或运动员;小于50次/分钟时多为病理性的心率过缓,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颅内压增高等。

3、心率过缓是病吗?如果是要怎么调理?

算是,影响全身血液供给

心率过缓怎么回事?
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一般心率都比较慢,由于经常锻炼,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射出的血液量多,你如果没有异常感觉,属于正常现象。
正常人为窦性心律,成人为60~100次/分。心率在60次/分以下为窦性心动过缓。
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为:
1、生理原因——当迷走神经张力增强时,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青少年与运动员较多见。窦性心律的频律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因此老年人也可出现心动过缓。
2、病理性原因——常见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窦房结;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等。
心动过缓在40~60次/分时,如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的话,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若心率低于40次/分,则会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 。
你经常运动,平时心率在50~60次/分左右,偶测44次/分,无心脏症状,多为平时运动,迷走神经张力相对增高所致,你可再自测几次心率或脉率,数脉搏时,至少数半分钟,这样可减少误差,如多次在40多次,则应检查有无病理原因存在。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4、心率过低,怎么办?

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体检检查心电图时,常常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多数人都知道心跳应该是规律整齐的,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不少人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但也要四处求医,找专家,想赶快治好“病”。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治。”这些人心里又打鼓了,是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治不好了。

其实,“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窦性心律不齐”以儿童、青少年最常见,成年人也不少见。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指挥。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为60―100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即心率就是由此而来。但这个频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呼吸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因此,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减速跟呼吸之间有没有关系。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不少医生也注意到“窦性心律不齐”给人带来的恐慌,于是在诊断时会写作“窦性心律”。

此外,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也不需要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
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临床上,窦性心律不齐分以下几种类型: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ズ粑?性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
②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个导联中,r-r间距或p-p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较恒定。
②p波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心率有时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导联中,p-p间距或r??r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3)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激动的发生点在窦房结内移动,因此,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是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
②p波形态、大小变化不一致。
③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已超过0.12秒。

(4)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
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
(5)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5、心率过缓怎么调理

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如果没有症状,可以不管他。
如果心率低于50次,或者症状明显,可以口服阿托品。并且做毫特,查明是否有病窦综合症或者其他心脏传导异常。

6、心率慢怎么调理?

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到100次,如果低于专60次,称为心动过缓。
有些患者平属时的基础心率偏慢,在每分钟50到60次,甚至低于50次,平时有头昏倦怠、精神差的症状。有些患者平时心率可表现为正常,心动过缓可突然出现,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黑蒙,晕厥情况。
治疗心动过缓,在纠正可逆转的原发疾病并排除药物的影响之后,患者的症状不能逆转,则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
在调理方面,要进行比较缓和的体育运动,饮食营养全面均衡,荤素搭配,少食多餐,注意休息。

7、心率低该怎么食补

1、坚果类。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脏病十分有益。薏苡仁: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有利于预防心脏病。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心脏病。

2、黄豆。是常见的预防心脏病的食物。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代谢。玉米: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六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放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并有帮助稳定血压的效果。

3、马铃薯。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4、芹菜。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有效预防心脏病。

5、菠菜。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能够有效地防止血液里引发心脏病的有害物质的积累。菠菜所含有的叶黄素、叶酸、钾和纤维,能够帮助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研究发现,相较不吃蔬菜的人群,每天吃两份半蔬菜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下降了25%。

6、燕麦。早晨可以选择吃一碗燕麦作为早餐,它所富含的欧米茄-3脂肪酸、叶酸和钾,对心脏都很有好处;同时,燕麦能很好的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帮助保持动脉血管的通畅。

8、中医如何调理心率低的问题?

中医的“炙甘草汤”“加减复脉汤”对心动悸,脉结代。(心律不齐)。的确有很专好的疗效。但是,从西医的属角度分析。要查清心律不齐的原因,这很重要。必须要知道是属于“室性的”还是“房性的”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即使是找中医治疗,也要经过仔细的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才是。因为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以及病程的长短不同。治疗上是有差异的。
这类病人平时要注意的是:心情舒畅。避免着急,生气,过度兴奋,劳累,包括节制性欲房事。饮食合理,不可过食油腻,和过度的清淡,缺少营养也不不是最好的方法。注意血压,和血糖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9、心率低怎么办?

最佳答案
正常情况下,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需要,和正常成年人相比,心率低一些事正专常的。
第二是你这位属老年人基础心率,就是他年轻时的心率,如果他年轻时一直比较低,并且没有什么症状,不需要治疗。
如果老年人心率过低,出现过阿斯综合征,曾经一过性意识丧失等,可以安装起搏器。

10、心率过慢要怎么调理,怎么治疗

心率过慢建议先去正规医院检查具体原因,听从医生的建议。

1、心率过慢一般无症状,若心跳过慢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会出现头昏、乏力,甚至晕厥,进而诱发心绞痛、心衰。该病一般多为良性,若无症状,不必服药治疗,可定期随访观察。

2、若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托品或喘息定等,以提高心率。若心跳过慢,出现晕厥,可安装心脏起搏器。

3、另外,除窦性心动过缓外,心跳慢还见于房室传导阻滞、逸搏性心律、缓慢型心房扑动及房颤等,患者可到医院心内科做一下心电图即可明确诊断。

(10)心率低怎么调养扩展资料:

1、正常成人的脉搏跳动和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大约每分钟60~100次,成人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就属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跳过缓了需要做相关检查避免是否是存在相关的疾病。

2、平时自己在安静的状态下去摸脉就是最简单的判断方法,脉搏过慢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但是绝大多数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为阵发性。

3、并不是所有的脉动过慢都需要治疗,像有些经常锻炼的人也可能出现脉动比较慢的情况,但一般都不会低于50次,这些人在做过相关检查后大多数是不需要进行针对治疗的。

与心率低怎么调养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