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知识库 > 积食怎么办

积食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1-05 11:41:32

1、积食怎么办?

积食怎么办?当然是多吃一些消失的食品还有就是去医院找医生开药。

2、关于经常积食怎么办?的问题

病情分析:少吃多餐
吃健胃消食片
或者喝大山楂颗粒
如果很严重就去医院检查吧
可能是肠胃不好
,
,意见建议:

3、容易积食怎么办?

积食的小儿推拿方法

小儿推拿只推孩子的左手,刚开始手法要轻柔,用太重的手法,孩子疼痛或害怕,一开始要让孩子适应推拿。

推拿频率

基础保健:每天推拿一次

疾病状态:每天2—3次都可以

1.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100—300次

2.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向外为清)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次数:约100—500次

3.揉板门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次数:约100—500次

4.顺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作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次数:100—300次

5.推小横纹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关节横纹处

作用:退热、消胀、散结

次数:100~500次。

6.掐揉四横缝(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作用:消食导滞,消除积食

次数:来回10次

7. 下推七节骨

位置: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作用:泄热通便,多用于便秘、脱肛等症。

次数:100——300次

8.分腹阴阳

位置:腹阴阳即两肋弓下缘(也可以说是自中脘到脐)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夜啼等症。

次数:100——300次

9.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100-200次

10.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次数:5次

11.揉足三里【健脾】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次数:30—50次

积食的食疗方法

积食一般有不思乳食,腹胀嗳酸,大便酸臭或便秘,有时候还合并在感冒、腹泻中出现。积食如果调摄得当,一般预后好,但也有极少数发展到脾胃受损,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

小孩子积食了,首先要控制饮食,特别是伴有呕吐、腹泻的患儿,可以暂停8—12小时的喂养。待呕吐停止后,可给予清淡的蔬菜汤喂养。

一、 焦三仙

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克

以上材料加水熬制,滤渣后喝水。一天喝三次,一般连喝两三天。这是五岁左右的孩子的量,五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自己酌情减量。比如三岁以下可以用一半的量。

二、大山楂丸

山楂、六神曲、麦芽

用于积食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5岁内的小孩子可以吃一天吃半丸,每天二次。也可以吃大山楂颗粒,5岁内的小孩子可以一天吃半袋,每天二次。

需要注意的是,积食是大部分家长在日常育儿中会遇到的一个难题,虽然帮孩子调理积食的方法很多,但请您记住,这些只是缓解孩子身体不适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积食问题。

让孩子养成节制饮食的好习惯,不能说喜欢什么就拼命吃,这才是家长们最需要关注和学习的。

4、出现胃积食应该怎么办?可以吃点什么?

你好。
胃积食多数是由于饮食不当,饮食过多、过快、过凉,以及胃肠动力差引起,可以表专现为胃胀、反属酸、烧心、恶心、呕吐、胃痛。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加用吗丁啉、莫沙必利、伊托必利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乳果糖口服液润肠通便治疗,必要时可以应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解痉灵止痛治疗。在饮食上以易消化、流质、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服用辛辣刺激、油腻性的食物,要少食多餐,注意多补水。同时可以适当运动,缓解腹胀、腹痛的情况。必要时完善腹部CT或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的情况。

与积食怎么办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