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穿刺常选部位?穿刺针通过哪些结构到达椎管?病人应采取什么体位?为什么?
腰椎穿刺一般选择的部位多数为腰三四、腰四五间隙,经过的层次是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到达脊髓腔。病人一般采用侧卧位,背部与床侧沿垂直,便于穿刺。
2、腰椎穿刺的常选部位和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的结构
穿刺点一般在两髂后上极连线,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的间隙进针,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肤、皮回下组织、棘答上韧带、棘突间的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内椎静脉丛、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
3、为什么临床上腰椎穿刺常选在3、4或4、5腰椎之间?
楼上说的,并不是确切的,只是标准操作程序。腰椎穿刺,是用针,从二个椎骨之间的椎孔插入,吸取脊髓液来进行化验检查。我以前也做过,十几年了,腰痛从来没好过。现在开始慢慢的有点变天就会产生痛的感觉。
在3、4或4、5腰椎之间,是这个部位的椎孔,相对于其它的椎孔比较大,是临床椎孔中最可靠,且几率上极少造成重大损伤。
4、蛛网膜下隙进针部位
1、临床上行腰椎穿刺术常选的部位: 腰椎穿刺术的穿刺点一般在两髂后上极连线,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的间隙进针。 2、针头由浅入深依次要经过的结构: 穿刺针头应依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突间的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其中包...6479
5、腰椎穿刺术依次穿过哪些结构
通常在腰3,4棘间隙,经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硬膜下腔
6、叙述脑脊液产生及循环途径。并说明腰椎穿刺的常选部位和临床意义。
脑脊液的产生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脑脊液产生的速率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脑室内的脉络丛组织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脉络丛主要分布在侧脑室的底部和第三、第四脑室的顶部,其结构是一簇毛细血管网,其上覆盖一层室管膜上皮,形似微绒毛。此微绒毛犹如单向开放的膜,只向脑室腔和蛛网膜下腔分泌脑脊液。也有人认为室管膜和脑实质也有产生脑脊液的作用。
如果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均可导致颅内压升高。
脑脊液的循环
:脑脊液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两个侧脑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这些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最后经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脑脊液的回流(或吸收)主要取决于颅内静脉压和脑脊液的压力差以及血脑屏障间的有效胶体渗透压。脑和脊髓的血管、神经周围间隙和室管膜也参与脑脊液的吸收。
腰椎穿刺
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术后平卧4-6小时。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
目的加深对腰神经根周围解剖的认识,选择经皮穿刺最佳途径.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腰神经根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摹拟穿刺.结果测量三角工作区面积(mm2):l4~5为104.65±23.66,
l5~s1为91.81±16.78;直视下穿刺针进入角度(°):
l4~5为45.33±1.81,
l5~s1为40.43±3.49,
外区为48.4±2.56;穿刺点距后中线距离(mm):
l4~5为69.8±5.7,
l5~s1为60.6±7.0,
外区为97.1±9.9;
闭合穿刺成功率:l4~5为100%,l5~s1为90%,外区为60%.结论经三角工作区穿刺是经皮后外侧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最佳途径;对l5~s1间隙穿刺有困难时,可经三角工作区的外区进行穿刺手术.
7、临床上常选哪些肌肉作为肌肉注射的部位
上肢三角肌,下肢臀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