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痛怎么来的,怎么让腰痛滚!!!【后半部分】
直接引发骨盆前倾的其他情况是:1. 长期穿鞋跟超过5cm的高跟鞋,重心前移,骨盆前倾,下背部紧张出现腰痛,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把高跟鞋收起来,不得不穿的时候再穿
2. 练镜子肌肉,就是镜子能照的到的地方就练,照不到的就不练。经常看到人练胸不练背,练胳膊不练腿,练推不练拉,比如前面紧张后面弱脊椎自然就向前带,腰椎受力就大了。所以建议练胸的同时更注重背阔肌训练,而练习背阔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激发后背竖脊肌的控制能力并且提高腰背筋膜的张力,从而进一步稳定脊椎。
3. 锻炼完不做拉伸,比如跑完步,练完收腿动作,髂腰肌都会收紧,需要拉伸。4. 错误的蹲起类动作,让股四头肌发力过多或腰椎压力过大,而臀大肌与腘绳肌参与过少,股四头肌的股直肌部分过度紧张时同样将导致骨盆前倾不良情绪引起腰痛:不良情绪出现的时候,呼吸变得不均匀,而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它会因为情绪的变化而受到明显的影响,同时膈肌又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把胸腔和腹腔隔离开,托住了心,肺,肝等脏器。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其实所有脏器都悬挂于脊椎上。情绪为什么会引起腰痛的逻辑就变得很简单,比如说如果你心情沮丧并且呼吸无力,于是膈肌工作能力就会下降,时间一长膈肌就会松弛,承托脏器的能力就下降,脊椎的负担就大,不但腰出问题,肩背都会有问题。
[膈肌像一把伞一样上下活动]而在解剖学上,这仿佛仅仅是个开始,肋骨、横隔、腹腔、骨盆和下肢肌群在体前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连接机制,被称为前深线
【前深线】前深线一个部分出现问题可能会引起其他大量问题,比如肋骨疼痛,骶髂疼痛,膝盖疼痛,足底疼痛,哮喘,肝炎。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腰痛,激烈的社会竞争与生活压力让很多人情绪不稳定,出现腰痛是更小的开始而已。在这我只是建议大家尽量真实对待自己尽量开心,如果你长时间心情沮丧,焦虑,生气,烦躁还能每天抬头挺胸那也实属难得。更多情绪和身体相互影响的问题大家可以查看《生理心理学》一书。不良情绪引发腰痛的根本原因是前深线过紧,使得脊椎压力过大,出现疼痛。如果可以从前深线这个整体概念出发,那很多腰痛问题都变得容易解释。导致前深线过紧的其他情况:1. 不注重小腿肌肉拉伸 :比如长期跑步或者健身房跳团操课,长期的小腿重复蹬踏会导致胫骨后肌过紧,让前深线紧张,躯干重心前移,引起腰痛。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过紧,腰背筋膜张力降低,重心前移,前深线缩短,引起腰痛2. 不良坐姿:如果长期久坐加上不良坐姿那必须腰痛了。不良坐姿包括身体前倾,膝盖内扣,躯干旋转,含胸弓背,股内收肌,髂腰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 膈肌通通都可以改变你的腰椎位置,有关前深线或者更多肌肉筋膜连接机制以及身体结构问题请查看《Anatomy Trains》
不好的生活习惯引起腰痛:翘二郎腿:
例如,左腿搭右腿上,左边臀部的梨状肌被拉长,右边臀部的梨状肌被收紧,左右肌肉不平衡,骨盆就出现了侧倾,从体态评估上看就是左侧髂骨高,右侧髂骨低,或者左腿长右腿短,其实这个时候不仅仅是骨盆侧倾,还伴随着腰椎侧弯,这种姿态往往导致一侧腰痛。
如果梨状肌持续收紧还会引发坐骨神经痛,让人误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而实际上这被称为梨状肌综合症。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不要翘二郎腿。【坐骨神经痛】
引起骨盆侧倾或腰椎侧弯的其他情况:单肩背包:
如果你的背包只背到肩膀一侧,问题就会引起一肩高一肩低,同时肩胛骨上附着的很多肌肉链接到了脊椎,所以肩的一高一低会导致脊椎的侧弯和骨盆侧倾,出现腰痛。这只是一个典型,还有很多情况都可能出现肩的高低不平。不良运动姿态导致腰痛:例如:做深蹲或者硬拉时膝盖先伸直,髋关节还没打开,或者整个动作过程髋关节就没有完整打开过,髋关节打不开重心就在前面,腰椎压力就过大,然后腰痛。实际上髋关节可能不是真的打不开,我以前在健身房遇到这个问题时,让学员不负重或小负重去做动作,完全可以控制关节活动幅度。其实这种错误姿态形成的真实原因是他用了一个超过自己控制范围内的重量,而选择这个重量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旁边的人觉得他不是那么弱,好面子引起腰伤的情况很多很常见,即使有人不愿承认,但是已经潜移默化变成习惯了。当然,除了要面子确实有一些根本上的关节活动能力不足导致了腰痛,比如说髋关节活动能力不足,见下图,骨盆和股骨构成了髋关节,骨盆又与脊椎链接到一起。
当你和别人一起做一个高踢腿动作,你身边也许有人脚都快碰到头了,但是你还抬不到90度,也就是髋关节灵活性不好,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踢得也高一些,你不得不弓背让自己的头靠近腿,这个时候动作幅度虽然看起来一样,内部发生的变化是腰椎过度弯曲来补偿了这个幅度,腰椎过度弯曲或被拉长就会导致腰椎不稳定,时间一长引发疼痛。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人们在做很多屈膝的动作都存在这种关节代偿活动。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坐的时间太长,坐姿不对,关节丧失原有活动幅度,并且不自知的情况下喜欢和人比拼。由于关节活动能力不足引起的腰痛,除了髋关节灵活性不足还有以下情况:1. 肩关节的对称灵活性与稳定性不足肩关节在解剖学上不仅仅是和脊椎相关,在众多运动中肩和髋是直接联系的,比如跑步,如果肩关节的对称灵活性不足,就会出现两侧髋关节摆动幅度不一致,长期下来导致髋关节两侧肌肉不平衡,影响腰椎,出现腰痛问题2. 胸椎灵活性不足,引发腰椎代偿工作3. 膝关节稳定性不足影响到髋关节,间接影响腰椎4. 踝关节灵活性不足或者足部姿态问题,直接引起腰椎疼痛。
2、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确实,出现了膝关节疼痛是很懊恼的事情,不论你是运动损伤还是膝关节炎,除了正常的就医,还可以通过以下7个方法改善膝关节,促进膝关节的功能康复。
1、缓步行走
当你的膝痛缓解后,首先应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缓步行走,腿要缓抬轻放,避免膝关节骨面撞击,加重损伤。步速需要控制在每分钟60步以内,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行走训练。之后逐渐加长锻炼时间,在3周内达到每次锻炼可以维持20-30分钟的标准。通过行走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关节的灵活性。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2、骑自行车
研究表明:每天进行30-40分钟的骑车运动,可以令膝痛人群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因为骑自行车可以锻炼下肢深部肌群,如:大腿的股二头肌、股三头肌、股四头肌和小腿的腓肠肌、比目鱼肌都可得到充分的锻炼。
3、慢跑
对于膝关节疼痛不是很严重的人群,慢跑是增强关节韧带弹性的好方法。跑步时最好用脚的前半部分先着地,以缓冲腿的震动,防止膝关节损伤。跑步结束后不要马上停下来,而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4、高位马步
两膝稍弯曲(腿与上身保持10-30度),以膝关节不痛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举,目视前方,开始坚持几分钟,并逐渐增加时间。一般达到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早晚各做1次。扎马步的好处是会使腿部的肌肉越来越发达,对于脾胃有非常强大的保健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血管的内环境,对于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5、仰卧抬腿
仰卧床上,患腿上抬15度左右,初做时可保持1-3分钟,练习一段时间后,空中抬腿时间争取达到10-15分钟。随后也可练习用脚挑一个枕头,增加力量,每天做2-3次。仰卧抬腿能够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解下肢疲劳之后所导致的肿胀或者酸胀感。
6、直身跪坐
晨起后或晚上临睡前,两膝跪在床上练习跪坐。跪坐时腰杆保持直立、臂部尽量向后坐,尽力能接触到脚后部。跪坐可以对膝部的犊鼻穴进行刺激,起到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的作用,可以引血下行,对于手脚冰凉,下肢麻痹,膝盖酸痛等情况,起到很好的驱寒护足作用。
7、使用健洛通
健洛通是香港中医世家黄道益之子研发的,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瘀的作用,可用于风湿骨痛以及筋骨疼痛等。对于腰部疼痛和肘、膝关节的疼痛、陈旧性的跌打损伤都很有帮助。含有活血止痛的成分,局部使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以及缓解疼痛。
运动前放松肌肉,将健洛通涂抹在肌肉紧张的部位,并持续按摩2-3分钟;运动后修复,将健洛通涂抹在疼痛的区域,做深层的护理,3分钟左右即可。
记住以上7个膝关节保养方法,防止膝盖过早老化,人到中年注意锻炼,避免外伤。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不要着凉,那么我们拥有健康的膝盖也不是难题。
3、走路走多了,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因此,要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让韧带充分休息。还可以采用一种“跟骨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后跟韧带的拉力,帮助韧带尽快恢复。 另外,现在认为一般是与跟部的骨内压增高有关系,现在有脚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采用一种钻孔减压的办法,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内压增高,现在中医说的肾虚的人,也会出现这个脚跟疼痛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女性,或者产后,或者有些比较长的体质比较差的人,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中医说与肾虚有关。
4、小腿肌肉酸痛是怎么回事
5、小腿里面突然开始痛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下肢静脉曲张迁延日久,就会导致:皮下硬结、溃疡、色素沉着、湿诊等并发症状。如无深静脉功能不全还会出现水肿。
6、对于田径运动员来说,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
马拉松比赛进入下半年的旺季,很多跑者接连参加比赛,平时一些隐藏的伤病,在比赛中或比赛后,相继发生。跑步跑伤了,对跑者来说,是最痛苦的事情。据一项调查统计,中国超过1/3的跑者曾出现膝盖受伤,约1/5的跑者曾出现脚部或腰部受伤,约1/7的跑者曾出现脚踝受伤或足底筋膜炎,几乎没有伤病的跑者仅占15.7%。全马完赛者中跑步伤痛发生率甚至高达90%以上。
跑步受伤的 3 个主要原因跑步受伤的部位主要集中于下肢和膝关节,跑步受伤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 过度训练,这是最主要的受伤原因。2. 先天骨骼的排列不齐,比如膝外翻,或膝内翻,这个无能为力,属于先天方面的缺陷。
3. 肌肉过弱,可以通过加强特定肌群的力量训练得到改善。
跑步最容易受伤的 3 类人群1. 跑步初学者。在还没掌握跑步的基本知识之前就迫切开跑。2. 跑步激进者。在身体还未适应跑步节奏之前就盲目地增加跑量、增大跑步速度。3. 有伤病史者。忽视自己的伤病史,不注意恢复与休息并进行高负荷的剧烈运动。
跑步最常见的 5 种伤病
1. 髌骨关节疼痛综合征(跑步膝)这是一种典型的很模糊的疼痛,痛点一般位于膝盖下部,很难说到底是哪里痛,在上下楼的时候疼痛会加重,做下蹲动作或者登山远足时也会加重,而且更奇怪的是下山会比上山(下楼会比上楼)更疼,因为下山的时候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
病理:主要是由于膝关节伸屈时,髌骨运动轨迹不良造成劳损、创伤以及错位。主要表现形式:膝盖下方疼痛。在做类似于上下楼或下蹲的动作时,疼痛会加剧。损伤的主要诱因:髌骨周围的肌群薄弱,跑者的不当训练行为,比如过量训练。所以,要想预防该损伤的发生,我们首先要制定好良好的跑步计划,避免训练不当。其次,就是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加强髌骨周围的肌群。
遇上了怎么办?
进行及时的休养治疗,要在恢复期减轻训练量,循序渐进,如果加量过大容易引起二次损伤。进行相关的力量训练,保证股四头肌的力量。穿可以给你提供必要的支撑的合适的跑鞋。▲ 拉伸股四头肌2.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髂胫束位于大腿外侧,从臀部延伸到膝盖。在跑步时,你膝关节弯曲、伸展,将使髂胫束和大腿骨摩擦。若增加里程太快,特别是下坡跑时,就可能拉伤。
病理:是由于髂胫束与股骨外上髁的过度摩擦,导致韧带或滑囊发炎并使髂胫束的滑动受到阻碍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形式:膝盖外侧疼痛。在下楼或下山时疼痛加重。
损伤的主要诱因:
康复始于肌肉放松,就是放松过于紧张的髂胫束跟相关肌肉,当它不再紧紧地绷直,与股骨外上髁的接触跟摩擦自然就会减少,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通过冰敷来减少疼痛感、缓解膝盖压力。
对髂胫束进行拉伸或者滚泡沫轴,建议滚泡沫轴,缓解疼痛的效果好一些。记得休息,休息也是跑步中的一大学问。加强臀外展肌的训练。▲泡沫轴髂胫束按摩
▲髂径束拉伸3. 胫前疼痛
是指胫骨内侧的受压迫的综合病症,一种由于胫骨肌肉撕裂引起的疼痛。占跑步损伤中的比率为15%;《跑步者世界》网站民意调查中跑步者的10%遭受此问题。
病理:主要由于附着在胫骨上的小腿肌肉收缩,导致骨膜反复牵拉所引起的,多为慢性炎症。主要表现形式:局部肿胀、按压疼痛。
步态异常,如足过度内旋或外旋;足部、小腿负荷过度;训练量增加太快;长时间在硬地面跑步以及踝关节柔韧性不够。按摩有助于改善病情。适当增加小腿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锻炼。穿着适合你足型的正确的跑鞋。在锻炼前后做彻底的拉伸,特别注意拉伸腓肠肌。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你的跑步距离。必要时减少跑步的时间,慢慢地找回状态。改进你的跑步技术,有助于治疗你的伤病,还能预防它们复发。▲ 拉伸腓肠
4. 足底筋膜炎疼痛往往在你早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严重,或者是在长时间的休息、足部没有负重之后。轻柔地运动会减轻疼痛,但足部着地时间一长疼痛又会加重。足底部受到突然的拉伸(如上楼梯或垫脚尖)可能会使疼痛加重。
病理: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
主要表现形式:足底任何部位的疼痛,从足跟到足弓。最常见的疼痛位置是:足跟前方4 厘米 的地方,在按压时可能会有触痛。
跑者体重过大,导致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压力下,跑步过量。从结构上也有导致足底筋膜炎的不良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过短等。冰敷、一定的药物治疗外,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在足跟部有缓冲垫,并且对足弓有良好支持的跑鞋。在鞋里放入鞋垫和足弓支持垫。定期对跟腱和足底筋膜,做轻柔地拉伸有助于缓解症状。用按摩球来按摩足底,以拉伸、活动足底筋膜。▲拉伸足底
5. 跟腱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这两块肌肉的肌腱部分会在最后汇聚成一根肌腱,这根肌腱就叫做“跟腱”,这个地方供血情况不好,所以较容易患跟腱炎。
病理:跟腱急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形式:为足跟部上方及内部的疼痛、酸痛、压痛、僵硬,在活动后加剧。
跑步前热身准备不充分;跑量过度;扁平足以及外伤或感染。其中,如果是因为扁平足引起的就一定要选择一双适合该足型的跑步鞋,其余三点只要多加注意改善便能避免。
建议选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进行外敷,冰敷也可以。拉伸附着于跟腱的肌肉,对于减轻张力至关重要。症状相对严重的跑友,可以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便可得到恢复。▲拉伸跟腱
▲很有效的治疗慢性跟腱炎的方法:“踮脚尖”
对业余选手来说,跑步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锻炼身体,让身体更强劲有力,越练越伤不是任何人运动的初衷。只有克服了大规模的“伤病潮”,跑步才能带来更大的健康和快乐。跑步,就应该无伤,跑到天荒地老。
7、关于胫骨疼痛的问题
定义:
肌肉附着处和小腿前内侧胫骨间的骨膜发炎。注意:“胫骨疼痛”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说法,可以用来描述多种小腿损伤。这里所说明的胫骨疼痛特指前面描述的炎症。
症状:
胫骨内侧疼痛或触疼,通常疼痛的部位在胫骨的下半段。疼痛或触疼可能延伸到膝盖
触摸胫骨有疼痛感
开始跑步时疼痛感觉最剧烈,但是可能在跑步过程中消失,因为这时候肌肉变得松驰。胫骨疼痛不同于应力骨折(疲劳骨折),只有在进行负重活动(走、爬楼梯)时才感到疼痛
原因:
小腿肌肉过于僵硬
跟腱传到肌肉附着处的应力过大
关节过度旋前(在冲击下脚关节向内旋转过多)
在很硬的路面上练习跑步,如混凝土浇灌的人行道
穿着不舒适或磨损严重的鞋
训练过度,训练负荷和强度增加过快
由于各种原因,初跑者更容易患胫骨疼痛。但是,最常见的是由于他们的腿部肌肉以前没有用这样的方式承受过应力
自我治疗:
停止跑步,特别是在剧烈的疼痛缓解后。减少训练负荷和强度,避免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或下坡时进行奔跑
让你的医生或药剂师给开你一个疗程(5-7天)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异丁苯丙酸/扶他林/双氯芬酸钾/美洛昔康)
对胫骨区域进行冰敷---10分钟/2小时,以缓解炎症
自我按摩---用山菊油或消炎凝胶剂对肌肉进行按摩(沿胫骨内侧方向)
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保持30秒,缓慢放松,换另一只脚重复,每天拉伸2-3次
记得在跑步之前进行充分拉伸
逐步地恢复跑步
一般情况下,完全恢复需要二至四周
医学治疗:
如果伤势在进行自我治疗两周到三周后没有好转,进行物理疗法
请矫形医生或足科医生为你定制矫形器控制关节过度旋前
如果物理治疗对伤势无效,用超声波或X光对胫骨进行检查、诊断,可能需要检查是否有应力骨折
其它方式:
游泳,水池跑,健骑机(在低档位)
不要做负重练习
预防措施:
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保持每次拉伸30秒,缓慢放松,每天重复2-3次,记得在跑步之前进行充分拉伸
拉伸足底和小腿肌肉
1)将一个重物挂在脚上,保持腿的其它部分不要动,活动踝关节让脚尖抬起、放下。也可以让你的同伴握住你的脚,人工施加阻力。
2)将松紧带(如自行车内胎)的一端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套在脚上,移动脚抬起、放下,练习不同的肌群。
穿合适的鞋子,一些特殊的运动控制鞋和矫形器可以对踝关节过度旋前进行矫正。
在跑步后进行冰敷
在相对柔软的路面上进行跑步锻炼
避免进行跨越,这将会让胫骨承受过多的应力
按训练计划逐步加强锻炼
在训练计划中合理地安排休息
「前胫骨症候群」一般用来形容运动过后,发生在胫骨(小腿骨)前侧的疼痛感,当肌肉、骨骼与关节持续受到重击与压力,身体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无法负荷时便会发生;常见於运动员、入伍新兵,甚至中年的「周末运动员」身上,尤其在气候刚开始回暖时特别容易发生。
过度使用肌肉是造成这种疼痛的一个主要原因。连接胫骨与踝关节的肌肉是由肌膜所固定,那是一层坚韧而无弹性的膜,就好像香肠的肠衣。当肌肉因为运动而自然扩张时,所产生的压力会阻断血流,造成疼痛。这种形式的胫骨疼痛是所谓的「外侧肌腔隙症候群」,常发生在田赛运动员(如足球员)或经常在坚硬地面跑步的运动员身上。
疼痛也可能来自骨骼的损伤,从压力反应到骨折都有可能。举例来说,在跑步期间承受的持续撞击,可能在腿骨中造成极微小的裂缝。一般而言,只要适度休息,身体很容易自行修复这些微小的裂缝。然而,如果没有充份的修补时间,这些小裂缝可能合并,成为压力性骨折,形成如发丝般的裂缝;甚至成为完全骨折,也就是骨头完全断裂。
一般人要避免胫骨疼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鞋中放置足弓垫,重新分配骨骼承受的重量;或是改成在比较柔软的地面跑步。医生也建议「活动式的休息」,也就是说,跑步的人可以暂时改为游泳或骑自行车。这种改变让受损处有痊愈的时间,但心血管仍可维持从运动得来的益处。
运动之前是否应先暖身以预防伤害,是个争议颇多的问题,两方的说法都各有道理。根据本校从事的研究,我们建议缓慢的暖身期。我们相信,在身体从事更多激烈活动之前,最好先以10分钟左右的渐进式活动当做准备。对於胫骨疼痛,一如生命中的多数事物,中庸之道似乎是最好的药方。
8、如何尽快拉筋
朱大夫经过五十年临床经验,创出一套拉筋法,让患者在专家指导后自行拉筋治疗,效果显著。中医虽然没有专门针对筋缩的疗法,但各种撑拉的方法在习武、气功、瑜加锻炼中一直存在。道家有一种说法: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所以长寿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软的筋骨。目前西医还没有筋缩的概念,很多病人被治疗了很久还不知病因何在,比如有的筋缩就被当作腰椎间盘突出。拉筋过程中,一般医师认为当患者感觉到筋被拉紧疼痛时便要停止,以免拉伤筋肌。其实正是因为筋缩了,不易拉开,所以愈紧愈要拉开,不然它就愈缩愈紧了,它被拉过痛点后就会松多了。但也不是不顾一切拼命拉!没病痛的人想避免筋缩可每天拉筋。平日坚持拉筋就是最好的保健法之一。
拉筋方法一:卧位拉筋法
1.将两张安全稳妥、平坦的椅子摆放近墙边或门框处;
2.坐在靠墙或门框的椅边上,臀部尽量移至椅边;
3.躺下仰卧,右脚伸直倚在墙柱或门框上,左脚屈膝落地,尽量触及地面,双手举起平放在椅上(见图),做十分钟。期间左脚亦可作踏单车姿势摆动,有利放松髋部的关节;
4.移动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脚转换,再做十分钟。
拉筋的疗效――祛痛、排毒、增强性功能
拉筋的直接疗效是祛痛、排毒、增强性功能,间接疗效则数不胜数。其原理何在?
首先,十二筋经的走向与十二经络相同,故筋缩处经络也不通,不通则痛。拉筋过程中,胯部、大腿内侧、腘窝等处会有疼痛感,说明这些部位筋缩,则相应的经络不畅。拉筋使筋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于是“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病症因此消除、减缓;
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这对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元气的通道,此脉通则肾功加强,而肾乃先天之本,精气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赖于肾功能的强大。督脉就在脊椎上,而脊髓直通脑髓,故脊椎与脑部疾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任督二脉在人体上是个循环的圈,各种功法要打通的任督二脉即是此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也是抵御风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经通畅,则风寒难以入侵,内毒随时排出,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症状自然消除、减缓。膀胱经又是脏腑的俞穴所在,即脊椎两旁膀胱经上每一个与脏腑同名的穴位,疏通膀胱经自然有利于所有的脏腑。按西医理论解释,连接大脑和脏腑的主要神经、血管都依附在脊椎及其两边的骨头上。疏通脊椎上下,自然就扫清了很多看得见的堡垒、障碍和看不见的地雷、陷阱。
第三,拉筋拉软并改善了大腿内侧的肝脾肾三条经。许多医书都介绍,此三条经通畅则人的性功能强悍。因此有的书鼓励人练习劈叉,但这对普通人毕竟难度太大,还是拉筋最方便。这三条经的不畅也是生殖、泌尿系统病的原因,比如男人的阳痿、早泻、前列腺炎,女人的痛经、月经不调、色斑、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等,皆因此而生。所以男人要想增强性能力,女人要想治愈各种妇科病,最简便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拉筋。此法简单有效,在家和办公室皆可实施,不受天气、场地限制。
拉筋既是治疗,也是诊断
拉筋既是治疗,也是诊断。比如凡拉筋时膝痛而不直,则定有筋缩症,筋缩则首先说明肝经不畅,因为肝主筋,而肝经不畅脾胃也不会好,因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如胯部、腘窝(膝盖反面)痛说明膀胱经堵塞,腰有问题。膀胱与肾互为表里,共同主水,凡膀胱不畅者肾经也不会通畅,浮肿、肥胖、尿频、糖尿病等皆与此相关。躺下后后举的手臂不能贴到凳面,则表明有肩周炎。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举的腿不能伸直,下落的腿悬在空中不能落地,表明筋缩严重,不仅有腰腿痛症,可能内脏也有诸多问题。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就是个由软变硬的过程。婴儿气血最畅,故最柔,老子因此用婴儿形容柔,人长大后气血逐渐不畅,身体也因此逐渐变硬,人死则彻底成为僵尸。
9、右下肢比目鱼肌静脉增宽是什么意思
静脉血栓是由于静脉血管病变或是血液粘稠度及成分改变附着在血管壁组织血液流通的情况造成的,这样的情况建议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