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光会对人体有那些伤害
拍摄一张X光胸片,当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时其曝光率约为160毫西弗特(计量辐射度的单位)/小时,约为0.045毫西弗特/秒。以胸部肋骨骨折为例,拍摄一张胸片大约需要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线检查,患者要承受约为0.023毫西弗特的辐射量。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特,也就是说,身体每接受一西弗特(1西弗特=1000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因此,一次拍摄40张X光片会对人体造成0.92毫西弗特的辐射量,增加0.00001518的致癌几率。人们早就证实,电离辐射极易致癌,而X光正属于此类辐射。高夫曼首先提出假设,经过反复验证后得出结论:在美国,大量的癌症病例确系医疗辐射引起。与之相反,缺血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或冠状动脉症)以前从未被人认为与电离辐射有关。如今,高夫曼的研究工作以具体数字将真相公之于众:6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死因与医用X光有关。
1995年,高夫曼完成了一项有关乳腺癌病因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在每年经确诊为乳腺癌的18万例病人中,大约有2/3的患者病因与医用X光有关。在最近一次调查中,除了“各类癌症”和乳腺癌之外,高夫曼还重点研究了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癌变情况。他发现,只有女性生殖系统方面的癌症与医疗辐射没有直接联系。
上述研究成果不仅证实了医疗辐射和常见绝症之间的关系,还传递出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信息:减少医疗辐射,可以避免诱发癌症和心脏病。在过去的20年中,人们还摸索出不少方法,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X光照射。
电离辐射祸福相伏
电磁辐射是指以光子束形式传播能量的过程。按照能量的递增顺序,光子束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光和伽马射线等。而后3种光子束具有足够的能量,可在与原子或分子相遇时碰撞出电子,即发生电离辐射。但是,只有X光和伽马射线才能穿透人体内部器官。
高氏研究报告中的“医用X光”特指用于医疗诊断的X光,即在牙科检查、荧光检查、CT扫描、正骨、异物查找、导管和缝针放置、外科手术导引等不同的医疗过程中使用的X光,而不包括用于治疗癌症的X光。后者为了杀灭癌细胞,而增大照射剂量。
医用X光对于细胞所造成的破坏并不直接来自X射线光子,而是来自光子运动中释放出的高能电子。电子在运动过程中,漫无规律地将其部分能量传递给生物分子,导致了高夫曼所说的“化学和生物破坏”。例如,源电子使其他电子由分子中逸出,生成一股电子喷流。这就使分子处于一种高能状态,从而产生出在电离的X光条件下才有的化学反应。
这种破坏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如杀死细胞、破坏细胞内部结构,或者导致变异——对遗传分子产生难以修复的终身性破坏。假如说X光的能量确实会产生这种效果?熏那么就不存在什么安全的或可接受的电离辐射剂量。而且,连续的X光照射所造成的破坏具有累积性,危害更大。同时,对于X光的破坏,人体自身虽然具有较好的修复功能,但也并非无所不能。
遭受X光破坏后的细胞极易诱发有机体突变。大量的流行病理分析也一再证明,这些细胞还是几乎所有类型癌症的“祸根”。然而,美国国家研究顾问委员会主席爱德华·拉德夫德却不以为然。在对电离辐射所造成的生物影响进行了一番调查之后,他认为,将这些发生变化后的细胞定性为人类已知的各类癌症的罪魁祸首,还为时尚早。
剂量—反应:相关分析
众所周知,导致癌变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吸烟或营养不良。高夫曼提出“医疗辐射诱发多种癌症”这一假设后,为了加以论证,他必须确定所谓的“原因分数”(或称原因百分比)。
癌症和冠心病均由多种病因诱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上述绝症发作。其中,必要因素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试举例,如果医用X光是75%的癌症致死病例的必要因素,那么其原因分数为75%。换言之,医用X光导致了癌症的75%的死亡率。
计算出原因分数就可探明剂量—反应比。其中,剂量指医用X光的照射量,反应指癌症死亡率。(注:此处“反应”特指死亡率,而不是死亡人数。)高氏分析法表面看起来极为简单。首先,他从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中,获取了全美九大人口普查区各分区的反应信息(各年龄段的癌症死亡率)。他掌握了每10万人口中不同性别的癌症死亡人数、人体不同部位癌变死亡人数,并有选择地掌握了其他一些致死原因的数据。
接下来是建立一个X光剂量数据库,这必须克服由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困难。近期,美官方公布了有关统计数据,并承认,历年来用于医疗诊断的X光剂量可能要比人们现在认为的低60%。此外,不同设备每操作一次的平均辐射剂量值也相差很大,这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而数十年前的剂量数据更是难以确定。这些不确定因素累加起来,会使“平均拉德风险”(指每个辐射单位“拉德”所产生的死亡率)的统计出现严重偏差。
高夫曼则提出了一个基本假设,并对其进行了严格审核,使上述难题迎刃而解。该假设是:每10万人口中医生人数越多,进行辐射检查的次数(剂量)就越多。这一假设符合人们的常识,并为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评估研究工作所证实。这一假设还从其他方面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比如说,医用X光胶片销量与每10万人口医生数量之间也大体呈此比例。
因此,由于缺少剂量的绝对数字,高夫曼利用了每10万人口从医人员的数据,来描述九大普查分区的相关剂量。幸好,各地之间的数字差异比较大。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剂量存在差异,才使得剂量—反应分析富有意义。如果各区的剂量数据完全相同,那么就无法得出“医疗辐射是癌症病因”的结论。随着分析研究的深入,另一项统计要求也得以满足: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九大分区的剂量数据相对比较稳定。
反应、剂量两组数据都具备后,高夫曼必须对其加以测试,弄清相互关系,以证明或推翻其“医用X光是导致美国人患癌致死的主要原因”这一假设。为此,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方法可用于计算出一条曲线来显示剂量—反应比。人们可以通过使剂量数值趋于零而进一步确定X光之于患癌致死的原因分数。当剂量数值为零时,相应的反应数值就是未受医用X光照射诱发的癌症死亡率,即非辐射致癌死亡率(设为N)。然后,从总的癌症死亡率(设为T)中减去非辐射致癌死亡率,其差除以总癌症死亡率,所得即为我们需要的原因分数:(T-N)/T。
分析结果,高氏得出了较高百分比的原因分数,从而证实了其假设,即医用X光是使美国人患癌的祸源。
心脏病也源自X光
从狭义上说,这项研究工作到此结束。但是,作为一名深思熟虑的学者,有必要进一步查清辐射与非癌症患者之间的联系。正如所料,他发现,在对医疗辐射做出反应方面,非恶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表现大相径庭。而冠心病死亡率则表现出与辐射之间的出乎预料的紧密关系。
科学界有一个基本观点,即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癌症和冠心病与医用X光之间惊人的相似反应,亟须有系统地加以说明。一些研究人员曾提出看法,认为诱变剂(或致突变因素)会使冠状动脉平滑肌上形成小瘤,而高夫曼就是由此入手。这一假设与其所揭示的冠心病和医疗辐射(作为一种已证实的诱变剂)之间明显的剂量—反应比颇有契合。
当然,有研究表明,诱发冠心病的其他因素很多。高夫曼本人也有过多年的研究。限于篇幅,他未作详细阐述,只是指出,冠状动脉上的小瘤和不良的血脂蛋白含量、高血压、吸烟、肥胖及机体失能、糖尿病、营养不足等因素一样,极易诱发疾病。
高夫曼一方面强调,医用X光和冠心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反应比,这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他也承认,研究工作“仍有待深入下去”。不过,既然已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那么,也就为将来预防心脏病和提高治疗效果创造了条件。
X光仍有用武之地
尽管X光是诱发癌症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它对于维护人类健康仍然功不可没。人们应当以不牺牲X光的这些用途为前提,尽量减少辐射剂量。在高夫曼公布了乳腺癌研究成果之后,一些人颇有异议:辐射剂量早就有所减少,高氏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一方面,X光的使用大为减少,甚至被取消;另一方面,其他手段纷纷取而代之。例如,许多医院已经转而大量使用CT扫描,可是根据UNSCEAR的研究报告,其辐射剂量竟是“传统的”诊断检查手段的10倍。
值得庆幸的是,让X光扬长避短并非不可能。1998年的一份UNSCEAR报告中,列举了不少既能减少辐射剂量,又可增强X光成像效果的新技术,如使用稀土屏幕和碳化纤维材料、增大电压限值等。每项技术都能减少一点辐射量,而综合使用后的效果就更加明显。
病人作为接受治疗的一方,应向医生吐露自己对于所需辐射剂量的担心,行使自己所拥有的了解如何减少辐射剂量的权利,同时与医务人员互相配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2、用来表示辐射剂量的单位rad是啥意思,怎么读?这次日本核电站泄露的辐射值最高处达到多少rad?
拉德,拼音:lādé (rad)
拉德,辐射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符号为rad。虽然它不属于SI(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国际单位制)单位,但可用于专门领域。
如1g物质吸收100erg的能量时,吸收剂量为1rad。
1rad=100erg/g=0.01J/kg=0.01Gy。
1拉德等于1克物质吸收100尔格能量(1千克物质吸收0.01焦耳能量),等于0.01戈瑞
日本核泄漏的辐射值还在“不危险”范围,至于峰值多少坦白说,不知道,也希望你知道的话回个信!!先说声谢谢!!
还有,关于X光,核磁共振,骨密度检测等与射线有关的检测是没有十分准确的辐射值,还要考虑实际中机器质量,所找到位置的不同而定,但可以实际一点说的就是照一次X光相当于广州飞到上海所接收的辐射量,值不大,对人体影响不会严重,但建议还是别做太多与放射性有关的检测,毕竟放射性检测是可累积的。
仅供参考!
3、体检X射线胸透有多少拉德辐射
胸透检查对人体有危害吗?
(2004-11-23 10:17:17)
受访专家:中南医院影像中心 刘骏方副教授
中南医院呼吸内科 林宇辉副教授
文:高翔
什么是胸透检查
胸透全称荧光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它是利用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性和摄影效应的特性,使人体在荧屏上形成影像,由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时,X线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上的X线量就有差异,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
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量过多,超过容许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但是如果X线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影响很小。近十年来,由于X线设备的改进,高千伏技术、影像增强技术、高速增感屏和快速X线感光胶片的使用,使X线射量已经显著减少,放射损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胸透的放射线量在X线检查中是最大的,做一次胸透就相当于拍10次X光照片检查。但胸透检查一般也在数十秒,所以对人体的危害十分有限。成年人做一次胸透几乎没有明显危害。
儿童应慎做胸透
随着X光仪器不断改进,其放射剂量越来越小,加上胸透检查一般也在十几秒以内,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微小,基本可忽略。
但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胚胎组织对射线更敏感),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这些受损细胞如果没能自我修复(也可能是异常修复),就会残存于机体里,像“定时炸弹”,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下,开始疯狂复制,成为一个癌症病灶。所以说放射检查次数做得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在其放射检查后的未来几十年里,远后效应就可能被诱发。
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皆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如体检)项目。儿童应尽量使用拍片检查。
尽量用拍片检查代替胸透
胸透时所采用的电压、电流都大大弱于拍片,由于强度弱,射线不能像拍片时那样迅速穿透人体,因而经过人体的时间相对更长,被人体吸收的剂量也更多。而且,胸透的清晰度、准确性也不如拍片的效果好。但胸透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一次一般6至10元)、可立即得出结论的特点。
哪些疾病检查要做胸透,如何防护
胸透主要用于检查诊断肺部疾病、心脏的大小、肋骨、胸膜、胸壁纵隔、支气管。为减少X线的损害,患者做胸透检查不宜过多,也不宜在短期内做多次重复检查,特别是在胸透时不要一味地要求医生看久一点、看仔细一些。
4、X光透视和X光摄影有什么区别
一般X射线检查的照射剂量:胸透 0.1-0.2伦琴(拉德);胃肠透视 3-3.5伦琴(拉德);骨盆照片 1-3 伦琴(拉德)。肺部透视 0.05-0.1伦琴(拉德)/次;牙齿X线照相 5伦琴(拉德)/次;肠胃系统 30伦琴(拉德;肿瘤治疗(局部照射) 3000-7000伦琴(拉德);头部 0.04伦琴(拉德);腹部 0.245伦琴(拉德);静脉肾盂造影
5、医用X光机的辐射有多大?
拍摄一张X光胸片,当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时其曝光率约为160毫西弗特(计量辐射度的单位)/小时,约为0.045毫西弗特/秒。以胸部肋骨骨折为例,拍摄一张胸片大约需要 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线检查,患者要承受约为0.023毫西弗特的辐射量。按照六次X射线检查,一个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后总共要承受0.138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特,也就是说,身体每接受一西弗特(1西弗特=1000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以此推算,一个肋骨骨折病人将增加约为千万分之三点八的危险。
而对其他医学检查来说,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检查要接受的辐射量为0.01毫西弗特,腹部为0.54毫西弗特,骨盆为0.66毫西弗特,腰椎为1.4毫西弗特,上消化道为2.55毫西弗特。以此推算,因为医学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在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
孕妇儿童在辐射高危人群之列
尽管大部分的医院在对普通病人进行X光照射的时候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但是对于孕妇,还是有所顾忌的,对其腹部进行遮盖。于医生建议孕妇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检查,尤其是怀孕头三个月的孕妇。因为此时是胎儿重要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X光可能使这些尚未发育定型的细胞组织产生突变,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会增高。还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如果因头部受损伤做CT检查,对以后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影响,而对空间识别能力则没什么影响。
除了孕妇之外,儿童也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之一。从放射生物学理论分析,一种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如果短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X光照射,危害就会慢慢累积,造成身体细胞不可弥补的损害,将来诱发癌症等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因此国家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严禁从事与放射工作有关的职业。
如果说患方只是偶尔接触X射线的话,那么作为医方的放射科医务人员受到辐射损害的可能性更大,尽管他们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卫生部法监司公共卫生处负责人表示,卫生部曾对国内 15个省市的医院进行监测,记录显示,医疗界人员接受辐射的程度居各行业之首,医学辐射是目前辐射污染的主要来源,医务人员由于接触射线的时间长、频率高、距离短,他们受辐射的强度比传统核工业的工作人员还要高。
医务人员短期接触大剂量的射线,会发生急性皮肤烧伤、坏死、放射性皮炎、眼球晶体浑浊继发的白内障;长期低剂量的辐射,发病则一般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可能发生白血病、其他肿瘤、胎儿的畸变等。然而对于医疗辐射的危害,很多医生自己都没有足够的防护意识,虽然医院也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医务工作者会因为麻烦而不愿使用。不少在X光机下进行骨科手术和手法复位的医生,手臂上的汗毛全部脱光,这表明辐射已经对身体产生危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