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椎弓狭部解剖位置
位置和特点
上下关节突之间,横 突孔内后的上半部分结构较为扁平状;枢椎的下面观,上下关节突之间,横突孔内后的下半 部分呈半管柱状 53 侧,呈薄壁状 7 侧。枢椎的下方结构的表面观较上方更接近于下颈椎的解 剖结构,而枢椎上方结构的表面观与下颈椎相比较,上关节突位于齿突的外下方,成为枢椎 前结构的组成部分,上关节突移向前方,并使狭部拉长前移,其轴向角度 11.06 ± 2.38 ,轴 线指向上关节突。下关节突与椎体之间的半管柱状结构与下颈椎椎弓根的形状相似,内倾角 度为 42.60 ± 4.90 ,轴线指向椎体,此轴线在在下关节突背侧中垂线上缘的 -1.65 ~ 1.10mm 范 围内。枢椎的横突孔内前方为上关节突与椎体三角形凸起部分之间的凹陷部分,该区域的外 下方的存在明显关节面,与 C3 的钩突形成小关节。椎体三角形突起的上方有 T 型骨嵴,该横 形骨皮质嵴为齿状突与三角形突起结合部。
2、腰肌的位置示意图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位于腰椎两侧的长肌,它大部分位于腰椎椎体与横突之间的陷沟内,肌纤维以羽状形式向外 下方排列走行,形成上下较细、中段较粗的类似纺锤状的条形肌肉。
功能与锻炼:腰大肌与髂肌一起合称为髂腰肌。髂腰肌对大腿的前摆起重要作用。常采用正踢腿、负重高抬腿跑、悬垂举腿、仰卧起坐等辅助练习发展髂腰肌的力量。
腰大肌受腰丛的肌支(T12~L4)支配。功能与锻炼:腰大肌与髂肌一起合称为髂腰肌。髂腰肌对大腿的前摆起重要作用。常采用正踢腿、负重高抬腿跑、悬垂举腿、仰卧起坐等辅助练习发展髂腰肌的力量。腰大肌受腰丛的肌支(T12~L4)支配。
腰肌的位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腰椎弓狭部解剖图扩展资料:
腰肌劳损的临床表现:
1、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3、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4、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5、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3、椎弓峡部解剖结构与位置?
脊椎于胚胎第七周开始出现四个软骨核(椎体两个,每侧椎弓各一个)。四个软骨核继续生长,并联合形成一个软骨样脊椎。约在胚胎第十周后,又开始出现三个原发性化骨核,包含在原发性软骨核内,慢性生长,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出生后1~2岁左右,椎弓开始联合,并出现脊突。3~6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
4、椎弓根峡部在哪里?有具体的定义吗?
脊椎于胚胎第七周开始出现四个软骨核(椎体两个,每侧椎弓各一个)。四个软骨核继续生长,并联合形成一个软骨样脊椎。约在胚胎第十周后,又开始出现三个原发性化骨核,包含在原发性软骨核内,慢性生长,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出生后1~2岁左右,椎弓开始联合,并出现脊突。3~6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
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狭窄区,即为椎弓根峡部。如该部骨化不全,或有潜在的软骨缺损,即形成先天性峡部骨不连。其缺损区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该椎体与后部椎板无骨性联接,与相邻椎体仅靠软组织联系。如该处发育薄弱,再加上某种程度的外伤或劳损,也可导致薄弱的峡部发生骨折。其机理与疲劳骨折相似。
5、腰椎解剖结构是怎样的?
腰椎解剖结构主要包括有:椎骨在幼年时期有33块,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成年以后,骶椎和尾椎分别融合为1块骶骨和1块尾骨,故有椎骨26块。 腰椎位于身体的中段,上连颈、胸椎,下连骶椎。腰椎共有5块,腰椎的椎体较颈椎和胸椎大而厚,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外层的密质骨较薄。椎体呈横肾形,上下面平坦,周缘有环形的骺环,环中骨面粗糙,为骺软骨板的附着处;前面较后面略凹陷。椎弓根粗大,椎骨上切迹较浅,椎骨下切迹宽而深,椎弓板较胸椎宽短而厚。椎孔呈三角形、椭圆形、近三叶草形或三叶草形。棘突为长方形的扁骨板,水平伸向后,上下缘略肥厚,后缘钝圆呈梨形,有时下角分叉。关节突呈矢状位,上关节突的关节面凹陷,向后内方。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凸隆,向前外方。人体正常的腰椎
6、腰椎结构图片 4—5在人体什么部位
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带的位置,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