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风湿,强脊冬病夏治贴伏贴哪些穴位
丰隆,犊鼻、大椎、髌骨周围八卦区
2、支气管哮喘冬病夏治贴秘方
药物组成:
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3、三伏贴的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配合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些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亦可配合针刺、汤药、磁药叠加等方法,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
4、冬病夏治有这样的说法吗?
四问冬病夏治
夏季时治疗冬季容易加重或复发的寒性疾病谓之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可发挥药物透皮作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患者容易接受。
冬病夏治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根据疾病情况辨证取穴用药物贴敷在不同的穴位,或祛寒外达,或强身健体,或暖五脏,或通经络,适应所有寒性疾患。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寒性胃溃疡、痛经、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对于病程短,病情轻的患者,连续贴敷3~5年,即可达到临床治愈之目的;病情重,病程长者,也可明显缓解疾病发作的频率与程度,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此类患者可终身贴敷。
什么时间贴敷疗效最好?
三伏天外界阳气最盛,人体腠理开泄,阳盛于外而虚于内,虚寒病患者阳气更虚,此时贴以辛热药物,借助自然界阳热之气,使二阳相加通过腧穴透入人体,至冬则增强御寒能力,故可少发病或不发病。一般多选择在每年夏天初伏、中伏、末伏贴敷,每次间隔10天。具体治疗疾病时不必拘泥于三伏天,可因人、因地灵活掌握,选择当地天气炎热之时,病重寒重者也可提前贴敷,增加贴敷次数,发病者可随时敷。每年可在夏至时开始贴敷,处暑为结束时间,贴敷次数和间隔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7~15天贴敷一次。
药物贴敷后哪种情况效果最好?
药物贴敷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灵活处理,药物耐受强者可贴2~4小时,老年人及体质较弱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敷时间,儿童皮肤娇嫩,只贴0.5~1小时,或更短时间,个别对药物特别敏感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皮肤出现热辣烧灼明显的不能耐受者可提前去药。贴敷的最佳情况是去药后局部皮肤潮红,有痛热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即发泡疗法),此则既达目的,又无起大泡的痛苦。贴敷药物多为辛香走窜通络之物,贴敷后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这是正常现象,有利于发挥治疗作用。如果泡大,应用消毒注射器抽出其内液体,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冬病夏治的常规注意事项?
①敷药前患者应洗澡或局部清洗;②阴虚火旺疾病、孕妇、皮肤过敏、有疮、疖、痈和破损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不能采用;③贴敷当天避免吹电风扇、空调,当天不洗澡,禁食生冷、辛辣、荤腥等。
5、冬病夏治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是由寒冷引起的皮肤损害,一般气温降至10℃以下就可能发生。冻疮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处,轻者红肿疼痛,遇热瘙痒;重者还可出现水疱、糜烂或溃疡,治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斑或疤痕。俗话说冻疮“一年发病,年年发”。尽管不是什么大病,但它反复发作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避免冻疮复发,中医提倡在夏天治疗。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皮先明教授介绍,这样可以提高皮肤的防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冬季复发者明显减少。
皮教授说,冻疮冬病夏治优点很多:首先,时间灵活,次数少,快捷便利。治疗的时间可选在三伏期间的任何一天,不必局限于一、二、三伏入伏的当天。另外,三伏期间只需敷贴一次,根据冻疮的发病部位,由医生辨证选择穴位敷贴药膏。一般情况选择2―4个穴位,持续敷贴2―4个小时,然后揭去药膏,省时方便。
治冻疮除了敷贴以外,还可用新鲜中草药炮制而成的酊剂外搽。其具体方法是:将药物直接涂擦于以往患冻疮的部位,揉搓至局部发热,中午及晚睡前各1次,连续用药1周。中午擦药时,需晒太阳3―5分钟,擦药以后尽量不接触水,使药物能保持较长时间。
患者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敷贴的部位不要沾水,以免影响敷贴的效果;其次,敷贴的部位不要着力,以免移动,影响穴位的准确性;第三,过敏性体质者,若敷贴部位出现红肿痒疼等不适,可提前揭去药膏,一般不需处理,可自然恢复。
6、冬病夏治 治疗 风湿 贴 什么穴位
我母亲也是风湿病患者 也用您说的风湿贴 贴过一段时间没有见效 劝您用对药是关键 千万别着凉 您多多保重身体
7、有谁知道冬病夏治穴位贴的药物组成吗?要详细一点的,包括所有疾病的方子,谢谢
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
8、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
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百为旺盛的时候,气血趋于体表,通过运度用三伏贴,在配方中使问用一些幸温发散药物,调动人体阳气,能答够有效祛除身体疾玻小儿哮喘三伏贴版配方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权4∶4∶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