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作为石化行业的高发疾病之一,其发生与从业者的职业特点有很大关系。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破裂处突出,以至压迫神经根所导致的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腰椎间盘突出根据其发病形态,可分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3类。
1.发病原因
外伤、运动过度、超负荷体力劳动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原因。而发育不全、家族病史、腰椎畸形、妊娠等因素也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
2.主要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为腰痛、单侧下肢放射痛、脊柱侧弯畸形、脊柱活动受限、腰部压痛伴放射痛等。腰痛和放射痛会随着动作而加重。疼痛在休息后虽然可得到缓解,但活动后疼痛感加剧。放射痛经过坐骨神经的传导,还会传达至小腿外侧、足背、足趾。
3.治疗手段
(1)牵引。包括骨盆牵引、垂直悬吊牵引、机械牵引。牵引能够增大椎间隙,使后纵韧带紧张,从而有助于突出的髓核部位复位。牵引还能够缓解椎间隙和神经根的压力。
(2)按摩推拿。采用按摩推拿疗法可改善突出髓核和神经根的相对关系,从而可减轻神经根的压迫。
(3)西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的应用适用于改善疼痛和炎症症状,可采用非激素类抗炎止痛药物。
(4)硬膜外激素治疗。通过在硬膜外注射长效激素和麻醉药能够起到理想的止痛效果。
(5)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反复发作、有显著马尾神经症状及合并其他腰椎骨性病变的患者。可采用腰椎间盘摘除术、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显微腰椎间盘摘除术等。
4.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工作中的正确坐姿有助于腰骶部的肌肉放松,可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应做到收腹、上身挺直、下颌微收、下肢并拢、腰背部紧贴于椅背。睡眠中,最好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姿势,保持身体放松,从而可减小椎间盘压力。
(2)保持正确的站姿。站立时应保持重力线正好经过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后部,这样可有效预防髓核突出。同时,应尽量避免工作中站立时间过久,站立时也可以适当进行腰背部的活动,以缓解腰背肌肉疲劳。
(3)适度锻炼。经常锻炼能够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这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治很有好处。锻炼的同时,应注意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训练,但也必须以适度为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6.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腰间盘突出锻炼方法是有很多的,保护腰椎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如“小燕飞”:在家里的床上,采取俯卧位,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尽力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尽量向上翘起,头颈部尽量抬起上昂,起到一个最优状态下的颈椎、胸椎、骶椎的自我牵引,并与周围肌肉组织实现配合默契的锻炼。
下面就是一套非常简单的腰间盘突出锻炼方法:
a、腹肌锻炼。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个,每天三次。
b、交叉扭腰。 两脚分开与肩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顶。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侧后方摆。左侧相反。于此同时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100次。
c、抱膝触胸。处于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可持续30个。
d、腰背肌锻炼。处于平卧,双膝弯曲放在床上,然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10厘米。这时您会感觉到腰背部在用力,坚持5秒钟,反复10下。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是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痛为主症的病症
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图片
你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表现为腰痛,反复发作,常伴有臀部疼痛。单侧坐骨神经痛:病人常在一次弯腰动作中如刷牙或从地上拾东西时,突发剧烈腰痛,不能挺腰和活动,并伴有坐骨神经痛。疼痛沿臀部、大腿和小腿后侧向下至足部放射。在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疼痛加重。多次发作后,少数病人可有两侧坐骨神经痛,并可伴有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等。
慢性和复发性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是本病的特点之一。病人腰部板硬,肌紧张,可向左或右凸。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即抬腿至20度—40度时,腿的麻痛感即加重。使用中医验方-腰椎*骨方世*贴-贴于腰椎间盘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腰椎间盘突出有非常独到的治疗作用。。
感觉、运动和腱反射改变:早期为痛觉过敏,稍后为减退。腰,神经根受累时,小腿前外侧感觉过敏或迟钝;骶,神经根受累时,小腿后侧及足外侧感觉过敏或迟钝。前者伴有趾的背伸乏力或不能,后者伴有趾的跖 屈乏力或不能。祝您健康。
6、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35~50岁的中年人,男性较多。往往有急性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的经历,有的起病突然,有的缓慢。
通常表现为单侧腰腿疼痛,从一侧下腰部经臀部向下肢后方放射,直至踝关节、足背或足底。并有同侧小腿及足部的皮肤感觉减退,感到麻木。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排便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后症状可减轻,行走、站立时加重。病情较轻者,仍能从事中等程度的体力劳动;病情较重者,连轻工作也不能坚持,甚至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许多人症状常有变化,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
症状重的病人,因为疼痛,自然而然要采取一种保护性姿势,样子很特别:一侧肩部耸起,臀部上撅,患侧下肢跛行。脱去衣服,观察病人的背腰部,可见正中的脊柱沟不像正常呈一条直线,而是带有弯曲。病人向前,向两侧弯腰的活动幅度变小,或几乎不能做这些活动,活动即会引起症状加重。
疼痛一侧的腰部常有明显的压痛点,最常见的位置在相当于大肠俞和关元俞的穴位。根据突出的部位不同而局限于其中一点或两点。用拇指按压这个点,可引起下肢的疼痛和麻木。
病程长者,可见疼痛一侧的小腿肌肉萎缩,周径变细。如果仔细检查,用大头针尖轻刺或用棉签轻触患侧小腿及足部的皮肤,并与对侧相对照,可以发现痛觉或触觉减退。
另外一个简单常用又颇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叫直腿抬高试验。病人平卧在床上,膝关节保持伸直位慢慢抬高,一般人能抬高到与床面成80°~90°的角度,如抬高不到这个角度而发生坐骨神经痛,就是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根部。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原因如病人年龄较大、关节活动度减少,直腿抬高就不一定能达到80°~90°。所以要与对侧相对照。
以上介绍的是比较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早期,一般仅有腰痛,无腿痛的症状。也有少数病人,发病突然,表现为大小便困难和双足麻痹、瘫痪,需要立即手术。
7、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痛为主症的病症,好发于青壮年,但以体力劳动者较多见。发病原因多由于持续及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体位需要随时变换,腰背部肌肉较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及扭转的机会较多,容易引起脊椎内外的平衡失调,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形成神经根、马尾或脊髓的压迫症状。由于人体下腰部的活动最多,负重量也最大,所以临床中以腰4.、5.椎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最高。
8、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护理?
一、急性期的护理
1、在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防止受凉可给予腰部热敷和频谱仪照射。
3、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宜多食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4、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输快的心情。
5、 病人疼痛缓解后,即开台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保护功能。功能锻炼包括五点式和三点式。五点式的方法是: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作为支撑点,使劲向上挺腰抬臀,腰背肌功能加强后可改用头部及足跟三点作为支撑的三点式锻炼方法。锻炼应循序渐过,逐渐增加,避免疲劳。
6、病人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每次活动时,腰部一定要使用腰部保护用具,并注意避免腰部突然受力。还要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急性期间,经过治疗疼痛缓解,病人即可回家休养,。
二、缓解期指导及护理
1、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2、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3、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生活要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4、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苦寒生冷食品,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羊内、大枣等。
5、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