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椎 > 腰椎下关节突

腰椎下关节突

发布时间:2020-10-14 14:42:13

1、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腰椎体及椎小关节突骨质增生

你好。腰部肌肉方面的原因可能大。平时注意腰部肌肉锻炼,方法见置顶文章。也可以尝试一下腰部按摩以放松肌肉、游泳。过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好转。
上海市中山医院-骨科-董健主任医师

2、第3-5腰椎锥体边缘及小关节突无骨质增身是不是就没有

你好,早期的退变拍片子是看不出来的,

3、怎样确定哪节腰椎间盘突出症了

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定位诊断
1.L5/S1椎间盘突出:①骶骼关节上方、髋关节、大腿与小腿后外侧及足背疼痛;②小腿后外侧包括外侧足趾麻木;③足与趾跖屈力减弱;④小腿三头肌无力或萎缩;⑤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⑥L5棘突旁有明显压痛叩痛。
2.L4~5椎间盘突出:①疼痛在骶髂关节、髋关节大腿后外侧,并向大腿前方及小腿前内侧放射;②小腿外侧或足背包括足趾背伸力减弱;③足趾背伸力减弱;④跟腱反射可无改变或减弱;⑤L4棘突旁有压痛点。
3.L3~4椎间盘突出:①疼痛在骶髂关节、髋关节大腿后外侧,并向大腿前方及小腿前内侧放射;②小腿前内侧麻木;③膝反射减弱或消失;④L3棘突旁有压痛;⑤膝关节伸展力减弱;⑥髋关节过伸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4.L2~3椎间盘突出:①臀部和大腿外侧出现感觉麻木或过敏;②股四头肌肌力减弱;③膝反射减弱。
5.L1~2椎间盘突出:①L2神经根受压,大腿外侧或前外侧疼痛;②大腿前内侧近端疼痛,感觉减退;③神经根受累区域麻木;④屈髋肌力减弱,内收肌反射减弱。
6.T12/L1椎间盘突出:①L1神经根受压,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外侧区疼痛;②神经根支配区域麻木、痛觉减退;③下腹壁反射或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7.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①L4~5、L5~S1多见;②腰背痛、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感觉减退;③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阴区麻木;④膀胱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痹;⑤踝反射和肛门反射消失。T:代表人体胸椎;L:带人体腰椎;S:代表人体骶椎

4、请问腰椎间盘突出属于关节炎吗?

你好!腰椎间盘突出属于腰椎退行性病变并不属于炎性病变,一般情况下不需抗炎治疗,如果合并水肿则需要脱水药物治疗。
指导意见:
建议按疗程腰椎牵引治疗,平时适当按摩,平时坚持睡硬板床,避免久坐和重体力活,定期做常规体检。祝早日康复!

5、腰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的损伤是不是不能

腰椎后关节由每两相邻腰椎的上下关节突组成,即上一椎骨的下关节突和下一椎骨的上关节突。其位置关系为上一椎骨的下关节突在外,下一椎骨的上关节突在内,关节囊较厚。腰椎后关节的关节面与水平面成直角,与额状面成45°角,可做前屈、侧屈运动,几乎不能够旋转。关节突前方有黄韧带加强,后方有部分棘间韧带加强。希望这些对你能有一下帮助~

6、腰椎体及椎小关节突骨质增生硬化,如何治疗?

骨刺,又称骨赘,就是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退行性变化;系关节软骨退变引起新生骨增生的慢性骨关节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骨刺多发于负重关节部位,如椎体、四肢关节、跟骨等负重关节。 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正常软骨是由软骨细胞及基质构成,而基质由蛋白多糖构成的硫酸软骨素和包埋其中的胶原纤维组成。软骨中硫酸软骨素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致使胶原微纤维分解,软骨产生老年性退变。 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如外伤、劳损、先天性关节畸形、局部骨组织缺血、内分泌失调和神经性障碍等引起。多见于青壮年、单关节受累、某些负重操作受外伤等人。退变软骨不光滑、变薄、脆弱、虫蚀状缺损、最终完全消失、露出骨端,由于修复,骨端硬化,关节边缘形成骨赘、关节面粗糙不平,进而因局部血管增多而产生骨质疏松,关节韧带附着部位可增生、钙化和骨化。骨刺的临床表现与骨刺形成的部位有关。颈椎的骨刺,可压迫颈丛神经,引起颈、肩、上肢麻木、无力、疼痛,有时疼痛较剧烈,似刀割、电刺并向上肢远端及头枕部放射;腰椎的骨刺有压迫坐骨神经的可能,在弯腰、咳嗽、打喷嚏时可引起腰部、臀部沿大腿后侧向下肢放射的剧烈疼痛,跟骨骨刺则出现足跟疼痛,在双足着地负重时疼痛加重。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虚亏便会筋骨痿软,出现腰膝酸软,四肢无力。一般是采用手术治疗,中医理疗!不知道想知道哪方面的疗法???、

7、腰椎小关节面硬化什么意思腰椎间盘突

椎间盘突出可能与在椎间盘和椎管内的气体形成有关,真空现象可位于椎管内的椎间盘内或存在于硬膜外间隙中。存在于突出椎间盘内的气体,由于椎间盘内压力的变化(外力作用于脊柱)进入椎管,产生椎管内积气征象。 椎体小关节病变与椎管内积气的关系,当椎体小关节发生退变(骨关节炎)并产生真空现象时,椎小关节内的气体也可通过小关节的薄弱点进入椎管,或者挤压黄韧带,进而压迫与之相邻的神经根。 产生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原因除上述以外,还包括感染、创伤、椎体塌陷和骨坏死、骨转移瘤、边缘椎、褐黄病、木瓜凝乳蛋白酶化学核溶解以及椎间盘切除术后等因素。这些病因引起的椎间盘真空现象,均可继发产生椎管 椎间盘积气征象。

8、什么是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腰椎小关节是指关节突关节,关节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关节囊内的滑膜中也有丰富的有髓神经纤维和毛细血管。腰椎小关节接近矢状位,有利于腰椎前屈、后伸运动,当超过运动范围不能复位时,就会嵌压滑膜和关节囊,引起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称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一、病因1. 小关节错位:常见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缩窄,上下关节突不能正常对合。关节囊、韧带松弛导致小关节在正常活动时出现间隙。2. 小关节滑膜嵌顿:腰椎用力不当突然出现剧烈腰痛、腰椎活动明显受限。原因是关节囊皱襞、滑膜嵌顿于关节间隙,压迫神经末梢。3. 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慢性劳损导致小关节骨质增生、肥大、内聚。二、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有慢性腰腿痛病史,无明显外伤史。正常活动时突然出现腰部剧烈疼痛,部位不明确,腰部活动明显受限,夜间翻身困难。查体:骶棘肌痉挛、腰椎小关节处深压痛,下肢无神经体征,直腿抬高试验(-)。三、辅助检查1. X片:可见小关节不对称、关节间隙增大、重叠、退变增生等。可有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等继发改变。2. CT:可见关节突增生、关节间隙增宽、对合不良、关节突关节退变、软骨下硬化、关节内碎骨、积液、积气等改变。四、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典型体征,诊断不困难。1. 椎间盘源性痛:椎间盘退变也可引起小关节紊乱,所以与椎间盘源性痛鉴别较困难。单纯小关节紊乱复位后疼痛消失快、不易复发。椎间盘源性痛多持续、难以彻底缓解。2. 腰肌劳损:慢性腰痛,无急性外伤史。酸胀痛、休息后减轻,反复发作。肌肉起止点附近较固定压痛点。3. 棘上棘间韧带炎:慢性腰痛,局限于腰后正中区。压痛点位于棘突和棘间,不放射。4.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骶棘肌痉挛、第三腰椎横突尖压痛。局封疗效好。5. 急性腰扭伤:有明确的外伤史,肌肉附着点压痛明显,局封后疼痛消失。五、治疗原则1. 卧床休息,口服镇痛药和解痉剂。2. 斜扳手法复位:安全、快速、有效解除剧烈腰痛和肌肉痉挛的方法。不需要麻醉,通过放松腰背肌、快速旋转复位使嵌顿的滑膜解除压迫。3. 针灸、按摩、理疗: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的作用,但不能治愈。4. 局部封闭:短期内止痛效果良好。5. 腰背肌功能锻炼: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复发。6.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可行腰椎关节囊和滑膜切除术

9、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引起膝关节以下肿吗?

您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相应节段神经根收到激惹或压迫变性,往往会出现下肢放射痛,或局部麻木,也可出现下肢无力等,一般不会出现下肢肿胀。单纯下肢肿胀以血管病变为多,建议患肢股静脉、腘静脉再做彩超,此外,平时尽量抬高患肢,做足背伸,增加小腿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如此看肿胀是否减轻。祝愉快!

与腰椎下关节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