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椎 > 腰椎管分区

腰椎管分区

发布时间:2020-10-07 12:37:36

1、腰椎管在身体里的什么位置

给你说,你能懂吗?椎管由游离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连成,上街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而终。最好哪里不舒服去看医生!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有什么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的诊断,中医没有此病名。而是把该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这一范畴内。腰椎管狭窄是指因原发或继发因素造成椎管结构异常,椎管腔内变窄,出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腰椎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严格地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包括在腰椎管狭窄症的范围之内,因为髓核突入椎管内势必引起椎管狭窄。但由于椎间盘突出症有其独特发病特点、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因此,通常把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 那么, 第一、概念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髓核突入椎管内产生神经根症状的神经根疾病,而腰椎管狭窄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而产生临床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第二,从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有外伤史,症状时轻时重,严重时病人不敢咳嗽。而腰椎管狭窄病人常无外伤史,病程较长,症状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第三、检查病人时,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腰椎前屈受限,病变处有压痛和放射痛,有与病变部位一致的神经根受压表现,如下肢及足部的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腱反射消失等。而腰椎管狭窄的病人则为腰椎后伸受限,缺乏明显神经根受压的表现。 第四,影相表现不同。腰椎管狭窄症在CT、核磁共振、脊髓造影等检查时均显示椎管矢状征小于正常,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无。二者是单独的两种疾病,但同时还有一定联系,可以相伴发生,而且伴发比例相当高,这也是人们易将二者混淆的原因。 第五,发病年龄上有明显差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多为中青年,而椎管狭窄则为中老年病人居多。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由于相应的小关节发生滑膜炎性渗出反应、关节软骨磨损及碎裂,导致在椎体侧后缘及关节突处出现增生的骨赘,继发腰椎管狭窄症。在两病同时发生时,患者可同时表现两者的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多无困难。

3、腰椎管和腰椎孔狭窄是一回事吗

腰椎管和腰椎间孔不是一个概念。
腰椎管里是硬脊膜和神经根。椎间孔是神经根走出椎管的通道

4、正常腰椎管是多少mm

腰椎椎管的前后径为14~20mm(平均为17mm),现在是形成压迫的,最好是积极治疗

5、腰椎椎孔和椎管由什么构成?

腰椎椎孔由椎体后方和椎弓围绕构成,各腰椎椎孔相连成腰椎管,自腰1 至腰2 以下包含有马尾神经,是重要的神经通道,椎孔有两个径:椎孔矢径自椎体后缘至两椎板联合最突出处;椎孔横径,为两侧椎弓根向外突出,内缘间最宽的距离。椎管两个径中,以矢径最为重要,一般认为如果矢径小于13mm,横径小于18mm,即可定为椎管狭窄症,如小于10mm 则绝对狭窄。在各椎孔矢径中,以腰3 最小。在有病理改变的情况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可以腰4为最小。

6、腰椎间盘突出是如何分区的

一、矢状位分层
1、 椎间盘层面为第一个层面。
2、 椎间盘上层面即上一椎体椎弓根下切迹椎体平面至椎间盘上界,此高约为椎体高度的1/3,称为II层面。
3、 椎间盘下层面为椎间盘下界至下一椎体椎弓根下切迹椎体平面,此高度约为椎体高度的2/3,亦称为III层面。
二、水平位分区以椎体后缘为界分1-4区
1、2区为两侧椎弓根内界,即椎管前界,将此分三等分。中1/3位1区,左右1/3合起来称为2区。1区称为中央区,2区称为旁中央区。3区称为外侧区,为椎弓根内、外界之间,亦在椎间孔界之间。4区为极外侧区,为椎弓根外侧以外。
旁中央区、外侧区、极外侧区尚有左右侧之分。
三、额状面分域从椎体后缘中线至棘突椎板前缘骨界为骨性椎管失径,将此径分为4等分,分别命名为A域、B域、C域、D域。

与腰椎管分区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