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椎 > 腰椎后侧入路

腰椎后侧入路

发布时间:2020-09-25 01:26:34

1、简述腰椎穿刺的常选部位和临床意义

部位:腰椎穿刺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临床意义:目的加深对腰神经根四周解剖的认识,选择经皮穿刺最佳途径.办法对30具成人 腰神经根四周构 造停止解剖学察看、丈量和摹拟穿刺.结果丈量三角工作区面积(mm2):L4~5为104.65±23.66, L5~ S1为91.81±16.78;直视下穿刺针进入角度(°): L4~5为45.33±1.81, L5~S1为40.43±3.49, 外区为48.4±2.56;穿刺点距后中线间隔(mm): L4~5为69.8±5.7, L5~S1为60.6±7.0, 外区为97.1±9.9; 闭合穿刺胜利率:L4~5为100%,L5~S1为90%,外区为60%.结论经三角工作区穿刺是经皮后外侧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最佳途径;对L5~S1间隙穿刺有艰难时,可经三角工作区的外区停止穿刺手术.

2、我妈妈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治疗一段时间了,最近又开始疼了,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吗?

介绍一个小处方:
红花一两配米醋一斤浸泡一周左右(颜色呈黑红色,注意不是藏红花),每天擦拭患处,方便就多擦拭几次,不能根治,能缓解症状。比较管用。
另外,注意多散步或吊单杠,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3、腰间盘突出坐久了就疼,怎么治疗?

过去,国内对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要么是保守治疗,要么是介入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现代医学在保守和介入之间,又开发出了微创技术。将这些治疗手段逐级排列后,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合理科学地选择治疗手段。也可以使患者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病情。 第一台阶: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通过正规保守治疗,80%的病人症状可以缓解甚至治愈。只要不是需急诊手术的患者都可以进行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支具、物理、体疗、牵引、口服止痛药或肌松剂。还有传统医学的推拿按摩、针灸、针刀疗法等。对于顽固腰痛的病人,安装镇痛电极也是国外有效的办法。 第二台阶:介入治疗手术绝对指征是马尾神经损害和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相对指征是保守治疗无效、保守治疗暂时有效但反复发作坐骨神经痛超过3次、明显运动功能障碍,伴有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巨大,疼痛剧烈,各种体位都难以缓解,直接影响睡眠。 椎间盘突出的介入治疗包括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尽管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它们共有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使椎间盘髓核体积减小,从而达到减低病变椎间盘的内部压力,回缩突出的腰椎间盘,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或减轻炎性反应,使症状得以消除或减轻,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三台阶:常规手术当患者病情严重,无法借助上述方法治疗时,可考虑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常规手术,包括显微手术或常规直视下手术。目前常规应用的椎板间开窗、间盘切除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为65%~75%.但是常规手术往往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例如手术的创伤大,出血较多,病人易痛苦,处理不当易引起并发症,而且费用比较高,多数患者无法接受。 第四台阶:微创治疗对不适宜介入治疗的患者应进一步考虑微创治疗。目前腰椎微创手术主要有椎间盘镜及椎间孔镜。前者经后侧入路;后者经后外侧入路。 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传统的半椎板切除、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适应症几乎一致。所有微创技术的治疗对象均是在具备了常规切开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中选择。 据介绍“射频热凝靶点术”有着传统治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安全性高:治疗过程是在C臂机引导下穿刺,不会伤及周围正常的组织器官,治疗后症状立即消失和减轻。二是损伤小:穿刺针仅有0.7毫米,无手术切口,无出血,无需切开肌肉,术后不会造成脊柱稳定性下降。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住院3-5天。三是痛苦少:整个治疗不到30分钟,穿刺痛苦小,被称为绿色、安全疗法。 大量临床实例证实,“射频热凝靶点术”对颈、腰椎功能性障碍、僵硬、疼痛、麻木等效果显着。术后关节不再疼痛,3天左右即可,恢复关节灵活度。 专家提醒:中老年椎间盘突出治疗,不可轻易开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保守的传统疗法,主要包括针灸、按摩、牵引等,对初次发病者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大多数患者会再次复发。外科手术开刀可以解决颈椎病 的相关问题,但手术创伤与可能出现的手术意外、手术后遗症以及恢复时间长。 而微创技术则以创口小、痛苦小、治疗便捷、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经济负担低等显着优势,逐渐占据了颈椎病治疗的主流,比如常州102骨科的“AD射频热凝靶点术”就是属于微创疗法。中老年人,手术疗法风险太大,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而保守治疗往往不能治本,微创疗法安全有效,可谓是中老年人治疗颈椎病的首选疗法。

4、腰椎钉棒内固定术手术配合课件

原发布者:鑫淼图文

2016.12hehe 脊柱骨折LOGO脊柱骨折多见男性青壮年。大多由间接外力引起,如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一般以胸腰段脊柱骨折多见5%--6%。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不当的单纯压缩骨折,亦可遗留慢性腰痛。 主要介绍内容LOGO31脊柱基础知识及骨折内固定术的相关知识2护理配合33认识钉棒内固定器械 LOGO(图1)7块颈椎,(图2)12块胸椎,(图3)5块腰椎,(图4)1块尾椎,(图5)骶椎 脊柱外科手术常见手术入路LOGO颈椎入路前路颈椎病灶清除术颈椎前固定术动脉受压病变治疗颈神经要或椎后路颈椎后融合术及椎板切除术胸椎入路后外侧入路适用于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椎体前侧入路适用于显露T4到T11的胸腰椎入路:胸腹联合切口适用于胸腰段脊柱侧弯病人1的前路松解,脊柱后凸病人的 手术护理配合要点LOGO洗手护士巡回护士配-根据手术方式,准备好物品-做好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工作合-考虑病人舒适度,摆好俯卧位 物品准备LOGO仪器:C臂机电刀机双极电凝器械:基本包+阑尾包+腰椎包+脊柱拉钩钉棒内固定常规器械包钉棒内固定特殊器械包钉棒螺钉包一次性物品:脑棉片骨蜡双袋吸引管24号刀片11号刀片 常用器械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5、全国做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典型症状: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
常见症状:腰痛、下肢放射痛、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神经系统反射改变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其他症状:
1.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6、甘露醇对腰间盘凸出的作用

1)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即所谓骶管注射,它是通过骶管将类固醇类药物(如氟美松、泼尼松龙、氢化考的松等)混入麻醉药(如2%普鲁卡因等)注入硬膜外腔。此方法可抑制在其硬膜外腔内行走的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同时改善局部血循环,使局部代谢废物易于从血循环中被带走,从而起到消炎的作用,达到止痛的目的,但如系巨大的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因机械性刺激不能解除,症状也不能缓解。 2)骶核化学溶解法,也就是常说的"溶核术",是将一些蛋白酶类药物,使椎间盘髓核溶解达到减小或消除因髓核后突而对神经的压迫,它适用于病史少于2个月,经其他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经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者,但禁用于对蛋白酶类药物过敏者(过去曾行过此注射,再次注射会增加危险性),伴有腰椎管狭窄或因腰间盘突出而出现足下垂,大小便失禁及孕妇,14岁以下儿童等均不能使用。其并发症约为2%~3%,常见的有过敏反应、椎间盘炎、灼性神经痛、继发性椎间孔狭窄或椎管狭窄等,因此,应用此方法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目前资料报道,此法有效率约为60%~70%。 3)其他方法,如牵引、按摩、微波、药物等。牵引法是利用在牵引状态下,椎间隙扩大,间盘后侧的后纵韧带张紧,使得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还纳。此种方法仅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或虽为突出但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没有破裂的病人,而对于间盘脱出则无效。按摩、微波治疗是通过松弛紧张的肌肉,增加局部血循环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应用一些脱水剂及激素,如甘露醇、氟美松等或改善神经代谢类药,如神经安乐平等,通过改善受刺激的神经根的炎性反应,达到止痛的目的。 1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治疗6个月无效者;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突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剧烈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者;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功能丧失或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发作,症状较轻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者,对其工作和生活影响不明显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诊断不明确者,均不宜手术。 2)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目前以后路手术为主,根据椎间盘突出的位置、范围及对神经压迫程度和是否存在椎管狭窄等,可分为后路半板减压、全板减压及开窗减压等方法。前路手术可分为经腹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和前路腹膜外腰椎间盘摘除术,前路手术的意义在于摘除髓核组织同时可以进行植骨。 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迅速发展,目前已有腰椎间盘显微外科摘除术,我国各医院相继开展了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有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逐渐被病人接受,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已广泛应用。 3)术后康复:不少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甚至复发,与术后康复不利有关,如没有按要求进行康复训练,未能受到医师的指导不知怎样训练,过度训练,过早下地负重式工作等。因此,根据手术中减压和组织损伤情况,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必要手段。一般来说,术后24小时开始应做肢抬高训练;可以预防神经根粘连。1周后做腰背肌训练对腰背肌力量的恢复是必不可少的;3周后,腰围保护式石膏固定后离床适度活动;3月后恢复正常活动,逐渐恢复工作。关于术后下床时间问题,医生看法颇有异同,但对术后软组织和骨组织的修复而言,仍以卧床时间略长为稳妥

7、腰椎狭窄怎么治疗

我的母亲就是这种病,当时做手术了,见效快,手术后马上就不疼了。现在已经两年了后悔了,因为腰部有钢钉的原因,腰部硬梆梆的,弯腰幅度受限制,说出来给您做个参考,另外按摩,膏药,针炙都有效果的。

8、腰间盘突出--怎样治疗?能否治愈?谢谢

目前国内外对腰间盘突出症有哪些治疗方法,它们各有哪此优缺点呢?
目前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法主要有保守治疗、有限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
保守治疗有中医药、牵引、按摩、针灸、理疗、封闭、敷药等。此类疗法安全可靠,但有见效较慢、治疗不彻底的缺点。
有限手术主要有:经皮穿刺髓核切除术(在X线的监视下将髓核钻碎吸出)、胶原酶化学溶液术(在X光的监视下用胶原酶将髓核溶液)两种。这两种方法如能选择适应症,对症治疗,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又有适应证较少的缺点。
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三月以上无效,并剧痛难忍,无法工作和学习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手术成功可迅速缓解症状,但伴有一定的损伤和风险。

9、腰椎盘骨突出会造成腿痛吗?这种病难治吗?平时要注意那些事项?

这种病不好治.这病和颈椎病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改掉平时不好的习惯和动作.腰病是会影响到腿的,这可能是腰尖盘突出的部分压迫到了影响腿的神经,造成了一种假象,好象就是腿疼,是腿的毛病,这样的病例太多了.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
1)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即所谓骶管注射,它是通过骶管将类固醇类药物(如氟美松、泼尼松龙、氢化考的松等)混入麻醉药(如2%普鲁卡因等)注入硬膜外腔。此方法可抑制在其硬膜外腔内行走的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同时改善局部血循环,使局部代谢废物易于从血循环中被带走,从而起到消炎的作用,达到止痛的目的,但如系巨大的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因机械性刺激不能解除,症状也不能缓解。
2)骶核化学溶解法,也就是常说的"溶核术",是将一些蛋白酶类药物,使椎间盘髓核溶解达到减小或消除因髓核后突而对神经的压迫,它适用于病史少于2个月,经其他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经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者,但禁用于对蛋白酶类药物过敏者(过去曾行过此注射,再次注射会增加危险性),伴有腰椎管狭窄或因腰间盘突出而出现足下垂,大小便失禁及孕妇,14岁以下儿童等均不能使用。其并发症约为2%~3%,常见的有过敏反应、椎间盘炎、灼性神经痛、继发性椎间孔狭窄或椎管狭窄等,因此,应用此方法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目前资料报道,此法有效率约为60%~70%。
3)其他方法,如牵引、按摩、微波、药物等。牵引法是利用在牵引状态下,椎间隙扩大,间盘后侧的后纵韧带张紧,使得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还纳。此种方法仅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或虽为突出但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没有破裂的病人,而对于间盘脱出则无效。按摩、微波治疗是通过松弛紧张的肌肉,增加局部血循环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应用一些脱水剂及激素,如甘露醇、氟美松等或改善神经代谢类药,如神经安乐平等,通过改善受刺激的神经根的炎性反应,达到止痛的目的。
腰椎盘骨突出发展到最后严重是就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1)手术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治疗6个月无效者;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突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剧烈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者;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功能丧失或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发作,症状较轻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者,对其工作和生活影响不明显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诊断不明确者,均不宜手术。
2)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目前以后路手术为主,根据椎间盘突出的位置、范围及对神经压迫程度和是否存在椎管狭窄等,可分为后路半板减压、全板减压及开窗减压等方法。前路手术可分为经腹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和前路腹膜外腰椎间盘摘除术,前路手术的意义在于摘除髓核组织同时可以进行植骨。
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迅速发展,目前已有腰椎间盘显微外科摘除术,我国各医院相继开展了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有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逐渐被病人接受,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已广泛应用。
3)术后康复:不少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甚至复发,与术后康复不利有关,如没有按要求进行康复训练,未能受到医师的指导不知怎样训练,过度训练,过早下地负重式工作等。因此,根据手术中减压和组织损伤情况,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必要手段。一般来说,术后24小时开始应做肢抬高训练;可以预防神经根粘连。1周后做腰背肌训练对腰背肌力量的恢复是必不可少的;3周后,腰围保护式石膏固定后离床适度活动;3月后恢复正常活动,逐渐恢复工作。关于术后下床时间问题,医生看法颇有异同,但对术后软组织和骨组织的修复而言,仍以卧床时间略长为稳妥。
腰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在预防。那么,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或防止其复发呢?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的姿势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并在寒冷潮湿的季节应注意保暖,防止本病的复发。
利用卧床休息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患者无需过多专业知识,就能在家进行。但卧床休息还是有许多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疗效就不能得到保障.
(1)卧床要求卧硬床。具体讲就是木板床上铺薄褥或垫子,较硬的棕床也可以。
(2)患者仰卧时,可在腰部另加一薄垫或令膝、髋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可使肌肉充分放松。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
(3)卧床休息要严格坚持。即使在症状缓解一段时间后佩带腰围下床,也不能作任何屈腰动作。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坚持卧床生活,会影响疗效。
当然,在卧床一段时间后,如配合推拿、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与腰椎后侧入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