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椎 > 腰椎滑脱定位

腰椎滑脱定位

发布时间:2020-09-23 18:06:48

1、椎间盘滑脱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一般称之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体向前滑脱。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欧洲为3~7%,国内还缺乏准确的统计资料,一般认为,对有腰痛的患者的常规X摄片检查发现在成人中约5%患有腰椎滑脱的倾向。 目前,对腰椎滑脱的病因还很不清楚。腰椎滑脱最多见的原因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脱,又称假性滑脱;其次为由于运动损伤、先天或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峡部崩裂而导致的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腰椎滑脱好发于腰4~5椎体间以及腰5~骶1椎体之间。 退行性腰椎滑脱是由于长时间的持续的腰椎不稳定,使相应的小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使得椎骨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弛不稳定,而逐渐发生腰椎滑脱。此种疾患因峡部保持完整性,故又称假性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于腰4椎体向前滑脱,其次是腰5椎体向前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程度一般比较轻,多为2度以内滑脱。 腰椎真性滑脱由于峡部崩裂所引起的,峡部崩裂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可能与腰椎发育时峡部狭长薄弱有关,在此基础上,峡部易于发生疲劳骨折而断裂,之后骨折不愈合,就形成了峡部崩裂。峡部崩裂也可以并不合并有腰椎滑脱,但峡部崩裂后形成的腰椎滑脱程度可以很重。腰椎真性滑脱最常见于40岁以下的成人,儿童少见。 大多数腰椎滑脱是没有症状的,常在体检拍片时无意发现。也有部分病人因下腰痛就诊时拍摄X线片时发现有腰椎滑脱。患者的症状与腰椎滑脱的类型、脊柱的稳定性、滑脱的程度以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并不是每一个腰椎滑脱和峡部崩裂的患者都需要治疗。在X片证实有腰椎滑脱的患者仅有30%会出现症状。对于没有症状偶然发现的峡部崩裂性腰椎滑脱和退变性腰椎滑脱,无需治疗,只须加强腰背肌练习,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滑脱进一步加重,以及由此而出现的腰痛以及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仅有腰痛的腰椎滑脱病人,多数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内容包括卧床休息、腰部热敷理疗、腰围固定、口服消炎镇痛药物以及活血化淤的中药等,以及加强腰背肌练习。峡部崩裂性腰椎滑脱伴有反复腰痛的,仅有少数年轻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由于腰椎滑脱可以出现腰椎椎管狭窄,压迫腰神经根,从而出现双下肢放射性的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病人无法行走。 当发现腰部不适时,应当前往医院就诊,一般的辅助检查不很昂贵,普通的X线平片或者的腰椎的双斜位像就可以明确诊断。但是,当病情复杂如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或排除腰椎病变时,应该进一步拍腰椎过伸过屈片以观察滑脱椎体的稳定性,另外还需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了解神经根受压情况。 对不同类型的腰椎滑脱有不同的手术方法。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目前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复位、减压、内固定以及植骨融合。复位是指采用手术松解结合器械的方法,使滑脱的椎体恢复原来正常的位置;减压多数情况下是指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开大等方法,解除对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压迫,缓解病人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内固定是指采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使复位的椎体维持正常的位置,防止椎体滑脱复发或腰椎的不稳定,但内固定只能提供腰椎手术后短时间的稳定性,其长期的稳定性最终需要依靠植骨融合来达到。目前骨科医生多数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某些病人可能单独或者同时采用椎间融合器的方法,以增强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脊柱植骨融合率。经大量临床病例证实,这些手术效果比较理想,病人满意度高,已成为成熟的标准术式。

2、定位相示L4椎体向前移位,其幅度约为1度,CT扫描轴位相示L4/5椎间盘膨出,硬膜囊受压,L4椎体

病情分析: L4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引起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膨出,硬膜囊受压,必须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包括手术内固定、椎间盘摘除等,如果不能正确治疗,腰椎滑脱有加重的可能,并且容易引起椎管狭窄,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病情加重。
意见建议:建议平卧硬板床,可行针灸、理疗、治疗。不要久坐久立,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如需弯腰取物,可采取屈髋屈膝的方式,以减轻对椎间盘后方的压力。平时使用腰围保护。

3、先天性六节腰椎同时有腰椎滑脱(一度)怎么办?

你好
目前根据你母亲的症状来看。应该是有神经压迫症状的。
由于现在检查结果与临床不一致。建议暂时依然保持保守治疗。
我不知道,你们现如今是采取的什么保守治疗方式。我的建议是,做轻度经络推拿,请注意是轻度的经络推拿,切勿使用重度手法。可配合理疗或遵循医嘱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治疗。
由于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不了解,我也不能给出详细的方案。

4、58岁女士腰椎、颈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如何治疗

DR检查部位: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片。
检查所见:腰椎生理性曲度存在,L4椎体向前移位,L4、5椎体前后缘呈台阶样改变,L1-5各椎体边缘均可见骨赘形成,诸椎间隙未见狭窄,余显示未见异常。
提示:1、腰4椎体向前1度滑脱。
2、腰椎骨质增生CT颈椎间盘检查所见(检查方式:平扫+增强):
定位像示颈椎序列顺列,生理曲度变直,诸椎间隙未见狭窄;轴位像示C3/4、C4/5椎间盘向椎体后方局限性突出,相应硬膜囊略受压;C5/6、C6/7椎间盘未见明显突出及膨出征象,椎管结构未见狭窄,骨窗示C5、6、7椎体边缘可见骨赘形成,诸椎小关节正常,韧带未见肥厚及钙化。
CT诊断:1、C3/4、C4/5椎间盘突出。
2、颈椎骨质增生。
DR检查部位: 双膝关节正侧位片
检查所见:双侧胫骨髁间隆突、关节面边缘及髌骨内缘均可见骨赘形成,髌骨关节面骨质硬化,内侧关节间隙,变窄,双膝关节两端骨周围软组织内可见多个不规则形骨性高密度影,余未见异常。
提示:1、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2、考虑双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DR检查部位:左侧胫杮骨正侧位
检查所见:左侧内踝远端可见点状高密度影,似与内踝形成关节。其余未见异常。
提示:左侧内踝远端高密度影,请结合临床。

5、腰椎滑脱如何锻炼身体

腰椎间盘滑脱是椎体受力脱位和纤维zd膏板受压脱位,腰椎间盘突出是髓核受椎体所压溢出纤维盘压迫椎管神经受两种病灶的挤压致使韧带肥厚回钙化.用中药补肾壮腰配合外用定位给药可以两种病症同时而愈,祖国医学所说的肾主骨,髓核与骨的软组织隶属肾气所辖,补给了肾气就有衔接膏板和椎体的作用,也能增加髓核的水分答和弹性.

6、腰椎滑脱怎样锻练好

腰椎间盘滑脱是椎体受力脱位和纤维膏板受压脱位,腰椎间盘突出是髓核受椎体所压溢出纤维盘压迫椎管神经受两种病灶的挤压致使韧带肥厚钙化.用中药补肾壮腰配合外用定位给药可以两种病症同时而愈,祖国医学所说的肾主骨,髓核与骨的软组织隶属肾气所辖,补给了肾气就有衔接膏板和椎体的作用,也能增加髓核的水分和弹性.如果已经确诊你就不必再做CT检查,你可以在床上俯卧做燕子飞每天作五至十个,然后仰卧双手抱膝,头向前屈滚腰每次五至十次,一定要坚持啊,锻炼是保护你腰椎最好的方法。
----------------

7、腰5椎体滑脱(轻度)是什么情况,能不能治好

腰椎滑脱易于导致慢性腰痛以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性麻木疼痛。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一般称之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体向前滑脱。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欧洲为3~7%,国内还缺乏准确的统计资料,一般认为,对有腰痛的患者的常规X摄片检查发现在成人中约5%患有腰椎滑脱的倾向。

目前,对腰椎滑脱的病因还很不清楚。腰椎滑脱最多见的原因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脱,又称假性滑脱;其次为由于运动损伤、先天或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峡部崩裂而导致的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腰椎滑脱好发于腰4~5椎体间以及腰5~骶1椎体之间。

退行性腰椎滑脱是由于长时间的持续的腰椎不稳定,使相应的小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使得椎骨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弛不稳定,而逐渐发生腰椎滑脱。此种疾患因峡部保持完整性,故又称假性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于腰4椎体向前滑脱,其次是腰5椎体向前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程度一般比较轻,多为2度以内滑脱。

腰椎真性滑脱由于峡部崩裂所引起的,峡部崩裂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可能与腰椎发育时峡部狭长薄弱有关,在此基础上,峡部易于发生疲劳骨折而断裂,之后骨折不愈合,就形成了峡部崩裂。峡部崩裂也可以并不合并有腰椎滑脱,但峡部崩裂后形成的腰椎滑脱程度可以很重。腰椎真性滑脱最常见于40岁以下的成人,儿童少见。

大多数腰椎滑脱是没有症状的,常在体检拍片时无意发现。也有部分病人因下腰痛就诊时拍摄X线片时发现有腰椎滑脱。患者的症状与腰椎滑脱的类型、脊柱的稳定性、滑脱的程度以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并不是每一个腰椎滑脱和峡部崩裂的患者都需要治疗。在X片证实有腰椎滑脱的患者仅有30%会出现症状。对于没有症状偶然发现的峡部崩裂性腰椎滑脱和退变性腰椎滑脱,无需治疗,只须加强腰背肌练习,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滑脱进一步加重,以及由此而出现的腰痛以及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仅有腰痛的腰椎滑脱病人,多数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内容包括卧床休息、腰部热敷理疗、腰围固定、口服消炎镇痛药物以及活血化淤的中药等,以及加强腰背肌练习。峡部崩裂性腰椎滑脱伴有反复腰痛的,仅有少数年轻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由于腰椎滑脱可以出现腰椎椎管狭窄,压迫腰神经根,从而出现双下肢放射性的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病人无法行走。退行性腰椎滑脱是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进行性病变,一般不会自行稳定,多数病人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才能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

当发现腰部不适时,应当前往医院就诊,一般的辅助检查不很昂贵,普通的X线平片或者的腰椎的双斜位像就可以明确诊断。但是,当病情复杂如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或排除腰椎病变时,应该进一步拍腰椎过伸过屈片以观察滑脱椎体的稳定性,另外还需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了解神经根受压情况。

对不同类型的腰椎滑脱有不同的手术方法。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目前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复位、减压、内固定以及植骨融合。复位是指采用手术松解结合器械的方法,使滑脱的椎体恢复原来正常的位置;减压多数情况下是指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开大等方法,解除对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压迫,缓解病人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内固定是指采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使复位的椎体维持正常的位置,防止椎体滑脱复发或腰椎的不稳定,但内固定只能提供腰椎手术后短时间的稳定性,其长期的稳定性最终需要依靠植骨融合来达到。目前骨科医生多数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某些病人可能单独或者同时采用椎间融合器的方法,以增强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脊柱植骨融合率。经大量临床病例证实,这些手术效果比较理想,病人满意度高,已成为成熟的标准术式。

8、我妈今年49岁,经拍CT:“”“定位显示腰5椎体前移位,横断扫描见腰5椎弓根崩裂并椎体前滑脱、椎间盘前移位

椎体滑脱是要手术的,但是要根据症状和影像,考虑你妈妈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除了劳累的时候,所以最好不要太辛苦,可以用一些中药熏洗,另外考虑你母亲的年龄并不大,如果要手术,危险系数也不是很大,而且手术固定以后也防止了以后的脊柱不稳。总之尽快治疗。

9、腰椎滑脱怎么锻炼

朋友你好:

自己在家平时尽量注意: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与腰椎滑脱定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