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来腰椎间盘突出,在自己在家里怎么治?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形成的原因很简单,年龄大的人群是由于长期的磨损造成的,现在白领一族中每天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运动量减小。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腰椎病,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造成骨骼疾病。腰间盘突出也严重会造成瘫痪,该怎么办呢?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千万不能忽视治疗!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我们该如何治疗才正确呢?今天健康小编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治疗腰间盘突出,以按摩肾俞穴(两侧腰眼)为主,每日两次。按摩到腰部有酸痛感并这种酸痛感有向下肢扩散的感觉为度。中医认为,肾俞穴属肾经,常按摩此穴位既能壮肾又能祛腰痛。
二、治疗腰间盘突出,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患者选择正规有效、没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关键。中医中的艾灸、牵引疗法、推拿等通过外界力量按摩其患处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楚,达到减压缓解疼痛的目的。
三、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状较轻的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以通过卧床休息,腰椎键盘保健操来护理自己的疾病。应用其他方法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肌肉的保护。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腰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治疗腰间盘突出,中医外贴治疗,人体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是干线,络是旁支,经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一张大网,穴位是经和络的交汇点。当人体某个部位出现症状,治疗时要按照经络的走向,彻底切断复发根源的目的,膏要外敷刺激穴位,疏通微循环,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滑囊内液体吸收,使之重归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达到消除滑囊内滑膜炎症而痊愈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保守为优先,早期治疗大于晚期治疗,保守优于手术,这是骨科专家的古言!所以一旦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之后不管是自己的经济能力怎么样,都一定要选择及时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前中期患者可采用纯中药保守的外贴有效的治疗康复好!保守外贴的方法效果比其他一些方法要好一些,价格也不贵,适合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前中期患者选择!
2、“你的腰椎间盘为何如此突出”是什么梗???
腰椎间盘突出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六点:
1、腹压增加,如剧烈咳嗽喷嚏、大便秘结等;
2、姿势不正:无论是睡眠时或日常生活、工作中,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本病;
3、突然负重;
4、腰部外伤,尤其是暴力较轻、不足以引起骨折脱位的外伤,但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5、腰部受寒,这一诱因会使腰部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影响局部血液供应,使椎间盘营养障碍,加重椎间盘的负担,使已变性的纤维环损伤加重而致髓核突出;
6、脊柱畸形:先天性及继发性脊柱畸形患者容易加速椎间盘的退化。
3、腰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
腰椎病是包含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治疗方法有许多的。比如牵引、推拿、按摩、活血止痛的药物等,但是手术治疗效果最佳。 建议如果保守治疗以卧硬板床休息为主,加上配合针灸、电疗、牵引等理疗,多能逐渐恢复正常。
4、年轻人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间盘突出目前最高发的人群仍然是老年。但年轻人的发病率也在升高,究其原因,是长期地坐着或站着,不排除运动损伤导致。具体说是不规范的运动方式,导致椎间盘的损伤,或者是加速了它的退变。简而言之,老年人的腰间盘突出主要是退变性的,而年轻人是外伤性的。
5、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坐;姿势
腰间盘突出的正确姿势:
1、正确的坐姿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正确的坐姿为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使膝关节略微高出髋部,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腰骶部的肌肉的疲劳。另外,不宜坐低于20cm的矮凳,应坐有靠背的椅子,这样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对处于松弛的状态,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
2、正确的站姿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站立时,膝关节要稍微屈曲,自然收腹,挺胸抬头,使身体的重心从耳后的乳突向下经髋关节的中心横轴、第二骶前面,到膝关节前部和踝关节前方,落在承重的足上。此时人体的重力线正好通过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后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再次突出。
3、正确的睡姿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睡眠时体位应该是仰卧或侧卧位。仰卧位时应在双下肢下方垫一软枕,以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后突的倾向,同时也能降低髂腰及坐骨神经的张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较佳体位。
6、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
1、与年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只要发病在30-50岁之间。进过计算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因此退变是其重要原因。2、与不良体位有关:由于人们长期坐着不动使腰部承受太重的压力就会出现腰痛,腰酸的症状,所以在完成各做工作时最好起来活动下,使腰部的肌肉得到放松。3、与职业有关:由于人们的工作不一样,发病的几率也不一样,比如说由于重体力劳动者每天要不断的弯腰或是长时间使腰部受力,过度负荷,就容易引发此病;白领发病率比较低,另外驾驶员由于长期一个体会腰部长期处于颠簸和振动的状态也容易引发此病。4、与身高和性别有关:有些人身高如果太高就会喜欢弯腰驼背也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据统计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要高很多。5、与腹压有关:剧烈的咳嗽、喷嚏、或是用力的排便都会增加腹压,提高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率。6、与受寒受湿有关:长时间处于寒冷或是潮湿的地方会使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增加腰椎间的压力。
7、腰椎盘膨出和突出
腰间盘膨出和突出是腰椎逐渐老化,由轻到重的阶段,膨出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突出主要表现为腰疼或合并有腿疼腿麻,下肢无力等神经压迫的症状。
8、腰椎间盘突出初期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往往一开始是腰部疼痛,在弯腰的时候或劳累的时候,症状会加重,而躺着卧床休息以后会减轻,随着病情的发展有些患者也会出现腰部疼。先观察腿疼症状,腿是连着一条肌肉样的疼痛,从屁股到小腿,或者是到大腿后面这样的疼痛方式,这是早期的症状。
有时候有些人腰疼伴有腿疼都会存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症状更明显一些,而卧床休息的时候这些症状能缓解,当腰椎间盘突出比较重的时候,即使卧床疼痛也不是缓解的也缓解不了,需要尽快就医。
9、腰椎间盘突出是如何分区的
一、矢状位分层
1、 椎间盘层面为第一个层面。
2、 椎间盘上层面即上一椎体椎弓根下切迹椎体平面至椎间盘上界,此高约为椎体高度的1/3,称为II层面。
3、 椎间盘下层面为椎间盘下界至下一椎体椎弓根下切迹椎体平面,此高度约为椎体高度的2/3,亦称为III层面。
二、水平位分区以椎体后缘为界分1-4区
1、2区为两侧椎弓根内界,即椎管前界,将此分三等分。中1/3位1区,左右1/3合起来称为2区。1区称为中央区,2区称为旁中央区。3区称为外侧区,为椎弓根内、外界之间,亦在椎间孔界之间。4区为极外侧区,为椎弓根外侧以外。
旁中央区、外侧区、极外侧区尚有左右侧之分。
三、额状面分域从椎体后缘中线至棘突椎板前缘骨界为骨性椎管失径,将此径分为4等分,分别命名为A域、B域、C域、D域。
10、腰椎盘脱落和突出一样吗???
通常的腰椎间盘问题治疗方法是药物止痛,按摩和理疗,虽然短期内能缓解疼痛,但常常是反复发作,花费不菲而仍是久治不愈。临床上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倒走训练法,这个大医院的大夫都知道。可以试验下倒走,倒走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倒走时能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矫正脊柱的过度弯曲,只是倒走不容易坚持,也不太安全。其实站立的时候也可以强制重心后移,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前脚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书,这样脚处于前高后低的状态,同样可以强制重心后移,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感觉症状有减轻,可以考虑使用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在有些三甲医院可以买到。穿着正常行走就相当于倒走,和倒走原理相同,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矫正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比倒走更安全,更容易坚持。以往矫形鞋只是用于矫正骨盆左右方向的倾斜,现在是将其用于矫正骨盆的前倾,道理很简单。祝早日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是因年龄增长,使韧带松弛、锥间盘老化、弹性降低,由外伤、劳累或风湿寒邪等因素所诱发,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你那么年轻就患上了此病,实不多见。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 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疗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疗法有: (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15-20次为1疗程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 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3)超刺激电流疗法:可用两个8*12平方厘业大小的电极,一个横置于骶部,另一个竖放于腰部,接通电源后,尽快把电量调至8-12毫安,待强烈的通电感消失后,在2-7分钟内把电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疗时间共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继续治疗至6-12次。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疗 这种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在患者骨关节部位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骨关节的功能解剖为治疗基础,以骨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手法技术,以达到改善患 者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辅助运动或被动生理运动,进行腰椎棘突或关节侧的推压、震动以及腰椎的旋转、牵拉等手法,操作时可同进采用几种手法,并根据患 者病情应用1、2、3、4四级力度。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疼痛剧烈、应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轻手法;慢性或关节活动功能有所障碍的患者用重手法。时间一般以每秒1-2次的频率持续45秒、60秒或90秒。强度和时间可酌情选用。每一疗程5-10次,2个疗程之间休息10-20天。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 (1)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 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口服; 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服服双氢克尿塞等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于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每日3次,每次8-12片,连服1个月左右;或者可用复方软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当于生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当于生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与硫酸软骨素A 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可用维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 次口服。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有穴位封闭和局部区域性封闭两种。 (1)穴位封闭:兼有针灸及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因此,比单纯的针灸或单纯的药物治疗有更明显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闭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1、2%盐酸鲁卡因注射液4毫升 ,加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混匀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5-7日封闭1次。3-5次为1疗程。2、维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封闭1次。10次为1疗程。3、5%葡萄糖或30%丹参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或隔日封闭1次。10-15次为1疗程。此外,还有用维生素B1及复方当归液等作为封闭液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封闭。 (2)局部区域性封闭:可分浅部和深部封闭:1、浅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点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一般要求结合压痛点及精确的解剖部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