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椎 > 摄取腰椎斜位的目的是观察

摄取腰椎斜位的目的是观察

发布时间:2020-03-16 20:03:06

1、左右倾后斜位支气管体层摄影的目的是为了显示什么

中叶或舌段支气管

2、“建议加照腰椎双斜位片除外椎弓崩裂”,是什么意思?

你应该已经照了腰椎正侧位片了,腰椎正侧位片对腰椎的椎弓部分显示不是很清楚,而又怀疑腰椎的椎弓有崩裂,所以建议加照腰椎双斜位片以更好的显示腰椎的椎弓部分,看看有没有椎弓崩裂,就可以排除腰椎椎弓是否有崩裂的情况。

3、如何正确解读脊柱X线平片

颈背痛和腰腿痛是临床上最普遍的就诊原因,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时最常用影像检查就是脊柱X线检查,因此正确使用和解读脊柱X线检查对于基层医师非常重要。
X线检查体位和正常影像学表现
脊柱自上而下主要分为颈椎、胸椎和腰骶椎。脊柱X线检查的基本体位为正位和侧位。颈椎的左、右斜位有利于显示钩锥关节和椎间孔,也是常用的检查体位。腰椎斜位用来观察椎弓根,主要用于腰椎滑脱鉴别。
脊柱的X线平片主要用来观察椎体骨质结构,无法直接显示韧带椎间盘软组织,只能通过观察相邻骨质间接反映其变化。椎体骨皮质密度很高,X线表现为线状致密影,松质骨(髓质)密度较皮质低,两者存在良好的对比。
由于X线是二维投照技术,因此棘突、椎弓根和横突等脊柱附件可能会与椎体重叠,观察时要注意区分这些结构。另外肠内容物可能会与腰椎重叠,对图像判读产生影响,特别是低密度肠气可能会误认为骨质破坏,需要结合不同体位综合分析。
各段脊柱重要结构的X线表现已分别在图中标注(图1~图4),供大家参考学习。正常脊柱生理曲度表现为:颈椎轻度前凸,胸椎轻度后凸,腰椎前凸。正常脊柱序列整齐,X线侧位表现为椎体前、后缘连线平滑。椎体形态规则,椎体前后高度基本一致。正常脊柱各椎间隙约等宽,X线正位椎间隙左右等宽,侧位示前宽后窄。
阅片原则脊柱X线平片解读时应该按照一定顺序,避免遗漏重要影像表现。主要包括:脊柱生理曲度是否正常,序列是否整齐;椎间隙有无狭窄或增宽;椎体及附件皮质是否连续以及骨质有无异常;椎旁软组织有无增厚或异常密度;投照范围内有无其他异常。
掌握脊柱的正常X线表现是发现脊柱异常影像表现的基础,本期讲座主要复习了脊柱正常X线表现,随后我们会陆续介绍不同脊柱疾病的影像表现。
基层医师经常遇到脊柱X线平片。临床医师应熟悉脊柱常用X线检查体位和观察要点,掌握脊柱的正常X线表现,才能发现异常。另一方面,临床医师在观察脊柱X线平片时应按照一定顺序,对脊柱X线平片做出全面解读。

4、腰椎滑脱适合做什么运动

腰椎滑脱易于导致慢性腰痛以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性麻木疼痛。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一般称之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体向前滑脱。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欧洲为3~7%,国内还缺乏准确的统计资料,一般认为,对有腰痛的患者的常规X摄片检查发现在成人中约5%患有腰椎滑脱的倾向。

目前,对腰椎滑脱的病因还很不清楚。腰椎滑脱最多见的原因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脱,又称假性滑脱;其次为由于运动损伤、先天或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峡部崩裂而导致的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腰椎滑脱好发于腰4~5椎体间以及腰5~骶1椎体之间。

退行性腰椎滑脱是由于长时间的持续的腰椎不稳定,使相应的小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使得椎骨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弛不稳定,而逐渐发生腰椎滑脱。此种疾患因峡部保持完整性,故又称假性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于腰4椎体向前滑脱,其次是腰5椎体向前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程度一般比较轻,多为2度以内滑脱。

腰椎真性滑脱由于峡部崩裂所引起的,峡部崩裂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可能与腰椎发育时峡部狭长薄弱有关,在此基础上,峡部易于发生疲劳骨折而断裂,之后骨折不愈合,就形成了峡部崩裂。峡部崩裂也可以并不合并有腰椎滑脱,但峡部崩裂后形成的腰椎滑脱程度可以很重。腰椎真性滑脱最常见于40岁以下的成人,儿童少见。

大多数腰椎滑脱是没有症状的,常在体检拍片时无意发现。也有部分病人因下腰痛就诊时拍摄X线片时发现有腰椎滑脱。患者的症状与腰椎滑脱的类型、脊柱的稳定性、滑脱的程度以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并不是每一个腰椎滑脱和峡部崩裂的患者都需要治疗。在X片证实有腰椎滑脱的患者仅有30%会出现症状。对于没有症状偶然发现的峡部崩裂性腰椎滑脱和退变性腰椎滑脱,无需治疗,只须加强腰背肌练习,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滑脱进一步加重,以及由此而出现的腰痛以及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仅有腰痛的腰椎滑脱病人,多数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内容包括卧床休息、腰部热敷理疗、腰围固定、口服消炎镇痛药物以及活血化淤的中药等,以及加强腰背肌练习。峡部崩裂性腰椎滑脱伴有反复腰痛的,仅有少数年轻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由于腰椎滑脱可以出现腰椎椎管狭窄,压迫腰神经根,从而出现双下肢放射性的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病人无法行走。退行性腰椎滑脱是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进行性病变,一般不会自行稳定,多数病人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才能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

当发现腰部不适时,应当前往医院就诊,一般的辅助检查不很昂贵,普通的X线平片或者的腰椎的双斜位像就可以明确诊断。但是,当病情复杂如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或排除腰椎病变时,应该进一步拍腰椎过伸过屈片以观察滑脱椎体的稳定性,另外还需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了解神经根受压情况。

对不同类型的腰椎滑脱有不同的手术方法。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目前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复位、减压、内固定以及植骨融合。复位是指采用手术松解结合器械的方法,使滑脱的椎体恢复原来正常的位置;减压多数情况下是指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开大等方法,解除对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压迫,缓解病人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内固定是指采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使复位的椎体维持正常的位置,防止椎体滑脱复发或腰椎的不稳定,但内固定只能提供腰椎手术后短时间的稳定性,其长期的稳定性最终需要依靠植骨融合来达到。目前骨科医生多数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某些病人可能单独或者同时采用椎间融合器的方法,以增强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脊柱植骨融合率。经大量临床病例证实,这些手术效果比较理想,病人满意度高,已成为成熟的标准术式。

5、腰椎痛,腰椎移位,具体看图片.严重吗

你好,腰椎轻度滑脱,大多是由于创伤,劳累扭伤引起。轻度滑脱一般采取保守治疗,牵引,药物治疗理疗按摩牵引治疗等。

6、放射技士考试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
1,属于解剖学基准线的是
A、中心线
B、斜射线
C、听眦线
D、矢状线
E、听鼻线
答案:D2,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对手的正确描述是
A、掌心向前
B、掌心向内
C、掌心向外
D、掌心向后
E、手掌自然下垂
答案:A3,确定解剖学方位近端或远端的标志是
A、头部
B、腹部
C、心脏
D、背部
E、正中矢状面
答案:C4,人体解剖学中,确定近端或远端的标准是
A、头
B、胸
C、腹
D、心脏
E、正中矢状面
答案:D5,人体直立时,与地面平行的线称为
A、垂直线
B、矢状线
C、冠状线
D、水平线
E、正中线
答案:D6,关节沿冠状面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接近或远离的运动,称为
A、行走运动
B、旋转运动
C、弯腰运动
D、屈、伸运动
E、内收、外展运动
答案:E7,“摄影体位”正确定义为
A、被检者身体的坐姿
B、被照体所处的空间位置
C、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
D、中心线与胶片间的位置关系
E、被照体的解剖学姿势
答案:B8,不属于关节运动的是
A、咀嚼运动
B、屈伸运动
C、吞咽运动
D、外展运动
E、腹背运动
答案:C9,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右后方射向左前方的摄影方向称为
A、矢状方向
B、前后方向
C、左右方向
D、右后斜方向
E、左前斜方向
答案:E10,将人体纵断分为左右等分的面称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
D、垂直面
E、正中矢状面
答案:E11,视神经孔瑞氏位摄影位置属于
A、正位
B、侧位
C、斜位
D、轴位
E、切线位
答案:D12,有关听眶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
B、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
C、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上缘的连线
D、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E、外耳孔与同侧口角的连线
答案:A13,“胸部后前向”系指
A、摄影体位
B、摄影位置
C、摄影方向
D、标准姿势
E、解剖学姿势
答案:C14,身体侧卧于床面,身体远台侧再向前倾一角度,胶片置于床下,该体位称
A、侧位
B、后斜位
C、前斜位
D、俯卧位
E、仰卧位
答案:C15,甲状软骨,其后方正对
A、第二颈椎
B、第三颈椎
C、第四颈椎
D、第五颈椎
E、第六颈椎
答案:D16,体表定位标志与个体差异无关的选项是
A、年龄
B、体型
C、性别
D、肤色
E、脂肪发育
答案:D
17,下列描述,属于狭长型胸部特点的是
A、胸围较大
B、胸骨较宽
C、肋骨近于水平
D、胸骨下角较大
E、胸骨上凹明显
答案:E18,关于“冠状面”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人体水平面平行的面
B、将人体纵断为左右等分的面
C、将人体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面
D、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面
E、将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的面
答案:D19,主动脉弓的最高点相当于体表的
A、胸骨柄
B、胸骨角
C、胸骨上凹
D、胸骨柄中分处
E、胸骨体中分处
答案:D20,体表可触摸到的突出骨性标志,不包括
A、髂前上棘
B、股骨小粗隆
C、耻骨联合
D、股骨内外髁
E、胫骨粗隆
答案:B21,矮胖型的人,腹部特点有(选择其中3项)
A、内脏下垂
B、膈位置较高
C、胃趋于横位
D、腹部上宽下狭
E、下腹部呈明显隆凸状
答案:BCD22,因病理因素,需要增加曝光条件的是
A、骨结核
B、骨质疏松
C、溶骨性骨病
D、急性骨髓
E、成骨性骨病
答案:E23,为鉴别诊断,胸部正位需摄呼气相和吸气相的是
A、膈膨出
B、横膈麻痹
C、膈下脓肿
D、包裹性积液
E、中叶综合症
答案:B24,髋关节前后位摄影,正确的体位是
A、双足极度内旋
B、双足极度外旋 C、双下肢并拢,双足尖垂直向上 D、双下肢足尖稍内旋
E、双足跟并拢,足尖自然外旋
答案:D25,鉴别肺下积液应摄取
A、胸部后前位
B、胸部后前位+侧位
C、胸部后前位+前凸位
D、胸部后前位+切线位
E、胸部后前位+仰卧前后位
答案:E26,关于四肢长骨摄影的叙述,下错误的是
A、摄影体位为正、侧位
B、应包括相邻关节
C、急症摄影操作要轻 D、常规应该两侧对比摄影
E、肢体长轴与胶片长轴一致
答案:D27,需摄取腹部站立前后位的有(选择其中3项)
A、肠梗阻
B、游走肾
C、泌尿系结石
D、急性胃扩张
E、先天性肛门闭锁
答案:ABD28,股骨颈骨折观察前后移位时,理想摄影体位是
A、髋关节正位 B、侧卧髋关节侧位
C、股骨颈前后位 D、髋关节侧斜位
E、仰卧水平侧位
答案:E29,需摄取足负重水平侧位的是
A、痛风
B、扁平足
C、趾骨骨疣
D、跟骨骨折
E、马蹄内翻足
答案:B30,摄影体位右前斜位命名的原则是
A、根据中心线入射位置
B、根据中心线投射方向
C、根据被照体体位位置
D、根据被照体功能状态
E、根据被照体与胶片位置关系
答案:E31,佝偻病的首选摄影体位是
A、胸部正位
B、头颅正位
C、双腕关节正位
D、双踝关节正位
E、双膝关节正位
答案:C32,听眦线是指外耳孔与同侧
A、眶上缘的连线
B、眶下缘的连线
C、眼内眦的连线
D、眼外眦的连线
E、眶中点的连线
答案:D33,尺神经沟显示最佳的摄影体位是
A、前臂正位
B、前臂侧位
C、肘关节正位
D、肘关节侧位
E、肘关节轴位
答案:E34,下颌骨侧位,暗盒倾斜15°,中心线应再倾斜的角度是
A、5°
B、15°
C、30°
D、45°
E、50°
答案:B35,专用于诊断股骨头后脱位的摄影体位是
A、汤氏位
B、瑞氏位
C、斯氏位
D、谢氏位
E、梅氏位
答案:D36,颅骨局部凹陷性病变,应选用的摄影位置是
A、侧位
B、正位
C、颅底位
D、切线位
E、汤氏位
答案:D37,神经根型颈椎病首选的摄影体位是
A、颈椎正位
B、颈椎侧位
C、颈椎斜位
D、颈椎侧位功能位
E、第1、2颈椎张口位
答案:C38,甲状软骨后方正对
A、第一颈椎
B、第二颈椎
C、第五颈椎
D、第六颈椎
E、第七颈椎 答案:C39,需摄取腰椎斜位检查的疾病是
A、脊椎裂
B、腰椎结核
C、腰椎间盘脱出
D、强直性脊柱炎
E、腰椎椎弓峡部裂
答案:E40,锁骨中线是指
A、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B、通过锁骨内端的垂线
C、通过锁骨外端的垂线
D、通过胸锁关节的垂线 E、与锁骨相平行的直线
答案:A41,常规仅选择头颅侧位摄影的疾病是
A、颅骨骨折
B、颅骨感染
C、颅骨肿瘤
D、颅骨陷窝
E、多发性骨髓瘤
答案:D42,环枢关节半脱位,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A、颈椎正位 B、颈椎侧位
C、颈椎斜位
D、颈椎过屈位 E、颈椎开口位
答案:E43,不属于中耳乳突病变检查的体位是
A、许氏位
B、柯氏位
C、伦氏位
D、斯氏位
E、梅氏位
答案:B44,神经根型颈椎病,摄影体位应是
A、颈椎双斜位
B、颈椎开口位 C、颈椎过伸位
D、颈椎过屈位 E、下颈上胸正侧位
答案:A45,胸主动脉全部展现最佳的体位是
A、胸部正位
B、胸部侧位
C、胸部右前斜位
D、胸部左前斜位
E、胸部前弓位
答案:D46,下列解剖结构摄影位置的组合,错误的是 A、蝶鞍—Stenver’s位
B、枕骨大孔—Towne’s位
C、乳突—Schülle’s位
D、上颌窦—Water’s位
E、视神经孔—Rhese’s位
答案:A47,影像解剖“申通氏线”位于
A、踝关节正位像
B、膝关节正位像
C、肩关节正位像
D、髋关节正位像
E、骶髂关节正位像
答案:D48,下列正常脏器或组织,不能在X线平片中显示的是
A、肾脏外形
B、胆囊大小
C、甲状软骨
D、心脏轮廓
E、籽骨形态
答案:B49,观察脊柱侧弯最佳的摄影体位是
A、胸椎前后位
B、胸椎侧位
C、腰椎前后位
D、腰椎侧位
E、胸腰全长前后位
答案:E50,下列器官与所选摄影类型组合,错误的是
A、内听道—多轨迹体层摄影
B、输尿管—全腹体层摄影
C、关节腔—双重造影
D、乳腺—软组织摄影
E、胸部—高电压摄影
答案:B51,多发性骨髓瘤首选的摄影体位是
A、肱骨正侧位
B、股骨正侧位
C、头颅正侧位
D、腰椎正侧位
E、颈椎正侧位
答案:C52,肋骨斜位摄影,常用于检查
A、肋软骨
B、锁骨中线区肋骨
C、腋中线区肋骨
D、肩胛中线肋骨
E、肋骨小头
答案:C53,肢端肥大症首选的摄影体位是
A、双手正位
B、双足正位
C、头颅正位
D、头颅侧位
E、双踝正侧位
答案:D54,头颅侧位摄影,与胶片平行的平面是
A、头颅冠状面

B、头颅矢状面

C、头颅水平面
D、躯干冠状面
E、躯干矢状面
答案:B55,首选骶髂关节正位摄影的疾病是
A、脊柱裂
B、脊柱结核
C、脊柱侧弯
D、脊柱转移瘤
E、强直性脊柱炎
答案:E56,岩骨双45°轴位,又称为
A、Law′s

B、Schüller′s位
C、Runstrom′s位
D、Mayer′s位
E、Stenver′s位
答案:D57,额窦摄影,常规位置是
A、Caldwell′s位
B、Water′s位
C、Stenever′s位
D、Law′s位
E、Rhese′位
答案:A58,鼻旁窦不包括
A、额窦

B、上颌窦

C、筛窦

D、蝶窦 E、鼓窦
答案:E59,胸部侧位标准影像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照片中无组织遮盖部呈漆黑
B、第四胸椎以下椎体清晰可见
C、两侧肺尖充分显示并重合良好
D、心脏、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影像明了
E、能连续追踪到颈部至气管分叉的气管影像
答案:C60,静脉法碘过敏试验,注药后观察反应的常规时间是
A、5分钟

B、15分钟
C、25分钟

D、35分钟 E、45分钟
答案:B61,胸部(心脏)左前斜位,身体冠状面与暗盒所呈角度为
A、350-400角
B、450-500角
C、500-550角
D、600-700角
E、750-800角
答案:D62,下列属非离子型对比剂的是
A、碘化钠
B、碘番酸
C、碘必乐
D、甲泛葡糖
E、泛影葡胺
答案:C63,腹部前后位影像中,不能显示的是
A、肾轮廓
B、腰大肌
C、胆囊形态
D、含气肠带
E、腹膜外脂肪线
答案:C64,经肝脏排泄的口服对比剂是
A、胆影钠
B、胆影葡胺
C、泛影葡胺
D、碘番酸
E、甲泛葡糖
答案:D65,成人常规摄影,取后前正位的是
A、肱骨正位
B、股骨正位
C、腕关节正位
D、胫腓骨正位
E、尺挠骨正位
答案:C66,经肾脏排泄的离子型对比剂是
A、胆影葡胺
B、碘必乐
C、优维显

D、碘番酸
E、泛影葡胺
答案:E67,足内斜位,使足底与暗盒成角约为
A、50-100
B、150-200
C、150-250
D、300-450
E、450-500
答案:D68,服用碘番酸后,拍片时间应控制在
A、10~15分钟
B、30~60分钟
C、4~8小时
D、12~14小时 E、20~24小时
答案:D69,踝关节侧位标准影像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距骨滑车面内外缘重合良好
B、腓骨小头与胫骨投影完全分离
C、踝关节于照片下1/3正中显示
D、踝关节诸骨纹理清晰显示
E、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清晰可见
答案:B70,下列造影检查不可使用碘化油的是
A、瘘管造影

B、血管造影
C、支气管造影 D、子宫输卵管造影
E、泪道造影
答案:B71,腰椎正位摄影要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
B、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其中线重合
C、两髋、膝屈曲,双足踏床面
D、X线管阴极端置于下腰椎侧
E、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射入胶片
答案:D72,直接引入对比剂的造影方法是
A、静脉胆囊造影
B、静脉肾盂造影
C、逆行肾盂造影
D、口服法胆囊造影
E、静脉滴注法胆囊造影
答案:C73,头颅正位标准影像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颅骨全部包括在照片内
B、矢状缝及鼻中隔影像居中
C、颅骨骨板及骨质结构显示清晰
D、颞骨岩部的影像位于上颌窦影之中
E、两侧颞骨影像对称,距照片边缘等距离
答案:D74,用于胃肠道造影的对比剂是
A、硫化钡
B、氯化钡
C、碳酸钡
D、硫酸钡 E、氰化铂钡
答案:D
75,听眦线与胶片呈37°角的摄影体位是
A、斯氏位
B、梅氏位
C、柯氏位
D、瓦氏位
E、许氏位
答案:D76,胆系造影,常用碘番酸的单剂量应是
A、3克 B、4克
C、5克
D、6克 E、7克
答案:A77,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角的摄影体位是
A、柯氏位
B、瓦氏位
C、许氏位
D、汤氏位
E、斯氏位
答案:C78,胆囊造影俯卧位摄影时,应取的体位是
A、左侧抬高10°~15°
B、左侧抬高20°~30°
C、右侧抬高10°~15°
D、右侧抬高20°~30°
E、平卧位
答案:D79,标准影像显示:要求颞骨岩部投影于上颌窦下方的是
A、柯氏位
B、瓦氏位
C、眼眶正位
D、头颅正位
E、内耳道经眶位
答案:B80,造影前不需做肠道清洁准备的检查是 A、静脉肾盂造影
B、膀胱造影
C、肝动脉造影
D、尿道造影
E、腹膜后充气造影
答案:D
81,属于非离子型对比剂的是
A、泛影钠
B、碘化钠
C、优维显
D、胆影葡胺
E、泛影葡胺
答案:C82,有关静脉肾盂造影的检查,错误的是
A、腹内肿块,不能施行加压法
B、常用的对比剂是复方泛影葡胺
C、肾下垂患者应加摄立位片
D、肾盂造影片应清晰显示肾上腺
E、疑肾盂积水应加大对比剂剂量
答案:D
83,静脉注射过敏试验观察时间一般为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E、30分钟
答案:C84,有关DSA的适应证,错误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

B、血管先天性畸形
C、严重的心力衰竭 D、主动脉病变
E、肺动脉病变
答案:C85,有关静脉肾盂造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简单易行
B、常用76%泛影葡胺
C、摄影体位首片选择双侧肾区正位
D、可观察整个泌尿系统解剖结构
E、急性泌尿系炎症用静脉肾盂造影
答案:E86,有关放大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于鼻骨放大
B、放大摄影病人皮肤接受的剂量较大
C、同一X线机的放大倍数是固定值
D、要熟练掌握体表解剖
E、X线机应具备微焦点
答案:C
87,需借助膀胱镜进行检查的是
A、尿道造影
B、口服胆囊造影
C、逆行肾盂造影
D、静脉胆道造影
E、静脉肾盂造影
答案:C88,同一部位,放大摄影与常规摄影的曝光条件相比,正确的是
A、两者条件相同
B、前者需降低曝光剂量
C、前者需增加曝光量
D、很难确定增量和减量
E、两者必须使用同种增感屏
答案:C89,摄影体位选择最多的造影检查是
A、膀胱造影
B、静脉肾盂造影
C、逆行肾盂造影
D、口服胆囊造影
E、静脉胆囊造影
答案:A90,不使用滤线栅进行X线检查的是
A、常规厚部位X线摄影
B、胃肠造影点片
C、放大摄影
D、体层摄影
E、高kV摄影
答案:C91,属于口服胆囊造影禁忌证的是(选择其中2项)
A、胆囊肿瘤
B、胰头部肿瘤
C、肝炎及肝硬化
D、胆系先天畸形
E、胃肠道急性炎症
答案:CE92,在膝关节前后位片上,不能显示的组织结构是
A、髌骨

B、关节间隙 C、籽骨
D、骨骺
E、半月板
答案:E93,动脉导管未闭,见造影剂右向左分流,表明有
A、室壁瘤
B、心肌肥厚
C、肺动脉高压
D、冠状动脉狭窄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C94,体层摄影中,关于照射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照射角大,体层面厚度薄
B、照射角大,影像对比度高
C、照射角大,照片影像锐利度高
D、照射角的限定范围是0°~
45°
E、照射角大小受床面升降影响
答案:C95,下列导管造影,选择流率最大的是
A、肝动脉造影
B、腹腔动脉造影
C、肋间动脉造影
D、冠状动脉造影
E、胸主动脉造影
答案:E96,区域体层照射角的范围是
A、0°
B、6°~
10°
C、10°~ 20°
D、20°~ 30°
E、30°~
45°
答案:B97,主要利用K系辐射的摄影是
A、普通摄影
B、放大摄影
C、体层摄影
D、高电压摄影
E、钼靶乳腺摄影
答案:E98,蝶鞍的体表定位点是
A、听眦线中点
B、外耳孔中点
C、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
D、外耳孔前2.5cm处
E、外耳孔上2.5cm处
答案:C99,乳腺摄影“MLO”英文缩写代表的体位是
A、侧位
B、尾头位
C、头尾位
D、放大位
E、内、外侧斜位
答案:E100,有关乳腺摄影加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乳腺组织厚度均匀变薄
B、乳腺面积增大,病灶检出率高
C、乳腺加压后,照片清晰度提高
D、肿块越大,压力越大,照片清晰度越高
E、乳腺与胶片紧贴,减少几何模糊
答案:D

7、腰椎功能位片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何意义?

腰椎功能位片是让患者在屈曲位或过伸位照侧位或斜位片,或是左、右侧屈位照正位片。用以显示脊柱运动状态下病变部位的情况,对于有脊柱不稳定趋向的腰背痛患者尤为适用。

侧位屈曲位及伸展位片,可以显示腰椎在运动中的排列关系。

在正常的侧位片上,轻度的腰椎滑移是反映不出来的,但是在功能位片可以得到很好地反映。在正常人,腰椎前屈时摄侧位相,其腰椎前缘平滑而连续。在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患者,其曲线多不规则,可呈梯形排列,在同一片中观察腰椎后缘,在同一椎体上沿腰椎后缘作椎体上缘至下缘的连线。在正常人每一椎体后缘的连线相互间连接较平滑,无明显成角。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其椎体后缘连线间的夹角大且不连续,尤其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严重的节段上的表现更为突出。

左、右侧屈位时摄正位片,可以明确脊柱侧弯中的主弯存在的节段,因为主弯在腰椎侧屈时不能消失。而代偿性弯曲则可因腰椎侧屈而得到纠正。由于腰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腰椎侧弯多是代偿性弯曲,其性质与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不同的,通过拍摄腰椎功能位片可以将二者区分开来。

8、颈腰椎的斜位片是怎么看的

但很难治逾,最好的是用外用贴剂,比较好的是中医外贴膏药腰椎正骨贴。X线片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X线征象虽不能

与摄取腰椎斜位的目的是观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