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椎 > 腰椎韧带在那里

腰椎韧带在那里

发布时间:2020-03-15 06:41:32

1、腰椎韧带拉伤哪里疼图片

拉伤用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接骨散外敷治疗,恢复的好和快,它局部给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损伤快速彻底恢复。

2、腰椎穿刺从内到外依次要经过哪些韧带

硬膜外麻醉和腰椎穿刺
在4-5腰椎间隙穿刺,经皮肤_皮下组织_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就能达到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

3、腰部韧带炎怎么治疗

导致腰部韧带炎的因素有:久坐,久站,长时间弯腰,负重,坐的太低,腰扭伤,还有睡软床等,平时要尽量避免这些。现在须睡硬板床,躺在床上时腰间(系皮带)可以垫个小枕头.平时可以到后走,经常挂单杠,做‘两头翘'动作(趴着睡腰用力头和脚往上翘)加强腰肌有助腰椎间盘突出恢复.平时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凉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腰椎韧带炎多为无菌性炎症,治疗方法可理疗,针灸、按摩推拿、痛点封闭、中药薰蒸,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避免受伤和着凉。注意保暖!避免弯腰、负重、久坐、久走。睡眠选择卧硬板床,佩带腰围。饮食上注意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辣椒虽然开胃驱寒祛湿,但它能助火上炎,加重病情。治疗的话,建议使用牵引,针灸,推拿和膏药治疗。

4、腰部的韧带在哪?

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都在椎体上。

5、颈椎和腰椎韧带厚是什么意义

黄韧带肥厚会引起椎管的狭窄或造成周围神经受压,引起类似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6、腰椎键盘突出,可以拉韧带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长期的不合理的姿势,慢性损伤积累的结果。倒走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倒走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很多医生建议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日常使用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与倒走锻炼的原理相同,更加安全和便于坚持。有兴趣的可以做一个模拟体验,双脚赤足站立,前脚掌踩一本20毫米厚度的书,感觉腰椎是否挺拔了一些。有帮助的话可以选择负跟鞋,有利于疗效的巩固和提高。

7、腰椎韧带劳损怎样康复最合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 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疗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疗法有:
(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15-20次为1疗程 。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 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3)超刺激电流疗法:可用两个8*12平方厘业大小的电极,一个横置于骶部,另一个竖放于腰部,接通电源后,尽快把电量调至8-12毫安,待强烈的通电感消失后,在2-7分钟内把电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疗时间共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继续治疗至6-12次。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疗
这种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在患者骨关节部位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骨关节的功能解剖为治疗基础,以骨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手法技术,以达到改善患 者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辅助运动或被动生理运动,进行腰椎棘突或关节侧的推压、震动以及腰椎的旋转、牵拉等手法,操作时可同进采用几种手法,并根据患 者病情应用1、2、3、4四级力度。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疼痛剧烈、应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轻手法;慢性或关节活动功能有所障碍的患者用重手法。时间一般以每秒1-2次的频率持续45秒、60秒或90秒。强度和时间可酌情选用。每一疗程5-10次,2个疗程之间休息10-20天。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
(1)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 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口服; 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服服双氢克尿塞等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于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每日3次,每次8-12片,连服1个月左右;或者可用复方软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当于生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当于生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与硫酸软骨素A 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可用维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 次口服。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有穴位封闭和局部区域性封闭两种。
(1)穴位封闭:兼有针灸及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因此,比单纯的针灸或单纯的药物治疗有更明显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闭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1、2%盐酸鲁卡因注射液4毫升 ,加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混匀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5-7日封闭1次。3-5次为1疗程。2、维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封闭1次。10次为1疗程。3、5%葡萄糖或30%丹参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或隔日封闭1次。10-15次为1疗程。此外,还有用维生素B1及复方当归液等作为封闭液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封闭。
(2)局部区域性封闭:可分浅部和深部封闭:1、浅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点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一般要求结合压痛点及精确的解剖部位进行。

8、腰椎间韧带炎吃什么药最有效

导致腰部韧带炎的因素有:久坐,久站,长时间弯腰,负重,坐的太低,腰扭伤,还有睡软床等,平时要尽量避免这些。
现在须睡硬板床,躺在床上时腰间(系皮带)可以垫个小枕头.平时可以到后走,经常挂单杠,做‘两头翘'动作(趴着睡腰用力头和脚往上翘)加强腰肌有助腰椎间盘突出恢复.
平时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凉
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
腰椎韧带炎多为无菌性炎症,治疗方法可理疗,针灸、按摩推拿、痛点封闭、中药薰蒸,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避免受伤和着凉。注意保暖!避免弯腰、负重、久坐、久走。睡眠选择卧硬板床,佩带腰围。饮食上注意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辣椒虽然开胃驱寒祛湿,但它能助火上炎,加重病情。
治疗的话,建议使用牵引,针灸,推拿和膏药治疗

9、怎么锻炼腰部韧带

1、减少坐着的时间,无论在家或是工作中。久坐会使腰部肌肉渐渐衰退,每次坐着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在电脑或手机上设置提醒,起来四处走走。研究表明一天坐着的时间长达或超过八个小时的人寿命较短,试着每天坐着少于八小时,如果做不到,确保周末坐着的时间不超过五六个小时。

2、游20到30分钟的泳,每周3天。用自由泳和仰泳加强你的整个背部,同时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肺活量。游泳对于有关节问题和超重的人来说是极好的锻炼。开始时尝试游10分钟,每一到两个星期可以增加5分钟在水中的时间。

(9)腰椎韧带在那里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由于运动时会大量流汗,所以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是补充量不宜过多,以免给心脏带来过大的压力。

2、运动时要注意护发,汗水、阳光和碱水是头发的天敌,运动后必须洗净头发。

3、运动后要立即脱掉湿衣服,否则肩、背、胸上的暗疮会在湿衣服的摩擦下复发。此外,汗水粘附在皮肤上,容易长粉刺。

4、运动后半小时内,脸部仍会流汗,所以不要立即上妆,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坐下来休息,要逐渐降低心脏压力,给其以缓解的过程。

10、腰部的韧带怎么拉?

拉韧带以下的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在拉韧带之前必须先热身; 比如说, 利用小跑步使体温增加, 使肌肉与肌腱处在备战的状态, 如此拉韧带的成效会提高, 也可以减少不当拉筋反而受伤的机会。 2﹑在拉韧带之时不要暂停呼吸; 应该很缓慢及深深地呼吸; 暂停呼吸, 屏气凝神, 会使负氧债增加, 动作不协调, 拉筋受伤的机会提高。 3﹑拉韧带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 千万不可猛压或急压。拉韧带的目地, 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弹性及延伸, 刺激肌肉梭神经及肌腱感受小体的神经讯息, 而逐渐地增加伸展的潜力及忍受力。无论是律动式或固定式 (连续30秒以上) , 只要是缓和的, 都有成效; 最忌讳平常拉压不到的筋, 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压, 或别人施加外力帮忙; 只要用力不当, 都会反而造成伤害。 4﹑在运动之前及之后都要拉韧带; 一般人只记得运动之前要拉韧带; 而运动后一身疲倦, 便连动都不想动; 其实运动之后, 虽然肌肉酸痛, 可是仍然须再缓和地作一次拉筋, 如此可使肌肉纤维重新调理, 恢复疲劳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运动时肌肉的条件也会更好。 直立弯腰,你能用手碰到脚尖吗?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它能最快检测出你身体的柔韧性!如果手向下的位置比同龄人高很多,那就要注意加强柔韧性锻炼了。身体的柔韧性差,不仅肌肉无力,容易骨折,就连腰背也更容易受伤。 柔韧性强,受伤少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孙卫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柔韧性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的骨结构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体积大小以及韧带、肌腱、肌肉及皮肤的伸展性。身体柔韧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轻松弯腰系鞋带,轻而易举扣上后背的扣子。 作为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之一,柔韧性锻炼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孙卫星介绍,首先,柔韧性锻炼能增大关节、韧带活动的范围,增强身体灵活性;其次,能够增强肌肉耐受力,防止肌肉过早老化,减轻肌肉疲劳,甚至能起到延缓皮肤松弛的作用;另外,能够减少运动器官的负担,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不易发生骨折,腰、背疼痛等。另外,坚持锻炼柔韧性还能起到改善仪态的作用。 体前屈检测柔韧性 屈体能够很好的反映一个人的柔韧性大小。在国民体质测试项目中,一般采用站立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站立体前屈能同时反映脊柱、肩关节和大小腿关节的柔韧性,而坐位体前屈则能体现腰部、髋部等部位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柔韧程度。 “由于每个人身体构造的差异,其韧性也好坏各不相同。”孙卫星说,一般来说,年轻人站立体前屈应以指尖够着地面为宜,坐位体前屈则以指尖够着脚尖为宜。 不同年龄的人其柔韧性也有很大差异,在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一般采用坐位体前屈的方法,测试时坐在垫上,双腿伸直,脚跟并拢,全脚掌蹬在测试仪平板上,然后双臂并拢平伸,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移。一般40岁左右的男性让游标平滑4―10厘米左右合格,女性要略高于男性。 常拉伸练柔韧 孙卫星说,柔韧性的好坏虽然跟遗传有关,但后天的锻炼也能不断提高柔韧性。 体前屈就能很好的锻炼柔韧性,年轻人可以采用站立式,工作间隙就可以锻炼几下。除了直立,也可以将一条腿迈向一侧,一只手扶住小腿,另外一只手尽量向下够脚尖,这样能更好地拉伸腰部;老年人最好采用坐位体前屈,因为站立体前屈,要求上半身下压幅度较大,头部随身体倒置,此时血管压力会增加,很容易产生眩晕不适感,这会加大老年人锻炼时的危险性,甚至出现突发性疾病。另外,太极也是不错的选择。柔韧性练习可与其他健身活动结合,健身前做能防受伤;健身后做有助于消除疲劳。 孙卫星指出,练习要有连续性,最好一至两天一次,每次2组,每组3―5下,每组间隔休息2分钟。他还特别指出,无论前屈体还是体侧伸展运动,拉伸的程度都要以没有强烈的疼痛感为准,循序渐进,千万不可求快,否则很容易伤害肌肉、适得其反 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其伸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力"的拉伸作用的结果。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或被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力拉伸法。这两种练习方法的特点,都是在"力"的拉伸作用下,有节奏地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 一、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 (一)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方法 缓慢的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可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由于拉伸缓慢不会激发牵张反射。一般要求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6秒~8秒,重复6~8秒。 (二)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 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作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每个练习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可根据专项技术需要而增加)。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但外力应与运动员被拉伸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上述方法可单独采用亦可混合运用,练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二、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一)在器械上的练习:利用肋木、平衡木、跳马、把杆、吊环、单杠等。 (二)利用轻器械的练习:利用木棍、绳、橡皮筋等。 (三)利用外部的阻力练习:同伴的助力、负重等。 (四)利用自身所给的助力或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压腿时双手用力压同时上体前压振;在吊环或单杠上作悬垂等。 (五)发展各关节柔韧所采用的动作:压、踢、摆、搬、劈、绕环、前屈、后仰、吊、转等。 三、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手段 (一)肩关节 肩关节是由半球形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的球窝关节,所以肩关节是关节中最灵活、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它的加固主要靠喙肱韧带和三角肌。因此该关节的练习用以增加肩部肌肉力量同时增加肩部柔韧。 发展肩关节的柔韧练习主要有主动或被动地压肩、拉肩、吊肩、转肩等。如手扶肋木的体前屈压肩、背对肋木双手上握向前的拉肩,在单杠或吊环上作各种握法的悬垂、借助绳或木棍的转肩练习。 (二)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挠尺关节、肱挠关节构成。它是由内侧、外侧副韧带及挠骨环状韧带加固。肘关节的运动时屈伸动作较多,所以在发展屈肌力量练习的同时配以屈肌的伸展性练习。主要采用压肘、旋内、旋外、绕环的练习。 (三)腕关节 腕关节由挠腕关节(使手屈伸、内收外展)及腕间关节(使手旋转)构成。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能力:采用俯卧撑推手、倒立爬行等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网球等项目对手腕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既发展屈伸、内收外展又发展旋转的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来发展;举重运动员发展手背后屈柔韧等。 (四)膝关节、胯关节 1、膝关节: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后的关节面以及半月板构成,由内外侧副韧带、髌骨韧带、交叉韧带加固。膝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腿部后面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的伸展性;发展屈膝能力主要发展腿部前面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胫骨前肌、姆长伸肌)的伸展性。 2、胯关节:由球形的股骨头与胯骨的胯臼构成。由于胯臼较深,并有软骨形成的关节盂加大与股骨头的紧屈适应,虽然它是球窝关节,但运动幅度受到限度。它的加固由髌骨韧带及股圆韧带加固。 胯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前后、左右开胯的能力。 拉韧带不论大小,都很痛苦的,小孩在练武的时候也是被拉的直哭。韧带不好不要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拉开的,很多老年人60多岁后练太极拳,最后也拉的很好的。办法是:1、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以前见过有的人强拉,跳起来往地上劈叉,以至拉伤,只好休息养伤,伤好了韧带又回去了。2、用耗腿的办法,就是压住静止不动几秒。效果非常好。3、拉韧带之前要热身,只有身体发热了,减少肌肉之间的粘滞性,才会容易拉开。4、注意动作要正确,不然事倍功半。多找点武术书籍看看要领。相信自己一定行,祝你成功。加油

与腰椎韧带在那里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