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骶椎和尾骨在哪?有图最好高分高分
骶骨由融合成一体的五节椎骨组成。在婴幼儿,骶骨的各节段间以软骨分隔,至 18 岁时融为一体。每一节段腹侧的横嵴代表融合的部位。
骶骨的形状象倒三角形,底边位于骶骨的顶部。这样,骶骨就象一个楔状物嵌于骨盆的两块髂骨之间。脊柱的轴向载荷就是通过这种结构传向骨盆及下肢。骶骨的两侧分别与髂骨构成 骶髂关节 (见第 7 节,骶髂韧带)。骶髂关节即是滑膜关节也是韧带关节。
骶骨向前旋转,S1 的上终板与水平面的成角大约为 30-60 度。这一角度因人而异,常被称为“骶骨倾斜角”。由于这一倾斜角的存在,使得 L5 椎体及 L5-S1 间盘承受很大的剪切应力。
骶骨富含松质骨,还有两个(前、后)薄层的皮质骨。因此,在骶骨上做螺钉固定时需要双皮质技术,以防螺钉拔出。
S1 上方最前端的部分称为 骶骨岬,两边称为 骶骨翼 。由于骶骨翼直接与骨盆构成关节,且躯干的重量通过此处传导至下肢,因此骶骨翼中含有最密实的骨质,常被用作螺钉的固定点。
五节融成一体的骶骨中含有 骶管 。神经根通过腹、背两侧的孔道出骶管。在骶骨上安放螺钉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损伤神经根。
在融合成一体的骶骨中有 椎弓根,然而,由于它们很小,一般仅有 S1 及 S2 用作螺钉固定。放置螺钉前应注意识别骶骨椎弓根的解剖标志。
在骶孔的两侧有一个区域叫做 侧块(PARS LATERALIS ),由骶椎的横突融合而成。
骶骨和尾骨,前面观
在骶骨的中线上有一个嵴称作中线 骶骨嵴(MEDIAL SACRAL CREST ),由 S1-S5 棘突融合而成。
骶骨下部的背侧面骨质缺如,形成一个末端的孔洞称之为 骶孔(SACRAL HIATUS ),内有终丝,固定脊髓及马尾神经。
尾骨
尾骨(COCCYX )由四节(有时五节)退化的椎骨融合而成,常称之为“尾巴骨( tail bone ) ” 。
骶骨和髂骨,前面观
髂嵴 在脊柱外科显得很重要,因为自体骨移植物常常取自于此。皮质 - 松质骨及松质骨移植物都可从两侧髂嵴获得。后方的髂嵴有时被用作长棒结构的附加支撑及固定点。这常被称作骶骨 - 盆腔固定。
2、尾骨在哪个位置图片
尾骨在脊柱骨的最下端,肛门的后上方
尾骨(拉丁文:)是三角形,由后面的3至5块尾椎接合而成。在上面与骶骨形成关节。它是脊柱中最未发达的部份,代表尾巴的退化器官。
3、骶尾骨在人体什么部位
骶尾骨在人体脊柱末端的两块臀大肌的中间,用手可以摸到。
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分骶骨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呈倒三角形,构成盆腔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骶骨盆面凹陷,背侧面后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长而窄,女性短而宽,以适应女性分娩的需要。
骶骨底前缘突出,称骶骨岬骶骨底上面的卵圆形骨面即第1骶椎体的上面,与第5腰椎椎体的下面形成腰骶关节。底的两侧平滑,名骶翼。骶骨的两侧上部粗糙,为上3个骶椎横突相愈合所致,该部呈耳郭状,又称耳状面,与髂骨相应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
耳状面下缘的位置多位于第3骶椎中部及下部,但可高至第2骶椎或低至第4骶椎上部。骶髂关节的高度并不直接与骶骨高度相关,高而长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短,而低而短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长。骶骨的侧缘在骶髂关节以下窄薄部分为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附着处。
骶骨的高度与骶椎数目有关,由于腰椎或尾椎的移行,骶椎的数目可能增加。如骶骨含有第5腰椎时称腰椎骶化,腰椎骶化可能完全,也可能不完全,通常一侧发育不全,或仅横突融合而腰椎体与棘突仍分离。第1骶椎一般与第5腰椎形成单岬,但可同时与第2骶椎又形成一岬,构成重岬。
骶骨后面上下部,各有一缺损,名腰骶间隙和骶尾间隙,蛛网膜下腔麻醉和骶管阻滞可分别由此两间隙进入。骶尾间隙成“八”形,也称骶管裂孔或骶管裂隙,系由于第5骶椎两侧椎弓未愈合、椎板和棘突未发育所致;
其位置可存在变异,有的在裂孔的尖端有向下伸延的骨片,将裂孔分为左、右两半,或有些小骨片凸向腹侧,裂孔被分隔,或骶管裂孔两侧缘向腹侧生出一些小骨片,互相相连成两个小孔,或骶角不显而几乎无裂孔。
4、盆骶在哪
我们身体的肛提肌、尾骨肌和他们的筋膜会组成一个类似漏斗的肌板,这个部位我们称为是盆骶,在盆膈的中间有一个V字就是盆骶,v字的尖端就是肛门。
说的难听一点,盆骶就是屁股最大的骨头。盆骶在临床上面也被称为是盆膈。
(4)腰椎骶骨尾骨扩展资料:
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分骶骨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呈倒三角形,构成盆腔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骶骨盆面凹陷,背侧面后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长而窄,女性短而宽,以适应女性分娩的需要。
骶骨盆面在正中线的两侧有两排骶前孔,每侧各为4个,由骶管出来的骶神经前支由此穿出。骶骨的后面粗糙不平,正中隆起为骶中嵴,由第1~4骶椎的棘突连成,在骶正中嵴的两侧,各有一条断续的骶中间嵴,由各骶椎的关节突连成,在每侧骶中间嵴的外侧各有4个骶后孔,骶神经的后支由此经过。在每侧骶后孔的外侧,各有一条断续的骶外侧嵴,由各骶椎的横突构成。
如骶骨下部与第1尾椎相愈合,则有5对骶后孔;骶骨底如与第5腰椎愈合,亦可形成5对骶后孔,如为4个骶椎,则只有3对骶后孔。
人体直立时骶骨向前倾斜约45°。骶骨盆面的弯曲度大致均匀一致,但可增大或减小,有的于骶尾骨交界处形成角度或曲度不均匀。盆面的弯曲度与骨盆腔各部的直径大小有关,直而长的骶骨或骶骨位置不正,对分娩不利。盆面稍不平坦对骨盆腔大小无重要意义。
5、骶骨在哪个部位百度图片
你发的这个骨头就叫骶骨,位于骨盆的后方。
人体的五块骶椎合成的一块骨。为骨盆的后壁。骶骨是脊椎骨的组成部分,由五块骶椎合成,上接第五腰椎,下连尾骨。
6、女性尾骨骶骨处酸胀,热服后,就放屁。
像您这种情况来说,出现了热敷后放屁的症状,考虑还是在热敷的作用下引发的肠道的蠕动,导致的气体的排出,近期要注意避免超负荷的劳累。另外如果近期出现放屁增多的症状,多数是与近期的饮食有关,近期要注意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过多的使用萝卜,大葱等容易产气的食物,近期要注意配合腹部热敷按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近期要注意均衡饮食和营养的搭配,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另外如果尾骨疼痛的症状没有缓解,需要配合选择到当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挂诊骨科,配合x光的检查。查看是否存在骨质结构的损伤造成的。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7、人体的脊柱由多少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
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
8、骶椎和骶骨有什么区别
人的骶椎[sacral vertebrae]位于对耳轮上下脚起始部隆起处至肾穴外上方这一段,由下而上依次为骶1至骶5。
骶骨(sacrum),人体的五块骶椎合成的一块骨。为骨盆的后壁。骶骨是脊椎骨的组成部分,由五块骶椎合成,上接第五腰椎,下连尾骨。
9、人体的脊椎一共有几节
人类脊柱有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块脊椎组成的)。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
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
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9)腰椎骶骨尾骨扩展资料
出生时的椎骨在椎体和两侧椎弓各有一个骨化中心。生后一年,胸、腰椎两侧椎弓完全融合。颈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较晚,约在7~10岁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与椎体的融合,在颈椎为3岁,胸椎为4~5岁,腰椎6岁,骶椎7岁或更晚。次发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现。
脊柱的分节和包绕神经管,是一个复杂的演化发育过程,在发育过程中脊椎的发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见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见的发育障碍是两侧椎弓对合障碍形成的脊柱裂。
较轻的脊柱裂多为腰骶椎骨的后弓没有合并,但脊神经正常,表面皮肤正常或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着及毛发,因临床无症状,常在X线片中发现,称隐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时有脊神经、脊膜或脊髓的膨出,产生相应的脊神经功能障碍。
在胚胎1~3个月时,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一致,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脊柱的生长迅速超过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内上升。在出生时其末端位于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缘,腰2以下的脊膜称为终丝,仍连于尾骨水平。
随着这种生长不相称的结果,腰骶脊神经就从脊髓的发出处,斜行到相应的脊柱节段出椎间孔处,脊髓以下的神经呈马尾状,称为马尾神经。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进行,以免刺伤脊髓。
10、骶骨尾骨错位能不能评残,伤残鉴定能评上几级
工伤的伤残评定能定位十级,按骨折痊愈后功能障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