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椎 > 普鲁卡因腰椎麻醉

普鲁卡因腰椎麻醉

发布时间:2020-03-11 17:41:40

1、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的表面麻醉作用有什么不同

普鲁卡因的亲脂性低,对黏膜的穿透力弱。所以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利多卡因和丁卡因,地卡因脂溶性高,比较容易通过粘膜作用于神经末梢,常用于表面麻醉

2、普鲁卡因问题

【功效】
局麻药。本品能使细胞膜稳定,降低其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神经冲动达到时,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膜产生去极化和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局麻作用。本品对粘膜的穿透力差,不适于表面麻醉,但毒性小,效果确实,订用于浸润麻醉。亦可用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用法】
口腔科用其3~4%溶液,按盐酸盐计算,每小时不超过0.75g。

3、比较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的异同点

(一)普鲁卡因 Procaine : (奴佛卡因)

为短效局麻药。

1. 作用:

(1) 局部麻醉:本药对黏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作表面麻醉。主要用于浸润麻

醉、传导阻滞、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2) 局部封闭:用0.25-0.5%的普鲁卡因溶液注射于病灶周围,可减轻病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劣性影响,使损伤部位的症状缓解。

2.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1) 过敏反应:极少数人用药后可发生皮疹、哮喘,甚至休克等过敏反应;

用药前常规作皮试!

(2) 毒性反应: 普鲁卡因性能稳定,毒性最小;用量过大或意外血管内注入,

可产生吸收作用,出现中毒反应!

(二) 利多卡因(lidocaine)特点:

为中效局麻药。

1. 起效快、穿透力强、弥散广、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的特点; 2. 毒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大:

(1) 药物浓度较低时,表现为镇静、痛阈提高; (2) 药物浓度增加,毒性相应增加,可出现烦躁不安、惊厥、低血压等。

3.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阻滞和硬膜外麻醉。 腰麻不用利多卡因,因为利多卡因扩散力强,麻醉范围不易控制。 (2)抗心律失常作用。

(三)丁卡因 Tetracaine (地卡因)特点:为长效局麻药。 1. 丁卡因的穿透力及局麻作用均比普鲁卡因强,且作用持久。 2. 主要用于表面麻醉,也可用于腰麻、传导阻滞、硬膜外麻醉。 4. 但毒性也大,为普鲁卡因的10倍,故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4、普鲁卡因腰部麻醉后患者有眩晕的感觉吗?

我想术后眩晕的主要原因,应该和患者的体质有关,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因为患者通常喜欢被确诊为某种原因造成的症状,所以医生有时会给患者一个说法,一个理由,致于对不对谁也不知道。我的英国老师在教生理课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在神经系统里面,我们人类所知道的只有1%,不知道的有99%。从临床经验上来说,我想眩晕应该是患者的体质造成的,致于它的实际原因,不一定会很清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和症状。

5、普鲁卡因麻醉坐骨神经后,为什么感觉机能先丧失,运动机能后丧失

普鲁卡因可以影响Na+通道,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产生局部麻醉的效果。细神经纤维先被麻醉,粗神经纤维后被麻醉,而皮肤的痛觉等感觉机能传入纤维较细,骨骼肌的运动纤维较粗。
所以感觉机能先丧失,运动机能后丧失。

6、为什么普鲁卡因不能表面麻醉,而丁卡因可以用于表面麻醉?

这问的真好,直接教科书般的问题,药理学常备考点之一,因为普鲁卡因的亲脂性低,对黏膜的穿透力弱。所以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丁卡因脂溶性高,比较容易通过粘膜作用于神经末梢,常用于表面麻醉

7、普鲁卡因有啥用处

普鲁卡因是局部麻醉药。临床常用其盐酸盐,又称"奴佛卡因"。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毒性比可卡因低。注射液中加入微量肾上腺素,可延长作用时间。用于浸润麻醉、腰麻、"封闭疗法"等。除用药过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反应外,偶见过敏反应,用药前应作皮肤过敏试验。其代谢产物对氨苯甲酸 (PABA)能减弱磺胺类药的抗菌效力。
普鲁卡因对组织无刺激性,应用广泛,为短效局麻药,注射后1~3分钟起效,维持30~45分钟,局麻作用弱而短,毒性较小,对黏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
广泛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及硬膜外腔麻醉。本品吸收后有一定镇痛、镇静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可用于复合麻醉。通常加入少量肾上腺素,以延缓局麻药吸收,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减少局麻药因吸收过量引起的毒性反应和手术野出血。但末梢部位麻醉时禁止加入肾上腺素,否则易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8、普鲁卡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您好,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本品的盐酸盐又称奴佛卡因。本药对粘膜的穿透力弱,需要注射给药方可产生局麻药作用。主要用于浸润麻醉 传导麻醉 腰麻和硬脊膜外麻醉。注药后约在1到3min内开始作用,维持30到45min,溶液中加入小量肾上腺素能使作用延长到1到2小时。本药在血浆中被酯酶水解,变为对氨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前者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故本药与磺胺类药物应避免同事应用。用药过量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反应。极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故用药前应作皮试,但皮试反应阴性着仍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纯手打,望采纳。

9、局部麻醉药的常用局麻药

(1)盐酸普鲁卡因。本品对黏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作表面麻醉用。注入组织后,约经几分钟可呈现麻醉作用。但由于本品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可使手术区域渗血增多,并可加速局麻药的吸收而呈使局麻失效。为了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和减少药物的吸收,常在此药溶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100毫升药液中加入0.1%肾上腺素溶液0.5毫升)。静注低浓度的普鲁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轻度抑制、镇痛、解痉和抗过敏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也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用法与用量:浸润麻醉或局部封闭,用0.25%~0.5%溶液;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用2%~5%溶液。
(2)利多卡因。本品的局部麻醉作用和穿透力比普鲁卡因强,作用快,扩散广,对组织无刺激,局麻持续时间长(1~2小时)。用法与用量:表面麻醉用2%~5%溶液;浸润麻醉用0.25%~0.5%溶液;传导麻醉用2%溶液;硬膜外麻醉用0.5%溶液。

10、药理学实验普鲁卡因的传导麻醉作用报告怎么写

麻醉药物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二种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使局部的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它的作用机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有赖于Na+内流而产生的细胞膜除极作用.。

与普鲁卡因腰椎麻醉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