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麻和腰麻联合麻醉一样吗
腰麻和腰麻联合麻醉不一样
腰麻(spinal anaesthesia)为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 anaesthesia)和脊椎麻醉的简称,即将局麻药物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 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
不能简单地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理解是“腰麻基础上的硬腰外阻滞”。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发扬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优点
(一)腰麻的特点
优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局麻药用量小。
缺点:上界阻滞平面不易控制;长时间手术难以满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能进行术后镇痛。
(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
优点:镇痛肌松良好;能满足长时间手术;低血压程度轻;用于术后镇痛。
缺点:需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常需用辅助药。
(三)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优点和长处:
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技术。
不过,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硬联合阻滞麻醉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
2、什么是腰硬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腰硬联合麻醉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其发扬了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了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硬联合麻醉的优点和长处:
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技术。
操作步骤:
1、摆病人体位同腰麻
2、穿刺点取 L2-3或L3-4。
3、穿刺方法
无菌操作要求同腰麻或硬膜外阻滞。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硬膜外穿刺针为引导,于其针内插入25G腰穿针,穿过硬膜外穿刺针口,刺破蛛网膜,退出针芯,见脑脊液自针内流出。随机注入腰麻用局麻药2-3ml,退出腰穿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通过针口3cm),退出硬膜外穿刺针,穿刺点覆盖消毒纱布,固定导管。帮助病人翻身仰卧后,测腰麻阻滞平面。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3-5ml,5分钟后无阻滞平面过高征象,即可开始手术。术中根据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适量局麻药,维持麻醉。
4、由于轻或重比重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尚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硬膜外操作,势必使肢体一侧阻滞显著另一侧较之差而影响整个阻滞效果。故多主张联合阻滞时的腰麻用等比重局麻药。
3、连硬外麻醉与腰硬联合的区别
连硬外就是将穿刺针穿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间隙,将局麻药注入到硬膜外腔里阻滞神经根,理论上是从颈椎到骶椎都能打,但现在极少见到有打颈椎的了。腰硬联合是腰麻(也就是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起来的方法。腰麻的间隙一般是L2,3或L3,4不能高了,否则会全脊麻,因为腰麻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是脊髓,平面高了导致中枢的麻醉就相当危险了,也因此用药量,腰麻比硬膜外要少得多。腰硬联合时,先将药物通过腰麻针注入到蛛网膜下腔,然后拔出腰麻针,再通过硬膜外的穿刺针置一根很细的管子进到硬膜外腔,这样就可以持续给药到硬膜外腔了,用来辅助腰麻的麻醉效果。
4、腰穿的部位和依次经过的结构,它与硬膜外麻醉经过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腰穿一般选择腰3-4间隙,如果这一间隙太窄也可向上一个或者向下选择一个间隙,依次经过的结构有: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穿过黄韧带就到达了硬膜外腔,通过往硬膜外腔主要可以达到硬膜外麻醉的目的,再往前进针穿破硬脊膜和蛛网膜就到达了蛛网膜下腔,也就是到达了腰穿的目的地。
5、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区别
脊髓腔中有三层脊膜,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在椎体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空隙为硬膜外间隙。蛛网膜与覆盖于脊髓上的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
腰麻也叫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给药是在蛛网膜下腔。这个腔隙内有脑脊液和脊髓,所以给药量比较少,阻滞的部位在麻醉平面以下,也就是通常说的下半身麻醉,麻醉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均被阻滞。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在硬膜外腔给药,这个腔隙内是疏松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等,通过在硬膜外腔给药可以阻滞脊神经根,阻滞范围为节段性,也就是根据给药的间隙,阻滞某一或某几个脊髓节段支配的平面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临床上通常还在硬膜外置管进行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
因为成人通常脊髓在腰1节段以下分散成马尾悬浮于脑脊液中,穿刺不容易损伤脊髓,所以腰麻通常适用于腰1以下的部位,而适用于腰麻的手术,也同样适用于硬膜外,而因为硬膜外与颅内不相通,所以理论上适用于除颅脑外科以外的任何手术,但实际操作中一般都在胸段以下,高位硬膜外麻醉需要更高的技术,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更大。腰麻和硬膜外可以同时进行,称为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能提供更持续和广泛的手术镇痛和麻醉效果。
6、前腰和边锋在位置上有什么区别?作用呢?
中场分为4类,OMF、SMF、CMF、DMF。
OMF 前腰
1.制造空挡。通过无球跑动,在两肋策动,吸引对方注意力,从而打开缺口,为同伴利用中路空挡,进行转移传球或运球突破创造有利条件。
2.组织进攻。在中路控球时,应当发挥组织进攻的作用。尤其是当前卫,边后卫插上助攻时,应为其提供有威胁的传球。
3.攻击球门。善于利用中锋为墙做2过1突破,攻击对方球门。
4.边锋里切拉出边路空挡,前卫套边替代边锋进攻职能。
5.积极防守。本方一旦由攻转守时,要积极追赶和盯防就近的对方控球队员,延缓对方进攻,并积极参与门前防守。遇到中场指挥者和防守前卫出击时,则应在中场保护以确保中场优势
SMF 边前卫
1.组织进攻。在中场随时准备摆脱防守,接应同伴,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
2.控制节奏。根据比赛临场情况决定进攻的速度和节奏,选择有利的传球时机与传球点。
3.威胁球门。当中锋拉边或回撤,边锋里切或回撤,则应以突然的快速插上或套边占领空挡,接获同伴传球,并依*个人突破或二过一配合完成射门。
4.积极防守。本方一旦丢球,就应立即转为防守,着重注意对口盯人,在中场延缓阻滞对方进攻,伺机抢夺,随着对方进攻的推进而撤退到本方门前防卫。
CMF 组织中场
组织中场通常同时参与进攻及防守。
(一)防守。处于3名后卫后方的要害地域,是防守的可*后盾。阻截直达球门的通路是主要职责。为此,需要根据球的位置和双方攻守的情况,积极选好位置,随时准备对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1.驻守防区,截获传球。
2.抢断渗透性直传球,弥补门前空挡。
3.阻击离开自己基本位置的插上“奇兵”。
4.机动保护,及时补漏。
5.掩护进攻,弥补空挡。
6.居后指挥,稳固防守。
(二).进攻。
1.夺球发动进攻。抢得球后,可以将球传给边位,前卫,或前锋来发动进攻。
2.居后接应配合。
3.突然插上进攻。自由中卫通常无专人盯逼,突然出现在对方门前颇有威胁。主要采用长距离运球突破,结合2过1配合的方法,力争射门。进攻结束必须迅速回位。
DMF 后腰
1.对口盯人。通常盯防对方的“二中锋”,抑制其进攻的威胁。
2.机动防守。根据临场的不同情况,在罚球弧前面的中场地带,采用盯人与区域防守完成各种防守任务。
3及时补位。中路防守上出现漏洞时,应及时弥补中卫的空隙,封锁攻门的通道。一旦由守转攻,一侧前卫插上进攻时,亦应占据插上前卫留下的空挡,以免中场脱节。
4.伺机进攻.进攻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前后左右的接应,以及灵活地转移进攻方向。但是,一旦出现良好的战机,也应该及时插上进攻和远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