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麻醉师解答 关于腰麻后头痛的问题
麻醉科医生不喜欢被人们称为“麻醉师”。 女性的疝气手术也是比较少见的:)
腰麻后的头痛的原因就是脑脊液漏,虽然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但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尽量避免的。现在的腰麻多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而非单纯的腰麻,这样穿破硬脊膜的针可以更细,基本上可以避免脑脊液的外漏,就连术后去枕平卧都并非必须,也不会导致头痛。
另外麻醉医师的操作技术也是原因之一,但即使是技术很好的医生,也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
腰麻后下半身不痛,但是能动也是比较正常的,虽然这不是理想的麻醉效果。这个原因很可能是当时那位医生没有将局麻药全部推注到蛛网膜下腔,也就是到达关键部位的药量少了、浓度低了。
至于下次剖腹产,有的医院是用腰硬联合麻醉,也有不少医院是硬膜外麻醉。虽然都有可能导致术后头痛,但其发生率还是很低的,也不是说你这次出现了下次就一定会出现,只是几率可能比别人要高那么一点点。如何避免的话,还是要看麻醉医生的本事了。
至于偏头痛,没有关系。
2、腰麻是怎么发明的
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以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好、经济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应用已逐渐增多〔3〕,但腰麻后可引起生理扰乱,其程度与阻滞平面有密切关系,平面越高,扰乱越明显,如阻滞平面越过胸10后,常出现血压下降,严重者因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恶心呕吐〔4〕。CSEA产生的阻滞比预计的要广泛,这可能是由于蛛网膜下腔注药使得硬膜外腔负压降低和容积变小,从而平面扩散较广,为避免平面广泛,我们采用蛛网膜下腔应用小剂量重比重局麻药(2ml)将腰麻平面控制胸10~11以下,再加小剂量的硬膜外给药,获得了局限的阻滞平面,并在麻醉开始后30分钟内快速输液200~300ml,降低了低血压的发生率。对于腰麻后低血压,首先补充血容量,如无效可给麻黄素15mg静注或30mg肌注。本组病例中除个别患者给予小剂量升压药外,其余患者均为用升压药。所有病例均采用腰麻硬膜外小剂量麻醉完成手术,此种方法值得推广。
头痛是腰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患者最苦恼的问题〔4〕,但用25G背孔穿刺针操作就没有这种后顾之忧,头痛的主要原因是脑脊液丢失造成的,使用这种特殊的细针,避免了脑脊液的丢失,故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头痛。另外,局麻药液从硬膜外腔扩散到蛛网膜下腔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因此CSEA的用药量要小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的剂量,这与我们的结果是一致的。硬膜外注药前,应先给试验量,以防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给2%利多卡因3ml,如导管在硬膜外腔,平面最多升4个节段,如置入蛛膜网上腔可能引起广泛的阻滞平面,也不致引起膈肌麻痹〔3〕。本组病例中未发现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现象。在我国硬膜外麻醉失败率和阻滞不全发生率为9.55%。在剖宫产患者甚至高达25%以上〔5〕。而CSEA阻滞患者99%获得了完善的镇痛〔6〕。CSEA吸取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满意的肌松,其次小剂量的腰麻和合适的硬膜外阻滞可避免持续的交感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麻痹,维持了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尽管CSEA有以上优点,但是此方法也有一些缺点:①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②硬膜外导管有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造成广泛阻滞;③麻醉平面比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广泛,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④并发症可能多于单纯硬膜外阻滞,因为腰麻醉并发症多。尽管有些缺点,但只要引起注意,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还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3、临床上麻醉的方法? 全身麻醉的基本用药有哪些? 临床上使用的肌松药分类和常用肌松药有哪些?
临床上的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复合麻醉。
全身麻醉的用药有:按给药方式分为:
1 吸入性麻醉药:吸入性麻醉药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前者如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等,后者如氧化亚氮(笑气)。
现认为吸入性麻醉药溶入细胞膜的脂质层,使脂质分子排列紊乱,膜蛋白质及钠、钾通道发生构象和功能上的改变,抑制神经细胞除极,进而广泛抑制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全身麻醉。
麻醉乙醚(anestheticether)为无色澄明易挥发的液体,有特异臭味,易燃易爆,易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及乙醛,使毒性增加。麻醉浓度的乙醚对呼吸功能和血压几无影响,对心、肝、肾的毒性也小。乙醚尚有箭毒样作用,故肌肉松弛作用较强。但此药的诱导期和苏醒期较长,易发生意外,现已少用。
氟烷(halothane)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50.2℃,不燃不爆,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氟烷的MAC仅为0.75%,麻醉作用强,血气分布系数也较小,故诱导期短,苏醒快,但氟烷的肌肉松弛和镇痛作用较弱;使脑血管扩张,升高颅内压;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诱发心律失常等。反复应用偶致肝炎或肝坏死,应予警惕。子宫肌松弛常致产后出血,禁用于难产或剖腹产病人。
恩氟烷(enflurane)及异氟烷(isoflurane)是同分异构物,和氟烷比较,MAC稍大,麻醉诱导平稳、迅速和舒适,苏醒也快,肌肉松弛良好,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偶有恶心呕吐。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
氧化亚氮(nitrousoxide)又名笑气,为无色味甜无刺激性液态气体,性稳定,不燃不爆。用于麻醉时,患者感觉舒适愉快,镇痛作用强,停药后苏醒较快,对呼吸和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但对心肌略有抑制作用。氧化亚氮的MAC值超过100,麻醉效能很低。需与其他麻醉药配伍方可达满意的麻醉效果。血/气分布系数低,诱导期短。主要用于诱导麻醉或与其他全身麻醉药配伍使用。
2 静脉麻醉药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铜等。
硫喷妥钠(pentothalsodium)为超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药物。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几秒钟即可进入脑组织,麻醉作用迅速,无兴奋期。但由于此药在体内迅速重新分布,从脑组织转运到肌肉和脂肪等组织,因而作用维持时间短,脑中t1/2仅5分钟。硫喷妥钠的镇痛效应差,肌肉松弛不完全,临床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基础麻醉和脓肿的切开引流、骨折、脱臼的闭合复位等短时手术。
硫喷妥钠对呼吸中枢有明显抑制作用,新生儿、婴幼儿易受抑制,故禁用。还易诱发喉头和支气管痉挛,故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氯胺酮(ketamine)能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新皮层的传导,同时又能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引起意识模糊,短暂性记忆缺失及满意的镇痛效应,但意识并未完全消失,常有梦幻,肌张力增加,血压上升。此状态又称分离麻醉(dissociativeanesthesia)。
氯胺酮麻醉时对体表镇痛作用明显,内脏镇痛作用差,但诱导迅速。对呼吸影响轻微,对心血管具有明显兴奋作用。用于短时的体表小手术,如烧伤清创、切痂、植皮等。
3复合麻醉
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麻醉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以达到完善的手术中和术后镇痛及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目前各种全麻药单独应用都不够理想。为克服其不足,常采用联合用药或辅以其他药物,此即复合麻醉。
另外,肌松药是因为药物导致机体产生了N样作用,并不是成为全身麻醉药的条件。
肌松药的分类:根据其作用方式的特点,可分为除极化型和非除极化型两类。
除极化型肌松药 琥珀胆碱
特点:a.肌松前有短暂的肌束颤动,作用快,持续时间短,易于控制。b.连续用药可产生快速耐受性。c.抗胆碱酯酶药合用不仅不能拮抗这类药的肌松作用,却反能加强之,故过量勿用新斯的明解救。d.临床用量时无神经节阻断作用及促进组胺释放作用。
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筒箭毒碱
特点:a.肌松前无肌束颤动。b.吸入性全麻药和氨基甙类抗生素能加强和延长此类药物的肌松作用。c.与抗胆碱酯酶药之间有拮抗作用,故过量时可用适量的新斯的明解毒。d.在同类阻断药之间有相加作用。
4、【请教麻醉科或神经科医生】脊髓空洞症病人可以做腰麻吗??
原则上不选择硬膜外麻醉,应为腰麻和硬外麻醉一旦出现并发症不易于原发疾版病相权鉴别!当然,病人及家属如果同意硬外麻醉,效果应该还是可以保证的,当然要避免腰麻,腰麻会引起血压的急剧变化,有可能使小脑疝加重。
全麻应该可以,因为全麻镇痛是中枢镇痛,肌松是周围骨骼肌的松弛,空洞症不会影响其效果。注意问题:避免使用增加颅内压的药物,如氟烷,笑气,避免使用扩张脑血管的药物, 如氯胺酮等。气管插管注意避免颈部大幅度后仰,避免呛咳,必要时可以预防性降低颅内压,使用甘露醇和速尿。常规的静脉全麻药物组合应该是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