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肌 > 脑瘫儿童bobath球髂腰肌训练

脑瘫儿童bobath球髂腰肌训练

发布时间:2020-12-08 08:08:41

1、痉挛性脑瘫的康复训练哪里好

 在脑瘫患儿中,痉挛型脑瘫所占的比例最多,最为常见,伸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一般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者易患本型脑瘫,占脑瘫的50%以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异常痉挛性,可随着成长而发生关节挛缩变形,显著特点为上肢内旋后伸,拇指内收、握拳,下肢内收内旋,屈膝屈髋,尖足等。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
(1)抑制上肢的内收内旋、拇指内收、握拳、屈肘、肩关节后撤,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采用Bobath手技。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拇指关键点控制训练。
②被动手指屈伸训练。
③上肢带关键点控制,双上肢外展外旋、上举。
④抱球姿势。
⑤Bobath球或滚筒上训练,仰卧其上促进全身伸展姿势。仰卧一侧并抱腿抑制头背曲,俯卧其上促进抬头和手支撑。
⑥拧毛巾式训练纠正内旋后伸。
⑦中线活动的促通。
(2)抑制下肢的内收交叉、屈膝屈髋、尖足、足内外翻,
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双下肢交互运动训练,对降低肌张力,抬腿跨步都有帮助,
②双下肢外展、外旋训练,纠正内收交叉,
③双侧内收肌的放松和按摩,
④骑跨于滚筒、花生球上或借助于髋关节外展训练椅,
⑤利用手法和内外翻矫正板纠正足内外翻,
⑥胭绳肌牵张训练(见膝关节活动训练章节)。
⑦髂腰肌牵张训练,
⑧跟腱的牵拉训练及足背屈的维持训练,以纠正尖足,
⑨髋关节伸展训练以纠正屈髋,
⑩搭桥式练习,促进骨盆伸展和加强腰背肌肌力。
(3)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训练和稳定性、协调性训练:
①各大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②对于严重的有踝阵挛或肌紧张的,可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
③手口眼和手足口协调性训练。
④双上肢支撑训练(既可促进手支撑和手指的伸展、抬头,也可促进髋关节伸展):训练床上被动支撑;楔型垫上训练;滚筒上训练。
⑤立位促通板训练以促进站立并加强下肢稳定性。
⑥年龄3周岁以上的可利用骑自行车、跑步机加强下肢训练。利用股四头肌训练仪既可增强下肢肌力,又可促进下肢分离运动的完善。
⑦利用娱乐体操,提高上肢侧举、上抬、外展的关节活动。
⑧手指训练可用捏取小食品、玩积木、叠纸、持笔描图、木钉盘训练等。
(4)增强体轴性旋转能力和体干的活动能力训练:
①体轴回旋模式(卧位、坐位、立位)。
②仰躺于滚筒上,利用滚筒的旋转性,使患儿双下肢、髋关节、躯干以及颈背部出现伸展姿势,也可以缓慢转动滚筒,使患儿重心左侧或右侧转移,反复操作,让患儿感觉重心的变化。
③翻身训练:反射式翻身;手部控制式翻身;腿部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
(5)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取决于头部的位置,躯干肌负重能力,头躯干和肢体之间的协调能力。
①先进行坐位的保持训练。
②能独坐后进行前方、左右、后方平衡,重心转移、复原的感觉训练,可借助Bobath球、平衡板进行训练以增强训练难度。
(6)爬行训练:
①四爬位的保持。
②四点、三点、两点支撑负重平衡训练。
③训练爬行。
(7)跪位训练:
①扶物双膝跪训练。
②不扶物双膝跪。
③单腿跪训练
(8)立位及立位平衡训练:坐位到立位;跪位到立位;单腿站立;下蹲起立训练;立位平衡训练。
(9)步行训练:步行需要有一定的平衡能力、重心转移能力以及主动屈髋屈膝及足背屈功能。独站完成后,可利用助行器、步行阶梯、平行杠练习行走,若有双下肢交叉可利用外展步行板进行训练。

【注意事项】
痉挛型脑瘫患儿均有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通过各种运动训练手法能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变形,降低肌张力,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消除或改善运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训练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被动到主动,由静力控制到动力控制,由借助控制到自我控制。同时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使家长有信心、恒心,持之以恒坚持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2、小儿脑瘫,臀大肌怎么训练

 1.脑瘫患儿特点
(1)一般性特点
■ 运动发育落后
■ 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应,生理反 射,病理反射
■ 肌力,肌张力异常
主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固定肌
■ 姿势运动模式异常
非对称性,过伸展,过屈曲,共济失调,不随意运动等。
(2)核心稳定性差
■ 躯干回旋困难(翻身,转身,步行↓)
■ 俯卧位时臀高头低(抗重力伸展↓)
■ 爬行困难(拖爬,兔跳,不成直线,不能高爬)
■ 全前倾,半前倾,拱背坐,拱背站,走(前倾)
■ 牵拉成坐位时头后垂(后倾)
■ 牵拉时不经坐的过程直接成为直立姿势(重心转移↓)
■ 直跪,跪走不能(腰腹无力,分离及回旋↓)
■ 体位转换困难(卧位——坐位——跪位——立位——蹲位等)
■ 屈髋屈膝步态(屈肌张力高,伸肌肌力不足)
■ 屈髋膝过伸步态(腰部无力)
■ 挺腰突腹步态(腰椎过伸展——臀大肌无力步态)
■ 左右摇摆的鸭步(臀中肌无力步态——不能有效的重心转移)
■ 动作幅度小,方向固定,运动速率慢(分离,回旋↓)
■ 小步走,快步走(重心不稳,基底窄)
■ 基底宽
2.脑瘫患儿的训练(举例)
(1)竖头
■原始反射,立直反射,中间位,肘手支撑,抗重力,头颈分离动作,颈部肌力及平衡等
脊柱的充分伸展及回旋(竖脊肌,腰腹肌等)

(2)翻身
■ 原始反射,立直反射,肌张力,动机等
■ 躯干的回旋及髋关节的主动屈曲与伸展(腹肌或髂腰肌)

(3)坐位
■ 立直反射,平衡反应,躯干回旋,姿势转换
■ 髋关节屈曲,脊柱垂直伸展,骨盆稳定,静.动态平衡,腰腹肌肌力

(4)爬行
■ 头部控制,上肢支持,骨盆上举,四点支撑,腰腹肌,平衡反应,重心转移
■ 脊柱伸展→腰椎,骶椎,躯干稳定
■ 髋关节负重及控制,髋关节屈伸,外展→下肢交互运动

(5)膝立位(直跪)
■ 四点位转换,抗重力,上肢上举,立直反射,平衡反应
■ 躯干肌群,髋关节周围肌群的稳定与协调(髂腰肌,内收肌,臀大肌等)
(6)站立及行走
■ 足底感觉,立直反射,平衡反应,重心转移,负荷体重
■ 骨盆对称性,分离,回旋,协调,静态,动态站立

3、脑瘫小儿在家康复训练的方法

最近多数发的是一些脑瘫康复的知识.今天给各位脑瘫家长们上点运动课.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更是长期的训练支持.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下脑瘫患儿的上肢和下肢康复训练方法.
一、抑制上肢的内收内旋、拇指内收、握拳、屈肘、肩关节后撤训练方法如下:
1、拇指关键点控制训练。
2、被动手指屈伸训练。
3、上肢带关键点控制双上肢外展外旋、上举。
4、抱球姿势。
5、Bobath球或滚筒上训练仰卧其上促进全身伸展姿势.仰卧一侧并抱腿抑制头背曲,俯卧其上促进抬头和手支撑。
6、拧毛巾式训练纠正内旋后伸。
7、中线活动的促通。
二、抑制下肢的内收交叉、屈膝屈髋、尖足、足内外翻,练方法:
1、双下肢交互运动训练对降低肌张力抬腿跨步都有帮助。
2、双下肢外展、外旋训练纠正内收交叉。
3、双侧内收肌的放松和按摩。
4、骑跨于滚筒花生球上或借助于髋关节外展训练椅。
5、利用手法和内外翻矫正板纠正足内外翻。
6、胭绳肌牵张训练见膝关节活动训练章节。
7、髂腰肌牵张训练。
8、跟腱的牵拉训练及足背屈的维持训练,以纠正尖足。
9、髋关节伸展训练以纠正屈髋。
10、搭桥式练习,促进骨盆伸展和加强腰背肌肌力。
上面关于上下的康复训练方法,家长要带脑瘫患儿多多练习,不过也要有个度不能过度训练造成患儿身体损伤。

4、简述髂腰肌的起止点、主要功能及力量和伸展性练习方法?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

腰大肌起点—腰椎体的侧面和横突,第12胸椎、第1~5腰椎横突;髂肌起点—髂窝。

共同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髋关节屈和外旋;骨盆前屈

力量训练方法:利用髋关节屈和外旋功能设计动作进行训练;

伸展练习方法:弓箭步静态拉伸,分主动和被动;

5、脑瘫家长如何正确帮孩子做好运动

小儿脑性瘫痪
脑瘫康复时间长,不能把训练的任务完全交给康复师,宝宝家长和照护者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持之以恒的规范化的家庭训练,促使宝宝早日康复。
今天,小赫就来说说,在家如何做好脑瘫宝宝的运动康复训练,家长只要抓住这些重点,就能以最小的投入,让宝宝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运动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训练包括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及手功能训练。
1.头部控制
可利用俯卧位训练抬头的能力。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趴着,拿一个玩具停留于宝宝的眼睛等高处,为了让宝宝抬头看玩具,可把玩具一点一点抬高。
每天至少俯卧30分钟,以饭后10分钟左右最适宜。
2.翻身
让宝宝趴在地板上,从背后拉他的衣服帮他转动肩膀翻身,训练翻身时,首先要让宝宝全身放松,以臀部为支点,协助一侧肢体抬离床面,从一边翻到另一边。
对不会翻身的宝宝,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
3.坐姿训练
在家长手臂的支撑下坐起;把宝宝喜欢的物品放在其眼前晃动以引起注意,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坐姿,渐渐减少支撑;然后无支撑坐,逐步过渡到坐下可拿身边的玩具,仍能保持坐位平衡,最后独坐。
采取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家长的腰减。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导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稳定性。
4.爬行
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宝宝需要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呈90度。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宝宝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导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宝宝足底,辅助其前行。
或让宝宝趴着,将一条浴巾置于胸前,将浴巾两头提起来,只让宝宝的手和膝部着地,家长一边帮助宝宝沿地板慢慢前进,一边鼓励宝宝;一人帮助宝宝移动手臂,另一人交替活动宝宝的脚,帮助宝宝用力爬向某一个目标。
5.拉物站起
站立前让宝宝先坐下,告诉宝宝身体前倾,向下轻轻按压宝宝的膝部,练习抬起、放下臀部。训练时可先实行捆绑站,用宽布带捆住宝宝的胸部和双膝,每次捆站30分钟。待肌力提高后,让宝宝练习扶椅子站,逐步过渡到靠墙站,扶墙站,最终达到独立站。独站训练时应让宝宝背离墙20公分,扶着宝宝的髋部,让宝宝保持头部正中位,上身平直,两腿分开,双脚掌平放于地面,短暂松手再扶。
家长可拉宝宝一只手,诱导宝宝从坐位到双腿跪姿,跪位有助于站立,训练时可先让宝宝坐在家长的脚跟上,在家长支持下将髋部伸直,并训练跪位平衡。然后再慢慢站起来。宝宝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腋下支撑站立,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自己保持平衡。
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宝宝,家长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度。
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6.行走
当宝宝能独自站立时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父母可采用牵宝宝衣领或扶住其髋部协助行走的方式,有的宝宝需要用夹板固定或助行器帮助行走。独立行走时宝宝步态蹒跚,双脚分开过大,手脚不协调,必须进行步态矫正训练,注意一定要先迈小步。
脑瘫宝宝学走路的关键就是要学会移动身体重心,开始家长拉着宝宝双手向前走,渐渐过渡拉一只手,最后让宝宝自己独走。
7.上下楼梯
开始让宝宝一手扶栏杆,一手拉大人手,以维持平衡,逐渐让宝宝脱离成人的支持,靠宝宝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两步一个台阶,上下楼梯。
大一点的宝宝需鼓励他一步一个台阶两脚交替上下楼梯,可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8.跳跃
跳跃是锻炼下肢肌肉的一个重要项目。先练习蹲起动作,为跳跃做准备;经常拉宝宝双手从台阶上跳下,为自行跳跃的爆发力做准备。
可在室内挂上一些鲜艳的小玩具,让宝宝跳跃着去触摸、拍打。
9.平衡协调训练
选择无障碍物的场地或房间,在大人的保护下让宝宝闭目直行、走脚印、走直线、坐摇马、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等。
10.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
主要是训练手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方法主要有抓、捏、握物品或玩具。训练时要选择适合宝宝玩的物品,由方形、长方形逐步过渡到圆形。
5~6岁的宝宝可学习旋拧瓶盖、给玩具上弦、搭积木、握笔写字画图等,有的宝宝双手握拳,不会抓物,家长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他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最好在一个稳定的姿势下进行,着重纠正宝宝上肢的痉挛模式。可一手抓住宝宝肘的外侧,一手握住宝宝的手,将他的手臂上举和外展。使肩外旋和肘伸直,掌心向上。鼓励宝宝将他的双手拿到胸前,玩耍手指,抓握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玩具。

6、脑瘫有什么练习训练的好方法?介绍一下

你好
脑瘫的训练方法最好是与脑瘫患者需要提高的地方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脑瘫患者的联系训练方法:
混合型小儿脑瘫康复训练——鬼脸训练法

1、颞下颌关节训练,小儿脑瘫患儿被动(或主动)做下颌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及侧方运动,协调面部肌肉张力,增强关节灵活性,恢复功能。

2、面部表情肌训练:

■ 做呲牙裂嘴,咀嚼泡泡糖等动作锻炼面部肌肉的协调性。

■ 手法拿捏面部肌肉点揉相关穴位(垂根、听会、翳风、地仓、承浆穴),调节肌肉张力。

■ 照镜子练习口形,发音,吹气球等。

【混合型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医疗体操(是运动疗法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措施)】

1、上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 预备姿势:仰卧位,术者面对患儿,双手握小儿脑瘫症状的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掌心。将其双臂放于体侧。

■ 第一节扩胸运动;

■ 第二节伸展运动;

■ 第三节屈肘运动;

■ 第四节环转运动。

■ 适用范围:上肢关节活动受限的小儿脑瘫症状的患儿。

2、下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 预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术者双手握患儿双踝。

■ 第一节屈膝屈髋运动;

■ 第二节双髋外展运动;

■ 第三节髋内、外旋运动;

■ 第四节屈、伸膝运动;

■ 第五节牵踝、摇踝运动;

■ 第六节屈、伸踝运动。

■ 适用范围:各型小儿脑瘫患儿进行小儿脑瘫治疗的下肢运动障碍。

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一、心理治疗:脑瘫患儿有时伴发异常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闭、多动、情绪不稳等症状。健康的家庭环境,增加与同龄儿交往,以及尽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心理行为疾患的关键;

二、训练治疗: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该计划重点应放在提高功能和防止继发残损方面,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患儿,易化护理及减轻家庭负担应是主要目标。通常包括:对患儿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功能性主动活动的强化训练;辅助用具如矫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轮椅的使用等等;

三、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由于脑瘫儿的大脑尚处于发育过程中,许多功能尚未像成人一样健全,因此,早产儿脑瘫的治疗还有一个“致能”或“再致能”的问题。在对脑瘫患儿进行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结合相关的日常生活动作进行,比如移动能力的训练,力求运动姿势的正常并获得移动手段。这是脑瘫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四、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

五、物理治疗: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因子辅助治疗等等。

六、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
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有的小儿双手握拳,不会抓物,训练者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它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七、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行。

八、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

九、脑瘫阶梯诊疗康复体系将诊断、治疗、康复三个阶段阶梯式推进,环环相扣,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另从患儿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0—2岁患儿采取保守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
3—4岁患儿采取手术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
5岁以上患儿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相结合。

7、如何训练髂腰肌以及具体位置?

你好,我是帕菲克三星级私人教练!下面我先来告诉你什么是髂腰肌。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窝;腰大肌长形,起自腰椎体侧面及横突。向下两肌相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做挺髋的动作可以锻炼到髂腰肌,例如抬腿,仰卧起坐等动作都可以练习到髂腰肌,但是不刻意去训练这块肌肉,因为这块肌肉太发达会导致骨盆前倾!希望可以帮助你。

与脑瘫儿童bobath球髂腰肌训练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