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腰肌 > 两髂嵴在腰肌

两髂嵴在腰肌

发布时间:2020-11-29 04:46:28

1、什么是腰肌纤维织炎

你指腰背肌纤维织炎也就叫腰背筋膜炎,其临床表现为腰背慢性钝痛,局部疼痛明显,病程长.一般治疗都是针对病因,通过理疗热敷,和消炎镇痛的药物治疗.另外中医中药疗法效果很好.可以试试.

2、什么是腰肌纤维炎?

疾病名称:腰肌纤维炎(腰肌筋膜纤维质炎、肌风湿症、肌筋膜炎、肌筋膜综合征)
所属部位:腰部
症状体征: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诊断依据:
1、局部疼痛、发凉、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2、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
3、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4、用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
5、辅助检查: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或稍高。

病因:

腰肌纤维炎全名为腰肌筋膜纤维质炎,又称肌风湿症,肌筋膜炎,肌筋膜综合征。此种病症病因较多,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损伤:较大、微小损伤均可引发此病。如运动时受伤或劳动时受伤,使肌肉、筋膜组织或骨与关节发生急性损伤,等组织逐渐纤维化后瘫痕收缩,可引起广泛疼痛。

2、寒冷与潮湿:冬季或春季发病者多,如夜间睡于潮湿、寒冷的地板上,早晨起来就可能发生腰背痛。

3、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可引起腰腿酸痛。

4、精神紧张:疼痛使患者精神紧张,后者使肌肉张力增加甚至痉挛,产生疼痛——痉挛——疼痛环,形成恶性循环,使疼痛加重。

5、与风湿症有关:风湿病人在风湿热后出现腰痛,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也有纤维质炎表现。

3、腰肌劳损严重了会怎样?瘫痪?

对于严重的顽固性的腰肌劳损,一般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理疗、药物、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病源在于肌筋膜炎,治疗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所以腰肌劳损患者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应调整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避免久坐、劳累,以及适当进行锻炼,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4、成人肌肉注射的部位有点高,在腰下一小点,髂嵴下约两指左右的距离,有影响么

没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均可以注射)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臀大肌是臀部最浅层的肌肉,略呈四边形,起自髂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于股骨粗隆。大而肥厚,与臀部皮下脂肪组织共同形成凸隆的臀部外形。臀大肌的深面上部是臀中肌的后部,臀中肌的深面为臀小肌。 在臀部外上1/4注射,其深部主要是肌肉,没有较大的血管。但必须防止损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神经,自梨状孔出骨盆至臀部,在臀大肌深部,约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中点处下降至股部。因此,注射时避开内角,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常用的两种方法:
◆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 沟角法:以示指与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这样髂嵴、示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示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此处血管、神经较少,脂肪组织较薄,定位方法简单,使用日趋广泛。
◆ 三指法: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此法适用于小儿患者。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臀部较小,臀部肌肉发育不好,但神经发育早,与臀部相比,相对较粗大,加上皮下组织肌肉组织较薄,故不宜采用臀大肌注射法,较易损伤坐骨神经,采用三指法较安全。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股四头肌是全身体积最大的肌群,包括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四头肌。其中股外侧肌为股四头肌最宽者。注射区域为大腿中段外侧,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宽约7.5cm,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可注射范围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但暴露不便,临床采用不多。2岁以下幼儿常用。
(4)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上臂外侧,肩峰(肩胛冈的外侧端膨大而隆起处为肩峰)下2~3指,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少,只能作小剂量注射。注射时忌向前或向后,向前会损伤臂丛神经,向后会损伤桡神经和腋神经分支。

5、腰部肌肉示意图!

腰部肌肉示意图如下:

背部肌肉群:

(5)两髂嵴在腰肌扩展资料:

背阔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锻炼背部的重点。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圆肌(Teres Major)、小圆肌(Teres Minor)、冈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邻近部位肌肉组成的功能统一的群体。了解人体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类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区别,从而做到正确完成各种健美动作,促进各部位肌肉的发展,增大肌肉块的体积,使肌肉隆起,线条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体中分布很广泛,全身约有520块肌肉,几乎占体重的40—50%,可见人体肌肉是身体的主体。其名称一般来说都是按肌肉的类型、形状、位、功能等分类起名。

参考资料:网络-肌肉群

6、髂肌,髂腰肌劳损,髂嵴中部和髂后上棘酸疼,大腿后面疼,请问怎么治疗,网上说髂肌在深处无法针灸和拔罐

长期弯腰,那么最大可能就是劳损。试一下温针灸,应该会比按摩效果好。不要用那种普遍的电针(针上插电振动的那种),要用温针,选手法好、认穴准的医生。

7、腰肌劳损是怎么一回事?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本病又称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祖国医学称为肾虚腰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腰背部肌肉尤其是腰背部伸肌群具有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的双重作用,前者产生或控制脊柱的运动,后者在任何位置(舒适站立和运动极限除外)均要拮抗重力的牵拉而维持躯干的姿势和脊柱正常的屈度。由于腰部过度疲劳,如长时间的弯腰劳动致使肌肉、筋膜、韧带持续牵张,使肌肉内的压力升高,血供受到影响而处于缺血状态,肌肉痉挛并产生大量乳酸,加上代谢产物(自由基、5羟色胺等)不能及时消除,积聚过多而引起水肿、粘连,久之可导致组织变性,形成慢性劳损。或由于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治不彻底,使受损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复,局部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肌纤维变性或疤痕化,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腰痛。此外,由于先天性病变如腰椎骶化,脊柱隐裂,造成结构上的不稳定,部分肌肉和韧带失去附着点,从而诱发劳损而产生腰痛。 [诊断] (一)临床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适,或呈钝性胀痛,腰部重着板紧,如负重物,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充分休息、加强保暖,适当活动或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或遇阴雨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状加重。 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有牵掣不适感。不能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腰背部。 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掣作痛等症状。 (二)检查 1、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嵴后缘等部位。 2、肌痉挛:触诊时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 3、X线检查:少数患者可有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骨质增生,余无异常发现。 [治疗] 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有一定的效果,但关键是消除致病因素,即改变不良的姿势和超负荷劳动,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散瘀,解痉止痛。 部位及取穴: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主要手法:滚、按、揉、点压、弹拨、擦及被动运动。 操作方法: 1、循经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先用滚、按揉法沿两侧膀胱经由上而下往返施术3~5遍,用力由轻到重。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等穴,以酸胀为度,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运动数次。 2、解痉止痛法:医者用点压、弹拨手法施术于痛点及肌痉挛处,反复3~5遍,以达到提高痛阈,松解粘连,解痉止痛的目的。 3、调整关节紊乱:患者侧卧位,医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取仰卧位,双下肢屈膝屈髋,医者抱住患者双膝作腰骶旋转,顺、逆时针各8~10次,然后作抱膝滚腰16~20次,以调整腰骶关节。 4、整理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滚、揉法在腰臀及大腿后外侧依次施术,往返3~5遍,并点按秩边、委中、承山等穴,然后用小鱼际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最后用五指并拢,腕部放松,有节律地叩打腰背及下肢膀胱经部位,用力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5、辅助治疗:功能锻炼,加强腰背伸肌锻炼,如仰卧位拱桥式锻炼,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早晚各1次,每次各作20~30下。有利于腰背肌力的恢复。 [预后] 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能明显改善症状,特别早期见效更显,但本病往往易复发,应注意平时的工作姿势。如能配合功能锻炼,并持之以恒,则有利于提高疗效。 [附注] 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纠正不良姿势,经常变换体位,勿使过度疲劳。 2、注意休息和局部保暖,节制房事。 3、加强腰背肌肉锻炼,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 [相关研究] 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顽固性的劳损性疾病,推拿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难痊愈,关键应排除劳损的原因,加强预防措施。在进行推拿治疗的同时,如能配合内服补益肝肾、活血祛瘀、温经通络的中药治疗,则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记得采纳啊

8、腰肌劳损

与两髂嵴在腰肌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