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肠充气试验和腰大肌实验都怎么做?
这两个实验都是阑尾炎诊断中所需要做的查体。结肠充气实验:以左手压下阑尾点(Mcburney's点),然后右手按压左侧结肠区,如果按压后引起阑尾点疼痛,则证明为阳性。腰大肌实验:患者取左侧卧位,左下肢微曲,右下肢伸直,将伸直的右下肢向后伸展,如引起阑尾点疼痛,则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靠后。
2、急性阑尾炎必须要做手术吗?
慢性阑尾炎有什么症状
(1)腹部疼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
(2)胃肠道反应: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4)间接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无意义。
慢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胃肠钡透和纤维结镜检查有一定帮助。回盲部钡透如出现显示的阑尾有压痛、阑尾呈分节状、阑尾腔内的钡剂排空时间延长及阑尾未显影等,均为慢性阑尾炎的特征。
纤维结肠镜可直接观察阑尾的开口及其周围的粘膜的变化和活检,尚可对阑尾腔进行造影,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如何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在决定行阑尾切除术时应特别慎重。
(1)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阑尾,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更应及时手术。对诊断可疑的病人或有严重并存病的高龄病人,应暂行非手术治疗,在门诊追踪观察。
(2)手术中如发现阑尾外观基本正常,不能轻易只切除阑尾后关腹,应仔细检查阑尾附近的组织和器官如回盲部,回肠末段一米,小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女性病人还应仔细探查盆腔及附件,以防误诊和漏诊。
(3)手术后应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以了解切除阑尾后的实际效果。
3、腰大肌试验和闭孔内肌试验是怎么样进行的?为什么能帮助我们诊断盆位和盲肠后位的阑尾炎?
腰大肌试验
后腹壁肌肉有腰大肌、腰方肌及髂窝内的髂肌,在盆腔侧壁还有闭孔内肌。这些肌肉及其表面腹膜受炎症等刺激时,也可出现肌紧张和疼痛症状。因其部位较深,无法直接触诊,可用间接的肌肉牵张试验(腰大肌试验)检查该部位有无炎症发生。
1.方法一患者侧卧位,下面一腿伸直,上面一腿(检查侧)屈髋屈膝。一手压住骨盆的髂嵴处,以固定躯干不至后倒,另一手握住其小腿向后拉,使髋关节尽量后伸。如该侧下腹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2.方法二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如检查右侧,则嘱患者抬起右下肢,同时检查者用手稍向下压以相对抗,如髂腰肌有炎症刺激现象,就会引起右下腹疼痛,即为试验阳性。左侧相同。临床意义按“方法一”做,若试验呈阳性,提示髂窝脓肿、淋巴结炎。右腹痛者说明患者患阑尾炎,阑尾位置较深,在盲肠后近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及腹膜后位。按“方法二”做,若试验呈阳性,提示髂腰肌有炎症刺激。
闭孔内肌试验:
闭孔内肌肌腱向后穿经坐骨小孔,然后转而行向外侧止于转子窝。闭孔内肌试验是腹部检查的一项指标,主要用于判断阑尾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诊断方法。进行检查时,患者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将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并伴右股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检查过程闭孔内肌试验是通过触诊的方法进行的,其过程如下。1.被检查者应排尿后取低枕仰卧位,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腹肌放松,做深而均匀的腹式呼吸。2.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前臂应与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检查时手要温暖,手法要轻柔。3.按顺序触诊腹的各部。一般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检查。原则是由下而上、先左后右,从健康部位逐步移向病变区域。4.触诊时注意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与表情,对精神紧张或有痛苦者应给予安慰和解释。
临床意义1.异常结果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提示可能患有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右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也应考虑到急性阑尾炎的可能。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的患者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其他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无发热,当阑尾化脓坏死或穿孔后即有明显的发热和其他全身中毒症状。2.需要检查的人群老年女性、消瘦,以往可能有类似发作史、多次妊娠分娩史、习惯性便秘等病史的患者应进行本检查,本检查也是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常规体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