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脊椎侧弯
脊椎侧弯(Scoliosis)的原很多,先天性结构缺陷、遗传因素、长期姿势不良、扁平足、长短脚、书包长期侧背、都可能会发生。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女性及青少年较常发生,原因可能是女性的韧带及肌肉系统一般而言较男性弱及书包的重量之故。
其检查方式为:背向著检查者站立,接著弯腰,此时目测其背部左右是否平等高度。若检查结果发现背部左右高低相差很多,即可确认为脊椎侧弯,须进一步作X光检查。
脊椎侧弯分类:
结构性脊椎侧弯
脊椎不可逆的侧弯合并椎体旋转
非结构性脊椎侧弯
又称为功能性脊椎侧弯或是姿势性脊椎侧弯,是一种可逆性的脊椎侧弯
主要症状
通常依脊椎侧弯的程度及年龄而有所不同。轻则颈背酸痛,腰疼无力,中度则姿态异常,时而剧痛难耐,甚至有自主神经受压迫而失调之现象。重度则是心肺受制,功能失常,并可能连带有自主神经失调之现象。
治疗方式
侧弯少於10度的患者仅需作追踪观察是否有继续恶化现象,而10度至40度的患者则须以密集的矫正治疗,并每三个月作X光检查,以确认治疗效果.
增加紧缩结构的柔软度
伸长躯体
伸展膀子、肩胛和髋部肌肉
加强腹肌肌力
加强胸、腰以及髋部伸肌群
加强较弱肌群
2、脊柱侧弯有什么锻炼的方法?
脊柱侧弯在比较轻度的时候,一般是需要佩戴矫形支具,锻炼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能够对脊柱侧弯的症状有缓解,对脊柱侧弯的情况有纠正的作用。脊柱侧弯比较严重的时候,这种锻炼方式作用就不太大,这种时候是要通过手术矫正。手术矫正恢复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腰背部的肌肉力量,肌肉力量的加强,有利于这种脊柱侧弯的恢复的过程,能够对脊柱侧弯的患者进行保护,有促进恢复的作用。脊柱侧弯是一个先天性的疾病,应该是越早治疗效果是越好的,尤其是青少年应该早期治疗。
3、关于腰间盘突出造成的脊柱侧弯
可以试下倒走,倒走是医学界公认的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方法,三甲医院的医生都知道。
倒走须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让脚跟踩实。倒走能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矫正腰椎的过度弯曲,只是倒走不容易坚持,也不太安全。其实站立的时候也可以强制重心后移,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前脚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书,这样脚处于前高后低的状态,同样可以强制重心后移,可以体验一下,体验时间越长越好。
如果感觉症状有减轻,可以考虑使用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同样是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矫正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穿着正常行走就相当于倒走,和倒走原理相同,比倒走更安全,更容易坚持。与现有的治疗康复方法都不矛盾,还具有补充、强化和巩固的作用,而且是有益无害以往矫形鞋只是用于矫正骨盆左右方向的倾斜,现在是将其用于矫正骨盆的前倾,道理很简单,负跟鞋在有些三甲医院可以买到。
注意:平时不要穿带跟的鞋,任何带跟的鞋都会加重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加重腰痛。高跟鞋会导致和加重腰痛大家都知道的,中跟鞋也一样。
另外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姿势,例如:不正确的坐,立,行及睡眠姿势,长时间伏案阅读,书写和看电视,上网,在办公室长时间坐着的工作方式,不正确的搬运物品,长时间驾车,家居生活中工作台面的高度过低,琐碎的家务事等等都是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
4、大家,腰肌劳损引起的脊柱侧弯可以痊愈么
姿势性的脊柱侧弯调整后是会慢慢痊愈的,不过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你是腰肌劳损引起的脊柱侧弯,而不是脊柱侧弯引起的腰肌劳损。。。还是去大医院看看吧,该拍X光片拍X光片,积极治疗康复,可以去看中山一院的杨军林教授
5、脊柱侧弯怎么锻炼 8种锻炼方法恢复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操疗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疗。
脊椎侧锻炼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只手臂。在床上趴着挺直身体,用脊柱侧弯的另一只手使劲前前伸,同一侧的手后伸,并且做抬头挺胸的动作。体转动作。两脚分开站立,转动身体躯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体转运动。做完一次体转动作后,两只手轻轻的放在体侧,再重复做此动作,在做的时候两条腿要伸直,双脚不能移动,避免影响练习效果。
一只手臂外振动作,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弯侧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体的外侧使劲举起,再使劲放到身体的前内侧,反复练习。 手里拿着东西向侧上方摆动伸展。趴在垫子上,两手比肩宽,手里拿着东西,抬起胸部并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侧胳膊弯曲,同一侧的手臂伸直使劲向侧凸面用力。
面对着助木,伸直手臂握紧使身体倒立,慢慢向左右摆动腰和腿,并且移动抓紧肋木的双手,反复练习。正面双手握紧单杠,两条腿并拢向左右两侧摆动,使S形的脊柱逐渐伸直,反复练习30到50次。凹侧臂手握着单杠倒立20到30秒钟。
一只胳膊拉橡皮筋,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手抓着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挂在固定物上,凹侧臂像侧面平举,使劲向身体的另一侧拉引。一只胳膊上举哑铃,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凹侧手拿着哑铃,向上举起的时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时候屈肘,哑铃到肩的侧面时候停止。
(5)腰方肌脊柱侧弯扩展资料: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
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6、腰椎侧弯的治疗方法
腰椎侧弯只是一种侧弯的类型,AIS里边的Lenke5型、Lenke6型,不能把它作为特别的侧弯拿出来说。
但对于老年人,对老年的侧弯里边,有较常见的是腰椎侧弯。退变性腰椎侧弯是另一种类型,不是青少年的类型了。老年的退变性侧弯,它是因为椎间盘的非对称性的退变,导致的椎间隙的不对称,高度的改变导致的侧弯。一般这种病在五六十岁后,因为椎间盘退变而引起。所以多半不是因为畸形,不是因为外观不好看来看病,大部分是因为腰痛、腿痛,有着明显的症状来就诊的。所以,这种类型和青少年的脊柱畸形外观不好来看病,是完全不同的。
7、腰间盘突出引起脊柱侧弯,怎么办
经常联系倒走,这是一种应激反应,腰椎好了,这种现象就没了。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又有“……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症因脉治》:“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痛,或凝结关节,或重著难移,手足偏废……” 中医认为腰膝酸痛(腰间盘突出)的原因是人体被风、寒、湿三气侵入,使得腰椎的营养给及系统——肾脏系统出现问题,引发经络闭塞、关节凝结、腰部和下肢出现病变。 因而要想治愈骨痹腰痛、腰膝酸痛需要使整个肾脏系统恢复正常,另外,很多腰间盘突出的患者都会并发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等,这还涉及到肝脏系统、脾脏系统等等其他很多机体系统,传统疗法只是停留在止痛、去痛、割掉突出物几个方面。完全没有任何从人体全局出发调理机体的作为,根本不能治愈骨痹腰痛、腰膝酸痛,也就是说不能彻底治愈腰间盘突出。 在陈李济四百多年里传承下来的一批古方正药里,就有一个方子专门提到了岭南地区特产的黑老虎具有接骨的功效,配合千斤拔等其他中药材,能够改善软骨纤维组织,促使突出的髓核失水萎缩,体积变小,进而被机体纤维组织溶解吸收,从根本上解除神经压迫,消除腰腿疼痛、麻木,腿脚发凉、发僵等相应症状,这个方子经过四百年来的不断改良,在治疗腰腿疼痛,骨痹腰痛方面效果确切。同时还具有全面调节机体功能的功效,达到“骨、身”共调的结果。 这才是正确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
8、脊柱侧弯,究竟有什么保守的方法矫正吗?
保守的脊柱侧弯治疗方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年为单位,重要的是长期的过程,我从以下几点给你建议:
一、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脊柱侧弯保守的矫正方法是锻炼。如果侧弯的度数不是特别高,可以通过锻炼来自我矫正,如果度数已经很高了,建议还是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指导和手术治疗。对于轻度的脊柱侧弯,通过适度地加强背部肌肉群、腰腹部核心力量的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为脊柱侧弯带来的腰背部的疼痛和不适。因为脊柱的不良姿态,在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动作的标准和负荷,避免因为错误的发力习惯和方法,导致身体的进一步损坏。平时可以多悬挂单杠拉伸身体来缓解症状。
二、佩戴康复性的矫正护具脊柱侧弯即便是手术都不能完全治好的,重点是侧弯的程度是多少。所以平时建议你多佩戴康复性的矫正护具,帮助身体处于一个正确的姿态,通过护具固定身体的方式,缓解症状的同时让身体记住正确的姿态是什么样的感觉。
三、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体态如果不是先天性的脊柱侧弯,很多轻症的原因一般都是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导致的。比如长时间坐姿不正确、喜欢跷二郎腿导致的骨盆倾斜,进而让脊柱产生代偿,引起脊柱侧弯;长时间的募集肌肉和发力习惯不正确,使得脊柱的深层肌肉代偿和失衡,导致脊柱侧弯;肩背部的肌肉力量薄弱造成肩背肌肉群不稳定,日常生活中脊柱便会代偿借力,导致脊柱侧弯。身体是一个系统,保守的矫正脊柱侧弯的本质是纠正生活中的各种不良体态,在平时多加留意自己的站姿、坐姿、走姿、走路发力习惯、上半身发力习惯,多去了解运动的一些基础知识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身体上,这样才是脊柱侧弯保守矫正的关键所在。
最后,如果你的脊柱侧弯已经到了影响生活的程度,建议到医院寻求专业科学的治疗方案。脊柱侧弯的保守矫正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基础,错误的矫正方法甚至会加重病情,同时无论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持在生活中的正确体态是重中之重。关于脊柱侧弯的保守矫正方法,欢迎大家评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