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阑尾炎的症状
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每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生。初始的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自以为是胃炎,伴有恶心呕吐,数小时后症状会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并且疼痛会进行性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也更加频繁,后期还会出现发热以及里急后重感。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会明显增高,如果是盆位的阑尾炎,还有明显的直肠刺激症状,有里脊后重感。右下腹麦氏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拌肌紧张,这种情况下,通常考虑已经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我们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给大家讲一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依据:
1、转移性右下腹痛
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2、必要的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3、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
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4、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
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早期,自觉腹痛尚未固定时,右下腹就有压痛存在。而阑尾穿孔合并弥蔓性腹膜炎时,尽管腹部压痛范围广泛,但仍以右下腹最为明显。有时为了掌握压痛的确实部位,应该仔细的对全腹部进行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压痛始终在右下腹部,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3、女性二十岁急性阑尾炎,查体示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 a 阑尾位置较低 b阑尾穿孔腹膜炎 c阑尾周维
问题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以上这些内容的描述,您的情况考虑是畸形阑尾炎,比较严重的情况
意见建议:
您好,像您的这种情况考虑是进行及时手术可以的,术后防止感染比较好的
4、腰大肌试验和闭孔内肌试验是怎么样进行的?为什么能帮助我们诊断盆位和盲肠后位的阑尾炎?
腰大肌试验
后腹壁肌肉有腰大肌、腰方肌及髂窝内的髂肌,在盆腔侧壁还有闭孔内肌。这些肌肉及其表面腹膜受炎症等刺激时,也可出现肌紧张和疼痛症状。因其部位较深,无法直接触诊,可用间接的肌肉牵张试验(腰大肌试验)检查该部位有无炎症发生。
1.方法一患者侧卧位,下面一腿伸直,上面一腿(检查侧)屈髋屈膝。一手压住骨盆的髂嵴处,以固定躯干不至后倒,另一手握住其小腿向后拉,使髋关节尽量后伸。如该侧下腹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2.方法二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如检查右侧,则嘱患者抬起右下肢,同时检查者用手稍向下压以相对抗,如髂腰肌有炎症刺激现象,就会引起右下腹疼痛,即为试验阳性。左侧相同。临床意义按“方法一”做,若试验呈阳性,提示髂窝脓肿、淋巴结炎。右腹痛者说明患者患阑尾炎,阑尾位置较深,在盲肠后近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及腹膜后位。按“方法二”做,若试验呈阳性,提示髂腰肌有炎症刺激。
闭孔内肌试验:
闭孔内肌肌腱向后穿经坐骨小孔,然后转而行向外侧止于转子窝。闭孔内肌试验是腹部检查的一项指标,主要用于判断阑尾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诊断方法。进行检查时,患者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将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并伴右股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检查过程闭孔内肌试验是通过触诊的方法进行的,其过程如下。1.被检查者应排尿后取低枕仰卧位,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腹肌放松,做深而均匀的腹式呼吸。2.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前臂应与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检查时手要温暖,手法要轻柔。3.按顺序触诊腹的各部。一般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检查。原则是由下而上、先左后右,从健康部位逐步移向病变区域。4.触诊时注意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与表情,对精神紧张或有痛苦者应给予安慰和解释。
临床意义1.异常结果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提示可能患有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右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也应考虑到急性阑尾炎的可能。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的患者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其他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无发热,当阑尾化脓坏死或穿孔后即有明显的发热和其他全身中毒症状。2.需要检查的人群老年女性、消瘦,以往可能有类似发作史、多次妊娠分娩史、习惯性便秘等病史的患者应进行本检查,本检查也是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常规体检项目。
5、阑尾炎症状
腹部压痛: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胃肠道反应: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腹部疼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
慢性阑尾炎最好去医院做体检和B超检查进行确诊,手术切除。如果不想手术,可以使用如“通腑阑尾方”之类的中药药物,可以根治,就可以起到不必做手术切除阑尾即可起到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效果。
6、急性阑尾炎诊断要点
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给大家讲一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依据:
1、转移性右下腹痛
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2、必要的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3、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
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4、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
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早期,自觉腹痛尚未固定时,右下腹就有压痛存在。而阑尾穿孔合并弥蔓性腹膜炎时,尽管腹部压痛范围广泛,但仍以右下腹最为明显。有时为了掌握压痛的确实部位,应该仔细的对全腹部进行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压痛始终在右下腹部,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7、急性阑尾炎有哪些症状?
本病为常见腹外科急症,多发生于青壮年。阑尾腔梗阻和细菌的感染为本病的两个主要发病因素。按其病程发展的不同病理变化,可表现为三种临床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
【临床表现】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接着出现短暂的恶心和呕吐。几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可有压痛和反跳痛,咳嗽时有局限性疼痛,低热。
临床典型特征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胃肠道症状、麦氏征阳性,重者可有反跳痛,腹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阳性,闭孔肌试验阳性,直肠指诊右前上方有触痛,结肠充气试验阳性。如已形成炎性包块、脓肿时,则可触及有压痛的包块。
8、急性阑尾炎的特殊体征是什么
体征:
1.强迫体位:病人来诊时常见弯腰行走,且往往以双手按在右下腹部。在床上平卧时,其右髋关节常呈屈曲位。
2.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7a6431333332613739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压痛已固定于右下腹部。当炎症扩散到阑尾以外时,压痛范围也随之扩大,但仍以阑尾部位压痛最为明显。
3.腹膜刺激征象:有腹肌紧张、反跳痛(Blumberg征)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壁层腹膜受到炎性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常提示阑尾炎已发展到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阶段。但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病人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
4.其它体征:(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用一手压住左下腹部降结肠部,再用另手反复压迫近侧结肠部,结肠内积气即可传至盲肠和阑尾部位,引起右下腹痛感者为阳性。(2)腰大肌试验:左侧卧位后将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较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3)闭孔内肌试验:仰卧位,将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并半右股向内旋转,如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4)直肠指诊:当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已波及盆腔时,直肠指诊有直肠右前方的触痛。如发生盆腔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5.腹部包块: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时,右下腹可触到有触痛的包块。
6.皮肤感觉过敏:早期(尤其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范围相当於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位于右髂嵴最高点、右耻骨嵴及脐构成的三角区,也称Sherren三角,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如阑尾坏疽穿孔,则该三角区皮肤感觉过敏现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