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方肌下后锯肌是什么意思
两块不同的肌肉,位置也不一样,这是肌肉的名称
2、8块腹肌分别在哪里啊- -。
实际上腹肌按其部位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两部分.前外侧群包括腹直肌和三块宽阔的扁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腹肌的起到支撑上臂肌肉的作用,所以在上肢运动前,千万别先练腹肌,否则腹肌疲劳,再锻炼上肢肌肉,容易造成腰部受伤.
3、腰部肌肉示意图!
腰部肌肉示意图如下:背部肌肉群:(3)腰方肌的位置扩展资料:
背阔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锻炼背部的重点。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圆肌(Teres Major)、小圆肌(Teres Minor)、冈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邻近部位肌肉组成的功能统一的群体。了解人体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类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区别,从而做到正确完成各种健美动作,促进各部位肌肉的发展,增大肌肉块的体积,使肌肉隆起,线条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体中分布很广泛,全身约有520块肌肉,几乎占体重的40—50%,可见人体肌肉是身体的主体。其名称一般来说都是按肌肉的类型、形状、位、功能等分类起名。
参考资料:网络-肌肉群
4、描述肾脏的位置与毗邻。
肾脏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肾脏外形似蚕豆,色泽红褐,质地结实而柔软。上极较
宽,下极稍窄,前面较后面略隆突。外缘弓状凸出,内缘中部
凹陷。凹陷处为肾门,供肾血管、输尿管、神经及淋e管出A,
其中以肾静脉在前、肾动脉居中、输尿管在后。左肾较右肾略
大,两肾的长度为11—12cm,宽度为5—6cm,厚度为3—
4cm,重量为100—150g
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左右各一。左肾上
极平第11胸椎,其后方有第u、第12肋斜行跨过,下端平第
2腰椎。右肾上方与肝相邻,位置比乒肾低半个到一个椎体,
其上极平第12胸椎,下极平第3腰椎,第12肋斜行跨过其后
方。
肾脏的毗邻关系:左、右肾不相同,两肾的后方均贴近腰
方肌、腰大肌。右肾上2/3接触肝右叶,下1/3接触结肠,内
缘接十二指肠;左肾上1/3接触胃,中1/3贴靠胰,下1/3接触空肠,外缘上可接触脾,下可接触结肠o
5、腹肌的正确位置是从哪里到哪里算
腹肌的位置在心窝到肚脐之间的肚皮下。
腹肌是人体结缔组织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当它们收缩时,可以使躯干弯曲及旋转,并可以防止骨盆前倾。腹部肌肉对于腰椎的活动和稳定性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控制骨盆与脊柱的活动。软弱无力的腹肌可能导致骨盆前倾和腰椎生理弯曲增加,并增加腰背痛的几率。
前外侧群
前外侧群构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等。
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壁肌的浅层,为宽阔扁肌,以8个肌齿起自下8个肋骨的外面,与前锯肌、背阔肌的肌齿交错,肌束由外上斜向前内下,后下部肌束止于髂峪前部,其余肌束向内下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增厚卷曲,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inguinalligament、腹股沟韧带的内侧端有一小束腱纤维向下后方返折至耻骨梳,称腔隙韧带(陷窝韧带)lacunarligamento,腔隙韧带延伸并附于耻骨梳的部分称耻骨梳韧带pectinealligament(即cooper韧带)。腹股沟韧带和耻骨梳韧带都是腹股沟疝修补术时用来加强腹股沟管壁的重要结构。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腹外斜肌腱膜形成三角形的裂孔,为腹股沟管浅(皮下)环superficialinguinalringo。
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自胸腰筋膜、髂峪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2,肌束呈扇形,后部肌束几乎垂直上升止于下位3个肋骨,大部分肌束向前上方延为腱膜,在腹直肌外侧缘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及后层,在腹正中线终于白线。腹内斜肌下部肌束行向前下方,越过精索前面,延续为腱膜,与腹横肌的腱膜会合,形成腹股沟镰inguinalfalx,或称联合腱conjointtendon,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及耻骨结节附近。腹内斜肌的最下部分出一些细散的肌束,与腹横肌最下部的肌束一起包绕精索和睾丸等,称为提睾肌,收缩时可上提睾丸。
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起自下6个肋软骨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3,肌束横行向前延为腱膜,腱膜越过腹直肌后面参与组成腹直肌鞘后层,止于白线。腹横肌最下部的肌束和腱膜下缘的内侧部分分别参与构成提睾肌和腹股沟镰
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上宽下窄,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峤,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tendinousintersection分成多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在腹直肌的后面,腱划不明显,不与腹直肌鞘的后层愈合,因而腹直肌的后面是游离的。
腹直肌
鞘包绕腹直肌,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构成。在脐下4、5cm以下,由于腹直肌鞘后层的腱膜全部转到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使后层缺如,因此,腹直肌鞘的后层由于腱膜中断而形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线称弓状线arcuateline或半环线semicircularline。
白线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三层扁肌腱膜的纤维交织而成。上方起自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白线坚韧而缺少血管,上部较宽,自脐以下变窄成线状。在白线的中点有脐环umbilicalring,为在胎儿时期脐血管通过0处,是腹壁的一个薄弱点,若腹部脏器经此处膨出,则称为脐疝。
后群
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将在下肢肌中叙述。腰方肌quadratuslumborum,位于腹后壁,在脊柱两侧,其内侧有腰大肌,后方有竖脊肌。起自髂嵴的后部,向上止于第12肋和第1、4腰椎横突,作用是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使脊柱侧屈。
(5)腰方肌的位置扩展资料
腹股沟管
腹股沟管inguinalcanal,为腹前外侧壁三层扁阔肌和腱之间的一条裂隙,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长约4、5cm,男性的精索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由此通过。
腹股沟管有两口、四壁。内口称腹股沟管深(腹)环deepinguinalring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口,其内侧有腹壁下动脉;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皮下)环superficialinguinalringo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是腹壁的薄弱区,为疝的好发部位。
腹股沟三角
腹股沟(海氏)三角inguinal(Hesselbach)triangle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位于腹前壁下部。
腹部筋膜
腹部筋膜包括浅筋膜、深筋膜和腹内筋膜。
1、浅筋膜在腹上部为一层,脐以下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内含脂肪,称Camper筋膜深层为膜性层,含有弹性纤维,称Scarpa筋膜,向下与大腿的阔筋膜愈着向内下与会阴浅筋膜、阴囊肉膜相续。
2、深筋膜可分为数层,分别覆盖在前外侧群各肌的表面和深面。
3、腹内筋膜贴附在腹腔各壁的内面。各部筋膜的名称大多与所覆盖的肌相同,如膈下筋膜、腰方筋膜、髂腰筋膜、盆筋膜和腹横筋膜等。
参考资料
腹肌-网络
6、竖脊机的位置和作用
竖脊肌和腰方肌是保持伸脊柱的主要稳定肌。其他稳定肌包括: 肩胛骨:斜方肌中部和下部、肩胛提肌、菱形肌、前锯肌。
7、腰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是什么?
腰丛的组成
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腰骶干向下加入骶丛。
腰丛的位置
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除发出分支支配髂腰肌和腰方肌外,还发出下列分支分布于腹股沟区及大腿的前部和内侧部。
腰丛的分支
l.髂腹下神经(T12、L1)出腰大肌外缘,经肾后面和腰方肌前面行向外下,在骼嵴上方进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继而在腹内,外斜肌间前行,终支在腹股沟管浅环上方穿腹外斜肌腱膜至皮下。其皮支分布于臀外侧部、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2.髂腹股沟神经(L1)在髂腹下神经的下方,走行方向与该神经略同,在腹壁肌之间 并沿精索浅面前行,终支自腹股沟管浅环外出,分布于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3.股外侧皮神经(L2~3)自腰大肌外缘走出,斜越髂肌表面,达骼前上棘内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至大腿外侧部的皮肤。
8、胸部偏右位置疼,什么情况?(两排下肋骨正中偏右2厘米位置,感觉是肋骨上的肌肉或腰方肌)
俩人交交时,用力过猛造成的,之前并没有,说明不是乳腺增生,
放心吧,过几天就会好的
9、结肠的位置、形态及分布是什么?
(1)盲肠。位于右髂凹,上界以结肠瓣为界,下端是盲端。盲肠是结肠的起始端,也是结肠壁最薄,位置最表浅的部分,长约6.25cm,宽7.5cm。
盲肠的前方和外侧有腹膜覆盖,前面与大网膜及前腹壁相邻,后面与髂肌和腰大肌相邻,其位置极不恒定,可高至肝下或低至盆腔内,有的系膜较长,十分活动。盲肠的内后方与回肠末端相结合,其顶端内侧有阑尾。在回肠进盲肠壁入口处有回盲瓣,回盲瓣由上下两个唇状皱襞组成。瓣两端与回肠和盲肠的环状括约肌所形成的系膜相连接,这些环形肌进入上下两瓣中,使回盲瓣具有括约肌功能,可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进小肠,也可控制食糜不致过快地进入大肠,使食物在小肠内得以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2)升结肠。下端接盲肠,上缘在肝下与横结肠相连,长12 ~ 20cm;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使其固定于腹后壁及腹侧壁;前方有小肠及大网膜和腹前壁;后方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连,由上向下有右肾,腰背筋膜,内侧有十二指肠降部、右输尿管,手术分离较困难。
(3)横结肠。是结肠最长最活动部分,长40 ~ 50cm,在肝曲与升结肠相接,在脾曲与降结肠连接,脾曲位置一般较肝曲为高,横结肠上方是胃,下方是小肠,后方借结肠系膜附着胰腺,前方被大网膜所覆盖。横结肠活动度较大,有时可降至盆腔。
(4)降结肠。上自脾曲与横结肠相接,下在髂嵴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长20cm,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后方借疏松结缔组织与左肾下外侧、腹横肌腱膜起点及腰方肌相接触。自左季肋部及腰部沿左肾外侧缘向下,至左肾下极,略转向内侧至腰肌侧缘,然后在腰肌和腰方肌之间下行至髂骨骨嵴水平而移行为乙状结肠。
(5)乙状结肠。在盆腔内,位于降结肠和直肠之间,上段较短,称为髂结肠,下段较长,称为盆结肠,长度差异较大,为20 ~ 70cm;肠管呈“乙”字形弯曲而得名。乙状结肠系膜多较长,活动度大,有时可发生肠扭转,系膜的后面附着于腹后壁,后面有开口向下的乙状结肠间隐窝。在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应根据其形状,顺其自然弯曲进镜。
10、试述腰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
腰丛的组成
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腰骶干lumbosacral trunk向下加入骶丛。
2腰丛的位置
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除发出分支支配髂腰肌和腰方肌外,还发出下列分支分布于腹股沟区及大腿的前部和内侧部。
3腰丛的分支
l.髂腹下神经(T12、L1)出腰大肌外缘,经肾后面和腰方肌前面行向外下,在骼嵴上方进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继而在腹内,外斜肌间前行,终支在腹股沟管浅环上方穿腹外斜肌腱膜至皮下。其皮支分布于臀外侧部、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2.髂腹股沟神经(L1)在髂腹下神经的下方,走行方向与该神经略同,在腹壁肌之间 并沿精索浅面前行,终支自腹股沟管浅环外出,分布于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3.股外侧皮神经(L2~3)自腰大肌外缘走出,斜越髂肌表面,达骼前上棘内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至大腿外侧部的皮肤。
4.股神经femoral nerve(L2~4)是腰丛中最大的神经,发出后,先在腰大肌与骼肌之间下行,在腹股沟中点稍外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股动脉外侧到达股三角,随即分为数支:①肌支,支配耻骨肌、肌四头肌和缝匠肌。②皮支,有数条较短的前度支,分布于大腿和膝关节前面的皮肤。最长的皮支称隐神经saphenous nerve是股神经的终支,伴随股动脉入收肌管下行,至膝关节内侧浅出至皮下后,伴随大隐静脉沿小腿内侧面下降这足内侧缘,分布于髌下、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股神经损伤后,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小腿,行走困难,股四头肌萎缩,髋骨突出,膝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5.闭孔神经obturator nerve(L2~4)自腰丛发出后,于腰大肌内侧缘穿出,循小骨盆侧壁前行,穿闭膜管出小骨盆,分前、后两支,分别经短收肌前、后面进入大腿内收肌群,其肌支支配闭孔外肌、大腿内收肌群。皮支分布于大腿内侧面的皮肤闭孔神经前支发出支配股薄肌的分支先人长收肌,约在股中部,从长收肌穿出进入股薄肌。临床上在用股薄肌代替肛门外括约肌的手术中,应注意保留此支。
6.生殖股神经(L1、2)自腰大肌前面穿出后,在该肌浅面下降。皮支分布于阴囊(大阴唇)、股部及其附近的皮肤。股支支配提睾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