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冬至养生图片

冬至养生图片

发布时间:2021-06-29 18:26:30

1、冬至养生提醒 冬至养生主要有哪些要点

冬至 我国进入“数九寒天”注意保暖防病新华网天津12月20日电(记者周润健)12月22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专家提醒说,从冬至之日起,我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值此时节,公众要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注意保暖防寒,少生疾病。冬至养生的方法:数九寒冬时节,为了防寒保暖、少生疾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示说,此时节,公众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因此,此时节一定要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和体育锻炼。比如平时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慢跑、打拳、舞剑等方式,都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冬至养生吃什么: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强体育锻炼之外,在日常饮食中,还应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玉米、藕、胡萝卜、山芋、百合、羊肉、牛肉等,这些食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我国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此时太阳黄经270度,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的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到达最低点,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所以冬至在我国历代也称为“日短”“日短至”。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意思是说,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白昼渐渐变长,夜晚渐渐变短。天文专家表示,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据气象资料统计,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流南下,造成骤然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气候。

2、冬至已至,怎么养生更能长寿?

冬至养生,“吃穿动养”四者缺一不可,四方面做好了,更容易长寿。2019年12月22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里的“冬至”。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冬至冬至,也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段。那么,冬至养生,和平常时候有何不同呢?
俗话说“冬练三九”,所谓的数九严寒,也就是冬至前后开始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冷在三九”,形象地道出了、一年里最冷的隆冬严寒的味道。
大众养生食物热量表
大众养生食物热量表
智能小程序
如何度过“生命中非常的寒冷”?在我看来,也就是四个方面要做好,它们就是:吃、穿、动、养。
1、 吃——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进补可以适当多吃牛肉、羊肉、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桂圆等。常见的火锅滋补肉食,都是这个季节比较合适的进补方式。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见,“三九”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好好温补一下。但是,温补也要注意适可而止,大温大热、过食辛热肥甘也是不可取的。 
2、穿——保暖防寒,该穿就穿:
寒冬腊月,外界气温很低,身体的热量主要就从裸露的头、手等处散发。中医认为,这就是一种伤阳的行为。现在很多人喜欢讲究风度,穿得太多,身材显得臃肿。于是各种“反季节”穿衣法络绎不绝。
因此,该穿就穿,做好保暖防寒,是冬季应有的穿衣方式。如果温度低于5度,更要带好帽子,防止热量散耗,也就养护好了阳气,更利于健康长寿。
3、动——合理运动,养护阳气:
三九隆冬,多数人选择“猫冬”避寒。实际上,寒冬腊月,正是我们乘机提高抵抗力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气温低时,身体会有一种蜷缩成一团的意愿。此时,如果勇敢地起身走出去,反倒无惧寒冷。这样的“锻炼”,其实更有利于机体抵抗寒冷。长此以往,身体的抵抗力也就更好了。当然,外出运动,最好还是做好防风寒的措施,穿比较厚实的运动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冬天是阴气收藏的时段,三九是气候变更的转折点,也是阴盛阳衰的高峰。阳主动,阴主静。如果缺乏运动,阳气也会失去活力。坚持合理的运动,适当维护好阳气的生机,使气血流畅,经络畅通,都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
4、养——动静相宜,阴平阳秘:
《黄帝内经》:冬季养藏。养阳和养阴,其实并不矛盾。孤阳不长,孤阴不生,我们要做的就在于如何“阴平阳秘”,那样才是最好的长寿方法。

3、冬至养生的介绍

冬季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在这时只要顺应这一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长寿。

4、延续至今的几个冬至养生习俗,你知道几个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冬至养生食谱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包饺子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这种扁食不同

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养生习惯

艾灸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5、冬至养生诗句

冬至诗词(一):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诗词(二):冬 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诗词(三):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诗词(四):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诗词(五):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形容冬至的句子
吃口冬至菜,定能发大财;喝上冬至酒,幸福到永久;咬口冬至饺,从此好运交;吃颗小汤圆,家美人团圆;冬至到了,愿你吉星高照福无边,年年有余乐逍遥。
冬至到来气温低,防寒保暖多穿衣,朋友情谊记心里,祝福问候不停息,生活不是在演戏,粉饰自己没道理,逢场作戏更不必,活出自己是真谛,想笑尽情开怀笑,想唱不怕它跑调,挣多挣少没关系,潇洒快乐就足以,没事发发短信息,再冷不忘常联系。
据说冬至收到养生的祝福,可以无限接近幸福。把快乐分成连续剧,一集一集的回忆。把快乐煮成养颜汤,一碗一碗的品尝。把快乐酿成友谊酒,一杯一杯喝到天长地久。冬至养生,快乐先行。好运盈门,友谊长存!

6、冬至怎么养生

1.调整饮食。
冬至时节应当食用性温的食物,如牛羊肉、红抄枣、桂圆、辣椒等,这类食物有驱寒、温肾的功效。可以增加人体的热能,提高抵御严寒的能力。
2.多吃百坚果。
冬至时多吃些核桃、栗子、松子、榛子和花生之类的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有御寒的作用,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 晒晒太阳。
冬季天气度寒冷,人们都穿的严严实实的,中午的时候找个避风的地方晒太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问有利于身体健康。
4. 热水泡脚。
冬至时节应当坚持每天睡觉前用热水泡脚,能答够达到疏通经络散寒活血的功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7、冬至养生注意什么

穿着暖和 自古就有“秋防燥、冬防寒”的说法,因为冬季寒冷,特别是北方寒风刺骨,如果不注意防寒,那么,“外寒侵入机体,经久不散,易伤人体的阳气,导致内寒产生,使人生病”。所以,进入冬季后,要把防寒作为养生的第一要务,不可硬撑。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要注意穿着暖和。
早睡早起 冬季夜长,人们不可过分熬夜。每当到了夜间10~11点就应上床睡觉,到早晨到了6~7点就应按时起床。古人云,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养阴气,后者对健康不利。
开窗通风 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常将门窗关得紧紧的,这种做法使得屋子内充满二氧化碳和废气,对人的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即便是异常寒冷的寒冬腊月也要注意定时开窗,以便排放二氧化碳和废气,提高氧气浓度。同时,让阳光照射进来,增加室内负离子含量,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运动锻炼 寒冷的冬季使许多人长时间呆在家中,不外出或很少外出参加运动,其结果是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有所下降,经常感冒。因此,冬季也要加强锻炼,只要不是刮大风的日子就可外出锻炼,这样对保持健康有益,可少生病或不生病。

乐观向上 冬季受到使用火炉、暖气、气候干燥等方面的影响,人容易“上火”,情绪也易发生变化。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因此,冬季要注意情绪调节,平日要注意保持乐观情绪,而当遇到不顺心之事要注意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生气、发怒,以避免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
凉水洗脸 冬季天冷,多数人喜欢用热水洗手、洗脸,这是没有错误的;但采用凉水洗手、洗脸,这却对身体非常有益。研究表明,冬季坚持用凉水洗手、洗脸,可增强耐寒抵抗力,对适应环境变化有所帮助。

8、冬至的养生?

重点要养心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顺时奉养

告诫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也就是说,天地、四时、万物对人的生命活动都会有影响,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只有这样才能老当益壮,益寿延年。

御寒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养藏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

补阳

冬至时阴气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顺应这一趋势,冬至养生亦应适当补养阳气,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药食,注意生活规律,定时开窗换气,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益阴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一般比较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针灸通穴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9、冬至如何养生

原则
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养肾为先]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
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与冬至养生图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