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养生病症分类

中医养生病症分类

发布时间:2021-06-20 19:56:06

1、中医症、证、征的区别??


即症状,是
病人
感到的自身异常变化及医生通过
四诊
获得的异常
征象
。症是分析与判断病证的原始依据,主要包括症状(如
头痛

咳嗽
、胸闷)和体征(如
面色
白、
舌质
红、
脉弦
滑)。

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
病机
、病位、病性、
病势
。或可认为证是人体
生命活动
状态的划分。用您身边的、平凡的
中医药
创造奇迹,这是
中医
团队在为您服务,如还有疑问,请再追问。

2、中医的基本分类有哪些?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发展历史】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 [2] 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 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
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3、国家承认的保健养生资格证书有哪些

国家承认的保健养生资格证书有养生保健师,营养保健师,健康管理师,经络调理师,食疗养生师。

1、养生保健师指利用传统养生理论和养生保健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体质情况进行检测、分析、评估、调理、指导,通过学、练、检、调、养等综合性、针对性的调养措施,制定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实现机体平衡协调,以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专业养生保健从业人员。

2、营养保健师是在营养师培训的基础上,运用营养学和保健食品学,食品卫生学以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各类人群的营养给予指导、疾病予以营养防治并向大众传播营养食品与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3、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和群体从营养和心理两方面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4、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运用中医经络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脏腑功能,调整、改善各种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的专业人员。

5、食疗养生师结合中国传统食疗养生科学和现代营养学知识与方法,为人们提供全面系统的食疗养生指导、进行健康教育、传授食疗养生技能的高级技术人员。

4、中医学中病症证有什么区别

在中医学中,病症证是三个不同的字眼,他们都有自己的定义,他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学过中医的都知道,那么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很多人就会不得而知了。

即症状,是病人感到的自身异常变化及医生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征象。症是分析与判断病证的原始依据,主要包括症状(如头痛、咳嗽、胸闷)和体征(如面色白、舌质红、脉弦滑)。

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或可认为证是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划分。

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机体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所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相应的证候。
辨证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的思维过程,即确定属于何证的过程。它是一种将周围环境、正气强弱与疾病特点加以综合考虑的诊断方法。
病症证文章已经给分别做了详细的介绍,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文章页已经介绍的很清楚了,在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只要你认真阅读文章,你就会明白的。

5、中医简述症证病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例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一场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6、养生保健方面有哪些资格证书

国家承认的保健养生资格证书有养生保健师,营养保健师,健康管理师,经络调理师,公共营养师。

1、养生保健师是利用中医体质养生理论和传统养生保健技术,对个体或群体的体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调理、指导,通过综合性、针对性的调养措施,制定出不同体质类型人群的个性化养生方案,实现阴阳平衡协调,以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专业养生保健技术人员。

2、营养保健师是运用营养学和保健食品学,食品卫生学以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各类人群的营养给予指导、疾病予以营养防治并向大众传播营养食品与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3、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和群体从营养和心理两方面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包括: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

4、经络调理师运用中医经络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脏腑功能,调整、改善各种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的专业人员。

5、公共营养师主要从事营养咨询、营养指导、营养知识宣教等营养顾问工作和根据不同人群和年龄,进行营养食谱编制指导工作,属于职业技能型人才。

7、中医里的病因包括哪几类?

一、病因的概念
病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病原,是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二、中医病因的分类
外因:六淫,疫疠。
内因:七情,劳倦,饮食。
其他:外伤:金石,水火烫伤,虫兽
病理产物:淤血、痰饮。
第一部分 外感病因
六 淫
一、六气与六淫
1.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2.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太过之意。
二、六淫产生的因素
1、气候太过或不及
2、气候剧烈地转变,超越了机体抵抗力
3、非其时而有其气
4、个体抵抗力低下
三、六淫致病的一般规律
外感性:邪从外入
季节性: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地域性:居住和环境特征
相兼性:六淫多相兼入侵
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病变性质可发生转化
【寒 邪】
寒邪为病的途径
1、 气温骤降,保暖不当
2、 汗出当风、淋雨冒雪
3、 饿冻露宿,过饮寒凉
伤寒:寒邪外袭,伤于肌表,郁遏卫阳。
中寒:寒邪直入脏腑,伤及阳气。
寒 邪 性 质 致 病 特 征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盛阳病 全身或局部有明显寒象,如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脘腹冷痛等
寒性凝滞 寒胜则痛 气血凝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寒性收引 收敛挛急 肌腠闭塞,毛窍收缩,筋脉挛急,如恶寒无汗,拘急作痛等
【暑 邪】
1、属外邪2、热之气所化3、明显的季节性
暑 邪 性 质 致 病 特 征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阳热亢盛 临床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热盛为特征
暑性升散,易扰神耗气伤津 耗气伤津 烦乱、头昏目眩、汗多津伤,口渴喜饮,尿少短赤等。气随津泄,气短,倦怠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暑多夹湿 湿热并存 除暑热表现外,又常见胸闷脘痞,四肢倦怠,便溏不爽等湿阻之候
【湿 邪】
湿邪为病的途径:
以水为事
久居湿地感受雾露之气
涉水淋雨
湿 邪 性 质 致 病 特 征

湿为阴邪 阻遏气机 气机运行阻滞,升降失常,表现为身体困重,胸闷脘痞,泄泻等
损伤阳气 易伤人体阳气,尤以损伤脾阳为著

湿性重浊 沉重重着 症状有沉重特性,如周身困重、头重如裹、四肢沉重等
秽浊垢腻 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湿性粘滞 粘 腻 性 症状的粘滞性,如二便粘腻不爽、分泌物粘滞等
停 滞 性 病程的缠绵性,起病缓,传变慢,病程迁延,缠绵难愈
湿性趋下 就 下 性 易于伤人下部,腰膝症状为多
【燥 邪】
温燥:主要发于夏秋交替之际
凉燥:主要发于秋冬交替之际
燥 邪 性 质 致 病 特 征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以口、鼻、咽、唇等官窍干燥,皮肤干涩,毛发不荣为特征
燥易伤肺,清肃失司 干咳痰少或无痰,或痰粘难咯等
【火 邪】
火邪性质 致 病 特 征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全身或局部热象异常显著,以高热、脉数等为特征
病变多表现于上部,如面红耳赤,口舌糜烂、齿龈肿痛等
易扰心神 火扰心神则心烦失眠,狂躁谵语等
耗气伤津 迫津外泄:汗出、渴饮、便结、尿少等;
气随津耗: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
生风动血 生风:热极生风而现高热、神昏、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
动血:迫血妄行而现各种出血:吐血、月经过多
易致肿疡 腐蚀血肉,发为痈疽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疠 气
一、疠气的概念
指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病邪。
二、疠气的成因
1、气候因素:气候的异常变化
2、环境和饮食
3、未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因素
三、疠气的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 第二部分 内伤病因
一内伤七情
一、七情的概念
1.生理含义:七情:是怒、喜、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2.病因含义:导致疾病发生的异常的七种情志变化,称 之为内伤七情。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1、七情与脏腑的关系:
肝主怒
心主喜
脾主思
肺主悲忧
肾主惊恐
2、七情与气血的关系:
气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三、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从内而发--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悲忧伤肺 惊恐伤肾
2影响脏腑气机
气机紊乱--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思则气结 忧则气聚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3影响病情变化
情志波动,病情恶化;情志和缓,病情好转
【七情致病简表】
情 志 病 机 临 床 表 现
喜为心志 喜伤心,喜则气缓 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哭笑不休,神志异常等
怒为肝志 怒伤肝,怒则气上 飧泄腹痛,薄厥吐血,胸胁胀满,嗳气叹息等
忧为肺志 忧伤肺,忧则气聚 少气,音低,息微,咳嗽,胸满,气粗等
思为脾志 思伤脾,思则气结 食少倦怠,肌肉瘦削,胸腹痞满,腹胀便溏等
悲为肺志 悲伤肺,悲则气消 抽吸饮泣,意志消沉,精神错乱等
恐为肾志 恐伤肾,恐则气下 肢厥精遗,二便失禁,心烦失眠等
惊为心志 惊伤心,惊则气乱 心跳而乱,神情痴呆,表情惊慌,精神错乱等
二饮食失宜
一、饮食与健康
合理膳食——水谷精微——气血——脏腑——健康
二、饮食与疾病
饮 食 不 节
饮 食 不 洁
饮 食 偏 嗜
【饮食不节】
病 因 致病特点 主要病证

饥饱失常
过饥 伤胃 嘈杂泛酸
化源不足,正气虚弱 气血亏虚,易感外邪

过饱 损伤脾胃 嗳腐吞酸,胃疼腹泻
痰湿内生 痰饮,疳积
饮食无时 进食无规律 损伤脾胃 变生诸病
【饮食不洁】
病 因 致病特点 主要病证
食物污染
生冷不洁
腐败变质
有毒食物 损伤脾胃 脘腹疼痛,吐泻,下利
寄生虫病 腹痛,形瘦,嗜食异物
食物中毒 腹痛,吐泻,昏迷,死亡
【饮食偏嗜】
病 因 致病特点 主要病证
种类偏嗜 脏腑功能紊乱 水饮积聚,肿满泻利

寒热偏嗜 损伤脾胃阳气
胃肠积热 腹痛泄泻
腹痛便秘,消谷善饥

五味偏嗜 肥甘厚味
生痰生热 眩晕胸痹
肥胖,中风

三劳逸失度
病 因 致病特点 主要病证
过劳 劳力过度 劳则气耗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劳神过度 损伤心脾 心悸失眠,纳呆便溏
房劳过度 耗伤肾精 遗精早泄,阳萎;月经不调,不孕
过逸 气滞血瘀,脾胃呆滞 体弱神疲,肥胖
& 第三部分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一痰 饮
一、痰饮的概念
广义之痰饮:指脏腑功能失调后,使体内水液不能及时输布而发生障碍,凝聚所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
狭义之痰饮:指饮停胃肠而致的痰饮。
二、痰饮的分类
有形之痰饮: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痰饮(实质性)
无形之痰饮:视之不见,触之不及,闻之无声,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的痰饮
痰:浓度大,质地稠厚
饮:浓度小,质地清稀
三、痰饮的形成
饮食不节 七情内伤 外感六淫 五脏亏虚---脏腑气化失司肺脾肾为要---肺不行水 脾失运化 肾不主水 三焦水道失司 膀胱气化失常---水湿停聚--痰饮
四、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经络气血——经络脏腑失常
2.症状复杂,变幻多端——表现各异
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湿邪
4.易于扰乱神明——蒙蔽清窍
5.多见滑腻舌苔
咳喘悸眩呕满肿痛
“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
五、痰饮的病证特点
1、痰
头—眩晕,昏不知人
咽喉—喉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梅核气)
肺—胸闷,咳喘,痰多
心—心悸,神昏,失眠,癫狂
肝—面青,眩晕,动风
脾—腹胀,身重,肢倦
肾—腰膝痹痛,足冷
胃—脘痞,呕恶
胸胁—胸胁胀满疼痛
四肢—麻木,疼痛
经脉筋骨—瘰疠、痰核、阴疽、流注、瘫痪等
2、饮
肌肤(溢饮)—肢体水肿,身重无汗
胸胁(悬饮)—咳嗽引胁疼痛,胸胁胀满
胸膈(支饮)—胸闷,咳喘不得平卧,其形如肿
肠胃(痰饮)—肠鸣,腹满,口干,食少

二瘀 血
一、瘀血的概念
瘀血: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属继发性致病因素。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血滞于经脉及脏腑内。
血瘀:指血液运行迟缓或流通不畅,甚至血液停滞瘀阻的病理状态。
二、瘀血的形成
离脉之血
外伤——络伤血液
气虚——气不摄血
血热——迫血妄行
血液淤积
气虚——血行无力
气滞——血行受阻
血寒——寒凝血滞
血热——煎熬粘滞
津亏——津亏血涩
痰浊——因痰而瘀
三、瘀血致病的特点
一般特点
疼痛:不移、夜间明显、刺痛
肿块:
出血:紫暗,夹血块
望诊:青紫瘀斑
脉诊:脉涩——涩、迟、弦、结、代
瘀血内停的部位特点
瘀阻部位 主 要 表 现
心 心悸、胸闷、胸痛,神识不清、发狂
肺 胸痛、咳血色暗或夹瘀块
肝脾 胁痛、痞块、疼痛拒按
子宫 小腹疼痛,月经不调,闭经,恶露不净
四肢 局部冷痛,青紫
皮内 皮下青紫、血肿

与中医养生病症分类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