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儒家文化与武术养生

儒家文化与武术养生

发布时间:2021-06-19 05:55:43

1、儒家养生思想是怎样的?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极宝贵的百养生经验,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度。时过千年,仍有其实用价值。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问息”。这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答,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版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权。

2、武术与儒家,道家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武术是中华文化文明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武术具有深刻精妙的中华民族文化特点。
凝练的说传统文化对武术有影响的就是道、儒以及墨三家。侠的概念最初是分精神侠士(儒侠)和行为侠士(墨侠)的,后来天下一统,三家互通,侠就有了“为国为民”的崇高追求和“古道热肠”、“功成身退”的精神境界。这其中就含义重大了,把道、儒、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首先武术的技击性是明显墨家的,养生性是明显道家的,而精神层面是以儒为主,兼和道、墨两家。
武术具备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重视和谐,讲求形神合一、内外兼修,注意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道文化。

3、儒家思想对武术的用拳有怎样的影响

儒家伦理思想对传统武术道德的影响 毛勇,吴光远
从根本上讲,儒家学说是一种道德学说。在孔子开创儒术之始,对体育教育相当重视,六艺中就有射、御、乐,孔子本人则喜欢登山、郊游等体育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身心关系上,儒家继承者更关注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即完美人格的塑造,而对于人的肉身,儒家则开始贬抑之,重视心力,而不重视体力,这种思想倾向在宋儒时代更加明显。但儒家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之一,它不能不对中国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层面,即对中华传统体育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
1 忠君爱国,尊师重道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礼教,即等级观念,这种等级观念被儒家备加推崇,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并以伦理纲常的形式固定下来。具体来讲,就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及仁、义、礼、智、信五伦。儒家三纲五常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忠孝二字,臣民爱君王为忠,子女爱父母为孝。忠孝是一切伦理准则的基础和核心,忠孝观念也成为中国人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 忠孝观念反映到中华传统体育中,便体现为忠君受国、尊师重道的体育道德观。以武术为主流的中国传统体育,其最重要目的是卫国强身,操练武术平时可以用来健身防身,而一旦国家有难,习武之人则应赴国难,万死不辞。如少林宗派秦经拳法备要如此告诫习武之人:卫国保身方可用,持强道理莫欺人。贤良秘授行危困,邪妄休传害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即是告诫习武者若恃武功犯上作乱,而不思忠君报国,将难免株连九族。因此,诸如古代武师展昭、少林十三棍僧、近代武林高手霍元甲、陈真等,无不以奔赴国难、救国救民为己任。历史上武术门派众多,各家自成一派,并师徒相授,绝无外传。因此,任何一个武术门派,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师父具有绝对的权威,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诸如徒弟技艺高,莫忘师傅劳、得人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等等武德谚语,即体现了一个孝字。孝在中国武术中,成为了一条不言自明的道德律令。 2廉恭礼让,以德服人 在儒家看来,谦恭是每一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对人处事的道德要义。按照儒家的伦理观,谦在己,恭对人。谦恭必须真心诚意,尊人卑己,自厚宽人,克己正身,不自为大。礼让作为另一种道德规范,旨在要求人们在各种不同的人际交往中要有恭敬、谦让的精神,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顺畅。受儒家这一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华传统体育中非常讲究谦恭礼让,以德服人,讲究尚武崇德,德比武更为重要。即使在比赛中也要讲武德,讲谦谦君子之风。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说:作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对世间其它事情,可以去不争,但对于射箭还是要比试比试的。不过在比赛中,还必须注意谦恭礼让,如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待射箭完毕,走下场来再与对手相互敬酒祝贺,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孔子对这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式的文明比赛非常推崇,以至对中国体育产生了深为远大的影响。即使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所有的武术比赛中,交手双方一上场,都要抱拳行礼,相互问候。而比赛结束,双方队员又要相互鞠躬,以示敬意。这一套程序已成为武术比赛的固定模式。 按常理,体育比赛是定要决出胜负的,但中国传统武术由于深受儒家德治思想的影响,更讲究以德服人,把武德看得比武艺更要紧,把比武时的德行看得比胜负更为重要,更反对恃强凌弱,逞能耍横。王培生先生所著乾坤戌己功功谱行动准则纲要第一条便规定:练武者应遵守武德。所谓武德,首先是口德,即要注重自意修炼,不言己之长,不道人之短。其次是手德,即要遇事多虑、勿躁、忍为高。即使忍无可忍时,也要做到出手不伤人,点到而已,适可而止。最后是身德,艺无法不立。

4、孔子以儒家之道怎样论述武术?

孔子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深知文武兼备的重要性。他指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以此为出发点,他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主张,其“乐”即武舞,“射”、“御”也是当时风行的技击方法。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需具备的条件“知”、“仁”、“勇”、“艺”中就有“武”的因素,他的弟子中冉求、子路都是骁勇善战的勇士。

当然,孔子首先还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仁爱”观念作为人际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对必然内含暴力与残酷的武术,起重要的调适作用。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内涵即“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的“仁爱”观,在崇尚“立德”的我国文化大系统中始终如穿珠的红线,也自然演化成了判断武术行为的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武术伦理。

武术的“仁义”思想,首先表现为对社会秩序、传统礼教的恪守。孔子倡导的“仁学”,其实质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调适,其基本思想是以仁慈、忠厚、善良和爱心来待人接物,处理一切人际关系。

在武术技击技巧和方法的运用上,“仁学”精神有充分体现。练武的目的是保家卫国、除暴安良,而非恃强好狠、为非作歹。对敌人,战必胜之,讲打击之稳、准、狠,即便如此,武术家也以制服对方为主,尽可能避免杀人取命,讲究先礼后兵。对那些具有特强杀伤力的功夫,用之审慎。

后世《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记载:“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武术界流传所谓“八打八不打”之说。

“八打”指眉头双眼、唇上人中、背后骨缝、鹤膝虎头、破骨千斤、穿胆身门、肉肋肺腑、撩阴离骨等部位,可承受一定重力,因而可选择为攻击目标;“八不打”指人体中易致人死命的部分,一般禁止攻击,它们是:太阳、对心锁上,中心两闭、两肋太极、两肾对心、两耳扇风、海底撩阴、尾闾丰府等。

中华武术的仁义精神还体现在武术技击的目的论上。少林武术有点穴大法,少林秘典《罗汉行功短打》讲,创造点穴法是“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是为了使人“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主人一片婆心也”。《峨嵋十二法》也反复强调“不争”、“持戒”、“化解”,不致最后关头不能擅用武力。

中华武术各门各派都有不同的“戒约”,体现其不同宗旨,其中对行为准则收受徒弟规定颇多,也最严,很重视对德行的培养。

如少林门中规定:

 盖闻自少林起教以来……武事熟而习之,用之于国,则治乱持危,用之于乡,则除贼捕盗……尚有无知门徒矜强持勇,欺良凌弱,此断非吾道中所可许也。但凡我们,务期循规蹈矩,爱众亲人,庶几此道之一进境焉……以上教条,学生要常记心,免犯责罚。另外有十不许之规条……以上十不许,日后有犯之者,定遭杀身之报,慎之,慎之。

 武林中收受门徒是一件传承武艺的大事情,很慎重,对德行的考察很严格。少林派规定:“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以技相传”;后世内家拳法明确规定:剑者、好斗者、轻露者、酗酒者、骨柔质纯者不传。

再如武当派收徒有五戒之说:骨柔质纯者不传:技击格杀之良方,收徒之先不可不先视其体魄如何。体可换而骨不可换,胆可练而质不可练;心险者不传:防人之心不可无,收其为徒,如果不事先探查其心理,一旦功夫养成无异于养虎伤身;好斗者不传:拳术者,个人习可以强身,众人习可以保国,若逞匹夫之勇,则用之不当;酗酒者不传:酒能乱性,性乱则神迷,神昏则色浮,结果是非不分、凶狂无礼、祸生顷刻;轻露者不传:深沉者其毅力魄力必大,轻露者其志气胆识必小,若仅得皮毛,目空一切,逢人炫耀,非可造之材。

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在武术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孔子雕塑

5、儒家养生思想是什么?

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强调精神调摄 《礼记·缁衣》说:“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地要求,这就需要遵循“礼”的原则。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行则从礼、君子三戒等内容,即为寡欲。儒家关于精神调摄的原则,在中医养生学思想中得到了阐发和应用。

注意身体护养 这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倡导饮食卫生 孔子对于饮食卫生十分重视,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即《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精,则营养丰富,脍宜细,则味道美,可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并且,提醒人们一定要食新鲜、清洁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他指出:“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贪。”强调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经久变味、腐败发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饮食卫生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调和饮食五味,要顺应四时的原则。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极宝贵的养生经验,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时至今时,仍有其实用价值。

6、儒家、道家、墨家分别对武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武术,并与中国武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彼此借鉴、共同发展。从儒家的"仁爱"观念,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墨家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精神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武术的深广影响,彰显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弘扬中华文明。

7、儒家墨家对武术史对影响

儒家:
儒家对武术的影响在中国看不出来,因为很多武术大师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是以武术闻名如辛弃疾、王阳明等,在日本却异常明显如柳生宗矩就是明确提出以儒入武,这是由于在宋代和明代后期大批儒者进入日本躲避异族统治现在大家所熟悉的柔道,就是明代儒生传入日本,上面提到的柳生宗矩是日本剑道的创始人之一,现在日本剑道用的竹剑和护具都是他发明的。
墨家:
墨家对武术的影响不在于墨家,而在于道教,这样说你就应该明白了,墨子是道教中的散仙之一,《墨子》这本书也是从道教典籍里流传下来的,道教有关的武术我就不列举了,有兴趣自己研究吧!

8、儒家和武术有什么关系

中华武术的文化理论体系不断完善。长期以来很多武术爱好者在不断挖掘推广。我认为儒家的仁、和、礼、中庸等道德文化的加入,有利于完善中华武术的文化理论体系,促进武术理论的纵深发展。 儒家思想对武术技术风格、门派行为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9、简述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体育思想

1 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体育思想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伦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几乎统摄恭、宽、信、敏、惠、敬、勇等一切道德观念。“仁”的基本观念内容有三:一是“仁者,爱人。”这是讲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爱心。二是“忠恕”。“忠”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恕”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去。三是“克己复礼为仁”。所谓“礼”就是指宗法等级秩序,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感情欲念。遵守宗法等级秩序就是“仁”。同时孔子强调文武兼备。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孔子在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中,强调了射和御的教育,强调了礼乐和射御的结合,达到造就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人格的境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的体育思想,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伦理性。荀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以动健身的体育思想。孟子和荀子的体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形神兼具、以动养生,学以致用、技贵于精,公平竞赛、广招贤才几个方面。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在体育上的表现主要是礼射。礼射包括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在礼射中“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以此观德行”,从而达到巩固宗法统治的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体育道德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武术中表现为不伤对手而是自卫,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尊重对手、光明磊落,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在古代的其他体育项目中也强调公平竞赛、作风正派、服从裁判、不责怪人等几个方面。
2 道家道法自然的体育思想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强调法道、贵柔、重啬、节欲、守静的体育思想。道家的继承人宋钘、尹文在老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气功锻炼的体育思想,强调习练气功一定要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庄子、葛洪也提出了自己的体育思想主张。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熊经鸟伸”的动物模仿到象形武术的发展,《少林拳术秘诀》中的养生到炼气,这里都蕴涵了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精华。

10、儒家五常对武术的影响有什么

你好,以下内容是我网上转来的。
儒家伦理思想对传统武术道德的影响 毛勇,吴光远
从根本上讲,儒家学说是一种道德学说。在孔子开创儒术之始,对体育教育相当重视,六艺中就有射、御、乐,孔子本人则喜欢登山、郊游等体育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身心关系上,儒家继承者更关注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即完美人格的塑造,而对于人的肉身,儒家则开始贬抑之,重视心力,而不重视体力,这种思想倾向在宋儒时代更加明显。但儒家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之一,它不能不对中国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层面,即对中华传统体育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
1 忠君爱国,尊师重道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礼教,即等级观念,这种等级观念被儒家备加推崇,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并以伦理纲常的形式固定下来。具体来讲,就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及仁、义、礼、智、信五伦。儒家三纲五常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忠孝二字,臣民爱君王为忠,子女爱父母为孝。忠孝是一切伦理准则的基础和核心,忠孝观念也成为中国人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 忠孝观念反映到中华传统体育中,便体现为忠君受国、尊师重道的体育道德观。以武术为主流的中国传统体育,其最重要目的是卫国强身,操练武术平时可以用来健身防身,而一旦国家有难,习武之人则应赴国难,万死不辞。如少林宗派秦经拳法备要如此告诫习武之人:卫国保身方可用,持强道理莫欺人。贤良秘授行危困,邪妄休传害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即是告诫习武者若恃武功犯上作乱,而不思忠君报国,将难免株连九族。因此,诸如古代武师展昭、少林十三棍僧、近代武林高手霍元甲、陈真等,无不以奔赴国难、救国救民为己任。历史上武术门派众多,各家自成一派,并师徒相授,绝无外传。因此,任何一个武术门派,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师父具有绝对的权威,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诸如徒弟技艺高,莫忘师傅劳、得人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等等武德谚语,即体现了一个孝字。孝在中国武术中,成为了一条不言自明的道德律令。 2廉恭礼让,以德服人 在儒家看来,谦恭是每一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对人处事的道德要义。按照儒家的伦理观,谦在己,恭对人。谦恭必须真心诚意,尊人卑己,自厚宽人,克己正身,不自为大。礼让作为另一种道德规范,旨在要求人们在各种不同的人际交往中要有恭敬、谦让的精神,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顺畅。受儒家这一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华传统体育中非常讲究谦恭礼让,以德服人,讲究尚武崇德,德比武更为重要。即使在比赛中也要讲武德,讲谦谦君子之风。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说:作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对世间其它事情,可以去不争,但对于射箭还是要比试比试的。不过在比赛中,还必须注意谦恭礼让,如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待射箭完毕,走下场来再与对手相互敬酒祝贺,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孔子对这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式的文明比赛非常推崇,以至对中国体育产生了深为远大的影响。即使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所有的武术比赛中,交手双方一上场,都要抱拳行礼,相互问候。而比赛结束,双方队员又要相互鞠躬,以示敬意。这一套程序已成为武术比赛的固定模式。 按常理,体育比赛是定要决出胜负的,但中国传统武术由于深受儒家德治思想的影响,更讲究以德服人,把武德看得比武艺更要紧,把比武时的德行看得比胜负更为重要,更反对恃强凌弱,逞能耍横。王培生先生所著乾坤戌己功功谱行动准则纲要第一条便规定:练武者应遵守武德。所谓武德,首先是口德,即要注重自意修炼,不言己之长,不道人之短。其次是手德,即要遇事多虑、勿躁、忍为高。即使忍无可忍时,也要做到出手不伤人,点到而已,适可而止。最后是身德,艺无法不立。历史上和当今流传的各门各派拳规中,都有类似的规定,不胜枚举。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又一大内容。孔子在易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言君子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作为儒家基本精神之一,是儒家关于人生态度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儒家创始人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格。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也是刚毅的生动表现。在他看来,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本人积极提倡并努力实践刚健有为、努力进取的奋斗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混世态度。儒家的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对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影响很大。例如在武术界广为流传的闻鸡起舞的故事,即是讲东晋文武双全的爱国将领祖逖,在朝廷苟且偷安、不重武备的情况下仍然健身习武,励志图强。在武术界,还有诸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若要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早等要诀,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参考文献1李金龙.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0:802郑珍坤.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纲要.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0~203乔克勤,等.中国体育思想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8~154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31~254(收稿日期:1998~05~18)

与儒家文化与武术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