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养生思想的优点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养生理念:
修身养性:仁德、孝道;
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
饮食养生:美食、卫生;
兴趣广泛:“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
(一).修身养性
1. 倡仁德——施“仁”于人
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 讲孝道——敬老爱幼
《孟子》云: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者寿”)
3.“仁”者寿
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仁”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仁德之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孔子明确告诉后人说: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勤奋好学品德是孔子所提倡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精神。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仁德之君子,心胸开朗,积极向上,精神乐观豁达,使自己处于平衡状态。
社会调查证明,与人为善有利于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 凡与人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显降低。
(二).中庸平和
1. “和为贵”的人生理念
孔子在《论语》中曰:“礼之用,和为贵”。
《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强调“天人调谐”,其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生健身之道,也是经商发财之道、社会发展之道。
2.“欲而不贪”,知足常乐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勤俭节用,克己复礼。
孔子曰:“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常以“修己”、“克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知足常乐的作用。《孟子
尽天下》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论语》中指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赞扬其弟子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艰苦作风,抨击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的丑恶行为。
3.因人而宜,养生“三戒”
孔子根据人的年龄不同,总结出著名的养生“三戒”有: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确为经验之谈。
4. 顺应天道,养气中和
西汉前期儒家大师董仲舒将中庸思想和养生相结合,强调养气中和。他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种以“天人感应”为中心,以中和之道养身健体的思想是颇有道理的。
(三).饮食养生
孔子是美食家,他很提倡饮食卫生,并提出饮食原则和宜忌,这是我国养生文献中有关饮食卫生的最早记载。
1. 饮食精美
《论语 乡党》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礼记
内则》中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这种顺应四时的饮食烹调,可使饮食精美,烹调味美,可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有利健康。
2. 饮食卫生
孔子在饮食卫生方面提出“八不食”的膳食禁忌:
“食殪而霭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酱不食”。
进食卫生提出:“食不言,寝不语”。这些饮食卫生要求对健康是有益的。
(四). 兴趣广泛
孔子一生颠破流离,能享73岁的高寿,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奇迹。除了他科学地遵循上面所谈的一些养生原则和方法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也是保证身心健康重要条件。孔子自言他的一生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的确是对他一生的生活的概括总结。孔子知识渊博,爱好广泛,他不仅精通诗、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对“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活动都非常有兴趣。他十分欣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乐曲。正是这种广泛的性趣爱好,陶冶的性情,促进了健康长寿。
2、关于中医天人观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是
关于抄中医天人观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是天人感应。
可以消脂,同时也不会阻碍营养健康的摄入,也是天然的瘦腰食物,可以短时间内瘦腰,至于肉类、海鲜则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点清淡的,蔬菜要占大部分,其中魔芋是比较适合女性养生的蔬菜。零食可以多吃酸角、西番莲。
(2)天人感应与养生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上古天真论中的养德。
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而长生不老和福寿无疆的理想境界,必须是从生活方式病和社会方式病入手转变,必须从人类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根本点改造好。
3、道家怎么食气养生?怎么食气?求教程.....
道家人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养生方法,道家养生强调精神的超然、安宁,渴望自由,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道家的四大养生法。
一、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二、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三、以气养生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1、老子的经络之说
老子发现了经络(经脉和经穴),说经气全身左右二十四条经脉往复运行,循环无端。这一发现,比我国四大发明意义更伟大,更深远。
2、老子的精气之说
老子认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这个人与自然最直接的门户。这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人类健康贡献巨大。
3、老子的神守养生法
“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是老子养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守督观窍法,守腹法和守中法。窍指人九窍之一的后阴上的尾阊穴,是督脉(经脉)这个纲的绳头。守督法对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全身机能具有很好作用。守腹就是意守以关元穴为中心的小腹处—下丹田。神守下丹田对于培养精气,改善消化系统机能和下肢好处极大。守中是说守中脘穴,即脐上三寸的中皖穴,又说为丹田。神守丹田具有清醒头脑,改善五脏机能的作用。
老子以气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光芒可与日月同辉!根据老子以气养生的理论,后来的道家逐步创立了呼吸修练养生法。道家气功的主要练气之法即是呼吸修练,即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调和周身之气,并使之却病延年的一种功法。
4、庄子吐纳法的最高境界为胎息
庄子的“吹响呼吸,吐故纳新”即指此法。其最高境界为胎息,即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胎胞之中,以脐呼吸,故曰胎息。学会胎息,则道成矣。胎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修练时把人体呼吸调整得极细极缓极深极匀,以之于把鸿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纹丝不动,同时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记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象其气由脐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环往复,好比婴儿在母腹中,鼻无呼吸;又好比龟蛇入蛰,口鼻之气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只体内之气周流环注而已。
四、精神修练
精神修练是道家修练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
1、清心寡欲
老子哲学观核心是清静无为,反映在精神修炼上就是清心寡欲。即思想清静安宁而无杂念;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对不良和欲要节制。方法上主张清静无为,绝学无忧,离境坐忘等。
2、信道修练
即宣传“道”的功用,坚定“道”的信念,确立学道的志向,自觉地学道。道家豪放地提出:“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这种与天争寿,积极进取,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
3、广积善德
道家从天人感应,善恶报应的角度,确立了善德的修炼内容。认为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也就是多积善德,才能感动主宰人间善恶的天君,由此才能得道成仙。
4、知足长乐
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世上没有比不知足而更大的灾祸了。只有知足,才能经常得到满足,精神上就乐观,少有烦恼,这样身心清静,就可以健康长寿。重视精神修炼是道家区别于其它学派的重要特征。中国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哲学家无不重视精神调养。
庄子说:“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则精复,则精神不会消耗,与天地为一”。大意是说:把世事丢开则形体不会劳累,看破生死则精神不会消耗,身体就会健康。
孔子说:“仁者寿。”董伸舒说“ 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俗话说:“吃饭欢乐,胜吃良药”。这是说良好的情绪能增进食欲,有利消化。
精神修炼又称心理养生、精神调养,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所包含的道理很简单,。胸怀大度,无忧无恼,,就能够使人的身心处于自然安详,平和的欢乐之中,保持身心健康。
精神修炼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和人的道德品质息息相关,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大飞跃。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
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百病滋生。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与健康心理有关的充满爱心、与人为善、唱歌吟诵,心宽大度,淡泊名利等言行,都能使人健康。
4、顺其自然和天人感应用在养生上有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有点业余 只怕我会说你也不会懂。
5、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养生的具体内容
春属木,生长生发,宜养肝,夏属火,生长发育,宜养心,秋属金,主收敛,宜养肺,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春属木,生长生发,宜养肝
肝主春,肝喜绿色食物,春天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加强肝脏的保健,保持情绪乐观,不大悲大喜或暴怒。另外,春季也能使肝气过旺,内火上升,这对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以还要加强脾胃的调节与保养。
2、夏属火,生长发育,宜养心
心主夏,心喜红色食物如:山楂、红枣、枸杞等。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长夏季节气候潮湿、温暖,在人体则与“至阴”之脾与之相应,天气闷热首要的防湿补脾。
3、秋属金,主收敛,宜养肺
肺主秋,肺喜白色食物如:白萝卜等。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养肺之品为宜。另外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而辛辣食物则发散泻肺。所以,秋季常吃梨、番茄、柠檬、乌梅、葡萄、山楂、石榴、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可养肺、润肺,还能达到止泻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的作用。
4、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肾主冬,肾喜黑色食物如:黑豆制品等。寒与肾相应,最易消耗肾的阳气,阳气一伤,人就容易发生腰膝酸软、易感风寒、夜尿频繁等症状,因此在冬天一定要注意养肾。多吃核桃、枸杞、羊肉等温性食物,用食物来补充自己的肾气。
(5)天人感应与养生扩展资料:
《荀子 · 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也就是现代自然哲学所倡导的“师法自然”思想,告诫人们要正确处理好“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之关系,不要逆“天”而行。
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提出了“天人感应”论,认为如果君主逆“天”,不施德政,就会激起天的震怒,引发水、火、虫、旱、地震等灾害。在这里即可窥见其重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的思想。
6、园艺与养生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精辟描述。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
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其实人体精神,生活,语言,行动的准则都应是阴阳的平衡,及儒家的思想:“不偏不倚”。达到了这个准则,才是恰到好处。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治疗原则中的应用:寒者热之,是指人体中的阴气太盛,阳气的相对不足,导致人体出现肢体冷痛不适的症状,用诸如生姜,附桂之类温阳散寒的药物,使阳气得以增强,过盛的阴气得减退,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肢体冷痛得以好转或消失。或用针灸温通,可达到同样的效果。热者寒之,是指人体中的阳气亢盛,阴液的相对不足,导致人体出现发热口干的不适症状。用诸如黄连,石膏,生地之类清热生津的药物,使阴液得以增加,过盛的阳热得以减退,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使发热口干诸症状得以好转或消失,或用针刺的泻法或放血,可达到同样效果。
二、阴阳学说在西医治疗原则中的应用:我们把血压过高设定为阳,过低设定为阴。血压过高是阳盛的表现,血压过低是阴盛的表现。人体的血压高于140/90mmHg时,就会出现头晕、急躁、易怒等表现。血压低于120/80mmHg 时,也就会头晕,乏力等症状。血压的过高或过低也是一种阴阳不平衡的病理机制。当血压过高,给降压药,实则为潜阳泄热的治法。血压过低,给升压药,实则为温阳补气的治法。所以说高血压病的治疗从大的原则上讲,也应属于平衡阴阳,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即血压在120/80mmHg左右的范围,只有这样人体才能有一个好的状态,也就是精神乃治。同样糖尿病的治疗亦为平衡阴阳。我们把血糖过高设定为阳,血糖过低设定为阴。血糖的过高是阳盛伤津的表现,血糖的过低是阴盛耗伤阳气的表现。血糖过高用降糖药物,实则为抑阳降火。血糖过低,用升血糖的药物,实则为扶阳益气。故糖尿病的治疗亦为平衡阴阳的治疗法则。是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及血糖在空腹时保持在3.9—6.1mmol/l左右的范围,只有这样人体的机能才属大致正常的范围,也就是精神乃治。
三、阴阳学说在饮食烹制中的体现:我们要烤一个美味香脆的饼子,就要火力适中,当火力太大烧烤时,短时间烤出的饼子就会皮焦里生,饼子质量下降,人们就不喜食之。反之,当火力太小烧烤时,用很长的时间烤出的饼子就会无色而不熟,不能食用。我们把火力太大设定为阳,火力太小设定为阴。阳的过亢或阴的极度不足,都烤不出好的饼子。只有阴阳的相对平衡,即火力大小的适中,才会有满意的效果,即烧烤出味美香脆的饼子。
四、阴阳学说在饮食量中的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餐吃多少,不同的人均有一个相对恒定的量。我们将饮食摄入过量设定为阳,饮食摄入不足设定为阴。阴阳的相对平衡即我们每餐摄入相对恒定的量。假若2—4两为某个人每餐恒定的量,当饮食摄入过量为阳有余,饮食摄入过少为阴不足,2—4两为阴阳的相对平衡点。长期摄入过量会损伤脾胃,或导致肥胖症的发生。反之,长期饮食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病。只有按生活规律,每次摄入定量适量的饮食,才有利与身体的健康,即过量或不足(阴阳失衡)均对维持生理状态不利。而适当的饮食量(阴阳平衡)才有利于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状态。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饮食要求就是患者的饮食每日摄入的热量和消耗的热量保持相对的平衡,其血糖才能保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其观点还是一个阴阳平衡的问题。
五、阴阳学说在人的行为中的体现:人们日常的行为应该不急不躁且不拖拉,办事心中有数,井井有条,这样的人才是一个良好心态的人。过于急躁过于拖拉均非正常人格。我们将性格过于急躁设定为阳,性格过于拖拉设定为阴,阴阳的过盛或不及,均不能取得最佳的办事效果。过于急躁的人,头脑简单,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深处,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处理的问题漏洞百出,不能取得良好的办事效果。过于拖拉的人,往往失去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或机遇,使原本能取得好的结果的事物,因为失去机遇而处于被动或不利状态。故人体的行为也是处在阴阳平衡的状态,才能做好事情。
六、阴阳学说在日常生活语言中的体现:在日常语言对人体的评价中,也反映了阴阳平衡的观点。譬如说某人聪明能干,是对这个人的赞美肯定,是接受评价者很喜欢听的语言。如果说某人太聪明了,其评价的含义就发生了反方向的变化,意味着其人办事斤斤计较,事事从小事着想,蒙骗别人,使人上当,是对其人的否定而不是肯定。评价某人老实忠厚,是对这个人的赞扬肯定,说那个人太老实了,其评价的含义也发生了相反方向的变化。意味着其人办事呆板教条,办事不灵活,也是对其人的否定。我们将聪明设定为阳,太聪明就是阳亢。将老实设定为阴,太老实就是阴盛。阳亢和阴盛均非常态也。只有聪明和老实达到一定的度,才是恰到好处,这样的人才是人们喜欢交往的人,是我们做人的追求目标。
七、阴阳平衡在运动锻炼中的体现:马克思曾精辟的论述:“生命在于运动”,说明了运动在生命中的作用。活动二字,就是说想活就得动。平时注重活动锻炼的人,气血运行就通畅,体内的代谢废物就易被代谢出去,人的精神状态就好,平时就不易生病。但并不是运动的次数越多越好,运动的量越大越好。有调查显示,职业竞赛运动员的寿命低于正常人的寿命,我们将运动锻炼过度设定为阳,将不去参加运动锻炼设定为阴。阴阳失衡就不能取得锻炼应有的效果,只有运动锻炼适量(即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才能延年益寿。
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养生,延年益寿的基本法则。人之所以生病,是阴阳长期失衡的反映。所谓的医生治病,其目的就是将失衡的阴阳重新调节成相对平衡的阴阳。养生保健涉及到阴阳平衡的诸多方面,在物质生活方面,其表现在吃、穿、住、行、用。在精神生活方面,其表现在性、情、意。都不可过剩或不及。掌握好适当的度,这个度就是阴阳平衡的最佳程度。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追求各方面得阴阳平衡,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养生格言摘录:
一、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言不断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经散为五难。
二、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三、养生十六宜:
发宜常梳 面宜常擦 目宜常运
舌宜舔腭 齿宜常叩 耳宜常搓
津宜常咽 肩宜常耸 臂宜常抻
腹宜常摩 腰宜常捂 背宜常暖
肛宜常收 腿宜常曲 踵宜常提
足宜常按
道教养生的思想特色
1.1 天人相应,和谐统一“天人相应”是道教的宇宙观,同时也是道教养生的重要思想基础。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最初由无形无质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元之气化生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阴阳交合感应而又化生天地间万物众生,此为造化之道。可见,人与自然万物皆归源于道。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人的行为应该仿效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而动,而不应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人与自然才能保持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道教理论高度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大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道教将人身视为一个小宇宙,只要人身的小宇宙和自然的大宇宙同构相应 ,即达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境界时,人就有可能“长生久视”,颐养天年〔1〕。道家从道学角度以“天人感应”学说阐明养生的基本原理。
1.2 重人贵生,乐生恶死“重人贵生”是道教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是第一位的。《道德经》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把人与道、天、地放在同等的地位,可见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重要的,社会的一切都是因人而存在的,因而每个人都应“贵生”“重生”“保生”“修生”。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提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给予主体选择的自由,而人的生命寿限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去求得生命的长存,因此主张并且相信经过一定的炼养过程,精神和形体可以相守不离,即形与神俱,实现长生不死而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这其中包含了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太平经》在这方面则予以反复阐明:“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道教特重今生,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是普天下最珍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应当“以生为贵”,“乐生恶死”,人人都有珍惜生命、延长寿命的本能要求和权利,因而人活在世上,应以追求快乐、幸福、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死为最高理想目标。
1.3 形神统一,性命双修“形”是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神”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统一,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是形态与机能的统一。《太平经》指出:“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常合则吉,去则凶。”认为形神“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晋代葛洪认为:“形须神而立焉”,“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认为生命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是相互依存, 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不可分离。由于道教的养生思想强调形神合一,因此在修炼过程中,既重视精神的修养,也重视形体的锻炼,并竭力把精神与肉体的修炼密切结合起来。性命与形神是两对可以相通的概念。性与神相通,指人的心性、精神、意识等;命与形相通,谓人的形体躯体、存在等。汉唐时期,养生家多称“形神共养”,唐以后之炼养家则多称“性命双修”。道教的性命双修养生理论所追求的是整个人生修养体系,并借这个理法完备的体系,以达到人生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与中国儒家、佛教的养生学相比较,唯道教性命双修,故更为圆满。
1.4 修德行善,颐养天年道教“重命养生”的目的,并非仅仅的为了长生不死,因为人不仅是自然产物,更是社会存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事实上成为道教仙学理论的基础。自我肉体修炼与自我心灵的完善,自然而然合二为一,养生与道德紧密联结。道教认为,修仙道之前必须修人道,人道不修焉能成其仙道。而成仙道的前提在修德,扬善抑恶,实现生命之转化的关键是人的德行。中国文化重视自我修养的传统自古就有,《周易》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尚书》认为满招损,谦受益是天道的规律,提倡做人应“慎厥终,修思永”。
道德修养,一方面是性情的修养,另一方面是行善积德。为善而生,为恶则死;善则长生成仙,恶则与仙无缘这样,长生成仙即成为至善的标志〔2〕。人的道德表现有善有恶所以人的命运也有好有坏,寿命有长有短。而道德表现是人能自主选择的,一个人的选择就决定了他的生命走向。任何人无论富贵或是贫贱,健康或者羸弱,只要行善,生命就会充实而长久,长生不死就是所得的回报。善的人生就是福与乐的人生。 可见,道德修养是长生不老的必备条件。一个人想修成神仙,除了外服仙药,内练精气之外,还必须积大功德,功夫、功德并俱,方可成为“天仙”。道教在面对死亡的阴影之前,以高度责任感去探索生命的奥妙,力图创造一个统一的完美的自我,使之依从人类的愿望,让生命进入永恒状态。
2 道教养生观在传统医学中的体现
道家充分肯定人存在的意义,认为通过采取各种养生手段来爱护保养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就能达到长寿的目的。原始道教中的许多思想被传统医学的经典所吸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养生学。
2.1 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 道教养生思想以“天人合一”理论为核心。首先,体现在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界的自然环境是相互协调统一的,二者共同经历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道教养生非常重视按照季节和时辰进行修炼,如:服食养生、房中术以及日常摄养卫生即是如此。其理论根源来自于道教“天人相应”。其次,人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是同构相应的。不仅人的身体器官构造与宇宙结构相应,而且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符号体系,将天人结构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同构体系中。“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为宇宙的本体,万物变化之源,所谓“万物之宗”。《淮南子·天文训》称之为 :“道者,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分而万物生”。可见老子这个“道”实际上是一种有象可见,有精可存,其真可信的物质,由这种物质衍生为“一”,“一”即元气,再化生阴阳而成万物,说明“道”如同太极是万物化生之原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明确地指出了“道为万物之宗”,并同时表明人只有掌握宇宙运动的规律,掌握阴阳之道,方能养生而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者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为得道。道者,圣人从之,愚者背之。”此外,《素问 》尚有“谨道有法,长有天命”、“谨奉天道”之语,也是告诉人们,人应顺应自然法则,并遵从之,才能寿老而长生。并提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凡事要先知“道”之理,方能行“道”之术。可见养生防病应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前提条件。
2.2 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之核心 道教朴素地将人的身体比作一个小宇宙,并与自然界的大宇宙联系起来,不仅要调谐人体“小宇宙”的运行,而且还要调谐“小宇宙”与“大宇宙”的运转。同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界也是统一的整体。由此提出“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心为主宰,通过经络将人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起来的有机的统一整体。《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灵枢》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死亡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必须保持阴阳的协调平衡,才能健康长寿。《素问·调经论》曰:“阴平阳秘,自然界存在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由于人类长期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已经能够适应四季的变化,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规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如果人们在养生过程中,能够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节脏腑的机能活动,注意养精安神,益气补血,保持机体阴阳平衡,身体就会健康,就能延年益寿。《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养生防病之核心是要调整阴阳平衡,最终达“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3〕。
2.3 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之基础道家认为,“精”是人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是物质现象,也是精神现象。是人体正常生命的物质保证。中医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秉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和肺吸入之清气,“先天之精”必须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方可保持充盈,发挥其功能。道家认为,“气”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身的本源。《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聚成人,气消则人亡。中医的“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体的“气”具有很强的活力,有不断运动的特性,它既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推动着人体生命进程,贯穿于生命运动的始终。“气”的活动一旦停止,生命也便终止。中医的广义“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道家认为,“神”是人的生命来源。老子说:“谷神不死”,即养神才能不死,“神”要靠“气”来滋养才得以发挥功效,人只有注重“神”的内守,才能身心健康。
道家和中医都认为三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为用,精、气、神被称为人身之“三宝”。精能化气,为气之源,气能生精;精充气旺,气生精盈。精气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充则神旺,精亏则神疲;神能御精,神安则精固,神荡则精失;精为神之基,气是神之力,精气充足则神才充沛旺盛。由此强调了精、气、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养生中的重要意义,主张在养生过程中要注意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三宝”,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之基础,如此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3 小结
道教养生观,就是道教对人的生命、人与自然、精神与自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也就是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道教文献中的大量的养生著作和道教养生方术,充分体现了道教珍爱生命、重视养生,渴望永生的热忱和探索精神。道教独具特色的养生观中包含其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它对中医养生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成了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之核心和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之基础等的中医养生学养生防病的基本思想。为使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和整理,投入更多的精力、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将探索延年益寿的研究工作持续做下去。
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Therapy,日本称为园艺疗法,韩国称为园艺治疗,简单的定义是:利用园艺来治疗。园艺疗法概念的最早起源在1699年,一位名叫李那托·麦加的人在《英国庭园》中对园艺的治疗效果记述道:在闲暇时,您不妨在庭园中挖挖坑,静坐一会,拔拔草,这会使您永葆身心健康,这样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园艺疗法操作的主要方面:
1.活动(Movement)的成分
身体运动(全身、上肢和手,下肢的运动,筋骨与关节可动部位,协调性) ,刺激感觉(触觉、视觉、听觉、平衡感、温冷觉、味觉、嗅觉等)。
2.注意力集中(Intention)的成分
注意力集中,智慧(经验)积累,加深理解力。
3.生命(Life)的成分
季节的变化,生长周期的变化,生命力的增强。
4.抑制(Keeping)的成分
适度的疲劳,增加体力与促进心脏机能,时间的有效利用,人们之间的交流。
“园艺疗法”养生全攻略
园艺疗法的精神功效
(1)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在医院病房周围种植草木,病人于其中散步或通过门窗眺望,可使病人心态安静。据报道,在可以看见花草树木的场所劳动,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使劳动者产生满足感,如果是园艺栽培活动地的话,效果则更佳。
(2)增加活力投身于园艺活动中,使病人、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忘却烦恼,产生疲劳感,加快入睡速度,起床后精神更加充沛。
(3)张扬气氛一般来讲,红花使人产生激动感,黄花使人产生明快感,蓝花、白花使人产生宁静感。鉴赏花木,可刺激调节松弛大脑。
(4)培养创作激情盆栽花木、花坛制作以及庭园花卉种植等各种园艺活动,是把具有自然美的植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布置处理,使其成为艺术品。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创作情。
(5)抑制冲动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整地、挖坑、搬运花木、种植培土以及浇水施肥,在消耗体力的同时,还可抑制冲动,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
(6)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园艺的对象是有生命的花木,在进行园艺活动时要求慎重并有持续性。例如,修剪花木时应有选择地剪除,播种时则应根据种粒的大小覆盖不同深度的土壤,这些都需要慎重与注意力。若在栽植花木的中途去干其他事情,等想起重来栽植时,花木可能已枯萎。因此,长期进行园艺活动的结果,无疑会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
(7)增强行动的计划性何时播种、何时移植、何时修剪、何时施肥……植物种类不同,操作内容不同,则时间与季节亦不同。园艺活动,必先制定计划,或书面计划或脑中谋划,因人而异。此项工作或爱好可以增强自己与植物的感情,把握时间概念(早、晚、季节的变化等)。
(8)增强责任感采取责任到人的方法,病人必须清楚哪些是自己管理的盆花、花坛等。因为花木为有生命之物,如果管理不当或疏忽,会导致枯萎。这可使病人认识到哪些是自己不得不做的工作,从而产生与增强责任感。
(9)树立自信心待到自己培植的花木开花、结果时,会受到人们的称赞,这说明自己的辛勤劳作得到人们的承认,自己在满足的同时还会增强自信心。这对失去生活自信的精神病患者医治效果更佳。当然,为了不让患者们失望,开始时应该选择易于管理、易于开花的花木种类。
园艺疗法的社会功效
(1)提高社交能力参加集体性的园艺疗法活动,病人以花木园艺为话题,产生共鸣,促进交流,这样可以培养与他人的协调性,提高社交能力。
(2)增强公共道德观念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利用花木进行美化绿化,或者自己所负责的盆花、花坛开出漂亮的花朵,在增强自信的同时,还体会到自己为大家做了有益的事情。另外,为花坛除草摘除枯萎花朵、扫除落叶等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环境美化意识和习惯,增强公共道德观念。
园艺疗法的保健功效
(1)刺激感官植物的色、形对视觉,香味对嗅觉,可食用植物对味觉,植物的花、茎、叶的质感(粗躁、光滑、毛茸茸)对触觉都有刺激作用。另外,自然界的虫鸣、鸟语、水声、风吹以及雨打叶片声也对听觉有刺激作用。卧病在床的患者或者长久闭户不出门的人们,到室外去沐浴自然大气,接受日光明暗给予视觉的刺激,感受冷暖对皮肤的刺激,这可称为自然疗法,也是园艺疗法的内容之一。白天进行园艺活动、接受日光浴,晚上疲劳后上床休息,有利于养成正常的生活习惯,保持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运转,这对失眠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2)强化运动机能人的精神、身体如果不频繁地进行使用的话,其机能则会出现衰退现象。局部性衰退会导致关节、筋骨萎缩,全身性衰退会导致心脏与消化器官机能低下、易于疲劳等。园艺活动,从播种、扦插、上盆、种植配置等的坐态活动到整地、浇水、施肥等站立活动,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眼睛,同时头、手指、手、足都要运动,亦即它为一项全身性综合运动。残疾人、卧病在床者以及高龄老人容易引起精神、身体的衰老,而园艺活动是防止衰老的最好措施。
观赏园艺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的身心健康。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少子化社会,我国正在进入这种社会。人情淡薄,价值观丧失,青少年犯罪增加,社会与家庭问题突出。园艺疗法被认为是最能缓和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法之一。多亲近那些美丽的植物吧,你将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目前,园艺养生正在国外方兴未艾。所谓园艺养生,就是通过栽花、种草、种菜或培植果树来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和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美国旧金山有家医院专为一些慢性病人开辟了一片空地,让他们从事花草和蔬菜的种植活动;澳大利亚的一家疗养院,还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让他们分别在田野里进行拔草、剪枝、施肥、松土、浇灌等体力劳动,实践证明这些病人康复得很快。日本也有一家疗养院,将心理治疗和心理调节融为一体,让病人在轻音乐声中吃药,从事拔草、捉虫、浇灌、授粉等园艺活动。
园艺健康法是别具一格的一种疗法。它主要通过种花、种草、种菜、培植果树等一系列活动来治疗疾病。在种植花草的同时,也闻到了花香,因此,可以说园艺健康法是兼有香味的疗法。在街心公园里松土锄草,或者向花木浇水,观赏各式各样的花卉。所有的这一切都会给人们以极大的精神安抚。医学家们确认,园艺疗法主要是通过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失常,促进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变。如各种慢性病症患者,往往存在着焦虑状态和沮丧心理,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看到亲手栽培的花木,正在日新月异蓬蓬勃勃地向上长,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自慰感涌上心头,进而增强战胜疾病、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向来很难和旁人相处,通过种植这些有生命的植物,也就迈开了适应社会的第一步,促进了身体的康复。
再者,许多花草树木都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排出氧气。除了森林树木地带,花草繁多的地方也是负离子较多的场所,当然也是进行空气负离子疗法的好去处。园艺疗法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最适宜于老年人应用。
园艺疗法的适应症包括:低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肺结核、紧张性头痛、收发性痉挛症、弱视、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7、御道养生是做什么的!有了解的吗?
文化渊源 御道养生是以中医的东方科学为基准,沿袭古代医学对人体脊椎、经络、脏腑等学说基础。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可以办到,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版《周易·系辞下》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微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御道养生”体系产生的根源。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御道养生文化即遵循这种原则权。 御道养生受历史悠久的中国养生思想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又充分体现出中国医学和传统文化的背景。
8、老祖宗传下的养生术,睡觉也需要讲究,“睡觉不要头朝西”是为何?
这跟古代的封建迷信有关系,古代死人下葬的时候头要朝着西方,而活人如果睡觉头朝着西方在古人看来这是不吉利的,会折损活人的阳寿,不利于养生。
一种说法是古人们认为,西边是西天的方向,头朝西的话便象征着“归西”,也就是传说中的驾鹤西去。另外古代信奉人是有灵魂的,正所谓人有三魂七魄,在睡觉的时候人的魂魄会离开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古人会相信有托梦这一回事的理由。如果头朝西,会被地府的小鬼认为你已经死了,就会将你的魂魄勾走,人没了三魂七魄自然也就死了。所以古人认为这就很不吉利,所以说睡觉的时候头不要朝向西边,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是一种非常迷信的思想。
另一种说法就古人信奉“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地是一方大宇宙,而人体则是一方小宇宙,人体的行为规律应该遵从天地间自然运行的法则,也就是说日出东方,而在西方落下,而人也是如此,东出朝气,西落暮气。头乃是人体根本,阳气之所在,如果睡觉的时候头朝着西方,整个人的脑袋处于一种昏昏沉沉的状态,暮气上涌,那么也就会影响一个人的阳气,导致身体阳气不足,邪气入侵,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身体健康,减短寿命。
虽然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睡眠状况,在睡眠质量下降的时候注意调整睡姿,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9、阴阳五行和养生方术,是道教和齐地文化的纽带吗?
道教是中国最大的本土宗教,产生于汉朝。从各种史料中可以看出,道教思想吸收了先秦的道家思想、黄老学派的思想和方术迷信等。关于道教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是《太平经》的产生,另外一个是道教宗教团体的出现。目前的史料得知,道教最早的宗教群体是齐国黄老道,而最早传播《太平经》的是齐地的甘忠可。可知道教的产生和齐国的文化有着非常的深的渊源。那么齐国为什么有产生道教思想的土壤呢?
一,齐国田氏和道家渊源道教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道家。道教将老子奉为教主,将《道德经》奉为经典,并主张清静无为、修身养性、阴阳转化等观点。可见,道教和道家也是有着一定的渊源的。在先秦的道教思想中,就隐约存在了一些养生方面的神化思想,这些思想无疑和道教追求长生的养生术有着联系。
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道德经》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庄子》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列子》老子
而齐国却是战国时代道家思想的传播中心之一。进入战国以来,齐国发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也就是从陈国的后代田氏取代了齐国姜姓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而春秋时期的道家学派的创立者正是陈国的老子。而田氏在齐国不仅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还将之确立为了官方思想。齐国的田氏(包括孙氏)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如孙武、田穰苴、孙膑等,他们都十分强调道在军事上的运用。
稷下学宫
齐威王时期,在临淄开办了稷下学宫,其目的在于为田氏代齐做辩护。齐国统治者一方面宣称要继承黄帝的事业,另一方面主张继承老子的思想,因此产生了“黄老学”。到了齐宣王时期,稷下学宫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里聚集了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重要的学者。稷下学宫的繁荣扩大的道家思想影响力,使得黄老学派的思想在齐国生根发芽,影响了后世一代代的学者。
道教和阴阳学、方术有着诸多的联系。在道家的阴阳观的影响下,齐国在战国产生了阴阳家,其主要的代表人物为邹衍、驺奭。他们将道家的阴阳的哲学观和五行的元素观结合,对道教思想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早在《孙子兵法》中,就已经将阴阳和五行提到“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早期道教经典中也充斥着阴阳五行思想。如《太平经》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老子想尔注》言“和五行,令各安其位”。
而道教的另外一大特征是五行思想与鬼神信仰相互影响,这是是道教的鬼神系统和理论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关于鬼神思想,在齐国十分浓厚。齐国拥有大量的方士,所谓的方士就是尊崇谶纬思想而推奉神仙方术之士,而方术士也称为道士。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多次听信齐人方士徐巿、侯生、卢生等的言论,并派遣他们去蓬莱、方丈、瀛洲等所谓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寻找仙药,以求长生。
徐福
汉代以来,随着天人感应思想的传播,鬼神思想在社会广泛流传,而方术也更加受到了重视。汉武帝即位之后,“尤敬鬼神之相”,重用神仙方士, 大搞祠神求仙活动。当时的淮南王刘安的门客等便根据齐地的道家思想和方术士学说写下了《淮南子》,《淮南子》主张“借鬼神之威,以声其教”。
上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淮南子》齐地的神仙方术道教的迷信活动和神仙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行
道家学派十分重视养生之术,因而特别重视医学。《庄子·刻意》载有“导引之士,养形之人”,云其“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也就是叙述的是早期道家的养生之术。《史记》记载道家的张良功成后和赤松子游,“乃学辟谷,导引轻身”。而齐国在战国时代是道教的活动中心之一,在道家的影响下,齐国的医学得到了迅速的进步。
《养生导引图》
战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扁鹊也就是齐国渤海郡一带人士。扁鹊之后,齐地又有淳于意(太仓公)等名医。《史记》载淳于意年少时期对医学方术十分有兴趣,“少而喜医方术”,后来又到了扁鹊的《脉书》,“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从《史记》记载的内容来看,《脉书》深受道家五行家的阴阳观念的影响,这对后来《黄帝内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黄帝内经》托名于黄帝,很显然是属于齐地黄老学派所著作。
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解验之。——《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道教的养生之术和医学之术和道家、方术士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教的养生学、医学思想和技术都和道家、黄老学派的一脉相承。道教形成之后,医学也走向成熟。汉朝之后,最重要的医学家都和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在方士医学著作《汤液经法》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华佗本身就是方士医家。